外骨骼機器人幫助復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還記得電影【鋼鐵人Iron man】鋼鐵人的軍人好友羅德斯上校嗎?當時因戰爭下半身完全癱瘓,之後依靠高科技的鋼鐵外衣重新站起來,電影這樣演,你以為只是編劇的想像嗎?其實早就有真實的醫療科技了呢!

機器人復健(robotic rehabilitation),是近二十年來,外國相關學者為了要克服傳統物理治療在治療神經損傷病人時,特別在行走功能上的限制而發展的系統。
機器人主要分成兩大系統;固定式系統(stationary)、穿戴移動式系統(overground)。目前有許多研究證實,機器人復健系統可以有效促進多數神經症狀患者的行走能力,像是脊髓損傷(SCI)、巴金森氏症(PD)、多發性硬化症(MS)、腦性麻痺(CP)、腦中風(stroke)等。

  機器人復健系統適合的族群,是嚴重腦損傷而產生異常步態的病人,像是腦中風或是腦外傷等,而傳統治療這群病人行走功能的基本原則,分別是活化中樞神經加強姿勢控制,而臨床執行方式則是藉由任務型導向訓練來促進大腦皮質活化表現,同時增加肌力協調,最直接的介入方式就是走跑步機外加懸吊系統

  然而傳統物理治療訓練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兩點,費時費力高成本。由於要維持訓練過程中,病人每一個跨步有理想的時間點、跨步大小、落點位置、以及對稱性,還要不斷重複幾乎和上次一樣的訓練強度,是相當耗費治療師的心力與時間,再加上若要維持這樣的品質,需要一對一的訓練方式外加訓練的器材是相當耗成本的。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類機器人產品就出現了!因為是機器人它可以減少治療師的勞力時間,經由機器的設定也能確保給予病人每次訓練時相同劑量精確動作力學引導,也能夠不斷重複高強度的訓練,是一個符合時間與經濟效益的科技。

固定式外骨骼系統由三個部分組成
(1)下肢的動力外骨骼,主要控制髖膝關節
(2)上方懸吊系統,用來支撐體重
(3)腳下的跑步機


raw-image
穿戴移動式外骨骼系統由兩個部分組成
(1)背包裡的電池和硬體設備
(2)穿戴於肢體的動力外骨骼


raw-image

  機器人的優點是能夠增加物理治療復健的強度,以及提升訓練的反覆次數,藉此也降低了治療師的工作壓力與醫療成本。

  雖然有這些好處,機器人復健仍面臨三項挑戰,第一個是電子儀器本身的操作較困難,再來是軟體本身對於神經訊號的控制還有提取不容易,第三點是機器人到臨床復健廣泛的實際應用上仍有一段距離。

  也因為還有這些阻礙,機器人的復健目前仍被視為是傳統物理治療輔助的工具,而不是一個足以替代物理治療的工具,而對於這些robotic rehabilitation的生物醫學工程日後還有許多發展研究的空間。

參考文獻
Robotic gait rehabilitation and substitution devices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 : where are we now?Neurological Science, 9 January 201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YL的沙龍
7會員
6內容數
蒐集近年來國內外發表的醫學臨床研究在復健醫學的發現,翻成淺顯易懂的語言及加上個人臨床應用上的看法,分享給大家~
CYL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12
動作學習的關鍵之一就是要反覆練習,理論上多練習幾次就會越來越純熟。 就像小時候學游泳、學騎腳踏車、學習任何一種樂器,好像只要不斷地重複動作,身體就會漸漸記得動作該怎麼完成。 可是如果是生病癱瘓後的手腳呢?也會是一樣嗎?是不是多練習就會好了呢?
Thumbnail
2021/11/12
動作學習的關鍵之一就是要反覆練習,理論上多練習幾次就會越來越純熟。 就像小時候學游泳、學騎腳踏車、學習任何一種樂器,好像只要不斷地重複動作,身體就會漸漸記得動作該怎麼完成。 可是如果是生病癱瘓後的手腳呢?也會是一樣嗎?是不是多練習就會好了呢?
Thumbnail
2021/10/20
許多病人在中風之後,由於患側無力偏癱,面臨無法自行站立行走的問題,隨之而來的漫長復健也令病人與照顧者備受煎熬。如果可以在中風早期預測往後的行走的【機率】甚至是 【時間】,至少讓個案知道還要繼續再努力多久就可以走路,也較能給予個案心理精神上的支持與期待。   
Thumbnail
2021/10/20
許多病人在中風之後,由於患側無力偏癱,面臨無法自行站立行走的問題,隨之而來的漫長復健也令病人與照顧者備受煎熬。如果可以在中風早期預測往後的行走的【機率】甚至是 【時間】,至少讓個案知道還要繼續再努力多久就可以走路,也較能給予個案心理精神上的支持與期待。   
Thumbnail
2021/04/21
經顱直流電刺激到底是甚麼?會不會危險呢?   經顱直流電刺激,顧名思義就是使用直流電,以非侵入的方式-貼電極片,穿透頭顱骨,刺激頭骨底下的腦皮質,簡單來說就是幫頭腦充電。電流量通常很微弱(約1到2豪安培),而電壓約是一顆電池的電量(9伏特)。近年來也被廣泛應用在復健與動作學習中。
Thumbnail
2021/04/21
經顱直流電刺激到底是甚麼?會不會危險呢?   經顱直流電刺激,顧名思義就是使用直流電,以非侵入的方式-貼電極片,穿透頭顱骨,刺激頭骨底下的腦皮質,簡單來說就是幫頭腦充電。電流量通常很微弱(約1到2豪安培),而電壓約是一顆電池的電量(9伏特)。近年來也被廣泛應用在復健與動作學習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脖子前傾、駝背、長短腳有救嗎?好在意體態怎麼辦?哪些情況需要物理治療?除了受傷後復健、中風的功能重建。還有減輕痠痛或疼痛、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也減少年紀漸長後身體問題重重。
Thumbnail
脖子前傾、駝背、長短腳有救嗎?好在意體態怎麼辦?哪些情況需要物理治療?除了受傷後復健、中風的功能重建。還有減輕痠痛或疼痛、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也減少年紀漸長後身體問題重重。
Thumbnail
凡運動中的經筋力線矯正,講究骨對位後對肌體的放鬆與肌體張力的平衡,這一說法我們稱其為「骨正則筋柔,筋柔則氣順」,氣順指的是當肌體放鬆後氣息可通順至身體遠端,讓身體形成串聯性,氣順也同時讓身體四肢與軀幹,體表與臟腑,骨骼與經筋形成振動連接,這種連接可以讓身體實現深度的自我調節自癒。
Thumbnail
凡運動中的經筋力線矯正,講究骨對位後對肌體的放鬆與肌體張力的平衡,這一說法我們稱其為「骨正則筋柔,筋柔則氣順」,氣順指的是當肌體放鬆後氣息可通順至身體遠端,讓身體形成串聯性,氣順也同時讓身體四肢與軀幹,體表與臟腑,骨骼與經筋形成振動連接,這種連接可以讓身體實現深度的自我調節自癒。
Thumbnail
這是跑步外的另一個主題,經由復健,聽到醫病之間的對話,看到醫病之間的互動,讓我感悟。
Thumbnail
這是跑步外的另一個主題,經由復健,聽到醫病之間的對話,看到醫病之間的互動,讓我感悟。
Thumbnail
機器人復健可以做到很多傳統復健做不到的訓練,提供更多支持,讓病人好的更多、好的更快!請裴育晟醫師解說。
Thumbnail
機器人復健可以做到很多傳統復健做不到的訓練,提供更多支持,讓病人好的更多、好的更快!請裴育晟醫師解說。
Thumbnail
物理治療師,不只是「#復健」而已!更有預防性角色存在 您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 明明經過檢查與治療後,傷害已經痊癒,為什麼會有好像「痊癒了一陣子」然後又舊疾重發的現象?在受傷使得疼痛蔓延時,若患者多是因痛感而不敢貿然活動,讓肌肉變得無力、萎縮,反而更容易再度受傷,陷入惡性循環當中。 聆聽 專業 細心
Thumbnail
物理治療師,不只是「#復健」而已!更有預防性角色存在 您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 明明經過檢查與治療後,傷害已經痊癒,為什麼會有好像「痊癒了一陣子」然後又舊疾重發的現象?在受傷使得疼痛蔓延時,若患者多是因痛感而不敢貿然活動,讓肌肉變得無力、萎縮,反而更容易再度受傷,陷入惡性循環當中。 聆聽 專業 細心
Thumbnail
還記得電影【鋼鐵人Iron man】鋼鐵人的軍人好友羅德斯上校嗎?當時因戰爭下半身完全癱瘓,之後依靠高科技的鋼鐵外衣重新站起來,電影這樣演,你以為只是編劇的想像嗎?其實早就有真實的醫療科技了呢!
Thumbnail
還記得電影【鋼鐵人Iron man】鋼鐵人的軍人好友羅德斯上校嗎?當時因戰爭下半身完全癱瘓,之後依靠高科技的鋼鐵外衣重新站起來,電影這樣演,你以為只是編劇的想像嗎?其實早就有真實的醫療科技了呢!
Thumbnail
奉耶稣基督的名, 叫瘸腿的人站起来,他就可以行走。 祕訣在哪裡? 給他信心,營造一個不怕跌倒的環境,學會一點起立坐下的技巧,誰都願意站起來。 分享我陪97歲重度失智的岳父運動的經驗。運動訓練像遊戲。
Thumbnail
奉耶稣基督的名, 叫瘸腿的人站起来,他就可以行走。 祕訣在哪裡? 給他信心,營造一個不怕跌倒的環境,學會一點起立坐下的技巧,誰都願意站起來。 分享我陪97歲重度失智的岳父運動的經驗。運動訓練像遊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