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Noam | 電影《聽見歌 再唱》心疼方雅各這個角色:看似很敢,骨子卻是乖乖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以下可能牽涉劇透,請斟酌閱讀。


看完電影後,朋友問:「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我說:「方雅各這個角色。他給我感覺好衝突,教育上受過傷、卻成為深愛孩子的老師;看似衝勁很敢,骨子卻是乖乖牌;一直給出能量,卻也不停承接別人的情緒跟責任。而且他的情緒好平、好違和,像是一種壓抑跟害怕。看著他,總讓我在想,有時越是正面陽光的人,是不是越害怕觸碰心底的黑暗。」
raw-image

電影的開始,看著馬志翔飾演的方雅各奔跑至孩子們家一個個叫起床、他跟孩子們的自然打鬧、互嗆的互動,讓人倍感真摯,這份關係裡的連結好深、好緊密,而且每個人都好做自己、好自在。猶如孩子眼裡的他,不只是一位體育老師,是朋友、是家人、是族人,也是方雅各這個人,一個全心接納跟深愛自己的人。

當電影前段有一幕是排球撞擊蜂窩掉落,當全校師生都躲進教室,就方雅各一個人拿著外套衝出去,被全身叮咬仍要保護孩子,並讓孩子灑尿潑在他身上。

看著這一幕,我就在想,這個畫面真有意思,像是透露著,方雅各這個人啊,總是一個人積極站出來、扛下所有責任,受了傷也是笑著鬧著。而不論孩子呈現多麽難堪的狀態給他,他都願意去承接跟接納,因為他是真的真的很愛這群孩子。

所以當學校面臨倒校危機,需要成立合唱團比賽,當所有老師躲避推責之際,一樣是方雅各挺身出來,明明不懂樂理卻接下指揮的工作。

raw-image

而當Ella飾演的音樂流浪老師黃韻芬,在鋼琴鍵上彈著Do的音教小朋友時,方雅各不經意閃過了求學時的記憶片段,當時的他坐在鋼琴前面,找不到Do的音,被指導教授當著所有學生的面前破口大罵:「你連Do的音都不知道!你這樣要怎麼成為音樂老師教小朋友啊?」回憶畫面中方雅各,隔著螢幕,我都能感受到,他的身體是緊繃的、小心翼翼的試探跟找Do的音,面對老師的責罵,他的表情有點窘迫尷尬、不知所措。

所以當黃老師對他怒言:「你連五線譜都看不懂,你要怎麼帶小朋友?我想你連Do在哪都不知道吧!」這句責罵恰好重疊了當年女教授對他的那句話,那一刻,我瞬間鼻酸,因為我意識到他內心當年的傷一定還沒好,而他至今也仍不敢碰。

同時,我也在思考,或許,黃老師的到來其實是一份契機,是引發方雅各內心那塊創傷重現,讓他開始觸碰、接納當年受傷的自己,並重新以不同方式回應的一份契機。

對於黃老師迎面而來的責罵,方雅各沒有一句強烈情緒的反駁,反而樂觀的表示看不懂又怎樣?不試試看怎麼會知道?並在下班後圖法煉鋼、埋頭學習五線譜,然後隔天去找黃老師,唯唯諾諾、小心翼翼、很乖巧且很小聲的說他寫錯的地方都改好了。

看著那一幕,我心裡一陣翻滾,嘗到些心疼。因為那個面對黃老師的方雅各,像極了學生時期,面對女教授時,自卑又畏縮、努力跟上大家水平的方雅各。而原來這個看似很有幹勁、很敢行動的體育老師方雅各,骨子裡其實是個很乖很乖、努力想被肯定,很害怕不一樣、害怕權威,沒自信且受了傷的孩子。

raw-image

在三個月練習後,孩子們第一次參加合唱比賽,從出發前的興奮搭車、到場地後好奇觀望、一直到目睹別隊的表現,開始焦慮、緊張、不安、沒自信,小聲的互相說著:「他們太強了啦!」然後孩子們逐漸垂頭喪氣。

而方雅各也從出發前自信的跟黃老師說:「我覺得我們狀態很好!」到場地後看到當年指導老師,恐懼湧上到立刻蹲下來、深怕被認出,甚至緊張到躲在廁所練習直到上台前,一邊指揮一邊不敢瞥向女教授,而整場的表現都受了影響。

我相信孩子的狀態,有時候其實是來幫助大人看見自己的內在孩子狀態。孩子們的情緒表現,或許也是反映出方雅各內在狀態,兩者之間的共振顯現。

尤其我很深刻的是,上台比賽前孩子們求助的眼神,當他們一個個看向方雅各說著:「教練我們不要唱了」、「我們的聲音跟他們又不一樣」、「不要比了,我們回家好不好」但在那個當下,方雅各一句也未能開口回應,反倒是黃老師堅定的回:「為什麼不一樣就是錯的?」然後鼓勵孩子們說:「你們很棒,就跟平常練習一樣唱就好了!」最後上台。

只是比賽還是輸了。

方雅各充滿自責,他把自己關在家裡。而這次是孩子一個個來到他家,一個個叫他起床,說著「老師!上學了~」像是電影的開始那樣。而方雅各哭得很慘,眼淚不停不停的滑落,他哭得像個孩子一樣。

在電影裡,方雅各面對別人的強烈情緒,不論是指導教授的責罵、黃老師的怒氣、又或是家長們的責怪,方雅各都是默默承接、壓抑情緒的角色,而唯一他的回應,是一句大吼:「都是我的錯!」的滿滿自責。在那一場的哭泣,我終於看見他的情緒,像是壓抑很久、說不出口的難過、委屈跟歉疚終於有機會可以湧現。

而是孩子,是孩子接住了他。

或許方雅各跟孩子間的那股很緊密的連結當中,除了師生關係、部落血脈,我也在思考,在那當中,是不是也有更深更深的,關於部落偏鄉、身份認同等的共同議題。

部落智慧的族老說:「沒有不好的聲音,只有適不適合的位置。」

我想,在第二次的合唱比賽中,方雅各跟孩子一起找到了自己適合的位置。他們不再模仿平地孩子的聲音,不再否定自己的聲音。方雅各跟孩子一起穿上自己的族服、指揮自己的語言:打排球、拉弓箭的手勢,然後大聲自信的唱著自己的歌,唱給部落的家人聽、唱給山外的世界聽,這次不再害怕不一樣。

而同樣在第二次上台比賽前,又一個孩子看著方雅各有點擔心的問了:「老師,如果這次又輸了怎麼辦?」不同於第一次的反應,這次的方雅各開口回應了,像是往常一樣的互動,他神情溫柔且語帶俏皮的說著:「你就開心唱,快樂的唱!剩下交給誰?」孩子笑了:「上帝!」而方雅各也笑了。

raw-image

對我來說,第一次的合唱比賽,像是方雅各直視過去傷痛的一個過程,充滿恐懼、想躲起來、自卑自責。而第二次的合唱比賽,同樣的情境跟角色,只是這次,方雅各選擇了另一個方式去回應傷痛:承認和面對心底的悲傷、接納真實不一樣的自己。

或許稱不上傷痛好了、或是與自己和解了,畢竟這是一段漫漫長路,情緒也不是走過一次就好。但我想,方雅各一定比過去更多一點的碰觸到了自己。


【後記】

朋友太懂我的喜好,上映沒多久立刻邀約了我去看這部電影。只是沒想到一直拖著寫影評,因為一直覺得寫不好嗚嗚 每次寫這類影劇都要寫好久啊啊!也曾經有幸聽過原聲合唱團的演出,就如看電影給我的感受一樣:溫暖且真摯。看完電影後,這股能量一直雞皮疙瘩我全身。

電影裡的孩子真的很可愛也很好笑,在合唱選拔時,當孩子們一個個上台表現,黃老師搖頭、其他老師滑手機跟批評時,只有方雅各給每一個孩子都說了讚賞的話:「不錯喔~」、「感情很飽滿!」、「你太緊張了!」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麼,讓他能一直給出這些能量,給出這些當年他希望有個老師能為他做的肯定跟愛。

有很多溫馨跟感動我的片段,還有部落的智慧跟樂觀、以及族人間的連結好有渲染力,能將黃老師一起拉進來那樣的連結中,也讓我看得好著迷。當然電影也有點出很多關於偏鄉資源落差、隔代教養、需要幫忙務農等議題,也都是觀影後很值得去研究跟思考的。(也想起了我之前服務偏鄉營隊的阿美族小孩們嗚嗚)

雖然感覺有很多面向可以寫跟討論的,但畢竟當下我最深刻跟感觸的,還是方雅各這個角色跟他這段重複性傷痛的事件跟重新面對的部分。至少我的觀點是這麼看待的,自從接觸自我探索跟療癒,就會特別在意影劇裡面的原生家庭跟創傷等的部分,但也很擔心大家看膩我寫的東西啊啊~

那就順勢補充談一下我之前看到的心理學小知識,關於佛洛依德的「強迫性重複」,意指個體不斷重複一種創傷性的事件跟境遇,會很容易吸引相似的角色對象,讓自己再度上演熟悉的劇情跟議題,然後不斷地在負向情感體驗的經驗中受傷,直到有天自己驚覺意識到,而想要改變這個人生劇本,去改變及創造新的自己跟回應方式。

而概念基本上若是人事物發生或遇見次數多達三次以上,我認為就是一個提醒。我也相信每個事件跟人會來到自己的身邊,一定是有什麼要讓自己學習跟看見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oam裡有光
110會員
42內容數
療癒跟改變不是某個瞬間或事件的產生,而是累積了一段路自然而然的發生,在這裡我們一起好好記錄,慢慢成長,在生命的黑暗中找到Noam(那)裡有光。
Noam裡有光的其他內容
2024/03/31
上個月剛看完美國實境節目〈誰是接班人ONE Championship〉的第一季內容(一定要看ONE Championship版本,而且強烈建議看第一季就好!)讓我收穫許多,同時讓我聯想到不久前剛結束的TFT實體面試。
Thumbnail
2024/03/31
上個月剛看完美國實境節目〈誰是接班人ONE Championship〉的第一季內容(一定要看ONE Championship版本,而且強烈建議看第一季就好!)讓我收穫許多,同時讓我聯想到不久前剛結束的TFT實體面試。
Thumbnail
2023/10/31
玉米突然問我:「Noam,你有看宮崎駿的最新電影《蒼鷺與少年》嗎?」 我回:「沒有欸!你有看嗎?」 玉米露出複雜的神情說:「我有看!影評就一個字!」 我好奇的詢問:「哪個字?」
Thumbnail
2023/10/31
玉米突然問我:「Noam,你有看宮崎駿的最新電影《蒼鷺與少年》嗎?」 我回:「沒有欸!你有看嗎?」 玉米露出複雜的神情說:「我有看!影評就一個字!」 我好奇的詢問:「哪個字?」
Thumbnail
2023/10/10
我們之間的差異不是問題,當遇到差異延伸的誤會和衝突,甚至是關卡時.我們如何一起面對跟解決才是問題。 有的人可能會用冷處理,有的人吵架,有的人裝沒事,有的人妥協,有的人努力溝通卻沒有共識,有的人諮商,有的人互相傷害卻不分開,有的人選擇分開。
Thumbnail
2023/10/10
我們之間的差異不是問題,當遇到差異延伸的誤會和衝突,甚至是關卡時.我們如何一起面對跟解決才是問題。 有的人可能會用冷處理,有的人吵架,有的人裝沒事,有的人妥協,有的人努力溝通卻沒有共識,有的人諮商,有的人互相傷害卻不分開,有的人選擇分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些聲音,聽過就會盤旋在腦海中,電影《聽見歌 再唱》就有這樣的渲染魔力。預告片即深深吸引我,上映第一週我就走進電影院,直到現在,我仍為孩子認真的表情以及和諧的歌聲感動。
Thumbnail
有些聲音,聽過就會盤旋在腦海中,電影《聽見歌 再唱》就有這樣的渲染魔力。預告片即深深吸引我,上映第一週我就走進電影院,直到現在,我仍為孩子認真的表情以及和諧的歌聲感動。
Thumbnail
以下可能牽涉劇透,請斟酌閱讀。 看完電影後,朋友問:「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我說:「方雅各這個角色。他給我感覺好衝突,教育上受過傷、卻成為深愛孩子的老師;看似衝勁很敢,骨子卻是乖乖牌;一直給出能量,卻也不停承接別人的情緒跟責任。而且他的情緒好平、好違和,像是一種壓抑跟害怕。」
Thumbnail
以下可能牽涉劇透,請斟酌閱讀。 看完電影後,朋友問:「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我說:「方雅各這個角色。他給我感覺好衝突,教育上受過傷、卻成為深愛孩子的老師;看似衝勁很敢,骨子卻是乖乖牌;一直給出能量,卻也不停承接別人的情緒跟責任。而且他的情緒好平、好違和,像是一種壓抑跟害怕。」
Thumbnail
《聽見歌再唱》發自內心真誠的歌聲,拋出了幸福飽滿的弧線。我由衷地讚佩這部作品,它是如此純淨,用笑聲填滿夜的寂寞,用父母親的祈禱回應孩子們曲中的愛,祝福孩子們比賽順利。曲終人不散,反倒凝聚了觀眾的心,電影沒有淪為說教,而是誠懇地詮釋他們的生命。筆者進戲院時,正巧碰上幾位老師帶著一群小學生們進場觀看,直
Thumbnail
《聽見歌再唱》發自內心真誠的歌聲,拋出了幸福飽滿的弧線。我由衷地讚佩這部作品,它是如此純淨,用笑聲填滿夜的寂寞,用父母親的祈禱回應孩子們曲中的愛,祝福孩子們比賽順利。曲終人不散,反倒凝聚了觀眾的心,電影沒有淪為說教,而是誠懇地詮釋他們的生命。筆者進戲院時,正巧碰上幾位老師帶著一群小學生們進場觀看,直
Thumbnail
倘若我們將平地的語言、指揮家的演奏方式及鋼琴等樂器,視為外來者對原住民文化的侵入,那我們就能很輕易地了解到電影《聽見歌再唱》中的方雅各與布農族,正在透過參加合唱團的這個過程中,找到了與外界切割,並從中找到了自我文化的認同感。
Thumbnail
倘若我們將平地的語言、指揮家的演奏方式及鋼琴等樂器,視為外來者對原住民文化的侵入,那我們就能很輕易地了解到電影《聽見歌再唱》中的方雅各與布農族,正在透過參加合唱團的這個過程中,找到了與外界切割,並從中找到了自我文化的認同感。
Thumbnail
取自 聽見歌再唱 臉書粉專 重點 &不暴雷心得專區 不廢話,一句話--- 推薦大家看這部電影! the end。沒啦XDDD 請繼續看本文~~~ ※本篇電影根據台灣原聲合唱團的故事所啟發與改編。 這是一部--- 如果你哭點很低,看了會感動流淚,如果你哭點比較高(就像樹懶一樣),那看完後會內心感動
Thumbnail
取自 聽見歌再唱 臉書粉專 重點 &不暴雷心得專區 不廢話,一句話--- 推薦大家看這部電影! the end。沒啦XDDD 請繼續看本文~~~ ※本篇電影根據台灣原聲合唱團的故事所啟發與改編。 這是一部--- 如果你哭點很低,看了會感動流淚,如果你哭點比較高(就像樹懶一樣),那看完後會內心感動
Thumbnail
方雅各、黃老師還有山上的孩子們都在某些時刻失去信心,但在不放棄練唱比賽的過程中又因彼此支持而重新獲得了力量。這個力量連結著布農吟唱的文化,藉由一個偏鄉國小笑中帶淚的奮鬥紀錄帶出千年長存在台灣島嶼上的古老詩篇。
Thumbnail
方雅各、黃老師還有山上的孩子們都在某些時刻失去信心,但在不放棄練唱比賽的過程中又因彼此支持而重新獲得了力量。這個力量連結著布農吟唱的文化,藉由一個偏鄉國小笑中帶淚的奮鬥紀錄帶出千年長存在台灣島嶼上的古老詩篇。
Thumbnail
「我不知道做了會怎麼,但是我知道不做會怎麼樣。」 〈聽見歌  再唱〉是真人真事改編,以馬彼得校長成立的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為題材,描述即將廢校的山區小學,為了避免廢校,故而成立合唱團,希望能藉由參加比賽來改變現況。只是,縱使有滿腔熱情,卻也無法抵擋來自現實的壓力......。
Thumbnail
「我不知道做了會怎麼,但是我知道不做會怎麼樣。」 〈聽見歌  再唱〉是真人真事改編,以馬彼得校長成立的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為題材,描述即將廢校的山區小學,為了避免廢校,故而成立合唱團,希望能藉由參加比賽來改變現況。只是,縱使有滿腔熱情,卻也無法抵擋來自現實的壓力......。
Thumbnail
上星期小女兒主動邀我一起去看一部關於原聲合唱團的電影,她從小就知道爸爸一直有固定捐款贊助原聲,長途開車時,車上偶爾也會播放這張原住民小朋友合唱團的CD,聽久了也都會跟著哼哼唱唱,尤其是那首拍手歌。 kipahpah ima, kipahpah ima, muskunta kipahpah ima.
Thumbnail
上星期小女兒主動邀我一起去看一部關於原聲合唱團的電影,她從小就知道爸爸一直有固定捐款贊助原聲,長途開車時,車上偶爾也會播放這張原住民小朋友合唱團的CD,聽久了也都會跟著哼哼唱唱,尤其是那首拍手歌。 kipahpah ima, kipahpah ima, muskunta kipahpah ima.
Thumbnail
這陣子看到兩部電影特別想推薦,原因是好久沒看到如此「真誠」的國片,而這個真誠來自於角色的討人歡喜、劇情的平易近人,以及最重要的,將台灣文化美好的那一面展現出來。
Thumbnail
這陣子看到兩部電影特別想推薦,原因是好久沒看到如此「真誠」的國片,而這個真誠來自於角色的討人歡喜、劇情的平易近人,以及最重要的,將台灣文化美好的那一面展現出來。
Thumbnail
「妳這個破麻!」 「我真的懷疑妳的智商連幼稚園都進不了⋯⋯」 「妳可不可以去死呀!」   當節目主持人的麥克風堵在我嘴邊時,我的腦子裡出現的,都是這些聲音!至於現場問的問題,我則是完全無法聽進去。 「劉小姐,劉小姐,請問妳有聽清楚嗎?我是說,是什麼樣的意念,會讓妳不放棄地支持這麼一個,人稱,呃,過氣
Thumbnail
「妳這個破麻!」 「我真的懷疑妳的智商連幼稚園都進不了⋯⋯」 「妳可不可以去死呀!」   當節目主持人的麥克風堵在我嘴邊時,我的腦子裡出現的,都是這些聲音!至於現場問的問題,我則是完全無法聽進去。 「劉小姐,劉小姐,請問妳有聽清楚嗎?我是說,是什麼樣的意念,會讓妳不放棄地支持這麼一個,人稱,呃,過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