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為心理師嗎?
網路上已有許多前輩分享他們的經驗了,「心理師」這工作不是一片藍海,僧多粥少,甚至殺成一片紅海。不是要恐嚇你,應該換個方式問才對:『你對「心理師」的職業想像是什麼?』
心理師作為案主的人生嚮導,自然要全方位知悉與搭配(如登山嚮導不是只有懂山,也要懂登山客),不是要全知全能,但總可以切入、轉換視角、順著話題請教案主,才知道如何用資源協助他整體規劃。
我的解釋是,「生涯」是實現人生價值、工作價值,「生涯規劃」則是逐步邁進自己想要的生活。瞭解現實後,你仍然想當心理師嗎?這是生涯志業,想過了就來吧,沒有適不適合的,只有「有興趣、就投入」,如果資質駑鈍,就十倍練習就是。
你想成為心理師嗎?
網路上已有許多前輩分享他們的經驗了,「心理師」這工作不是一片藍海,僧多粥少,甚至殺成一片紅海。
自費案主每小時平價1600元,但寥寥無幾、有行無市,反觀金字塔頂端、知名度高者諮商接案門庭若市,高價3000-6000元的都有。
默默耕耘默默無名默默咬牙者很多,他們很少「單純」以心理師身份接案維生,因為現今社會普遍低薪與壓榨人事的歪風,心理師們還必須行政萬能(公文、專案、活動、核銷、志工訓練…)、練演講、練寫作、練牌卡塔羅精油繪畫、練網路行銷…才能撐起職業與生活(費)的平衡;且另一面無法節流的,是必需花錢的專業研習,必需累積繼續教育點數。
總之,心理師的工作不是坊間傳說的那樣:傳承大師門派,專注內功心法,拯救典型案主。也不是說完全沒有這類型啦,是幾乎沒有而已。
如果缺乏心理諮商消費市場,沒有穩定善良的就業環境,心理師其實快雷同社工的處境:責任制、過量行政、過量個案、低薪。這樣你還想要當心理師嗎?
不是要恐嚇你,應該換個方式問才對:『你對「心理師」的職業想像是什麼?』
專業、高高在上、穩定高薪?
如果是這樣,你一定不要走這條路,因為現實沒有這樣的條件,且預估未來也不會有。至於那些出現在電視的名家或暢銷書作家,都屬特例與機運,不能一概論之。
所以你為什麼想當心理師?
你為什麼想當心理師呢?我認為思索這個初始動機相當重要。
我聽過最多人說,他們希望藉由心理師的訓練課程,解決自己的心結或問題,並在執業後可以幫助跟他們有相同困境的人。
非常好!非常棒!如果這就是你要的,那麼就去吧,勇往直前。我們這些前輩可以給的幫助,是協助你繼續這個最初的動機,請多多詢問前輩,減少冤枉路。
「最初的動機」這條路不該變動,其餘的都是配合這個動機做生涯規劃。職業未來是否賺錢,並不是此刻你該考量的,反正也無法掌握。如果你很在乎經濟品質,需要賺錢支持你的生活,那我鼓勵你先做會賺錢的事,先解決急迫的焦慮,之後再考慮你的志向。
「最初的動機」與「生涯志業」是相關連的,不要忘記你為什麼想走這條路。
「生涯」這件事
「生涯」是什麼?生涯是興趣使然,做自己喜歡的事,終生投入其中,當然,生涯也需要考慮現實,總是要能活的下去。生涯唯一不等於的,是「生涯=職業」。
經濟起飛時代「公務員」的死薪水根本沒人想當,然現在一堆人搶著做,表示現今大環境已轉變,必須重新認識其特性:
1.經濟整體下滑,平均所得後退,人事預算首衝被刪減,人力不是壓榨就是改外包。
2.貧富差距大,社會資源不均,結果富者恆富,貧者越貧。
3.網路讓專業知識普及,專業不再是權威,要佔優勢則要有貼近民意的服務與創意。
環境的改變,讓心理師這類比較後線的市場發展更小,日子難過,但別忘了各行各業皆如此,連公務體系也開始聘請22K的約僱人員,因此心理師不需特別哀怨,反而必須體認我們都是社會結構下的共同體(多認識和參與社會運動才有機會改變大環境)。
當生活指標不再是過去的五子登科(銀子、房子、車子、妻子、兒子),更迫使我們重新思考物質之外究竟想要怎樣的人生?要具備什麼知識、能力?人際關係要怎樣才能豁達?我的解釋是,「生涯」是實現人生價值、工作價值,「生涯規劃」則是逐步邁進自己想要的生活。
分享我的生涯故事
我大學讀心理系是偶然,當初只憑聯考分數落點決定,在景觀設計系與心理系二擇一,最後上了分數較高的「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以最後一名分發進去。
當時我並沒有生涯的概念,讀什麼就跟著做什麼,之所以對生涯無感是因為填鴨教育下沒有自己是誰、未來要做什麼的思考習慣;另方面國中時曾去工廠工作兩個月,與工人在生產線上一起聽廣播聽到會背、操作機器(簡單的)、吃便當,中午攤紙箱鋪地睡,晚上下班後搭公司箱型車,回家一整夜都好睡,什麼都不用想;我甚至也當過鷹架工,不過只當一天就逃走;大學時做過洗碗工、餐廳收班員、大賣場收銀員及家教。這些工作經驗讓我認知即使富裕不起,但總是有一份工作餓不死,就算當清潔工也是人生。
大三時選修工商心理學專題:「人力資源管理」,學期中老師帶我們去當時的《XX房屋》參觀人力資源部門。去了嚇一跳,原本我以為是運用心理學協助員工適才其所、發揮所長,結果不是,那天早上人資部排排站在門口,手拿碼錶抓遲到的人。「這到底怎麼回事?」體會到人資部門受限於公司,也只以老闆利益為考量後,我大四緊急轉換跑道,改走助人的心理輔導,並繼續攻讀研究所。因此,助人適才其所,找到位置,是這份工作的初始動機。
畢業後當兵,因心理系背景被派任心輔士官,在台南指揮部,初次任務是去屏東駐點某連隊輔導有問題的二等兵。所謂有問題的,指的是他們在部隊適應不良,而且絕多數是學長欺壓學弟,學弟不懂討好學長。這群人中甚至還有不識字的,背後又牽連貧窮、高風險家庭,「怎麼輔導呢?」真的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當時能做的,是利用我是高層(的屬下)給部隊建議(施壓),而不是任何輔導技巧救了當事人。
出社會後在《戒菸專線》工作兩年,雖號稱使用心理技巧輔導戒菸,但也同樣遇到抽菸者背後的貧窮、失業、孤立,逃避或抒壓只需一根菸,成本真的很低,他們真的需要,「又要怎麼輔導呢?」
這些經驗的回顧讓我對「社會」有了較全面的認識,「階級」是存在的,每個階級又有自己的文化及生活方式。這樣的體認讓我往後所服務的案主,不論是勞動階級、高風險的背景(孤立、疾病、貧苦)、生病的人或憂鬱的人有了一些切入點,並認真思考:『單單做好心理師是不夠的』。生存沒問題才談生活,生活穩定才談生命意義,人是整體的,環境、群體壓力、生理需求、人際關係網、心理需求,從低到高都同樣重要,也同時需要看見與協助。心理師作為案主的人生嚮導,自然要全方位知悉與搭配(如登山嚮導不是只有懂山,也要懂登山客),不是要全知全能,但總可以切入、轉換視角、順著話題請教案主,才知道如何用資源協助他整體規劃。
給想當心理師的你,一位前輩的話
看完之後,你仍然想當心理師嗎?這是生涯志業,想過了就來吧,沒有適不適合的,只有「有興趣、就投入」,如果資質駑鈍,就十倍練習就是。
底下四點小結,是給想當心理師的你,一位前輩的話:
1.生涯不要單純地以市場或賺錢多少來當唯一選項,就不會被失業的過度焦慮綁架
過度受限自己的專業,卻與生活/社會/群眾脫節,那一點意義也沒有,且訓練投資越多也不一定是工作優勢(有些雇主甚至只看你是否住的離公司近而已)。萬一有天心理師工作不足以生活,就打工或轉其他行業來支撐又何妨,做我們可以掌握的事及範圍就好,心理學的志業與興趣,永遠是你的。幸運的是,與心理相關的歷史、語言、哲學、社會學或神學等人文學習都是終身可用的資產,思辨習慣都是通才適用的。
2.心理師不是只有分析他人
任何一位心理學大師的生平故事都在告訴我們,他們從關注自己的生命出發,進而發現自己與社會他人的連結,知道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生命的意義。這才是心理學,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與世界建立關係。
3.心理師出來工作的市場並不友善,但不需特別哀怨,現代社會下每個行業都是如此,我們並不特別苦,是大家都苦
不合理的工作環境當然要試著反抗,如果反抗很辛苦很困難,收穫至少是能同理別的行業一樣艱苦。心理師的處境跟所有人都一樣,當心理師不是變成別的高等物種,我們仍是社會裡的一部份。心理師略微不同的,是「心理領域」是我們的擅長,可以看清、辨識、正確的描述,把我們的專業拿來協助他人覺察,使其青出於藍勝於藍,一起前行。
多數案主受困於貧富不均,然要改變貧富不均,得從社會結構下手,要改變社會結構,得從參與社會運動起,不是說心理師一定得怎樣,而是即使只是多知道與多認識,讓訊息或觀念有所修正,也都是有用的,東西會累積,環境的改變就會慢慢被驅動(而不是讓資本主義帶著走)。
4.想好了就去吧,別讓任何事阻止你
不是環境決定我們的未來,而是一切操之在我,變出新花樣(多元、斜槓都是趨勢)。也許日後風水輪流轉,誰知道呢,但只要是你投入的,就會是你的。
你的人生這樣過,就比較知道帶案主過的心理轉折會是如何。
PS:「生涯/興趣能不能當飯吃呢?」
顏聖紘這篇文章
《高中生選系三部曲之二:興趣究竟能不能當飯吃?》提供很好的觀點,提醒我們必須「對日常生活中各種事物的觀察與理解」,才能將「興趣變成專業」。並舉了「一客豬排飯」誕生所相關的鏈結,鏈結裡的各行各業也需要專業,如何結合或挑某部分放大都是可以發揮的地方。
心理師則是先有了專業,但仍必須留意「日常生活中各種事物的觀察與理解」,因為人在社會中,而只短暫在諮商室裡。因此助人可選不同層次、某鏈結點或互相結合的方式創新,所幸的是,與心理相關的歷史、語言、哲學、社會學或神學等人文學習都是終身可用的資產,思辨習慣都是通才適用的,幫助我們解析這件事:投入興趣、發揮專業,當飯吃。
如果資質駑鈍呢?十倍練習就是,那是你喜歡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