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之道更遠。孔子想復辟禮制,認為齊國加以恢復,能變成魯國模樣,而魯國加以恢復,就能變回先王之道的模樣。
緊接下一段話,孔子則感歎喝酒的器具被時人玩壞了,算是對這段話的注腳。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雍也第六)。
觚(gū),喝酒的器具。可能當時的觚的形狀已有所變化。一說古時的觚有棱,但到孔子那時就沒有棱了。而孔子拘泥古制,認為現在的觚就不是觚了,感歎到,『觚啊!觚啊!怎麼就落到這樣的下場了呢?』簡直痛心疾首,似乎國將不國了!以此類推,孔子會感歎變形走樣的東西或禮制多了。照樣畫觚,可以說『鼎不鼎,鼎哉!鼎哉!』,『衣不衣,衣哉!衣哉!』。
其實,器物的演變是很自然的過程,取決於製作技術和人們的使用需要。顯然圓形的酒具,把握起來更舒適。古時的觚有棱,可能是工藝上燒製成圓形比較困難。而一旦技術成熟,圓形的觚當然就會取代有棱的觚。至於是否沿用以前的名稱,還是用一個新的名稱,則主要取決於被取代者是否完全退出消失。如完全退出,不用區分新者和舊者,繼續沿用過去的名稱當然就省事多了。如舊者沒有完全退出,就會有創設一個新名稱的需要,或者用『方觚』和『圓觚』來區分。孔子將日常生活中的用具也賦予禮制的意義,未免小題大做了。
孔子昧於大勢,一心想復辟禮制,『開歷史的倒車』,確實是不可為而為之,必然失敗。在天下定於一尊的前提下,儒家和法家都認同這個最基本的準則,『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法家集中權力的主張必然取得勝利。儒家以禮來維護的分封制,適合於人少地多的狀況。各諸侯國能安分守己,保持分封制的穩定。但當生產發展和人口增多後,諸侯國之間就必然陷於無休止的爭戰直到某個諸侯國吞併其它所有諸侯國,秦完成了這一歷史進程。所以,歷史的必然進程是『魯一變,至於齊;齊一變,至於秦』。各國都紛紛仿效齊國,秦國變法,用法家的手段來富國強兵,以期統一天下。只是秦的變法做得更徹底,效果更好,所以成為最終的贏家。
對照近代歐洲各國,也有國家之間相互仿效,奮起直追的情形。義大利率先文藝復興,然後德國率先搞宗教改革,法國率先搞啟蒙運動,英國率先搞憲章運動和工業革命。但歐洲並未如中國一樣歸於統一。原因何在?主要原因在於有強大的宗教,人們對世俗的權力就沒有那麼熱衷,抑制了王權的無限擴張。國家之間的爭戰以局部的利益衝突和征服為目的,而不以吞併為目的。
202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