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Noam | 電影《聽見歌 再唱》心疼方雅各這個角色:看似很敢,骨子卻是乖乖牌

2021/05/1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可能牽涉劇透,請斟酌閱讀。

看完電影後,朋友問:「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我說:「方雅各這個角色。他給我感覺好衝突,教育上受過傷、卻成為深愛孩子的老師;看似衝勁很敢,骨子卻是乖乖牌;一直給出能量,卻也不停承接別人的情緒跟責任。而且他的情緒好平、好違和,像是一種壓抑跟害怕。看著他,總讓我在想,有時越是正面陽光的人,是不是越害怕觸碰心底的黑暗。」
電影的開始,看著馬志翔飾演的方雅各奔跑至孩子們家一個個叫起床、他跟孩子們的自然打鬧、互嗆的互動,讓人倍感真摯,這份關係裡的連結好深、好緊密,而且每個人都好做自己、好自在。猶如孩子眼裡的他,不只是一位體育老師,是朋友、是家人、是族人,也是方雅各這個人,一個全心接納跟深愛自己的人。
當電影前段有一幕是排球撞擊蜂窩掉落,當全校師生都躲進教室,就方雅各一個人拿著外套衝出去,被全身叮咬仍要保護孩子,並讓孩子灑尿潑在他身上。
看著這一幕,我就在想,這個畫面真有意思,像是透露著,方雅各這個人啊,總是一個人積極站出來、扛下所有責任,受了傷也是笑著鬧著。而不論孩子呈現多麽難堪的狀態給他,他都願意去承接跟接納,因為他是真的真的很愛這群孩子。
所以當學校面臨倒校危機,需要成立合唱團比賽,當所有老師躲避推責之際,一樣是方雅各挺身出來,明明不懂樂理卻接下指揮的工作。
而當Ella飾演的音樂流浪老師黃韻芬,在鋼琴鍵上彈著Do的音教小朋友時,方雅各不經意閃過了求學時的記憶片段,當時的他坐在鋼琴前面,找不到Do的音,被指導教授當著所有學生的面前破口大罵:「你連Do的音都不知道!你這樣要怎麼成為音樂老師教小朋友啊?」回憶畫面中方雅各,隔著螢幕,我都能感受到,他的身體是緊繃的、小心翼翼的試探跟找Do的音,面對老師的責罵,他的表情有點窘迫尷尬、不知所措。
所以當黃老師對他怒言:「你連五線譜都看不懂,你要怎麼帶小朋友?我想你連Do在哪都不知道吧!」這句責罵恰好重疊了當年女教授對他的那句話,那一刻,我瞬間鼻酸,因為我意識到他內心當年的傷一定還沒好,而他至今也仍不敢碰。
同時,我也在思考,或許,黃老師的到來其實是一份契機,是引發方雅各內心那塊創傷重現,讓他開始觸碰、接納當年受傷的自己,並重新以不同方式回應的一份契機。
對於黃老師迎面而來的責罵,方雅各沒有一句強烈情緒的反駁,反而樂觀的表示看不懂又怎樣?不試試看怎麼會知道?並在下班後圖法煉鋼、埋頭學習五線譜,然後隔天去找黃老師,唯唯諾諾、小心翼翼、很乖巧且很小聲的說他寫錯的地方都改好了。
看著那一幕,我心裡一陣翻滾,嘗到些心疼。因為那個面對黃老師的方雅各,像極了學生時期,面對女教授時,自卑又畏縮、努力跟上大家水平的方雅各。而原來這個看似很有幹勁、很敢行動的體育老師方雅各,骨子裡其實是個很乖很乖、努力想被肯定,很害怕不一樣、害怕權威,沒自信且受了傷的孩子。
在三個月練習後,孩子們第一次參加合唱比賽,從出發前的興奮搭車、到場地後好奇觀望、一直到目睹別隊的表現,開始焦慮、緊張、不安、沒自信,小聲的互相說著:「他們太強了啦!」然後孩子們逐漸垂頭喪氣。
而方雅各也從出發前自信的跟黃老師說:「我覺得我們狀態很好!」到場地後看到當年指導老師,恐懼湧上到立刻蹲下來、深怕被認出,甚至緊張到躲在廁所練習直到上台前,一邊指揮一邊不敢瞥向女教授,而整場的表現都受了影響。
我相信孩子的狀態,有時候其實是來幫助大人看見自己的內在孩子狀態。孩子們的情緒表現,或許也是反映出方雅各內在狀態,兩者之間的共振顯現。
尤其我很深刻的是,上台比賽前孩子們求助的眼神,當他們一個個看向方雅各說著:「教練我們不要唱了」、「我們的聲音跟他們又不一樣」、「不要比了,我們回家好不好」但在那個當下,方雅各一句也未能開口回應,反倒是黃老師堅定的回:「為什麼不一樣就是錯的?」然後鼓勵孩子們說:「你們很棒,就跟平常練習一樣唱就好了!」最後上台。
只是比賽還是輸了。
方雅各充滿自責,他把自己關在家裡。而這次是孩子一個個來到他家,一個個叫他起床,說著「老師!上學了~」像是電影的開始那樣。而方雅各哭得很慘,眼淚不停不停的滑落,他哭得像個孩子一樣。
在電影裡,方雅各面對別人的強烈情緒,不論是指導教授的責罵、黃老師的怒氣、又或是家長們的責怪,方雅各都是默默承接、壓抑情緒的角色,而唯一他的回應,是一句大吼:「都是我的錯!」的滿滿自責。在那一場的哭泣,我終於看見他的情緒,像是壓抑很久、說不出口的難過、委屈跟歉疚終於有機會可以湧現。
而是孩子,是孩子接住了他。
或許方雅各跟孩子間的那股很緊密的連結當中,除了師生關係、部落血脈,我也在思考,在那當中,是不是也有更深更深的,關於部落偏鄉、身份認同等的共同議題。
部落智慧的族老說:「沒有不好的聲音,只有適不適合的位置。」
我想,在第二次的合唱比賽中,方雅各跟孩子一起找到了自己適合的位置。他們不再模仿平地孩子的聲音,不再否定自己的聲音。方雅各跟孩子一起穿上自己的族服、指揮自己的語言:打排球、拉弓箭的手勢,然後大聲自信的唱著自己的歌,唱給部落的家人聽、唱給山外的世界聽,這次不再害怕不一樣。
而同樣在第二次上台比賽前,又一個孩子看著方雅各有點擔心的問了:「老師,如果這次又輸了怎麼辦?」不同於第一次的反應,這次的方雅各開口回應了,像是往常一樣的互動,他神情溫柔且語帶俏皮的說著:「你就開心唱,快樂的唱!剩下交給誰?」孩子笑了:「上帝!」而方雅各也笑了。
對我來說,第一次的合唱比賽,像是方雅各直視過去傷痛的一個過程,充滿恐懼、想躲起來、自卑自責。而第二次的合唱比賽,同樣的情境跟角色,只是這次,方雅各選擇了另一個方式去回應傷痛:承認和面對心底的悲傷、接納真實不一樣的自己。
或許稱不上傷痛好了、或是與自己和解了,畢竟這是一段漫漫長路,情緒也不是走過一次就好。但我想,方雅各一定比過去更多一點的碰觸到了自己。

【後記】
朋友太懂我的喜好,上映沒多久立刻邀約了我去看這部電影。只是沒想到一直拖著寫影評,因為一直覺得寫不好嗚嗚 每次寫這類影劇都要寫好久啊啊!也曾經有幸聽過原聲合唱團的演出,就如看電影給我的感受一樣:溫暖且真摯。看完電影後,這股能量一直雞皮疙瘩我全身。
電影裡的孩子真的很可愛也很好笑,在合唱選拔時,當孩子們一個個上台表現,黃老師搖頭、其他老師滑手機跟批評時,只有方雅各給每一個孩子都說了讚賞的話:「不錯喔~」、「感情很飽滿!」、「你太緊張了!」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麼,讓他能一直給出這些能量,給出這些當年他希望有個老師能為他做的肯定跟愛。
有很多溫馨跟感動我的片段,還有部落的智慧跟樂觀、以及族人間的連結好有渲染力,能將黃老師一起拉進來那樣的連結中,也讓我看得好著迷。當然電影也有點出很多關於偏鄉資源落差、隔代教養、需要幫忙務農等議題,也都是觀影後很值得去研究跟思考的。(也想起了我之前服務偏鄉營隊的阿美族小孩們嗚嗚)
雖然感覺有很多面向可以寫跟討論的,但畢竟當下我最深刻跟感觸的,還是方雅各這個角色跟他這段重複性傷痛的事件跟重新面對的部分。至少我的觀點是這麼看待的,自從接觸自我探索跟療癒,就會特別在意影劇裡面的原生家庭跟創傷等的部分,但也很擔心大家看膩我寫的東西啊啊~
那就順勢補充談一下我之前看到的心理學小知識,關於佛洛依德的「強迫性重複」,意指個體不斷重複一種創傷性的事件跟境遇,會很容易吸引相似的角色對象,讓自己再度上演熟悉的劇情跟議題,然後不斷地在負向情感體驗的經驗中受傷,直到有天自己驚覺意識到,而想要改變這個人生劇本,去改變及創造新的自己跟回應方式。
而概念基本上若是人事物發生或遇見次數多達三次以上,我認為就是一個提醒。我也相信每個事件跟人會來到自己的身邊,一定是有什麼要讓自己學習跟看見的。
65會員
28內容數
療癒跟改變不是某個瞬間或事件的產生,而是累積了一段路自然而然的發生。在這裡我們一起好好記錄,慢慢長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