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魔法外公|5.後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緣由

起初想把外公的故事寫下來,並沒有考慮太多,只是外公跟外婆在我印象中的職業很特別,好像有特殊的能力一樣,尤其在「工作模式」時,所以系列名取作:我的魔法外公。

不過在寫的過程,也不時反問自己:這些真的了扣緊「魔法外公」的主題嗎?不會太流於回憶與抒情嗎?而且也不全然是外公,外婆和冥婚外婆也很酷啊,魔法外公是不是有點太以男性為敘事中心了?怎麼拿捏那個書寫的平衡,讓我在寫文的時候,腦袋裡總是很吵(笑)

raw-image

於是寫著寫著就沒什麼底氣,我記得的多是瑣碎的細節:像是外公早年還可以開車時,車上總播著大悲咒,無限循環,我跟阿弟聽到都倒背如流;還有外公車上的椅墊是由圓形木珠串起來一張一張綁在座椅上,夏天躺在上面非常涼爽,珠子滾動也很有按摩之感;還有他站在小小的神壇前,沈靜地拿毛筆沾硃砂畫符咒的側影這類的隱約印象等等。

但這些真的很「魔法」嗎?如果讀者問我所謂的「魔法」指的是什麼,我要怎麼回答?他們並沒有用咒語擊敗壞鬼拯救我,像《魔法阿嬤》裡演的那樣高潮迭起。

可是,我確實在他們身上見過一些魔幻時刻,像是外公收驚或外婆起乩的模樣,我只能盡量把這些刻畫得具體一點,盡可能地傳達我眼中的他們。

raw-image


外婆觀點的缺失

不知道有沒有讀者注意到,打從冥婚記開始,幾乎沒有提到外婆的想法與立場。並不是我刻意疏忽,而是沒有資料。一來是我小時候沒來得及問,二來是阿母跟外婆的關係比較緊張,她大概也沒能從自己媽媽那聽到相關的心境,而且外婆個性也好強,我想也不太會在自己女兒面前示弱,所以就只能很遺憾地讓沒來得及留下的自然失去。不然其實我很好奇外婆的想法哈。

又想了一下,真要說起來,好像也沒有太多外公的心境,這可能跟爺奶那一輩的人不太會跟子女聊各種事有關係?子女知道的都只是過程,忙著經濟起飛的他們也沒心力追問那些決定的背後,藏有哪些想法。


和仙姑一起過生日

我的二表妹很會挑日子出生,舅媽正好在某年仙姑誕辰的時候臨盆,讓她根本就像仙姑的孩子一般。她的生日每年都跟仙姑一起辦,排場特別盛大:很大的蛋糕、電子花車有人獻唱、辦桌豐盛的菜餚、眾多的人潮來往祝賀、有電影可以看(前文提過的蚊子電影院)。她有回過年說出,小時候我生日時多熱鬧啊,她上面的三個姊姊(我跟阿姐,還有大表妹)都哭笑不得,七嘴八舌酸她那都是託仙姑的福,就她最囂張什麼的嘴上鬥個不停。

raw-image

外婆的另一經典事蹟

外婆除了「人未到,香水味先到」至今為孫子輩津津樂道之外,還有另一件事也非常經典。

她喜歡把自己打理得一絲不苟,這點前文也提過,但她身為幹練俐落的阿嬤,兩個孫女怎麼可以出門披頭散髮的呢?於是,那時大表妹跟二表妹從幼稚園到國小,長期都有專屬髮型師打理他們姐妹倆的髮型。

我要特別描述一下,因為魔法阿嬤綁頭髮不是普通綁法,她會去隔壁理髮人家買一罐粉紅色半透明的髮膠,搭配尖尾梳,將表妹們後腦的頭髮梳得十分服貼,分流的髮線很多樣,我印象最深的是閃電,想像相互銜接的ㄣ,從接近頭頂的地方一路向下。涇渭分明的兩岸,每個轉折都很乾脆。分開的頭髮各自被高高束在頭頂的兩端,或者紮辮子、包頭、用橡皮筋綁成一節一節,幾乎沒有馬尾這種或可稱得上奔放的髮型。

我有印象給阿嬤綁過一次頭髮,回家後一直跟阿母說,我頭好痛,下次不想再給阿嬤綁了。(哭)

兩個表妹因為一絲不苟的髮型,從幼稚園到國小都一直是學校的名人(還真沒聽過因為這種事出名的哈哈),老師、同學間都知道高家姐妹花。直到多年後,小表妹表弟去上學,老師們還問他們:「你是OOO的妹妹/弟弟吧」就知道有多深刻了這印象。

但表妹倆卻笑不出來,大概到國小高年級的時候吧,他們就發現自己的髮際線明顯比同儕高,開始跟阿嬤「討論」可不可以不要再綁頭髮了,沒想到專屬造型竟然也可能是噩夢,聽到阿母轉述這件事時,我有壞心地慶幸了一下。

raw-image

態度轉變的軌跡

其實關於外公、外婆接觸道教事務,細心的讀者應該可以從前文察覺,阿母的態度是相對地務實,儘管她的體質我自己認為也是有朝那方向發展的潛力,不過若說外公外婆還在時,她的態度是寧可信其有,在兩位離世後則可說是深惡痛絕。

之所以出現這個轉變,我自己的觀察是,一方面來自雙親病痛纏身,好多年她陪同進出醫院的經驗,感受到道教活動消耗雙親的身心,卻沒相對地體會到這個宗教帶來的正面影響。另一方面是,教育發揮著影響力,相較於外公外婆,她傾向於相信科學與學術訓練培養出的專家;這些都讓她選擇疏遠曾經佔據我們生活很大部分的事物。

她的敬而遠之,加上我當時已開始面對升學壓力,使得這些事物逐漸淡出我的生活,有好長一段時間我甚至不會回想起這些事,我並不是想評價這麼做是好是壞,只是想描繪一個與在地文化疏遠的過程,我想這可能並不是只出現在我身上。

一開始我經歷那些活動,感受那些文化在生活裡存在的樣子,並沒有明確認知到這是「鄉土」、「在地」、「草根」,既沒有高低也沒有優劣。不過隨著升學一路而上,有一天我發覺有高低,也有優劣。這些事被不少人視為很「台」,可能是一群教育程度不是很高的人,需要保持距離的人在參與。

更可怕的是,我不知不覺跟著判定高低,判定優劣。因為我已經離那些事夠遠了,遠到我沒有自覺地加入「不台」的陣營也不會不安,跟著認為那些祭典、儀式太吵鬧,認定「8+9」就是有個特定不善的形象,無意識地不提或不看自己身上的那些痕跡。

這個認知的轉變,基本是貼合著我對臺語的認知轉變軌跡:先沈浸在環境裡學會聽說,開始上學後生氣阿公阿嬤半點國語都不會,再來是轉向認同華語,想辦法把華語中可能帶有的臺語痕跡消除,很後來才意識到這個認知的扭轉是政策所致,因此態度才慢慢調整回,欣賞並肯定臺語以及會說這語言的自己。

raw-image

這個系列就先停在這吧,之後應該會來寫阿母(吧)。且看且走,希望大家還喜歡這個系列的故事,感謝大家的閱讀。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axxxxx-avatar-img
2021/09/13
可能因為我成長的時候大家已經開始反思本土文化,我反倒沒有這麼深刻的感受到台語汙名化問題,而且因為我小時候被爺爺(外省人)帶,不會講台語,一直以來都蠻羨慕會講的人。 而且,可能因為我的出身背景很不 "草根" 吧,文中描述的生活對我來講很新奇、甚至有點羨慕,也讓我感覺到外省家庭背景確實就是 "失根的人" (雖然我媽那邊也是有本省文化在XD) 但如果只講父系,要跟在地文化建立連結可能得從我這一代開始
Yi-Wen / 阿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9/13
沒辦法,長大之後有太多東西在搶有限的時間跟精力,就做到當下能做的就好了,親近台灣在地的語言及文化,像聽這些語言的音樂、看以這些語言書寫的、拍攝的作品也都可以的。
的確是很特別啊,你的分享絕對是少有的特殊經驗
Yi-Wen / 阿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5/31
努力向Danielson看齊!
avatar-img
Yi-Wen / 阿兔的沙龍
92會員
37內容數
在瑞士法語區住了四年之後,搬到大鄰國之一:德國,快一年的時間,不同語區會交織出什麼樣的火花呢,我也很期待。在德國,目前我依然是以外來者觀點在探索和觀察這個有白紙黑字才安心的社會,因此這個專題會透過日夜在他方的我,呈現我在異國生活的片段,可能細瑣可能平淡或許偶爾燦爛的時刻。
2021/07/12
阿母在我這個年紀,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有太多的事等著她去做,她把自己排在許多人的後面,她讓許多事順利運作,可是很少人問她好不好。本文描寫了我與阿母的關係,在這三十年來的變化,以及我如何看待她。
Thumbnail
2021/07/12
阿母在我這個年紀,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有太多的事等著她去做,她把自己排在許多人的後面,她讓許多事順利運作,可是很少人問她好不好。本文描寫了我與阿母的關係,在這三十年來的變化,以及我如何看待她。
Thumbnail
2021/06/11
有天阿母收到一封來自東港的公文,大致意思是她繼承了一筆土地,目前有使用上的相關問題,請她前往處理。阿母看了一頭霧水,想不起來會是誰給自己留了土地,追查才發現是百年之前的人。
Thumbnail
2021/06/11
有天阿母收到一封來自東港的公文,大致意思是她繼承了一筆土地,目前有使用上的相關問題,請她前往處理。阿母看了一頭霧水,想不起來會是誰給自己留了土地,追查才發現是百年之前的人。
Thumbnail
2021/05/21
這篇回到「辣個男人」身上,主要說了第二尊神的來由以及在過年時外公與外婆在飯後再次入座對一眾孩童的意義,後者是令人懷念的過年傳統與場景。
Thumbnail
2021/05/21
這篇回到「辣個男人」身上,主要說了第二尊神的來由以及在過年時外公與外婆在飯後再次入座對一眾孩童的意義,後者是令人懷念的過年傳統與場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故意不想上班」。 突然間這個專題的標題浮現在我腦海,我便趕緊打開筆電將他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 如果是要另外做一個專題,那勢必故事又要從頭說起。 我,四歲以前都是在南投鄉下長大的。 我母親排行第五,後面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她當然不會是第一個結婚生子的女人。但是,我卻是外公外婆第一個能夠天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故意不想上班」。 突然間這個專題的標題浮現在我腦海,我便趕緊打開筆電將他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 如果是要另外做一個專題,那勢必故事又要從頭說起。 我,四歲以前都是在南投鄉下長大的。 我母親排行第五,後面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她當然不會是第一個結婚生子的女人。但是,我卻是外公外婆第一個能夠天
Thumbnail
這一路走來風風雨雨, 瘋瘋癲癲, 打怪又闖關, 最近兒子青春了! 問了我很多跟黑皮爸的相遇過程, 這個真的不好說, 因為我完全顛覆他們的想像, 於是, 我答應我的兒子, 要每天畫個圖文來告訴他們我的傳奇故事, 就這樣, 開始誕生了我的第一幅小小圖, 事情這是這樣的... 從小我生長在一個大家庭, 上
Thumbnail
這一路走來風風雨雨, 瘋瘋癲癲, 打怪又闖關, 最近兒子青春了! 問了我很多跟黑皮爸的相遇過程, 這個真的不好說, 因為我完全顛覆他們的想像, 於是, 我答應我的兒子, 要每天畫個圖文來告訴他們我的傳奇故事, 就這樣, 開始誕生了我的第一幅小小圖, 事情這是這樣的... 從小我生長在一個大家庭, 上
Thumbnail
有一年的夏天,下午微風徐徐,氣溫宜人,我躺在床邊躺椅上,隨手將小說一放,眼睛隨之閉上,輕輕的風撫過臉頰,一陣一陣的飄過去,於是我進入夢鄉,我想,這是我體驗到的第一次「歲月正好」。
Thumbnail
有一年的夏天,下午微風徐徐,氣溫宜人,我躺在床邊躺椅上,隨手將小說一放,眼睛隨之閉上,輕輕的風撫過臉頰,一陣一陣的飄過去,於是我進入夢鄉,我想,這是我體驗到的第一次「歲月正好」。
Thumbnail
一個人的寂寞是孤單 二個人的孤單是寒冷 為了怕寂寞而遷就寂寞 實在太愚不可及
Thumbnail
一個人的寂寞是孤單 二個人的孤單是寒冷 為了怕寂寞而遷就寂寞 實在太愚不可及
Thumbnail
  提親到結婚這段時間,之後有非常多的誇張鬼故事可以說,先簡略言之就是公公婆婆把自己當成路人,兒子媳婦結婚跟他們完全無關,出錢、出力、出腦袋,樣樣都沒有,也沒有主動問過任何事情,兒子、媒人跟女方問甚麼都說不知道。 好吧,如果真的硬要說結婚是年輕人自己的事情也罷了。 我會覺得很不舒服的原因是:
Thumbnail
  提親到結婚這段時間,之後有非常多的誇張鬼故事可以說,先簡略言之就是公公婆婆把自己當成路人,兒子媳婦結婚跟他們完全無關,出錢、出力、出腦袋,樣樣都沒有,也沒有主動問過任何事情,兒子、媒人跟女方問甚麼都說不知道。 好吧,如果真的硬要說結婚是年輕人自己的事情也罷了。 我會覺得很不舒服的原因是:
Thumbnail
每年快到端午,就會讓我想起外公。他出生在日頭毒辣、毫無懸念可將冬衣完整收起的日子,然而他此生活得溫煦,雖然寡言,卻一世暖和著我們。 這是篇舊作,趕不及在他告別式上袒露心跡。想來也是外公對我知之甚深的體恤。重情軟懦如我,應該無法保持鎮靜唸完這麼長的文稿。
Thumbnail
每年快到端午,就會讓我想起外公。他出生在日頭毒辣、毫無懸念可將冬衣完整收起的日子,然而他此生活得溫煦,雖然寡言,卻一世暖和著我們。 這是篇舊作,趕不及在他告別式上袒露心跡。想來也是外公對我知之甚深的體恤。重情軟懦如我,應該無法保持鎮靜唸完這麼長的文稿。
Thumbnail
兒子小時候,總是手上有糖果就要一一發配給對他好的家人,甚至在海邊撿石頭,也不忘一人一顆他精心挑選、不同紋路的石頭;在公園撿地上的樹葉,也要數了又數,確保葉子都能送給每個他認識的人。這就是「情」啊,不分老少~
Thumbnail
兒子小時候,總是手上有糖果就要一一發配給對他好的家人,甚至在海邊撿石頭,也不忘一人一顆他精心挑選、不同紋路的石頭;在公園撿地上的樹葉,也要數了又數,確保葉子都能送給每個他認識的人。這就是「情」啊,不分老少~
Thumbnail
我的魔法外公系列文章當中,有些沒有來得及提到的趣事,像是外婆的經典事蹟、跟仙姑一起過生日的孩子等等,也有一些反思,像是外婆視角、自我質疑以及態度的轉度;收錄了上述合為本篇後記。
Thumbnail
我的魔法外公系列文章當中,有些沒有來得及提到的趣事,像是外婆的經典事蹟、跟仙姑一起過生日的孩子等等,也有一些反思,像是外婆視角、自我質疑以及態度的轉度;收錄了上述合為本篇後記。
Thumbnail
他覺得車廂好像是他的家似的。 但這家是虛的,那沉甸甸的家還是在。
Thumbnail
他覺得車廂好像是他的家似的。 但這家是虛的,那沉甸甸的家還是在。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爸媽離婚的關係,媽媽帶著我跟年幼的妹妹從都市搬回鄉下外婆家,和外公外婆一塊住。我的外婆是虔誠佛教徒,每天早課、晚課,焚香為家人祝禱,唸經、茹素,日復一日不曾間斷。她受過日本教育,也躲過空襲,非常節儉與惜福,常常斥責我鉛筆還一大截卻要丟掉,但我總是不能理解外婆的行為和價值觀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爸媽離婚的關係,媽媽帶著我跟年幼的妹妹從都市搬回鄉下外婆家,和外公外婆一塊住。我的外婆是虔誠佛教徒,每天早課、晚課,焚香為家人祝禱,唸經、茹素,日復一日不曾間斷。她受過日本教育,也躲過空襲,非常節儉與惜福,常常斥責我鉛筆還一大截卻要丟掉,但我總是不能理解外婆的行為和價值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