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小鎮歷史上的大震災-1935年台中新竹大地震

2021/04/2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86年前的4月,台灣中部發生了一場大地震,大地破裂、橋梁斷裂、鐵道損毀,許多街庄的屋子都被夷為平地......
據當時紀錄,地震發生於1935年(昭和十年)4月21日,早晨6點02分16秒,震度達到芮氏規模7.1。震央位在大安溪中游今日苗栗縣關刀山一帶,又名關刀山地震。
因為受災嚴重的範圍集中在當時新竹州及台中州,尤其台中州的內埔墩仔腳、清水街一帶傷亡情況嚴重,也被稱作「清水大地震」、「墩仔腳大地震」,在豐原內埔(今日的豐原后里)還設立地震紀念碑。
災情最嚴重的內埔庄墩仔腳,地震後房屋近乎全數倒壞。
來源:臺灣新聞社事業部,《昭和十年台中州震災誌》,(台中:臺灣新聞社事業部,1935)。

沙鹿也成災區

而今日的沙鹿區,當時還稱為沙鹿庄,就在清水街隔壁,同樣為受地震災情影響嚴重的地區,到底當時的情景如何,以下藉由日治時期的日日新報與老照片還原現場。
昭和10年4月26日 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
【沙鹿地方大震害 全市街幾至全滅 壓死卅五重傷四八】
大地震發生後第5天,記者刊登了沙鹿的災情。
重點如下:
大地震造成清水街毀壞,鄰近的沙鹿、梧棲兩地亦近乎全滅,沙鹿市區內家屋全壞,天公廟以北一帶、公學校前一帶,家屋無一完全,庄役場、派出所均有倒壞,包含地方廟宇玉皇殿、天元堂(今中正街上的天元禪寺)也損壞,朝興宮媽祖廟全毀(報紙誤寫成朝香宮),一時哭聲四起,災情慘況難以描述。
報導當時紀錄的傷亡情況,壓死者35名,重傷者48名,輕傷者無數。某些家庭母子均亡,或子女死亡等慘況,處境堪憐。地震之後街民沒有棲身之所,只能暫以空地為家,以及每日繼續的餘震中過得並不安寧,沙鹿庄當局努力進行救濟。
地震之後,各家報紙刊載受災地消息,各地人士爭先將慰問品送給受災地方,唯獨沙鹿明明為近乎全滅的地方,或許是因為消息不通,報紙完全沒有刊載報導,導致外地的慰問品沒有配給至沙鹿,該地災民均表示不滿。
沙鹿庄當局於地震後,為無處居住的民眾設立救護所,另外災害受傷者多,各醫館應接不暇,當局急設立臨時治療所於三角公園內(今日中山路、沙田路交接口),邀集各地開業醫師,應急治療。
而地方庫存的米糧不夠,一時有錢無處購米,沙鹿庄委員緊急開會討論策略,最後決定去他處購米,以提供一般民眾購買,同時調節貨品價格。
沙鹿庄地震後照片之一。
來源:臺灣新聞社事業部,《昭和十年台中州震災誌》,(台中:臺灣新聞社事業部,1935)。
大甲郡下各街庄地震後街道情況。
來源:臺中州,《昭和十年臺中州震災誌》,(台中:臺灣新聞社,1936),第80頁。
「全滅」的字眼看起來過於驚悚,雖然屋舍倒塌無一完整,死傷者多是沒錯,但報紙下標題重口味的風氣古今皆同。
依然可以想像如此傷亡嚴重的地震,就算不像現在網路時代新聞傳遞快速,波及大半臺灣的規模,一定是隔天各家報紙大肆報導的。然而沙鹿庄的災情卻到26日才見報,也已經算是非常晚了。
以現在的角度或許覺得不可思議,但當時的地方行政劃分,清水為街,沙鹿為庄,人口數來說清水較多,而且大甲郡役所設在清水,層級較高,比較受到外界關注。
雖然兩地相距不遠,大約才4公里左右,縱使沙鹿的受災情形與清水是同等嚴重的,但報導還是會以大地區的消息優先,或寫為「清水一帶」。
或許就是以上這些因素讓沙鹿被隱形了,導致外界只知道清水街的災情,明明周邊的沙鹿庄也非常需要救助,卻被忽略。
庄役所只能暫時以有限的資源提供白米,穩定物價。這個做法應是避免災情下數量不足的白米及民生必需品,因搶購而出現物價上漲現象。
其實1935年沙鹿庄的人口已成長到一定規模,已經在考量進行市街改正的計畫,是有相當規模的市街了(而且幾年之後也的確升格成沙鹿街)。
想這些為數不少的民眾受災卻無法得到相對的關注與救助物資,自然會有不滿的聲音。
幸好,由於這次新聞,報導了關於慰問品沒有配給到沙鹿的這件事,讓外界了解沙鹿災情之嚴重,便馬上得到物資分配了。
在4月30日的後續報導中,可以看到沙鹿災民為此表示高興。
1935年4月30日,沙鹿地方災害的續報。

熱心助人是天性還是學習?

另外,4月26日的報紙上還可見到日治時期清水街的有力人士––楊肇嘉先生*(註1)在地震中見義勇為的行為。
報導內容是這樣的:
清水街楊肇嘉氏,在21日地震家屋倒壞,但一家全員奇蹟倖免,之後自行帶頭站出來指揮家族協助,收埋屍體50餘,且幫忙配給食糧、應急治療傷病者,不遺餘力。並於26日早晨,自州下招集醫師5名、看護婦10餘名,對大甲郡各地災民進行健康診斷,然後給與藥品。
楊肇嘉受記者訪問表示,自生來初次體驗此等地震,家族幸無死傷,街上壓死者多實在悽慘,將死者一一收埋,然而其他民眾看見大驚,問你是他的家人嗎?為什麼做這種事?某些抱有個人主義的本島人,或許不解。當局則指揮親族對災民配給米、番薯,現在來到的救護班,是以台中市醫師陳茂提為班長,召集4名醫師,對附近災民診斷、給藥。我遭遇此慘禍,卻有互相伸出援手的好體驗,人生感概,也得到好參考及方針等等。
但同個版面,卻也有篇報導是在講:官方指出本島人(台灣人)因為迷信等因素對屍骸有所忌諱,救災時避不向前,不像內地人(日本人)一般勇往邁前。
報社編輯因而評論楊肇嘉先生善行,稱讚其可以移風易俗,是相當好的模範。
對於這樣的報導內容,我們要注意到這中間還是包含了殖民當局的角度,畢竟日日新報本身還是以日本官方立場為中心描述事情較多的。
難道真如描述所說,台灣人對災難不主動幫忙,比不上日本人熱心賑災,因為沒有如壯丁團互助組織之類的傳統嗎?
其實從清代以來台灣的地方仕紳與廟宇都有急公好義、鋪橋造路、救濟窮苦、捐獻的舉動,並不能說台灣人沒有投入義舉的習慣,只能說並沒有普及到大眾生活,通常是有餘力的地方望族、仕紳在做的事情,畢竟一般百姓生活水平不高,還是為了餵飽自己,養活家人為優先,接近楊肇嘉在訪問中提到的「個人主義」吧。加上宗教信仰對往生者的忌諱,才會出現這般本島人與內地人的文化差異。
當然日治時代,統治當局系統化的救災處置及組織,確實影響到日後台灣的發展,讓台灣開始用更現代化的態度面對自然災害後的賑災復興。
換個想法,或許正因為台灣百年來都是地震、颱風頻頻的島嶼,台灣人經歷過各式災難,慢慢學會困境中唯有人與人彼此幫助才能達到最大利益,才會有今日臺灣人熱心助人、踴躍捐款的特質。

(註1):楊肇嘉,1892年出生於清水,1920年擔任清水街長,是日治時期台灣自治運動的重要人物之一,曾為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代表,要求台灣人參政權和地方自治。同時願意提攜後輩,出錢資助有能力的人才到日本留學,如:江文也、陳夏雨、李石樵、郭雪湖、張星賢。戰後1949年出任省府委員,1950年兼任民政廳廳長負責辦理戰後首次縣市議員選舉,1962年被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退休後居於老家清水,1976年病逝,享壽85歲。
42會員
37內容數
以「小鎮歷史上的今天」為出發點,把歷史上新聞報紙所刊載的沙鹿消息,拉出來細看,在今日讀起來有不同趣味。 換個時空認識自己長大的沙鹿,挖掘有趣的故事。 進一步從小地方的歷史,窺見大時代的歷史變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