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一個寂寞的職業

2021/04/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你要問我說,心理師是一個怎樣的職業?這問題跟所有需要思索的問題一樣難回答,而現階段我只能告訴你:「這是一個寂寞的職業。」(當然你要說這是我個人的投射我也不反對就是了)
  先不論心理師的特性,各行各業,只要行到精深處,曲高和寡是是必然,再怎麼會深入淺出講解的表達性人才,或是kol,勢必都有一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默會知識。能夠被寫成書籍,做成教科書的,勢必都是為大眾口味調整過,才能出版的知識。(雖然還是不乏超級硬知識,在心理學裡,比如榮格的紅書,或佛老的各式論集,往往一讀再讀,還是不知其所云。然而往往會在做實務的某一天突然像是被雷打中一般的似乎領會了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一些甚麼)
  那,心理師怎麼會寂寞...?
  不是有很多個案和你們訴說內心的苦痛嗎?如果你們做得好,不是也會贏得個案的信任嗎?而且你們學心理的,如果日常生活運用的好,那不是應該日常生活也很如魚得水嗎?
  還有,最近大量的心理師網紅作家出現了,一本又一本的心理師著作出現了,藍海不就在眼前?面對這個有病的時代,你們是最被需要的一群,不是嗎?
  喔?看似滿滿的繁華,就掩蓋住了寂寞的內在了嗎?
  且讓我扯另外一個和心理師無關的故事。
  我之前在某大學擔任非心理師的工作時,和一群學生社團的學生們,相處得非常好。某一次,我和這些學生們一起去參加某個要上台比賽的場合,該場合只準學生進入,我是必須排除在外的,或是擔任他們的觀眾。
  他們在台上的熱切,我是盈眶的。比賽宣布他們得獎時,我跟著他們一起尖叫。我衝下台,激動地互擁,然後上台拍照。
  真是美好的一刻,對嗎?
  學生後來說,他們想要去續攤,要喝酒,問我要不要跟,我拒絕了。也許你會很好奇,這麼激動,這麼感人的時刻,為什麼不近人情?偶而喝喝酒也無傷大雅吧?
  我喜不喜歡喝酒是另一回事了,但當時我心中的思考很簡單:「那是你們的世界喔。」這並非切割,而是我深知我們可以在榮耀的時刻在一起,在有困難的時刻我可以協助陪伴,但在一個只有你們該在一起的時刻,我不該以師長之姿,進入你們。
  當然有一些好老師,是會深入地去瞭解各個學生,陪非行少年一起吃檳榔甚麼的,這不在我的討論範圍內。
  但我深刻的知道,舞台,是他們的。榮耀我可以分享,但那些歡欣時刻,真的是他們的,我有幸可以和他們一起分享,我已經夠幸運了。
  再踩越這個界限,我就像是要讓自己也成為那些大學生,這可能是我內心私底的願望而已,所以我打住了。
  而當然,那天晚上我搭車回家時,我還是想著他們今晚在哪開心,那氣氛會是怎樣....
  回到心理師這個職業,如果上面的例子可以讓你思考,那也許你會能明白心理師為何如何寂寞。
  陪案主一起苦痛,陪案主替共同成長的時刻歡欣,有時案主臨時有事請假面對空著的諮商室,有時候案主有深刻的故事被你聽懂的那些瞬間......(有些專門把案主隱私和個人工作片段分享於個人專頁的心理師不在我的討論範圍內)
  其實通通是他們的,心理師這個職業有如工具,躲在工具底下的,是我們真實的人心人性。有時也許有一些心理師和案主人生中共同交織的時刻,但終究心理治療的舞台,是案主的,不是心理師的。心理師充其量就是案主的舞台打掃歐巴桑外加spotlight燈控。
  被信任,能抓穩界線的人,其實是寂寞的喔。
  我不後悔選擇心理師作為我的職業,像是選擇了要和寂寞共處,太多時刻我們渴望理解,渴望重要的人的懂得,甚至抱怨某些人對我們的誤解...
  但心理師這個職業,慢慢教會我,他是他,我是我,我的寂寞不一定要重要他人的完全懂得,我依然可以繼續用我想要的樣子
  活著。
他是他,我是我,我的寂寞不一定要重要他人的完全懂得。
馬路上的譬喻法
馬路上的譬喻法
浸淫諮商多年,終於決定在老了與時代的洪流中,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寫下些我流思考的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