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堵牆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是1990年我第一次返鄉探親後寫下的遊記,後來我又去了幾次孔廟,場景已完全不同,就是當成一篇紀錄的文章。

進曲阜孔廟的門票是人民幣十二塊,比較消費水平的話,那在台灣差不多可以進一票玩到底的「小人國」。而孔廟裡並不是一票到底,孔廟裡還有孔子故宅,要進去還得三塊錢。

大概就是這三塊錢,止住了人們的腳步。進孔廟的人很多,孔廟雖很大,但還是像個市集一樣。「喲!這孔老二的廟還真氣派。」「你瞧那王八駝著的就是皇帝老子給孔老二的碑。」整個孔廟就是叫「孔老二」的叫聲不絕於耳。進了孔子故宅,一切倒也安靜下來。「看看孔老二的家還得三塊錢,不去。」門口有人探探頭說。

進入孔子故宅,就不禁令人想起孔鯉趨庭的故事,這好像是關於孔子的可信記載中,唯一一次提到他的房子。只是這建築群形式是清式四合院形式,很難令人激起其他聯想。 所以另有一口孔子故井,望進去裡面是塞滿垃圾,而孔子故井旁,竟是「魯壁」。

能「看到」魯壁,我不知道是該說感到感動還是荒謬。魯壁的歷史價值就在它的被毀,「及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宮,而得古文於壞壁之中……。」(《漢書.劉歆讓太常博士書》)這段記載我記得爛熟,因為那實在很重要。

這批儒家的古文經典是孔子的九世孫孔鮒,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際,將它們砌入牆中,這位孔子的後代是個豪傑,在陳勝、吳廣起事時,追隨陳勝為博士,陳勝敗,他也不知所終。這批古文經典還須等到被魯恭王壞壁方能出世,出世之後,就是中國紛紛擾擾兩千年的今古文經之爭。

而今古文經之爭並不僅是學術圈的茶杯風暴,經學在過去是中國人性命交關的大事,影響所及至中國人的政治、文化、社會、民俗等等生活中的每一個範圍。歷代中,政治的鬥爭,保守、激進,新黨、舊黨,學術的黨同伐異,漢學、宋學,訓話、義理之爭,都牽牽扯扯到這經學流派,到了清末,還有康有為寫了《新學偽經考》──否定一切孔壁古文的真實性,來作為他變法維新依據。只是以後,經學就成了笑話了。

只是這歷史上對魯壁的感動,很難讓人移轉到眼前這堵漆得腥紅光鮮的牆,那好像只是要讓人覺得值回票價,這三塊錢沒白花。只是一旁還是有人說:「怎麼孔老二的家就口破井、就面牆,沒別的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趙喆的沙龍
5會員
25內容數
我當了30年的小編,我從平面媒體時代,到網路媒體時代,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待在新聞編輯室,這個自我的感悟其實得來得很晚,我在2010年看到HBO的Newsroom這齣美劇我才知道我自己其實就是在一間Newsroom裡,雖然我不是做電現在我離開了這個行業,有一些回憶,有一些感想、心得與遺撼,我想紀錄一些浮光片影、雪泥鴻爪。
趙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14
文言文是什麼?是打破時間演進與地域隔閡的文字書面文字。
Thumbnail
2023/12/14
文言文是什麼?是打破時間演進與地域隔閡的文字書面文字。
Thumbnail
2023/09/25
聽過英文好的人說,學好一種語文最高境界是他能夠用那種語文(或其它非母語的語言)來思考事情。只是到那階段,這人可能就跟他的原生文化斷層了。那他,很可能就是個無根之人了。
Thumbnail
2023/09/25
聽過英文好的人說,學好一種語文最高境界是他能夠用那種語文(或其它非母語的語言)來思考事情。只是到那階段,這人可能就跟他的原生文化斷層了。那他,很可能就是個無根之人了。
Thumbnail
2021/12/26
我媽就是個職業婦女,而且是工時很長旅館業,我媽是有一手好廚藝,但她極少好好地煮一頓飯,她工作也累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半小時之內隨隨弄點吃的混一餐(我成長的民國五、六十年代外食極少),這樣造成一個結果,我家四家小孩都得自力更生,每人都會自己煮菜。
Thumbnail
2021/12/26
我媽就是個職業婦女,而且是工時很長旅館業,我媽是有一手好廚藝,但她極少好好地煮一頓飯,她工作也累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半小時之內隨隨弄點吃的混一餐(我成長的民國五、六十年代外食極少),這樣造成一個結果,我家四家小孩都得自力更生,每人都會自己煮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要散步,從台北市立美術館走到孔廟,大概半個小時,中間穿過圓山捷運站,沒多久到了,這是禮門,三個小孔子在門口迎接,挺有趣的。這裡也速寫過許多次。 這是櫺星門,孔廟的最外層建築,五開間,加上左右廂房。很莊嚴,原來旁邊的樹很大棵,現已垂垂老矣用鐵架支撐。有人在跟外國人導覽。所以先不進去。 這是萬仞
Thumbnail
今天要散步,從台北市立美術館走到孔廟,大概半個小時,中間穿過圓山捷運站,沒多久到了,這是禮門,三個小孔子在門口迎接,挺有趣的。這裡也速寫過許多次。 這是櫺星門,孔廟的最外層建築,五開間,加上左右廂房。很莊嚴,原來旁邊的樹很大棵,現已垂垂老矣用鐵架支撐。有人在跟外國人導覽。所以先不進去。 這是萬仞
Thumbnail
對孔廟的印象,始終停留在考生祈福、祭孔大典等,此外來去匆匆。直至最近一次慢旅才多做停留,也才發現以前我所不知道的台南孔廟。
Thumbnail
對孔廟的印象,始終停留在考生祈福、祭孔大典等,此外來去匆匆。直至最近一次慢旅才多做停留,也才發現以前我所不知道的台南孔廟。
Thumbnail
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 內人去打球前問我可不可以幫她去寄份資料—星期六只有郵政總局上午有開—。我八點四十左右到,門口有數人在等,告示上寫著九點半才開門,如何打發呢?好像有人提到蘭陽別院附近的北門包子不錯,可是遍尋不著,彎往夜市方向,竟然路過孔廟。 入內參訪,空無一人,清幽寂靜。巍峨建築,是前後數代讀書
Thumbnail
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 內人去打球前問我可不可以幫她去寄份資料—星期六只有郵政總局上午有開—。我八點四十左右到,門口有數人在等,告示上寫著九點半才開門,如何打發呢?好像有人提到蘭陽別院附近的北門包子不錯,可是遍尋不著,彎往夜市方向,竟然路過孔廟。 入內參訪,空無一人,清幽寂靜。巍峨建築,是前後數代讀書
Thumbnail
孔廟生死符? 台南市最近興起了一股老屋新建與古蹟文創的熱潮,文藝在地化的聲音也帶來了一場『新文藝復興運動』的復古回歸,因市府的政策響應,許多在外遊子與外地遊客們,更絡繹不絕的過境台南,而青年人也選擇鮭魚返鄉,給了一個重新定義生活與寄託精神之所在,為自己的土地獻上祝福。 正逢小年夜,台南凌晨發生了二六
Thumbnail
孔廟生死符? 台南市最近興起了一股老屋新建與古蹟文創的熱潮,文藝在地化的聲音也帶來了一場『新文藝復興運動』的復古回歸,因市府的政策響應,許多在外遊子與外地遊客們,更絡繹不絕的過境台南,而青年人也選擇鮭魚返鄉,給了一個重新定義生活與寄託精神之所在,為自己的土地獻上祝福。 正逢小年夜,台南凌晨發生了二六
Thumbnail
第051校: 旗山國小,情懷古早味,孔廟思古 從旗山國小邊的中正路爬上來500階梯,已是葭月的南島,這正午太陽炙熱如炎夏,汗水早已溼透背心,站在欄杆前眺望楠梓仙溪對岸的旂尾山,頓時失去意志--原先還想去挑戰999階的雄心,此時只能遠目做罷了。 此刻我們所在的位置是旗山區的鼓山公園,門口入階看到石碑上
Thumbnail
第051校: 旗山國小,情懷古早味,孔廟思古 從旗山國小邊的中正路爬上來500階梯,已是葭月的南島,這正午太陽炙熱如炎夏,汗水早已溼透背心,站在欄杆前眺望楠梓仙溪對岸的旂尾山,頓時失去意志--原先還想去挑戰999階的雄心,此時只能遠目做罷了。 此刻我們所在的位置是旗山區的鼓山公園,門口入階看到石碑上
Thumbnail
位於高雄旗山的「鼓山公園」,最顯眼的建築是號稱是全東南亞面積最大的孔廟。然而,在孔廟之下,如果細細瀏覽,會看到更深邃的日治時期遺跡和曲折的政權遞嬗痕跡。
Thumbnail
位於高雄旗山的「鼓山公園」,最顯眼的建築是號稱是全東南亞面積最大的孔廟。然而,在孔廟之下,如果細細瀏覽,會看到更深邃的日治時期遺跡和曲折的政權遞嬗痕跡。
Thumbnail
這是1990年我第一次返鄉探親後寫下的遊記,後來我又去了幾次孔廟,場景已完全不同,就是當成一篇紀錄的文章。
Thumbnail
這是1990年我第一次返鄉探親後寫下的遊記,後來我又去了幾次孔廟,場景已完全不同,就是當成一篇紀錄的文章。
Thumbnail
   台南孔廟是每次去台南時必去的地點之一, 兩三百多年前, 鄭氏家族為了經營台灣, 特地在台南辦學......     在這裡興建了這座孔廟.......     由於以前私塾就在這裡, 故有"全台首學"之稱.......         在這孔廟裡, 祭祀的, 不單單只是孔子的牌位, 還有跟
Thumbnail
   台南孔廟是每次去台南時必去的地點之一, 兩三百多年前, 鄭氏家族為了經營台灣, 特地在台南辦學......     在這裡興建了這座孔廟.......     由於以前私塾就在這裡, 故有"全台首學"之稱.......         在這孔廟裡, 祭祀的, 不單單只是孔子的牌位, 還有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