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堵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1990年我第一次返鄉探親後寫下的遊記,後來我又去了幾次孔廟,場景已完全不同,就是當成一篇紀錄的文章。
進曲阜孔廟的門票是人民幣十二塊,比較消費水平的話,那在台灣差不多可以進一票玩到底的「小人國」。而孔廟裡並不是一票到底,孔廟裡還有孔子故宅,要進去還得三塊錢。
大概就是這三塊錢,止住了人們的腳步。進孔廟的人很多,孔廟雖很大,但還是像個市集一樣。「喲!這孔老二的廟還真氣派。」「你瞧那王八駝著的就是皇帝老子給孔老二的碑。」整個孔廟就是叫「孔老二」的叫聲不絕於耳。進了孔子故宅,一切倒也安靜下來。「看看孔老二的家還得三塊錢,不去。」門口有人探探頭說。
進入孔子故宅,就不禁令人想起孔鯉趨庭的故事,這好像是關於孔子的可信記載中,唯一一次提到他的房子。只是這建築群形式是清式四合院形式,很難令人激起其他聯想。 所以另有一口孔子故井,望進去裡面是塞滿垃圾,而孔子故井旁,竟是「魯壁」。
能「看到」魯壁,我不知道是該說感到感動還是荒謬。魯壁的歷史價值就在它的被毀,「及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宮,而得古文於壞壁之中……。」(《漢書.劉歆讓太常博士書》)這段記載我記得爛熟,因為那實在很重要。
這批儒家的古文經典是孔子的九世孫孔鮒,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際,將它們砌入牆中,這位孔子的後代是個豪傑,在陳勝、吳廣起事時,追隨陳勝為博士,陳勝敗,他也不知所終。這批古文經典還須等到被魯恭王壞壁方能出世,出世之後,就是中國紛紛擾擾兩千年的今古文經之爭。
而今古文經之爭並不僅是學術圈的茶杯風暴,經學在過去是中國人性命交關的大事,影響所及至中國人的政治、文化、社會、民俗等等生活中的每一個範圍。歷代中,政治的鬥爭,保守、激進,新黨、舊黨,學術的黨同伐異,漢學、宋學,訓話、義理之爭,都牽牽扯扯到這經學流派,到了清末,還有康有為寫了《新學偽經考》──否定一切孔壁古文的真實性,來作為他變法維新依據。只是以後,經學就成了笑話了。
只是這歷史上對魯壁的感動,很難讓人移轉到眼前這堵漆得腥紅光鮮的牆,那好像只是要讓人覺得值回票價,這三塊錢沒白花。只是一旁還是有人說:「怎麼孔老二的家就口破井、就面牆,沒別的啦。」
avatar-img
5會員
25內容數
我當了30年的小編,我從平面媒體時代,到網路媒體時代,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待在新聞編輯室,這個自我的感悟其實得來得很晚,我在2010年看到HBO的Newsroom這齣美劇我才知道我自己其實就是在一間Newsroom裡,雖然我不是做電現在我離開了這個行業,有一些回憶,有一些感想、心得與遺撼,我想紀錄一些浮光片影、雪泥鴻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趙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她留給我的只剩這條手帕,如今只殘存著香水與醋的感覺
I'm Xin Fang.這個名字我一輩子都記得
父親小時候應該也摘過它的芽,念念不忘應該就是它的味
有一次我問他,你怎麼會來台灣,他說為了一部電影,我很驚訝問說什麼電影有這麼大的吸引力,他說:「Farewell My Concubine。」
據說在康德散步的哲學家小徑上的家庭主婦,在康德經過她家門口時調整時鐘。
看完了《后翼棄兵》,我才想起來,其實我是會下西洋棋的 看完了《后翼棄兵》,我才想起來,其實我是會下西洋棋的,至少是半個世紀前的我,現在的我,已經完全忘記西洋棋的玩法,畢竟,我學與下西洋棋的時間,只有三天。
她留給我的只剩這條手帕,如今只殘存著香水與醋的感覺
I'm Xin Fang.這個名字我一輩子都記得
父親小時候應該也摘過它的芽,念念不忘應該就是它的味
有一次我問他,你怎麼會來台灣,他說為了一部電影,我很驚訝問說什麼電影有這麼大的吸引力,他說:「Farewell My Concubine。」
據說在康德散步的哲學家小徑上的家庭主婦,在康德經過她家門口時調整時鐘。
看完了《后翼棄兵》,我才想起來,其實我是會下西洋棋的 看完了《后翼棄兵》,我才想起來,其實我是會下西洋棋的,至少是半個世紀前的我,現在的我,已經完全忘記西洋棋的玩法,畢竟,我學與下西洋棋的時間,只有三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兩千多年前,若是受迫魯昭公而選擇讓自己以死明志?世上還會有孔夫子嗎......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Thumbnail
今天要散步,從台北市立美術館走到孔廟,大概半個小時,中間穿過圓山捷運站,沒多久到了,這是禮門,三個小孔子在門口迎接,挺有趣的。這裡也速寫過許多次。 這是櫺星門,孔廟的最外層建築,五開間,加上左右廂房。很莊嚴,原來旁邊的樹很大棵,現已垂垂老矣用鐵架支撐。有人在跟外國人導覽。所以先不進去。 這是萬仞
Thumbnail
對孔廟的印象,始終停留在考生祈福、祭孔大典等,此外來去匆匆。直至最近一次慢旅才多做停留,也才發現以前我所不知道的台南孔廟。
Thumbnail
  我國近年來陸續修復許多哲學家與文學家等思想家的故居,如:殷海光故居、方東美寓所、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等。相較於一般的修復工程,修復思想家的故居有何不同?又思想家的文化資產是其「故居」還是其「思想」?   哲學家柯靈烏(Collingwood, 1889-1943)認為:「歷史就是思想
02/10/2011 小步舞曲(2011/01/31 11:00) 今天是個不一樣的玩法,不搭車,就是走路逛台南市。 孔廟,赤崁樓,沙卡里巴,海安路。 擔仔面,旗魚花支,棺材板,冬瓜茶,臭豆腐 這就是今天的行程。   進了孔廟,看到兩邊還掛了些牌子,睿恩跟我們說了,至聖先師是孔子,旁邊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第三)。 孔子進太廟當差,東問西問。這就有人說閒話了,『誰說這個來自鄹(zōu)邑的年輕人知禮呀?他進了太廟,事事不懂,要求問他人』。孔子聽到後就高深莫測地回答道
孔子名丘,字仲尼,近代文人余光中幫孔子取了一個摩登的英文名字:Johnny Kong(註1)。孔子如果知道,必定會莞爾一笑,並欣然接受。 孔子擁有禮學權威稀缺的幽默感,要真正認識他,必須將他從聖人的祭壇上請下來,從中華文化的刻板框架中請出來,還他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他高度讚揚「野」及「野人」。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兩千多年前,若是受迫魯昭公而選擇讓自己以死明志?世上還會有孔夫子嗎......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Thumbnail
今天要散步,從台北市立美術館走到孔廟,大概半個小時,中間穿過圓山捷運站,沒多久到了,這是禮門,三個小孔子在門口迎接,挺有趣的。這裡也速寫過許多次。 這是櫺星門,孔廟的最外層建築,五開間,加上左右廂房。很莊嚴,原來旁邊的樹很大棵,現已垂垂老矣用鐵架支撐。有人在跟外國人導覽。所以先不進去。 這是萬仞
Thumbnail
對孔廟的印象,始終停留在考生祈福、祭孔大典等,此外來去匆匆。直至最近一次慢旅才多做停留,也才發現以前我所不知道的台南孔廟。
Thumbnail
  我國近年來陸續修復許多哲學家與文學家等思想家的故居,如:殷海光故居、方東美寓所、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等。相較於一般的修復工程,修復思想家的故居有何不同?又思想家的文化資產是其「故居」還是其「思想」?   哲學家柯靈烏(Collingwood, 1889-1943)認為:「歷史就是思想
02/10/2011 小步舞曲(2011/01/31 11:00) 今天是個不一樣的玩法,不搭車,就是走路逛台南市。 孔廟,赤崁樓,沙卡里巴,海安路。 擔仔面,旗魚花支,棺材板,冬瓜茶,臭豆腐 這就是今天的行程。   進了孔廟,看到兩邊還掛了些牌子,睿恩跟我們說了,至聖先師是孔子,旁邊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第三)。 孔子進太廟當差,東問西問。這就有人說閒話了,『誰說這個來自鄹(zōu)邑的年輕人知禮呀?他進了太廟,事事不懂,要求問他人』。孔子聽到後就高深莫測地回答道
孔子名丘,字仲尼,近代文人余光中幫孔子取了一個摩登的英文名字:Johnny Kong(註1)。孔子如果知道,必定會莞爾一笑,並欣然接受。 孔子擁有禮學權威稀缺的幽默感,要真正認識他,必須將他從聖人的祭壇上請下來,從中華文化的刻板框架中請出來,還他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他高度讚揚「野」及「野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