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朝-左右丞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秦國,從商鞅入秦之後開始暢秋。公司大,體質好,讓隨之而來的外國人們,都能得到相對好的發展。

在戰國初期到中期的這個過渡時期,所有的士人都非常喜歡遊走天下找工作。稍微借用一下士人這個名詞,其實它反應出春秋戰國時代的貴族,是文武兼修的全才。

文人不習武,是到中國很後期才發生的事情。根據高中歷史學到的部分,大概是有宋一代才產生這樣的傾向。

武人不讀書,則會說漢朝開始出現。那是因為反抗暴秦的大量勢力中,充滿了沒有讀過書的平民老百姓。但在這個邏輯之下,其實我們就可以知道: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就有武人型態的新興貴族了。

當然,舊貴族仍然傳承著知識系統,新貴族想要取得並不容易。

需要的只是時間。

大量任用客卿,就是快速得到高材生的方式。

秦國海選徵才,魏國也沒少了。齊國的稷下學宮更是人才濟濟。可是齊國沒有給予外國高材生們發揮的空間。秦國則有。空間大到壓縮了本國貴族,導致秦國催生了左右丞相制度。

第一任是左甘茂,右樗里疾。這時候是右尊左卑。

甘茂是外國人,Come from 下蔡。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大多都是這些不屬七雄的戰國小國,比較容易產生上台北追夢的人才。

秦惠文王的時候,張儀除了四處去耍嘴皮子,同時也在獵人頭。甘茂就是被張儀帶回秦國,並且跟樗里疾共同推薦給惠文王的角色。

人稱名相甘茂,剛開始其實是名將甘茂。惠文王之世,甘茂就曾經帶兵平定蜀地叛亂。

秦武王繼位,張儀被趕走,樗里疾成為最有實權的宗室。


按道理說,如果樗里疾需要一個副手,應該是滅蜀的司馬錯更有資格吧?

樗里疾這個人足智多謀,就好像隨身有個袋子裝著智謀一樣。當時的秦人讚頌他為「智囊」。

有一種說法,張儀人生最大的強敵,是秦國犀首公孫衍。事實上,張儀入秦較晚,憑一張嘴把犀首鬥走?

秦史採了《韓非子》的說法:鬥走公孫衍的,其實是樗里疾。

樗里疾偷聽了犀首與秦王的秘密戰略,並且匿名爆卦PO上PTT,秦王當然認為洩密的是公孫衍,難不成還要怪自己嗎?所以公孫衍才逃離秦國。

原則上,張儀一開始也只是樗里疾的小弟,但隨著張儀建功立業,忠心為秦,秦王對張儀越來越是重視。以至於武王即位後,樗里疾又配合人在外國的公孫衍,把張儀驅逐出境。

樗里疾的人格,我們就不多做批評了。不過也因此我相信,左右丞相制度,其實是樗里疾發明的。

秦國不能自絕客卿進入發展的貢獻,但樗里疾也不想看到又一個張儀。

樗里疾的智謀雖然高,但他畢竟是秦國宗室又有封地,當然比不上張儀能夠四處跑著當間諜。

但說到戰爭的本領,樗里疾確實不負他智囊的名號,幾乎可以說是當代最強,無人能與之比肩的大將軍。

這兩人當上左右丞之後,秦武王就發動了上洛(借一下日本戰國術語)。甘茂負責攻打擾亂北邊的敵人,樗里疾則長驅直入周天子之地。

樗里疾打仗,那是一個戰無不勝。但他也經常會考量到「國內」局勢而退兵。縱橫家考慮的都是國際,但樗里疾更在乎他的權位。

負責阻敵的甘茂,私自取得了秦武王的信任……甘茂跟秦武王說了曾參殺人的故事這樣。繼而反客為主,直接在韓國攻城掠地。

樗里疾又不開心了。

無巧不巧,秦武王跟樗里疾去了周天子家裡玩一趟,回來就病死了。樗里疾又大義凜然的要責罰舉鼎的力士,跟不聽指揮的甘茂。順便主持了新國君的迎接。

樗里疾的人品看起來真的很低下吧……

換個角度來說,樗里疾其實相當「愛國」。如果沒有樗里疾,秦國很可能會陷入被客卿把持的窘境,嗎?

沒有發生的事情,誰也不知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2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5
看過荊軻刺秦王不討厭太子丹,那就是書讀得不夠多。 再補充一個不同的古文版本吧。
Thumbnail
2025/01/05
看過荊軻刺秦王不討厭太子丹,那就是書讀得不夠多。 再補充一個不同的古文版本吧。
Thumbnail
2025/01/03
荊軻刺秦王全文翻譯(其實跳過很多啦)
Thumbnail
2025/01/03
荊軻刺秦王全文翻譯(其實跳過很多啦)
Thumbnail
2024/12/28
人總說帝王後宮佳麗三千,恣意取用。又說紅顏禍水,傾國傾城。 不是耶,吃到這個年紀才發現,這兩個設定是衝突的啊。 昏君們想搏美人一笑,那是愛情啊。 中國史上有很多知名的美人,真的是知名。你只知她們的名,而不知她們的故事。 上有妺喜妲己褒姒,下有毛嗇西施鄭旦。 戰國到兩漢的文獻,很多都
Thumbnail
2024/12/28
人總說帝王後宮佳麗三千,恣意取用。又說紅顏禍水,傾國傾城。 不是耶,吃到這個年紀才發現,這兩個設定是衝突的啊。 昏君們想搏美人一笑,那是愛情啊。 中國史上有很多知名的美人,真的是知名。你只知她們的名,而不知她們的故事。 上有妺喜妲己褒姒,下有毛嗇西施鄭旦。 戰國到兩漢的文獻,很多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秦國,從商鞅入秦之後開始暢秋。公司大,體質好,讓隨之而來的外國人們,都能得到相對好的發展。 在戰國初期到中期的這個過渡時期,所有的士人都非常喜歡遊走天下找工作。稍微借用一下士人這個名詞,其實它反應出春秋戰國時代的貴族,是文武兼修的全才。
Thumbnail
秦國,從商鞅入秦之後開始暢秋。公司大,體質好,讓隨之而來的外國人們,都能得到相對好的發展。 在戰國初期到中期的這個過渡時期,所有的士人都非常喜歡遊走天下找工作。稍微借用一下士人這個名詞,其實它反應出春秋戰國時代的貴族,是文武兼修的全才。
Thumbnail
商鞅跟張儀這兩個戰國名人,同時經歷了秦國第一個王:秦惠文王。雖然他們倆應該是從來沒有碰過面。 秦惠文王不但是秦國稱王之始,也是第一個依靠變法後富國強兵的利益,發動外交與戰爭壯大秦國的男人。 惠文王的兒子,則是秦武王。秦武王大概是嬴姓除了嬴政之外,最多人知道名字的角色:嬴蕩是也。
Thumbnail
商鞅跟張儀這兩個戰國名人,同時經歷了秦國第一個王:秦惠文王。雖然他們倆應該是從來沒有碰過面。 秦惠文王不但是秦國稱王之始,也是第一個依靠變法後富國強兵的利益,發動外交與戰爭壯大秦國的男人。 惠文王的兒子,則是秦武王。秦武王大概是嬴姓除了嬴政之外,最多人知道名字的角色:嬴蕩是也。
Thumbnail
蘇秦張儀這兩個人,基本上是走到哪一國,哪一國就把相印奉上。 先討論一件事:其實在春秋戰國,各國的第一實權者,並非都是相國。雖然我讀得不多,也知道秦為大良造、楚為令尹。 相本身做為動詞,主察看輔佐之意。 我在懷疑的是,國君之相,很可能僅僅是類似漢代幕府參軍的職務。
Thumbnail
蘇秦張儀這兩個人,基本上是走到哪一國,哪一國就把相印奉上。 先討論一件事:其實在春秋戰國,各國的第一實權者,並非都是相國。雖然我讀得不多,也知道秦為大良造、楚為令尹。 相本身做為動詞,主察看輔佐之意。 我在懷疑的是,國君之相,很可能僅僅是類似漢代幕府參軍的職務。
Thumbnail
據說,張儀這個人生而比脇,也就是肋骨長成一片,胸部不像一般人一樣凹凹凸凸的。在他之前只有一個人生此異相。 晉文公,禮義廉姬重耳是也。 據說,張儀跟蘇秦,都是鬼谷子的徒弟。這兩個傢伙,應該都是肄業生。人家孫臏龐涓一出山,馬上就大富大貴跟著來。蘇秦張儀卻是遊走各國,鐵板踢到爽免錢…
Thumbnail
據說,張儀這個人生而比脇,也就是肋骨長成一片,胸部不像一般人一樣凹凹凸凸的。在他之前只有一個人生此異相。 晉文公,禮義廉姬重耳是也。 據說,張儀跟蘇秦,都是鬼谷子的徒弟。這兩個傢伙,應該都是肄業生。人家孫臏龐涓一出山,馬上就大富大貴跟著來。蘇秦張儀卻是遊走各國,鐵板踢到爽免錢…
Thumbnail
秦國的第一個王,是秦惠文王。 秦國的強大,這時是得到周天子認可的,雖然他的認可也沒有什麼鳥用,不過秦國還是得到了合法地位的提升。不管怎麼說,這畢竟是數百年秦國所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秦國的第一個王,是秦惠文王。 秦國的強大,這時是得到周天子認可的,雖然他的認可也沒有什麼鳥用,不過秦國還是得到了合法地位的提升。不管怎麼說,這畢竟是數百年秦國所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時序進入了戰國時代。 秦獻公憑著一己之力中興秦國,雖說壯志未酬身先死,也為他的兒子樹立了良好典範。 秦孝公即位,一心想要跟隨父親的腳步,重現先祖: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時期榮光。 但他也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於是秦孝公發布命令:「只要有人能夠獻上令秦國強大的計策,孤願與之共享秦國。」
Thumbnail
時序進入了戰國時代。 秦獻公憑著一己之力中興秦國,雖說壯志未酬身先死,也為他的兒子樹立了良好典範。 秦孝公即位,一心想要跟隨父親的腳步,重現先祖: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時期榮光。 但他也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於是秦孝公發布命令:「只要有人能夠獻上令秦國強大的計策,孤願與之共享秦國。」
Thumbnail
春秋時代,各國總是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就是國君底下的卿大夫奪權。 卿大夫並不是單純的「大臣」,事實上,他們就是各國的小諸侯。 試想,周天子養了很多諸侯,但諸侯一開始擁兵自重不甩周天子,開啟了自由自在的春秋時代。 那諸侯底下的小諸侯不會有樣學樣嗎?
Thumbnail
春秋時代,各國總是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就是國君底下的卿大夫奪權。 卿大夫並不是單純的「大臣」,事實上,他們就是各國的小諸侯。 試想,周天子養了很多諸侯,但諸侯一開始擁兵自重不甩周天子,開啟了自由自在的春秋時代。 那諸侯底下的小諸侯不會有樣學樣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