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嘉義至北門,阿里山林鐵檜木車廂的出勤假日

2021/07/12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這是接前一篇,與造訪嘉義車站同天安排的行程延伸。
我與阿里山林鐵沒多少緣分,最有印象是高三學測後的寒假,跟家人參加某鐵道社團的包車,從嘉義搭SL-25蒸汽機車牽引的檜木車廂,經北門、竹崎跟木履寮後下山。這趟行程的車輛編組很有趣:去程是柴油機車在前面牽引、蒸汽機車在後面推,以應付竹崎到木履寮的爬坡段;回程自竹崎開始就由SL-25自力牽引,柴油機車在後頭緊跟待命,形成兩組車在同路線相隔短距離內,慢速一起往嘉義行駛的畫面。
阿里山林鐵的車速真的慢,才有彈性玩這種運行方式。
我一直以為檜木車廂只在包車時出現,不會常態運行給遊客乘坐,直到去年剛好在嘉義車站遇到,才發現與想像有別。2019年網路節目《木曜四超玩》曾在檜木車廂取景過,以為是包專車拍攝,看來其實當時就有固定班表行駛。
停靠在第一月台的檜木車廂編組
去年為了在北門車站附近開會,曾在下午快一點半抵達嘉義,發現牽引檜木車廂的林鐵列車停在對面第一月台,還有乘客在上上下下。等我好不容易跑過去,就只能看著那班車依發車時間13:30駛往北門。如果早知道它開放一般民眾搭乘,我一定問能不能現場補票。
撇開之後我走了快半小時才到北門車站,至少偶然知道,原來阿里山林鐵的市區路段,是能在假日搭到檜木車廂的。
隨著這次發現,今年下學期帶社團活動,也把離高雄不遠的這裡當作社遊選項,一次結合台鐵嘉義車站與阿里山林鐵,也順利在春假後成行。這篇文章的照片,就是場勘與社遊的兩天集結而成。

【去程 嘉義往北門】

嘉義車站內的林鐵售票處
雖共用台鐵第一月台,林鐵的售票處卻在站房玄關旁非常不起眼的一角,加上有活動雨棚擋住前方,容易讓人忽略。明明林鐵只比台鐵縱貫線全通晚個幾年出生而已,這售票口相比站房也顯得"低調"過頭了。
「檜來嘉驛」林鐵檜木列車時刻表
這個假日的【檜來嘉驛】主題班次,所用列車被命名為「檜木列車」,好在現在林鐵鮮少用鐵道搬運木頭,否則這名字好聽歸好聽,但直覺不太會想到是可買票搭乘的那種列車。
檜木列車至少從去年就開始常態行駛,到上半年維持著每個假日在嘉義、北門間五班往返共計十班次。時刻表如下:
北門往嘉義-10:00 11:00 13:00 14:00 15:00
嘉義往北門-10:30 11:30 13:30 14:30 15:30
發車時間在正午前後,是利用上山列車出發,及下山列車返回市區前的空檔安排行駛。每趟路程都大約十多分鐘,不過從北門到嘉義的時間會稍微多一些,原因就如海報上寫的:「北門發車限定,繞行車庫園區探訪轉車台。」代表去、回程路線有別。
林鐵檜木列車的單程票
場勘時買單程票100元,上面印了檜木列車停靠在北門車站的照片。原先天真的想說到北門時搭檜木列車,回程邊走邊逛市區走回車站,實際走下來真的太累,直接改騎自行車。
單程票背面有蓋印「紀念票卡」
社遊那天我們果斷的買來回票,明確把北門周邊的停留時間限縮在11:00到15:00之間,票價也只要150元,重點是車票換了一種圖案:
來回票正面的檜木列車插畫圖案
來回票背面有「阿里山林鐵管理處」標誌
喜歡哪款圖案可能很主觀,但來回票明顯有特別設計,跟單程票用一張照片解決的程度不同。
總之,檜木列車的票跟一般車票長的不同,不過我忘記問用這個票可否在同路段搭一般的阿里山號或中興號,即便單程只要50元,實際上虧大了。
設在第一月台最北端的林鐵月台
林鐵乘車處在嘉義車站第一月台北端,相對著台鐵的11車位置。不管是哪一等級的林鐵列車,幾乎都以機車在前的編組方式駛入嘉義車站月台。以往為了上山的安全考量,會採平地段機車在前,過竹崎後機車在後方推的運作形式,但購入能從車廂前端聯控機車的車型後,從嘉義出發起就都是後推上山。
檜木列車運行方式亦是如此,即使沒裝設聯控裝置,端面有瞭望員且車速又慢,就維持著「推車」的常態安排。
機車在前駛入嘉義的檜木列車
印象裡真沒看過,林鐵列車停在嘉義時是機車朝向北門方向的樣子。
檜木列車四節車廂的最尾端
在雨棚之外的嘉義車站燈箱
林鐵有單獨的月台停車位置號碼牌
林鐵軌距只有762mm,比"隔壁"台鐵窄了一些,所以鐵道設施相對小一號,有種像鐵道模型,但更堅固耐用的那種。
台鐵與林鐵的里程標,代表台鐵基隆算起296km+300m,及林鐵嘉義算起100m
林鐵的轉轍器,顯示往正位直線方向移動
站內平交道前放置的鳴笛指示
林鐵路線往北門方向將與台鐵"分道揚鑣"的林鐵路線
檜木列車與準備繼續北上的自強號
檜木車廂共八節,阿里山園區及平地路段各編制四節,通常一列四節全員出場。車內空間上,容易讓人想到去年停止常態營運的台鐵普快,如無空調、可開窗、行李架結構、兩排長椅的設計等,即使整體來說,仍然是完全不同氛圍與概念的鐵道車輛。
檜木車廂的設計是仿舊,在濃厚的檜木味之下,同時給人既新穎又「與世獨立」的距離感;台鐵普快是隨著世代的變遷而陳舊,被遺落在上個世代的同時,卻也逐漸產生"新"意:產生新奇感與新的體驗想像。
搭車前由隨車人員剪票確認
車內的長椅與麻繩行李架
車內依規定放置滅火器
與普快相反,檜木車廂的窗戶是由上往下開的
送走第二月台北上的自強號後,列車10:30準時駛往北門。最前方車廂因有導覽介紹而乘客較多,可身處中間車廂的我回頭看,往機車方向的兩節車廂貌似一位乘客都沒有,在這個近中午的假日時分。
各車廂間的通道在行駛時會用鐵鍊擋住,無法隨意走動。
導覽員在最前端的車廂解說
除了自己外無其他乘客的後三節車廂
列車與台鐵平行一段路後會向右彎,通過將在數年後消失的北興陸橋下方,開始穿梭在嘉義市區的狹小夾縫裡,途經多個平交道。到達北門修理工廠前這段路,左側是一條緊鄰鐵路的巷弄,右側則緊貼著面向林森西路的建築群後方。
平交道旁的卡加利美式餐廳
嘉義到北門修理工廠間的路線風光
列車經過文化路平交道,褐色建築是阿里山林鐵管理處
過文化路平交道後會來到阿里山林鐵北門修理工廠內,並在設有月台的遊客中心旁平交道稍作停留,不開放上下車,再繼續往不到500公尺外的北門車站駛去。
我習慣稱「北門工廠」,非站牌所寫的「車庫園區」,原因是這裡仍當維修基地使用,而且在台灣,「園區」或「特區」的用法,常用在無法維持原有產業用途的空間轉型上,諸如駁二藝術特區(倉庫)、華山藝文特區(貨運車站)、台中文創園區(酒廠)等地皆是。
這裡只是多了觀光用途的修車工廠,理所當然用本來的名字就好囉。
北門工廠內的站牌,跟嘉義一樣都是柴油機車的配色
設在北門工廠主線上的月台
經過北門工廠內的平交道
最後的最後,經過路幅極寬的忠孝路平交道,北門車站到了。
若下個整點有往嘉義的班次,檜木列車會在稍微整理後,直接讓北門進站的乘客上車,準備再駛往嘉義。列車都固定停靠北門站內離站房較遠且偏窄的月台處,好處是下車有遮蔭,壞處是一旦乘客過多就很壅擠。
停靠在北門車站較窄月台處的檜木列車
站在月台上望向忠孝路平交道
北門車站的木造站房
我大概國小時期第一次造訪北門車站,但走進的不是路線南側的木造站房,而是北側在「宏都阿里山」時期拆掉的混凝土站房,因此對這座站房其實沒有印象。
資料上說這座站房建於1912年,然而1990年代遇過火災,想必部分建材是改建換上的。比起換材料後能否還算古蹟的討論,一棟舊建築維持著氛圍,也被常態且頻繁的使用著,就是最理想的"古蹟日常"吧。
假日上午時分的北門車站站房內
北門車站站房內的站務人員辦公區
站房旁突兀並排的「締結姐妹鐵路紀念」與「祈福造景」
設在站房出站後右側的海拔標示牌
以第一台修復的SL-26蒸汽機車為主題的站外路燈
隔著站區相對的北側,現今留有隨阿里山麗星北門大飯店一同興建的車站設施,可車站機能打從我去過的北門新站拆除起,就回歸到木造站房至今。無論在經營爭議落幕後,這座建築會歸宏都阿里山公司還是林務局所有,這個與飯店共構的月台,應該很難有啟用的一天。
北門車站身後,比站房大上一號的北門大飯店
望向北側可能從未啟用過的月台及鋼構雨棚
望向通往竹崎方向的鐵路

【回程 北門往嘉義

檜木列車從北門出發的時間皆為整點,而如前面所提,在社遊那天我們搭乘最後一班15:00出發的班次,走北門工廠的之字形路線回到嘉義,而這也是北門發車班次的特色,能體驗到上山路段才有的行車方式。
北門車站站場全貌,上方建築就未啟用的月台
緊鄰北門車站的忠孝路平交道
回程與到北門時的行駛路徑有別,以有三條路線的忠孝路平交道舉例,列車去程走穿越北門工廠中心的正中間的路線,回程則走靠站房側的最旁邊路線。
北門車站通往忠孝路平交道的三條路線
上圖下半部三條鐵路都通往北門工廠,從嘉義駛入北門的檜木列車及其他車型都走中間路線進站,只有開往嘉義的檜木列車班次走最右邊那條,過平交道後立刻一個左彎,沿著北門工廠的外圍行駛。
往嘉義的檜木列車駛離北門
檜木列車通過忠孝路平交道
檜木列車左彎駛入北門工廠
綠蔭環繞的北門工廠外圍
之後檜木列車會行駛在工廠最靠近林森西路的路線上,除了周遭綠蔭與列車構成市區路段獨有的行車氛圍外,一旁是遊客也能行走的道路,所以能清楚拍到列車經過的樣貌。
往嘉義的檜木列車行駛在北門工廠外圍
開心搭車的孩童們
檜木列車一路駛進車輛維修空間
接下來的重頭戲,是檜木列車駛入「嘉義機車庫」廠房旁的洗車線停車,等剛才經過的道岔切換方向,再倒車進入另一條銜接回正線的路線,讓整列車以倒退的方式駛回正線,最後再次操作道岔,使列車循著與去程相同的的路線,向前開往嘉義。
倒退中的檜木列車,駛入接回正線的路線上
檜木列車會駛入廠房旁的洗車線再倒車離開
這刻意安排的路程,讓檜木列車在北門工廠停留更久,方便乘客從車上觀賞工廠環境及各式的林鐵車輛,包含那些僅保留而不再運行的舊車。如置留在廠區內的木造貨車。
更重要的是,乘客在平地的北門工廠內,就能體驗到上山路段才有的之字形路線往返運作。
保留在北門工廠內的木造貨車
比去程的行車時間稍長,這依然是段僅1.6公里的路程,帶來了十來分鐘穿梭嘉義市區的旅途。
或許沒多少人記得,在那個曾經鐵路客運量不佳,或鐵路沿線城市發展遇到瓶頸時,該段鐵路就高機率被"開刀"拆除的年代,阿里山林鐵的嘉義到北門段也被討論過,乃至於被"後到"居民抗議的噪音和空汙問題,在這也見怪不怪。
希望未來台鐵嘉義車站的高架工程裡,與阿里山林鐵間的車站共構要好好規劃,因為這關係到人們選擇在嘉義搭林鐵的吸引力及方便性。畢竟,這段路線的反對雜音是不會消失的,那相對能做的,是把支持的聲浪給帶起來,那實際搭一趟就是對永續價值的最佳挹注。
15:30尾班檜木列車停靠在嘉義車站
這條轉型觀光的產業鐵道,應是目前國內唯一能從平地市區通往原始產業發祥地的鐵道事業,甚至還能轉乘其他鐵道事業,可見保存的完整程度,已是獨一無二的可貴之處。
林、糖、礦等產業鐵道都有轉型觀光的案例,但大多數的保存都是以單一設施為核心,過往的產業路徑早已消逝。以台糖鐵道來說,除了停止製糖而拆除往各個農場的路線,也沒有像阿里山林鐵一樣,留往過往連結台鐵車站的路線,如溪湖糖廠至員林、蒜頭糖廠至嘉義或南靖、橋仔頭糖廠至橋頭。最可惜的莫過於虎尾糖廠,尚在製糖的那裡若能恢復通往斗南車站的列車,光想像就覺得很震撼。
依此價值來陳述,正因路線起始點是從平地的台鐵車站直達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才是這鐵道事業之所以的珍貴的關鍵。
嘉義車站內有阿里山林鐵圖案的i郵箱
最後,台鐵嘉義車站因為有阿里山林鐵共構,站房內存在許多林鐵要素,如上圖的彩繪i郵箱等,可以多留意。
38會員
150內容數
鐵道獨旅隨筆,關於乘車可見的風景、車站為起點的巡禮、曾經的鐵道路基之上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