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雲林・拯民國小|從空軍子弟學校到KIST,校園美如大學的眷村小學

更新於 2021/12/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949 年以虎尾空軍子弟小學創校,1968 年正式改名為拯民國小,2011 年因學生人數過少而被大屯國小併校為拯民分校,曾一度傳出廢校危機。直至 2017 年,雲林縣政府委託誠致教育基金會辦學,成為雲林第一所公辦民營學校,也是台灣少數引進美國 KIPP (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教育理念的 KIST 小學之一。
拯民國小。(繪圖:Amo)
初次到拯民國小就鬧了個笑話。當時恰好是放學時間,我循著導航彎進一條小路,正納悶這裡怎麼會有學校時,眼前突然迸出一台台停在路邊的車子,而且方向都和我不一樣(OS:蛤?我逆向了嗎?這裡是單行道嗎?)!身為從眾的群居動物,我還是在路口前方默默迴轉,若無其事的將車子停靠在路邊,下車前往這所讓我讚嘆不已的學校。
「好像大學喔!」這是我對拯民國小的第一聲讚嘆。從校門望去,兩側偌大的樹木一路延伸至主校舍,中間長型花圃將校舍前的空地分成兩道,諸多線條交織成的透視效果,都將注意力帶到盡頭的「拯民」二字,簡單俐落,讓我不禁聯想到台大校園,也是進校門一個拐彎後,筆直的椰林大道一路延伸到視覺彼端的總圖,恰好拯民校舍和台大總圖的主色系都是褐磚色,才讓我有這麼濃厚的大學感吧。(真的很美啊)
如大學校園般的校門。(攝影:Amo)
進校門的右側能看見一尊雕像,原以為是孫氏或是蔣氏,走近一看才發現是一位名為葉拯民的飛官,而拯民國校便是以他為名,以紀念其在執行任務中的壯烈犧牲。拯民國小座落於虎尾建國三村,原是空軍子弟的學校,校內特有的兩座「龜式防空洞」、低矮的平房與飛機裝飾,都默默述說著這段歷史的故事。葉拯民先生銅像旁豎立著許多看板介紹這段故事,其中還特別放了黑蝙蝠中隊的完整歌詞,看到的時候真的又驚又喜(我以前超愛唱那段 RAP)。
葉拯民先生像。(攝影:Amo)
小烏龜(龜式防空洞)是當年日軍用以躲藏美軍掃射時的庇護所,現在已成為孩子玩耍的娛樂場所,也算是拯民國小很特別的歷史景觀之一。據官方記載,整個虎尾建國眷村總共有 28 個小烏龜,很多都藏在密林之中,不容易找到,所以來拯民一次帶走兩個也算是滿划算的吧!
龜式防空洞。(攝影:Amo)
引入美國 KIPP 教育理念的拯民國小,並不像一般學校單純畫分一到六年級,而是將六個班級以品格命名,例如:稱呼一年級為「好奇班」,二至六年級則依序是「熱情班」、「自制班」、「樂觀班」、「感恩班」、「堅毅班」,將品格教育落實於整個校園生活,而不只是牆上的標語或晨會的口號而已。這讓我想到我姐女兒所就讀的幼稚園也是以品格命名,小班是「禮節班」、中班是「感恩班」,這樣的用意或許是期待孩子身處該品格班級裡,或多或少能被潛移默化,慢慢養出該品格的模樣吧(我小時候只經歷以動物命名的時候)。而我特別喜歡教室外面的小黑板,每個班級提供的資訊不同,有些貼上海報、有些畫上該班級的代表圖案和班級名稱,也有導師會在黑板後方寫下鼓勵的話,「好像摩斯小黑板喔!」我忍不住說著。
教室外的拯民小黑板。(攝影:Amo)
根據夥伴分享,目前學校招生人數總是供不應求,在新的學年度(110 年)一年級要增班了(至於是不是叫好奇班二號還不知道),想來也算是招生有成。除學生人數之外,這裡的家長相對也投入很多心血在孩子的教育上,甚至有住在海線的家長每天開車三、四十分鐘接送小孩上下課,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在拯民接受不同於一般小學的教育系統。(網路上有滿多拯民國小轉型的新聞,歡迎點選參考資料連結了解更多。)
謝謝夥伴,讓我有機會能踏訪拯民國小,來到耳聞已久的 KIST 學校拯民國小早已興奮到不行,在過程中又認識了在 KIST 之前的拯民國小,看見學校更多元的面向(如黑蝙蝠中隊的故事)。猶記得當初要來這裡任教的你,非常擔心沒有太多教學經驗的自己會跟不上這裡的教學風格(幾乎都是學長姐的一間小學),而從你在限動分享的校園生活,也能感受到你現在在校園內的喜悅和充實,真的要給你一個大大的讚字。

參考資料:
1. 公視我們的島專題
2. 親子天下報導
3. 倡議報導
4. 拯民國小 wiki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43內容數
國小是正規教育的起點,也是連結地區的重要媒介。 或許是因為最純粹的情感、喜惡都發生在學生時期,因此學校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場域。 愈遠離都市,愈能看見獨具特色的校園景色,結合在地元素,打造出獨樹一幟的面貌。 在這裡,我記錄了踏訪過的那些小學,那些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mo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位於雲林縣大埤鄉的仁和國小,在民國 42 年創校時,還只是大埤國民學校的「仁和分校」,四年後才正式「獨立」為仁和國小,成為埔羗崙地區(大埤鄉豐岡村舊地名)重要的教育中心。
羅娜國小坐落於南投信義鄉,於民國「前」六年(西元 1906 年)創校,是信義鄉最早創設的小學。其日據時代的校名為「楠梓腳萬教育所」,校址在久美部落,於民國 24 年遷校到現址,直到民國 42 年才更名為目前所見的羅娜國小。
位於雲林縣大埤鄉的仁和國小,在民國 42 年創校時,還只是大埤國民學校的「仁和分校」,四年後才正式「獨立」為仁和國小,成為埔羗崙地區(大埤鄉豐岡村舊地名)重要的教育中心。
羅娜國小坐落於南投信義鄉,於民國「前」六年(西元 1906 年)創校,是信義鄉最早創設的小學。其日據時代的校名為「楠梓腳萬教育所」,校址在久美部落,於民國 24 年遷校到現址,直到民國 42 年才更名為目前所見的羅娜國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已經有一陣子了,身邊總有些怪事發生。」你能想像,時空和人物錯亂的生活嗎?當記憶真假難辯,自己該何去何從?本片帶我們進入失智症病人的腦袋,親身感受他們的絕望與無助。
Thumbnail
紀錄片《飛虎傳奇》是由台灣公共電視推出的一部四集關於二戰時中國空軍「飛虎隊」的英雄紀錄影片,裡面以在美國不受重視的空軍將軍陳納德受到中華民國第一夫人宋美齡之邀來中國訓練空軍來抵禦日軍的空襲,而當陳納德來到中國時,發現並不是只有訓練空軍這樣簡單,陳納德展開一場屬於自己的二戰硬仗。
Thumbnail
這隻生於街頭,遊走在體制外的小黃貓,如何為冷漠的巴黎灌注暖暖溫情?
Thumbnail
日本皇位交接,由平成踏入令和,朋友都分享平成最後一餐、令和第一個日出之類…整個世界都在回顧美好的平成年代,也在慶祝令和元年的誕生。這時候天爸才意識到歷史書中的乾隆四年、萬曆十五年的年號,原來從未消失。而今活在台灣的民國曆,彷彿也讓我們從公元的角度跳入民國的世代之中。
Thumbnail
在瑞士運動員也有大好前途,除了網球之外,也有許多知名的國際冬季運動明星!而把一個運動學好,是為了讓精力有處發揮,並不是要孩子成為專業運動員。成為職業選手需要投入的專注與時間等等成本,和透過運動帶來樂趣不是同一件事。此外,應該讓孩子接觸團體性運動,這能在無形中提供孩子增進社交能力與人際相處的機會。
Thumbnail
幾年前,中、日、韓的學者聯手編纂了《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第二版名為《超越國境的東亞近現代史》),以共同編寫教科書作為政治外交的手段,也是冀望能為三國之間劍拔弩張的殖民與戰爭等歷史問題,找到一條和解的道路。這樣的嘗試是否成功,不是在此三言兩語能夠道盡的。不過,作為來自臺灣的讀者,我們不免要思索:在這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已經有一陣子了,身邊總有些怪事發生。」你能想像,時空和人物錯亂的生活嗎?當記憶真假難辯,自己該何去何從?本片帶我們進入失智症病人的腦袋,親身感受他們的絕望與無助。
Thumbnail
紀錄片《飛虎傳奇》是由台灣公共電視推出的一部四集關於二戰時中國空軍「飛虎隊」的英雄紀錄影片,裡面以在美國不受重視的空軍將軍陳納德受到中華民國第一夫人宋美齡之邀來中國訓練空軍來抵禦日軍的空襲,而當陳納德來到中國時,發現並不是只有訓練空軍這樣簡單,陳納德展開一場屬於自己的二戰硬仗。
Thumbnail
這隻生於街頭,遊走在體制外的小黃貓,如何為冷漠的巴黎灌注暖暖溫情?
Thumbnail
日本皇位交接,由平成踏入令和,朋友都分享平成最後一餐、令和第一個日出之類…整個世界都在回顧美好的平成年代,也在慶祝令和元年的誕生。這時候天爸才意識到歷史書中的乾隆四年、萬曆十五年的年號,原來從未消失。而今活在台灣的民國曆,彷彿也讓我們從公元的角度跳入民國的世代之中。
Thumbnail
在瑞士運動員也有大好前途,除了網球之外,也有許多知名的國際冬季運動明星!而把一個運動學好,是為了讓精力有處發揮,並不是要孩子成為專業運動員。成為職業選手需要投入的專注與時間等等成本,和透過運動帶來樂趣不是同一件事。此外,應該讓孩子接觸團體性運動,這能在無形中提供孩子增進社交能力與人際相處的機會。
Thumbnail
幾年前,中、日、韓的學者聯手編纂了《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第二版名為《超越國境的東亞近現代史》),以共同編寫教科書作為政治外交的手段,也是冀望能為三國之間劍拔弩張的殖民與戰爭等歷史問題,找到一條和解的道路。這樣的嘗試是否成功,不是在此三言兩語能夠道盡的。不過,作為來自臺灣的讀者,我們不免要思索: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