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春天最後一個節氣「穀雨」,意味著夏天的腳步近了,隨著氣温漸漸升高,水稻成長的速度似乎變快,從稀稀疏疏的嫩綠秧苗,轉眼間變成一片綠意盎然水田。
時序來到穀雨,稀疏的嫩綠秧苗,轉眼間變成一片綠意盎然水田。
在插秧後第四週,進入挲草以及補秧最終回,田間工作由楊文全代課老師指導,讓學員們在深水秧苗滅頂區,一同把秧苗補好補滿!學員拿著秧苗往田裡一插,幾乎有半隻手臂泡在水田裡,心裡應該嘀咕著,這樣秧苗會順利長大吧?(會,要相信你的秧苗。)接著,學員一字排開,展開地毯式的搜索,噢!是展開地毯式的挲草,同時,也一邊巡視,有沒有沒注意到的破洞,順手補秧。
有小幫手!福壽螺咬不動稻子了,改幫忙吃新長出來的雜草。
田間工作告一段落,學員們心情特別輕鬆,有人提議搬張桌子到學堂外,來個鄉村田園戶外午餐共食,這個主意果然不錯,大家邊聊天邊用餐,分享做菜的食譜,聊聊近況......當下這個時刻,感受到學員們放開心胸,真誠分享彼此內心感受,如果從大地之母採集植物,可以療癒我們的身體,那麼來到大自然中,是不是有一股特別的能量,温暖人們的心。
田間工作後的鄉村田園戶外午餐共食。
希望不是本期學堂最後一次阿 嗚嗚嗚
下午,藉由湖濱散記閱讀分享,得以窺見學員們不同的解讀視角。有學員提出來農村如何創造謀生技能?一定要在都市與農村生活做選擇嗎?也有學員已經想清楚,用雙手與土地連結,讓自己好好過生活。文全老師提到,在農村裡會看到大家很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個時候會想得更清楚,自己未來是往那一個方向前進。
最後分享湖濱散記中,我最喜愛的一句
「每一天的早晨,都是一個歡樂的邀請,我的生活如是真樸,我看見了自然的面目。」亨利.梭羅
亨利•大衛•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美國著名作家、自然主義者、改革家和哲學家。生於馬薩諸塞州康科德鎮,其思想深受愛默生影響,提倡回歸本心,親近自然。一八四五年,二十八歲的梭羅撇開金錢的羈絆,在距離康科德兩英哩的華爾登湖畔自建一個小木屋,自耕自食兩年餘,寫就《湖濱散記》(或譯《華爾登湖》),於美國文學被公認為是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梭羅亦被稱為自然隨筆的創始者,其文簡練有力,樸實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國十九世紀散文中獨樹一幟。
純推書無業配
撰文攝影 陳慧鈞
編輯 宋若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