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離職後的第一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6/1是正式離職後的第一天。

從5/18 被告知做到6/30,又從5/24被告知做到5/31。這中間的各種想法,到最後也只能結論一句「受雇者的命運」。這無奈的事實,在每個受雇者的心裡,總是會那麼隱隱約約的,刺著自己,不知會在哪一天發生?

且不論業主在處理過程中的誠意與態度,重點是,當事情發生時,又剛好是中年的你,該怎麼做?不管有沒有疫情的發生,中年失業本就是超高度的人生挑戰。在資遣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社會福利制度,對於被失業者的照顧與保護。

中年失業後,請盡速處理個人的情緒面,若你因為長年操勞,也許放個小假,恢復體力,補充身心靈能量。這時候,家裡人也應該用成熟的態度陪伴。不是一味的,要被失業的那方檢討自己工作能力、職場上的相處,甚至是對老板主管的馬屁拍的不夠。

中年,本來就個在職場上會被開始逼退的年紀。且不論你的豐功偉業,或對公司的貢獻等等。這逼退的手段,能忍得住,你就能還保有一份工作,或是取得「資遣」資格領取補助。忍不住,你往桌上一拍,也就拍掉了你的職涯。

不要說中年人有一定的人脈,找工作應該不難。找工作本就不難,難的是你的客觀條件—年紀。這是事實,有35歲的人可選,就不會有人看到45歲的去。很簡單,因為不管企業的穩定性跟規模如何,若你不是專業到世上無幾,企業要的就是有心力去衝刺的員工。45歲,不上不下尷尬的很,叫你衝,還得考量你的體力呢!

重點來了,中年工作不好找,怎麼辦?何不換個思維?
工作不好找,那我們找個收入就好了。你找工作還不是要收入嗎?
試著這樣去想一想,人生就有趣多了。

現在Covid-19的防疫嚴峻下,我趁這段時間,好好陪小孩(放暑假),也讓自己的身心休個小假。即便沒有上班,生活的儀式感還是要有,人性本就偏向懶惰的,所以每天一定要安排事情去做。現在做我最有興趣的事,每天其時投注的時間也很多,還會忙到把飯端到房間吃呢!

中年,下一步…你有沒有什麼想聊的?來跟我聊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ddle-age-plus的沙龍
13會員
19內容數
就,想離職,也被離職,離職不久都可以記錄的職場日記
2021/12/26
一般人會以為早餐店的工作人員大都年齡偏高,或是二度就業。也許是因為我待的早餐店型態較新,裡面大多是30世代的同事,也有在校生、畢業新鮮人。有些同事曾服務於知名餐廳,但因為工作時間太長,偶還需要打烊後一直開會到凌晨直接吃早餐,索性換到早餐店工作。
Thumbnail
2021/12/26
一般人會以為早餐店的工作人員大都年齡偏高,或是二度就業。也許是因為我待的早餐店型態較新,裡面大多是30世代的同事,也有在校生、畢業新鮮人。有些同事曾服務於知名餐廳,但因為工作時間太長,偶還需要打烊後一直開會到凌晨直接吃早餐,索性換到早餐店工作。
Thumbnail
2021/12/24
早餐店裡,每日沒有賣完的食品,都會開放員工認領,或是直接當員工餐。而最常見的就是三明治。 有時候也會有炸物、飲料、烤得賣相不好的麵包類,但其實就三明治而言,我就覺得物超所值了。
Thumbnail
2021/12/24
早餐店裡,每日沒有賣完的食品,都會開放員工認領,或是直接當員工餐。而最常見的就是三明治。 有時候也會有炸物、飲料、烤得賣相不好的麵包類,但其實就三明治而言,我就覺得物超所值了。
Thumbnail
2021/12/19
早餐店第一關就是早起,早起對我而言不是問題。也不知是不是上帝己在去年,為我預備了生理時鐘的調整。 去年還在過著中午上班晚上下班的日子,也因為剛好領養了愛貓,貓兒習慣清晨4:00起床活動,而我有時候被吵醒也就索性先起床看一下書什麼的,直到準備早餐送兩小上學後,我再回家補眠即可。 當初選擇早餐店的工作,
Thumbnail
2021/12/19
早餐店第一關就是早起,早起對我而言不是問題。也不知是不是上帝己在去年,為我預備了生理時鐘的調整。 去年還在過著中午上班晚上下班的日子,也因為剛好領養了愛貓,貓兒習慣清晨4:00起床活動,而我有時候被吵醒也就索性先起床看一下書什麼的,直到準備早餐送兩小上學後,我再回家補眠即可。 當初選擇早餐店的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中年失業是一個許多人不願面對的現實,尤其是在當今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年人面臨的職業挑戰變得更加明顯,但這並不是世界末日。本文將深入探討中年失業的原因、對心理和家庭的影響,並提供一些實用的應對策略,幫助中年人重拾信心,重新開展職業生涯。
Thumbnail
中年失業是一個許多人不願面對的現實,尤其是在當今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年人面臨的職業挑戰變得更加明顯,但這並不是世界末日。本文將深入探討中年失業的原因、對心理和家庭的影響,並提供一些實用的應對策略,幫助中年人重拾信心,重新開展職業生涯。
Thumbnail
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中高齡上班族離職後,平均需要花費約2.7年才能重新回到職場。這段時間對許多人來說,不僅帶來經濟壓力,也讓心態和生活受到不小的衝擊。特別是有61.07%的中高齡求職者待業時間超過六個月,平均失業週數更達29.7週,遠高於職場新鮮人的23.5週。92%的受訪者認為,重返職場的
Thumbnail
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中高齡上班族離職後,平均需要花費約2.7年才能重新回到職場。這段時間對許多人來說,不僅帶來經濟壓力,也讓心態和生活受到不小的衝擊。特別是有61.07%的中高齡求職者待業時間超過六個月,平均失業週數更達29.7週,遠高於職場新鮮人的23.5週。92%的受訪者認為,重返職場的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某日和心理諮詢師談,聽到對方說:「妳現在所經歷的是人生很重大的事件和轉折:中年失業和中年轉職。何況妳是一次面臨兩個,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啊,原來我步入中年了啊,一直以為中年失業、中年轉職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呢!而且我會做廣播做到退休呢!殊不知正遭逢著所謂的中年危機。
Thumbnail
某日和心理諮詢師談,聽到對方說:「妳現在所經歷的是人生很重大的事件和轉折:中年失業和中年轉職。何況妳是一次面臨兩個,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啊,原來我步入中年了啊,一直以為中年失業、中年轉職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呢!而且我會做廣播做到退休呢!殊不知正遭逢著所謂的中年危機。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老闆,因為生涯規劃,我年後要離職」 這應該是很多人最近的計畫,或是已經說出口的話 我也是,而這句話,跟老闆來來回回討論了一年半,我終於真的要離職了 即使這是自己的規劃,仍在時間快到時,著實充滿著焦慮和不安 剛好最近在閱讀的「僧人心態」有討論到「恐懼」這個主題 我決定要記錄這段可能三五年後
Thumbnail
「老闆,因為生涯規劃,我年後要離職」 這應該是很多人最近的計畫,或是已經說出口的話 我也是,而這句話,跟老闆來來回回討論了一年半,我終於真的要離職了 即使這是自己的規劃,仍在時間快到時,著實充滿著焦慮和不安 剛好最近在閱讀的「僧人心態」有討論到「恐懼」這個主題 我決定要記錄這段可能三五年後
Thumbnail
中年失業遇到後,可能感到迷惘、失落、焦慮、自卑等負面情緒,但我們應學會與之共處,並尋找新的職業目標。這是一次重新出發的契機,不要被困在過去,而是要勇敢面對未來。
Thumbnail
中年失業遇到後,可能感到迷惘、失落、焦慮、自卑等負面情緒,但我們應學會與之共處,並尋找新的職業目標。這是一次重新出發的契機,不要被困在過去,而是要勇敢面對未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