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左手只是支撐,三張圖看《原子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
譯者:蔡世偉
出版社:方智

raw-image

最近「二刷」原子習慣。

這本書太有名,不再客套鋪陳,想單刀直入,以書中三張圖,穿針引線重新回顧。

■ 這雞湯,換了新包裝

原子習慣》的序曲舉三個例子鋪陳「微小(原子)的改善」能堆疊出「巨大的成果」的觀點,佐以「重複」的催化劑。

「咦!你端出了心靈雞湯?」

是,然這雞湯換上一襲「二維圖表」的新外衣,以科學思維喚起感性訴求。

✅ 習慣造成的影響,有複利效應

raw-image

複利俗稱「利滾利」,套用在習慣,可詮釋為「衍生出額外好處」。

以讀書來說,隨著閱讀量變多,讀者的背景知識庫日漸豐富。往後遇到類似的主題,省去一道理解的手續,愈讀愈順,也愈容易觸類旁通。

時間的尺子,會放大複利效應,凸顯成功與失敗之間的差距。

✅ 跨越門檻前,習慣看起來沒啥影響(失望之谷)

raw-image

方才的圖表不變,現在加入一條名為「你的預期」的直線。

於是,預期與實際之間,夾出一座名為「失望之谷」的落差。很多人沒能捱過這關,中途就放棄,便無法盡收翻越山谷後迎來的美景。

我很喜歡書中敲石匠的比喻:可能敲了 100 下,在這段「潛伏之力的停滯期」裡,石頭上連一條裂縫都沒有,但就在第 101 下,石頭斷為兩截——啊!把石頭劈成兩半的不是最後那一下「戲劇性的爆發」,而是先前的每一次敲擊。

但大家會說那是一夕成功,卻沒看見先前的一切。

✅ 習慣養成,由內而外才恆久

raw-image

想像有三層夾心,外層的結果關乎得到什麼,中間的過程關乎做了什麼,內層的身份認同關乎相信什麼;問題不在於孰優孰劣,每一層次的改變各有其用處,關鍵在於改變的方向

想恆久維持習慣,必須以「身份認同」為始,讓習慣成為「信念」的一部分,把重點放在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不是想要達成什麼。

「身份認同」帶來了榮譽感,以自身某個特質自豪,還會延伸出各種子習慣。這和《習慣致富人生實踐版》裡提到的「拱頂石習慣」概念是異曲同工,它會讓你培養出附加習慣或協力習慣,也會消弭反向習慣。

身份認同恆久遠,子母習慣永流傳。

■ 兩詞生四向,四向佔八成

raw-image

至此,順勢帶到「行動反映身份認同」的論點:你的所作所為暗示了你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而你相信自己的某個特定面向,就更有可能做出與此信念相符的行動。

猶如一條雙向道、一個迴圈。習慣形塑身份認同,身份認同形塑習慣——只要「重複」行動的次數夠多。

奠基於以上想法,這樣的循環最終發展成「習慣迴路」四步驟,依序個別拆解,又衍生出行為改變四法則——佔了書中 80% 的篇幅,留待文末附錄詳談。

兩名詞:行動 ⇔ 身份認同。
四面向:提示、渴望、回應、獎賞。

兩詞生四向,四向佔八成,貫穿整本書。

■ 心得:左手只是支撐

raw-image

初次讀《原子習慣》,當時只覺得「四法則」真是太讚了,迫不及待地想要應用、實踐;一年多過去,這次重溫倒是另有體悟,對那三層「同心圓」特別有感。

一但校準好「人設」,四法則就像是一種選配工具,未必全數派上用場,你可以揀選自己比較需要的,甚至下意識地,自然而然就用上了。

與其說是先學會四法則,按圖索驥,進而建立好習慣,以後逢人便說這「招式」太受用。我則是傾向因為「心法」純正,好習慣自然水到渠成,爾後聽到四法則,便心有戚戚焉,自己的信念從書中得到驗證

所以,左手只是支撐(假設你是右撇子),四法則只是輔助,要把球投出去,最終還是得靠慣用手,對吧!

■ 附錄:行為改變四法則

本文的〖線上版〗心智圖已經賣斷,故僅提供 jpg 圖檔。

書中從「習慣迴路」——提示、渴望、回應、獎賞——四步驟,發展出行為改變四法則,摘錄如下:

raw-image

✍️【法則一】讓提示顯而易見:明確

開始一個新習慣最好的起手式就是明確的提示,一份你要在何時、何處行動的預先計畫,比較可能真的去執行,這就是所謂的「執行意向」:

當 X 情境發生時,我就會執行 Y 回應。

執行意向有一種特殊形式,叫做「習慣堆疊」,讓新習慣與目前的習慣配對:

作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我需要的習慣〕。

以我為例,每次消費,一旦付款完成,便反射性地掏出手機打開 iXpenseIt 做記錄,〔付帳〕之後立刻〔記帳〕。

明確的提示也可以是環境的一部分,把習慣指派給某個場域、物品——與特定情境連結。幫每個習慣找到自己的家。

這就是自制力的秘密。

最有自制力的,通常是最少用到自制力的人。與其在每次想要做正確的事情時都鼓起意志力,不如把能量用來優化所處的環境。


例如,我打造了一個專門用來〔拾起書本〕的空間。在家裡,是一套沒有擺放電腦設備的書桌椅,盡是空無一物,除了紙筆和熱飲;或是在外找到「秘密基地」,品味閱讀時光。

✍️【法則二】讓習慣有吸引力:想要

讓我們採取行動的,是對獎賞的預期——想要——而非獎賞的實現。

就像是騎小毛驢拿根胡蘿蔔釣竿,我們可以把想要做的事跟必須做的事綁在一起,是謂「誘惑綑綁」策略:

做完〔我需要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我想要的習慣〕。

像我自己是《M觀點》的忠實聽眾,每集差不多一小時左右。我就讓〔夜間跑步〕的需要和〔聽Podcasts〕的想要結合在一起。

我不想跑步,但我跑步了。

加入一個把你想要的行為視作常態的文化之中,讓「屬於某一族群」的歸屬感,也變成胡蘿蔔。此時,個人的追求轉化為共同的追求,更能支撐動機。


承先前〔拾起書本〕的討論。既然愛好閱讀,那就加入一個讀書會吧!

✍️【法則三】讓行動輕而易舉:利於重複

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重點應該擺在行動,而非啟動。

為了想寫的文章構思了 20 個想法,那是啟動,你在計畫、制定策略與學習,都是好事,但無法產出結果;反之,實際坐下來寫一篇文章,那是行動,是可以產出結果的那種行為。

有了以上共識,接下來,我們重複這個「行動」,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變成一種不假思索的心理捷徑,便成了習慣。

習慣的養成取決於頻率,而非時間。

再進一步,思考點來到了如何對抗拖延,把「行動」放在阻力最小的路上。為此,書中提到了「兩分鐘法則」,幾乎每個習慣都可以縮減成兩分鐘版本——秘訣就是在覺得費力前停止

盡可能讓習慣容易開始。重點不是做「好」一件事,而是先養成「起頭」,日後再去優化更小的細節。

「別廢話,直接開始寫。」

不禁想起了《大人的11堂寫作課》的當頭棒喝。要我們別打著準備旗號,實則是在拖延;不是從寫長篇文章下手,而是從寫好一段話開始。

在在呼應《原子習慣》中,以兩分鐘法則,卸下完美主義外衣的落實。

✍️【法則四】讓獎賞令人滿足:立即可視

當體驗令人滿足,我們比較有可能重複某一行動。

愉悅的感受——就算是微小的——是給大腦的信號,讓它知道某個行動值得記住與重複。所以我們設下完成行動後的獎賞,增加「Do it agian」的可能性。習慣迴路就這樣完成了。

而獎賞的訣竅在於:立即性、可視化

緩解「失望之谷」造成的挫折感,當延遲的獎賞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累積時,要靠立即性的獎賞助你保持亢奮,進步帶來了滿足

除此之外,若還能做到可視化的測量——提供進步的證據——更為理想,這是「習慣追蹤器」的概念。


我每讀完一本書,會把它記錄在「Readmoo分享書」平台上,這種感覺像是在蒐藏公仔;一點一滴,成就感的累積,是一種層次最高的獎勵吧!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坐坐、拍拍手 ❤️。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免費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
廣播資訊不漏接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MastodonMattersMedium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311 字、6 則留言,僅發佈於閱讀筆耕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自在生-avatar-img
2021/10/13
你好~感謝你的詳細分享和舉例~我也覺得歸屬感確實是維持動力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閱讀筆耕-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0/13
真的,我自己有加入一些讀書群組,不然閱讀是一件還蠻孤單的事,需要同好一起討論:)
avatar-img
創作者經濟 IMO
31.3K會員
777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創作者經濟 IMO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硬技能是一種操控世界的能力,它處理的物件是「物」;軟技能是一種影響他們的能力,它處理的物件是「人」。
Thumbnail
2025/03/31
硬技能是一種操控世界的能力,它處理的物件是「物」;軟技能是一種影響他們的能力,它處理的物件是「人」。
Thumbnail
2025/02/22
大道至簡,無論是投資衣物還是金錢,關鍵都在於專注與篤定,這是一種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5/02/22
大道至簡,無論是投資衣物還是金錢,關鍵都在於專注與篤定,這是一種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4/12/27
好的簡報會發光,讓它熠熠動人的,是你注入其中的靈魂。
Thumbnail
2024/12/27
好的簡報會發光,讓它熠熠動人的,是你注入其中的靈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每天進步1%,一年後,就會進步37倍。 每天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 今天要來分享的上一篇文章提及到的那一本,讓我重拾寫網誌習慣的書籍,它到底有什麼魔力可以讓我開始重新拾回這樣的習慣,這本書叫做「原子習慣」。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於二零一二十一
Thumbnail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每天進步1%,一年後,就會進步37倍。 每天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 今天要來分享的上一篇文章提及到的那一本,讓我重拾寫網誌習慣的書籍,它到底有什麼魔力可以讓我開始重新拾回這樣的習慣,這本書叫做「原子習慣」。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於二零一二十一
Thumbnail
看過也聽過很多人對原子習慣這本書的導讀,知道這本書對大家都有很大的影響,也有很高的評價,在圖書館預約,等了很久才收到。因為是熱門圖書,所以借期只有14天,所以趕緊加速把它讀完。到底為什麼這本書這麼熱門?因為有很多書都在說習慣的好處跟重要性,但只有原子習慣這本書告訴我們該如何養成習慣。 作者在高中二年
Thumbnail
看過也聽過很多人對原子習慣這本書的導讀,知道這本書對大家都有很大的影響,也有很高的評價,在圖書館預約,等了很久才收到。因為是熱門圖書,所以借期只有14天,所以趕緊加速把它讀完。到底為什麼這本書這麼熱門?因為有很多書都在說習慣的好處跟重要性,但只有原子習慣這本書告訴我們該如何養成習慣。 作者在高中二年
Thumbnail
每次經過書店,相信大家都會在最暢銷書本一欄中看到這本書的身影,到底《原子習慣》有著怎樣的魔力,讓那些多的人都要抱它回家呢?接下來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啦!
Thumbnail
每次經過書店,相信大家都會在最暢銷書本一欄中看到這本書的身影,到底《原子習慣》有著怎樣的魔力,讓那些多的人都要抱它回家呢?接下來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啦!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是一本在各大書城都長居排行榜上的書,我想是因為書中所提及的。都能便於生活中執行,從中獲得好處、實際成長,我自己也從中帶走,能夠實際運用在日常的方法與觀念。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是一本在各大書城都長居排行榜上的書,我想是因為書中所提及的。都能便於生活中執行,從中獲得好處、實際成長,我自己也從中帶走,能夠實際運用在日常的方法與觀念。
Thumbnail
最近「二刷」原子習慣——單刀直入,以書中三張圖回顧。
Thumbnail
最近「二刷」原子習慣——單刀直入,以書中三張圖回顧。
Thumbnail
受疫情影響,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了,划手機和看疫情記者會之餘,我喜歡找一些書來看,安撫焦躁不安的心情。 手上這本《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是在私校擔任行政工作的老公帶回來的,因該校選了這本書當作110級畢業生禮物。
Thumbnail
受疫情影響,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了,划手機和看疫情記者會之餘,我喜歡找一些書來看,安撫焦躁不安的心情。 手上這本《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是在私校擔任行政工作的老公帶回來的,因該校選了這本書當作110級畢業生禮物。
Thumbnail
#原子習慣_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詹姆斯_克利爾 #方智 人生成就解鎖 這是我人生第一台閱讀器 搭配閱讀的第一本電子書 是2020各大排行榜首 也是這一年來影響我最大的書 書中強調「養成」習慣的重要 以及「養成」方法 要先有身分認同 要低門檻易上手 要規律執行 作者是棒球選手 在一次
Thumbnail
#原子習慣_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詹姆斯_克利爾 #方智 人生成就解鎖 這是我人生第一台閱讀器 搭配閱讀的第一本電子書 是2020各大排行榜首 也是這一年來影響我最大的書 書中強調「養成」習慣的重要 以及「養成」方法 要先有身分認同 要低門檻易上手 要規律執行 作者是棒球選手 在一次
Thumbnail
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每天都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你的一點小改變,將會產生複利效應,如滾雪球般,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Thumbnail
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每天都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你的一點小改變,將會產生複利效應,如滾雪球般,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Thumbnail
 善用「複利」效應,讓小小的原子習慣利滾利,滾出生命的大不同!   天天細微改變,會累積成巨大差異,這就是原子習慣的驚人力量! 身在一個被網路綁架的朝代,我就是那擁有拖延症的人類之一。 複利效應 人很容易高估決定性瞬間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的一些小改善。 舉個例子:當我們每天喝一杯手搖杯,滑
Thumbnail
 善用「複利」效應,讓小小的原子習慣利滾利,滾出生命的大不同!   天天細微改變,會累積成巨大差異,這就是原子習慣的驚人力量! 身在一個被網路綁架的朝代,我就是那擁有拖延症的人類之一。 複利效應 人很容易高估決定性瞬間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的一些小改善。 舉個例子:當我們每天喝一杯手搖杯,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