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發表之後,獲得不到讀者回響,有些朋友從別的地方找到我的email,還來信特別來感謝和交流,讓我感到很開心覺得有幫助到一些中年朋友。
為此,我打算提供更多資訊和經驗給有需要的朋友們,因此我在2025.02.13 (四) 辦了一場與文章同名的免費「線上直播小講」,下面是「回播影片」,歡迎有興趣讀者免費報名收看。
搶救"中年失業"大作戰:從失業開始180天內重啟職涯的五步行動指南
. . .
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中高齡上班族離職後,平均需要花費約2.7年才能重新回到職場。這段時間對許多人來說,不僅帶來經濟壓力,也讓心態和生活受到不小的衝擊。特別是有61.07%的中高齡求職者待業時間超過六個月,平均失業週數更達29.7週,遠高於職場新鮮人的23.5週。92%的受訪者認為,重返職場的過程充滿困難和壓力。這些數據道出了中年求職者的挑戰和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人難免會感到焦慮和迷茫,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但其實這段失業的時間也可以成為重新思考職涯方向和規劃未來的契機。
透過一套明確的應對流程和行動指引,中年求職者能在穩定情緒的同時,有效利用資源、精進技能,為未來的職涯鋪路。
資料:勞動部2022年統計:中高齡及高齡失業者失業週數
依據上面常見的狀況,我在這篇文章整理了一套適合台灣就業環境的五步驟重返職場策略,從第一週的心態調整開始,到長期的職涯策略檢視,涵蓋情緒穩定、資源盤點、技能提升、積極求職以及職涯長期發展等全方位的行動建議。
每一個步驟都包括清楚的目標、執行方法和時間規劃,幫助你在面對失業時能穩定前行,找到適合自己的下一份工作。
失業可能是一場挑戰,但也可能是突破職涯瓶頸的好機會。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為你帶來實際的幫助,讓你在逆境中找到新的方向,逐步邁向穩定而理想的未來。
【應對中年失業的五步驟】
- 心態與現況穩定(第1~2週)
- 資源與技能盤點(第2~4週)
- 就業輔助資源利用與能力精進(第4~6週)
- 積極求職行動規劃與執行(第6週起持續1~2個月)
- 長期策略調整與評估(找到新工作後持續1~3個月檢視並適度修正)

接下來我先列出明確的步驟和說明,但怕篇幅太長,所以每一步驟中談到的一些方法,我後面會再補充。
步驟一:心態與現況穩定(第1~2週)
目標:在突遭通知後的短時間內,先讓情緒與生活狀態穩定下來,避免焦慮蔓延造成行動力下降。
投入時間:約1~2週
具體行動:
- 接受事實(第1週):允許自己在1-3天內消化失業的訊息。可透過向家人、朋友或專業諮詢(心輔或免費諮商資源如「張老師專線」、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傾訴。
- 梳理生活架構(第1~2週):列出每日基本生活作息(起床時間、運動、家庭時間),確保生活規律,維持身心健康。
- 建立心態支點(第2週):列出3-5項過往成功經歷及工作強項,透過書寫、口述錄音等方式提醒自己具備的價值。
步驟二:資源與技能盤點(第2~4週)
目標:在情緒趨於穩定後,評估個人現有資源(財務、人脈、技能),確定可運用的工具與方向。
投入時間:約2週
具體行動:
- 財務檢視(第2~3週):
- 計算現有存款能維持生活的月數。
- 至勞保局網站查詢失業給付資格和申請流程。
- 若有貸款壓力,考慮與銀行討論展延可能性。
- 技能與人脈盤點(第3~4週):
- 列出5項工作核心技能,分析哪些可直接轉至相關產業。
- 整理過往人脈清單(同事、上司、業務客戶、供應商),主動聯繫2-3位關鍵人脈試探職場新機會。
- 職涯目標初探(第4週):
- 確定未來想轉職的產業方向(延續原領域或尋找相關領域)。
- 思考是否需要中長期轉型(例如:考慮兼職、斜槓收入)。
步驟三:就業輔助資源利用與能力精進(第4~6週)
目標:在進入求職行動前,先利用政府與民間資源提升競爭力與信心。
投入時間:約2週
具體行動:
- 就業服務利用(第4~5週):
- 前往「台灣就業通」登記並搜尋職缺。
- 預約勞動力發展署的職涯諮詢(可提供職業傾向評估、職缺媒合)。
- 職訓與專業提升(第5~6週):
- 履歷優化(第6週):
- 將新習得的技能、證照更新至履歷當中。
- 在個人的LinkedIn(假設有的話)上更新個人簡介、加入相關產業社團。
步驟四:積極求職行動規劃與執行(第6週起,持續1~2個月)
目標:有計劃地投入正式求職行動,利用多元管道快速回歸職場。
投入時間:初始階段約1~2個月密集執行
具體行動:
- 求職目標設定(第6週):
- 明確目標職位與產業方向,設定最低薪資期望值。
- 訂定每週投遞履歷目標數量(如每週5-10則)。
- 多元管道投遞(第6週起):
- 使用104、1111、518等人力銀行平台,以及其他徵才管道及平台。
- 參加線上或各地實體就業博覽會,如果想找你居住所在地的一些工作機會,也可以直接Google搜尋:地區+就業博覽會,或其前往該地的就業服務據點去詢問看看。
- 政府也有提供之各行各業人才(力)庫或媒合平臺,要找不同地區在地的就業機會或是一些特定領域的求職機會。
- 面試準備與演練(第6週起):
- 預想「中年求職」常見面試題,準備3-5個成功案例說明自身價值。
- 面試前重新研究應徵企業背景,確保有針對性的回答。(這部份我之後會再寫一篇針對中年求職者的履歷和面試該怎麼特別準備,可以期待一下。)
步驟五:長期策略調整與評估(取得新工作後的1~3個月內)
目標:找到工作之後為了避免再次失業,因為新上任後,仍需進行中長期職涯策略檢視,並適時做出調整。
投入時間:在新工作穩定後的1~3個月定期檢視
具體行動:
- 新職適應與學習(取得新工作後):
- 前3個月內持續學習新職位必須技能,提升未來競爭力。
- 持續保留求職管道(第1~3個月內):
- 即便上任,也不要立即中斷人脈經營、產業資訊收集,以利未來職涯轉折。
- 定期檢視職涯規劃(3個月後):
- 每3個月回頭檢視是否需斜槓發展、考取專業證照或轉換跑道。
- 也可以考慮與專業職涯諮詢師合作,歡迎預約我的服務。
【時間總覽表】
- 第1~2週:穩定心態與生活作息
- 第2~4週:盤點財務、技能、人脈,初探職涯方向
- 第4~6週:利用就業服務、職訓管道充實能力、優化履歷
- 第6週起 1~2個月內:集中火力積極求職(投遞、面試、參加博覽會)
- 獲得新工作後1~3個月:調適新職場、持續檢視長期職涯發展
有關上述的五步驟中的各項細節,我下面再做一個補充。
一、先確認財務狀況
以前我聽過一句話叫:許多中產階級經不起一場大病。只要家裡的經濟支柱一垮下,整個家庭就支撐不住,但其實中年族群更是如此,特別是「三明治世代」,同時肩負撫養子女和照顧年邁父母的責任,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 這使中年朋友面臨更高的財務風險,一旦收入中斷,可能對整個家庭造成重大影響。
因此財務管理非常重要,下面建議你要做好這些事:
- 檢視財務狀況:一旦被解雇的話,要確保自己獲得應得的遣散費或薪資。如果遭遇不當解僱,可以依法去爭取自己的權益。
補充資料:我被資遣後有什麼應得的權益?
- 申請失業給付:如果是非自願離職,可以向政府勞保單位申請失業給付,以支持生活開支。
- 不過就我個人經驗和對許多來訪者們的觀察,多數中年朋友最大的問題,並不是不知道該怎麼申請失業給付,而是在心理層面過不去。
- 許多中年朋友在被解雇後,常會陷入自我懷疑,甚至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進而對申請失業給付感到排斥。有些人覺得這是一件丟臉的事,也有人因為怕麻煩,認為光是找工作就已經分身乏術,更遑論處理這些看似複雜的申請流程。
- 但我其實失業給付並不是施捨,而是一種權利。
- 這是我們在過去工作時投入的保費所累積的資源,目的是在需要時提供緩衝,幫助我們在尋找新工作的過程中維持基本生活需求。學會接受這份支持,並不代表我們弱小,而是展現了我們對自己負責的態度。
- 累積現金流資產:正常情況下,平時就需要未雨綢繆地投資多元化的資產,例如:股票、債券或其他收入來源,以備不時之需。
- 建立緊急儲蓄基金:在平時就要儘量存下每月收入的一部分,以備不時之需,多數的理財專家都會建議你,至少儲存3到6個月的生活費用作為自己的生活安全網。但我知道很多朋友並沒有做好這部份,所以上面才會建議先找失業給付來拉長戰線,替自己爭取一些緩衝的時間。
- 降低物慾與制定預算計劃:詳細列出每月支出,包括必要開支和可選開支,以便控制預算。這裡分享一個簡單的預算excel 表給你:通用家庭預算收支表,同時還有一個建議給你:「不管你選擇什麼種類的預算收支表工具,千萬不要太複雜。」
- 只要你發現要花很多力去學習或習慣才能使用的話,那麼可能就是找錯工具了,我們不是要做什麼大事業,要要搞一個什麼完整的財務規劃,只是需要有個可以效記錄自己這段時間的開支,讓生活重新找回掌握感。
資料:
《2024失業補助》申請資格、金額、流程教學全攻略,3種額外補助別錯過!
相關詢問電話:可洽各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或撥打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客服中心電話0800-777-888詢問。
政府補助與資源
政府針對中高齡者的就業問題提供了多項支持措施:
- 失業給付:符合條件的失業者可以申請政府提供的失業補助金,以幫助度過經濟困難期。這部份上面有談到了,這裡就不贅述。
其他急難救助:如果你遭遇除了失業以外其他更極端的情況,政府其實也有相關的「急難紓困方案」你可以去申請,千萬不要自己硬撐。(跟失業有關的有這些) - 職業訓練課程:各地就業服務中心提供免費或低成本的培訓課程,特別針對55歲以上人士設立的銀髮人才資源中心,可以協助中年人提升技能。
- 企業獎勵金:政府鼓勵企業聘用中高齡者,並提供相關獎勵金,以促進其再就業機會。(這部份是針對企業的補助政策,可以理解成有部份企業會因此願意雇用中高齡者。)
- 現在許多人力銀行網站的功能上,可以設定篩選出歡迎「中高齡求職者」或對中高中高齡求職者友善的公司或職務,在找工作時也可以留意這部份(如下圖)。

- 尋找創業機會:一般我不建議一個工作多年中年上班族在失業之後突然決定去創業,因為可能要同時面對比單純找到工作更大的風險,但我也知道很多人可能不滿足於他現在的生活,或者講更極端一些,可能找不到任何合適的工作,只好選擇「創造工作」給自己。
- 因此,也許中年失業的朋友會考慮創業,這部份政府其實有提供了一系列創業補助和貸款計畫,以協助中年朋友在創業過程中減輕資金壓力。
註:「中年失業跑去創業」這一招我需要再次提醒你,它還是一招「險棋」,沒有準備好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隨意嘗試。
以下是相關的補助及貸款資訊:
失業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創業貸款
- 貸款額度:
- 最高貸款額度:200萬元(若為小規模商業且完成稅籍登記,最高可貸50萬元)。
- 利率:
- 貸款利率為郵政儲金2年期定期儲金機動利率加0.575%,目前利率約為1.42%。
- 貸款期間:
- 最長可達7年,並可申請寬限期1年。
申請條件
- 年齡需在45歲以上,且為失業狀態。
- 必須登記為所營事業的負責人,並有實際經營該事業的事實。
- 未同時經營其他事業。
- 在過去三年內參加過政府舉辦的創業研習課程至少18小時。
- 所營事業設立登記未超過5年,且員工數(不含負責人)未滿5人。
- 關於申請流程和更多相關資料,可以參考:失業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創業貸款(含與青年共同創業)
透過上述財務相關的方法,中年失業者可以更好地應對挑戰,重新規劃自己的職涯與生活。
二、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心理,讓生活保持正常運作
面對中年失業的挑戰,下面我想提供一個簡易、可行性高的行動指南,包含了心理調適、生理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生理健康
保持身體活動:
-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運動,例如:瑜伽、游泳、健走等都可以。
這裡只有一個重點在於:失業的中年人其實最怕一個人待在家逃避或耍廢,同時你除了把時間花在找工作之餘,正常情況下你一天或一週裡頭,一定會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安排運動。運動也是少數只要有做,就一定有回報的事情 (對身心都是) ,因為建議你一定要安排。 - 制定運動計劃: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你可以去公園、運動中心進行健走或騎自行車(有的話),可以分散到一週幾天進行。
我知道有些朋友會說運動要花錢,失業偏偏就是沒錢啊! - 但你其實可以選擇最容易進行也最不用花錢的運動。例如:我目前都是下午去公園,或是家裡附近的登山步道健走30分鐘,一來不花錢,也不需要準備什麼特殊的裝備,二來也可以多曬太陽,對身心都有很大的幫助,你會很感謝大自然的力量。
注意飲食健康:
- 均衡飲食:確保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全穀類及蛋白質(如魚、豆類),避免過多油脂和糖分。
多數情況下就算是三餐老是外食族也很容易做到,你只要買自助餐或便當選菜時特別留意,有人說買水果很麻煩,其實你也可以在便利商店和全聯都能隨手買到,不管你是住在六都或是住在中南部的鄉下都一樣。)
同時,保持水分攝取,每天至少喝8杯水,有助於保持身體水分平衡和提升精神狀態。 - 確保充足睡眠: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保持固定的睡眠時間,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如降低燈光、減少噪音等。同時記得要避免睡前使用電子設備(這個要講三次那麼重要),減少在睡前使用手機或電腦,以免影響入睡品質。
補充:
推薦影片:有睡眠問題的朋友,推薦你收看方識欽醫師的影片和頻道。
推薦書單:《身體喜歡你這樣睡:睡眠心理師為所有人打造的好眠方案》

日常生活調適
制定日常計劃:
使用行事曆或應用程式:利用簡單、免費、容易取得的電子行事曆或手寫日記來安排每日任務,這樣可以提高效率並減少遺漏。
平衡找工作與放鬆休閒:找工作有時急不來,同時也容易產生焦慮和挫折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或者面試後收到一堆無聲卡或失敗都是很常見的,你要穩住心態。強烈建議你一定要在日常的計劃中加入休閒活動,如閱讀、散步或主動約朋友吃飯聊天( 下面我還會談到經營人脈的部份),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補充:很多中年朋友其實為了工作和照顧家庭,會漸漸和朋友們疏離或減少很多關係的經營與社交的機會。慶幸的是(?)你失業後你反而擁有很多的時間,不妨花一些時間找回這部份的交流機會。
這裡的重點不是要你找朋友訴苦或取暖 (好吧,如果朋友願意聽的話,還是可以聊一下),而是在聊聊近況之餘,也可以跟朋友探聽一些職場狀況和求職機會。
三、開始積極展開求職
1. 自我評估與目標設定
雖然遭遇中年失業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場嚴重的打擊,但你也可以嘗試換個角度來看,也許失業也是一種轉換人生跑道的契機,你也可以把它視為「中場休息」的概念,好好利用這個"機會"來重新檢查自己的職涯發展和方向。
進行自我評估:回顧自己的工作經歷、技能、興趣和價值觀,確定自己的優勢和需要提升的領域。
這部份可以使用各種職業測評工具,例如:
不過在職涯測試報告出來之後,我相信許多中年求職者還是沒有頭緒,不知道怎樣重新設計自己職涯道路,這裡也建議你可以尋找專業職涯諮詢師或職場教練協助,有這需要的朋友也歡迎與我預約(連結)。
設定職業目標:根據自我評估結果,設定短期和長期的職業目標,這可以幫助你保持方向感和動力。
補充:關於設定目標的技巧,歡迎參考我的文章:01-誰不想設計好人生,但為何結果總是不如已意?
2. 持續學習與技能提升
參加培訓課程:我知道失業這段時間,短期內要中年朋友們馬上跑去加入一個培訓課程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反而建議你不管要上什麼課程,都要以長期目標及人生規劃為主。
具體作法上,你可以先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興趣 (在經過前一點的評測或與諮詢討論之後),再尋找和參加相關的職業訓練或技能提升課程,例如:數位行銷、資料分析等等,進一步增強你末來的競爭力,同時也能擴展相關人脈。
如果你真的沒錢也沒有預算,但想找一些免費課程或書籍在家進行,這裡提供相關資源給您。
- 免費課程: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職訓類的課多一些)、ewant育網開放教育平台(學術類的課多一些),或是台灣全民學習平台(從通職到職場技能相關的課都有)
- 免費借閱電子書: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電子書服務平台(有電腦、可以開網頁就可以閱讀電子書,不用什麼複雜的設備,當然用手機、平板來看也行。)
註:很多時候,當你想跨進一個全新的領域,在你還沒有認識任何該領域的從業朋友時,你在培訓課程中認識的老師或同學們,都會是你在新領域初步的「領路人」和人脈來源,可以好好交往和培養好關係。
3. 建立人脈
上面有稍微談到人脈和增加社交的部份,其實中年朋友們,不管是在平時或失業階段時,都應該積極擴展專業網絡,例如:多參加行業會議、社交活動或專業協會,並且主動與同行交流,分享經驗和資源。
補充:產業相關的活動、論壇有時比較冷門一些,很少會出現在一些常見的活動平台上(例如:活動通),因此你可以在「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活動報報」的平台中查詢。
一來這些專業網絡可以讓你平時就獲得更多的職業建議,同時許多公司在招聘時,未必會公開所有職缺資訊,這些「隱性職缺」通常透過內部推薦或非正式管道填補。在這種情況下,這類「弱連結」的人脈網絡,對中年求職者特別重要。
文章分享:請朋友內部推薦的 5 個重點
4. 考慮臨時或兼職工作:依據104的人力銀行的《2024年企業聘用中高齡調查》報告提到{如下截圖):有超過七成的中高齡求職者還是希望先找「全職工作」為主。
但是如果你的經濟狀況真的撐不下去,同時在短時間內很難找到全職的工作的話,還是會建議你可以考慮先找一些臨時性或兼職性質工作,來減輕經濟壓力並積累新經驗。

補充:
臨時或兼職工作:除了各大人力銀行網站都可以尋找臨時或兼職工作之外,你也可以使用專門找這類工作的平台,例如:小雞上工、打工趣。
接案平台:國內有一些接案平台也可以好好利用,基本上註冊不用費用,只有接案成功或聯繫需求方時需要付費,費用我覺得還OK,例如:出任務、Pro360
5. 心理調適與自我激勵
保持積極心態:這面對失業可能帶來的焦慮和壓力,尋找支持系統,如朋友、家人或專業心理諮詢,以幫助自己保持積極心態。
設立小目標:在求職過程中設立小目標並慶祝每一個小成就,以增強自信心。
關於如果設定小目標來獲得成就,這裡補充我過去的一些文給你參考:
讀書筆記- 辦到了日記:1天5分鐘,列「辦到了清單」,聚焦累積「小成就」為成功扎根
35-用「微小習慣」開啟從0到一,用「習慣迴路」來維持從1到100
6. 評估與調整
定期檢視進展:每隔一段時間檢視自己的求職進展和學習成果,根據市場變化和個人情況調整求職策略。
透過這些步驟,中年工作者可以更有系統地應對失業期間的挑戰,提高找到工作的機會,並在新的工作環境中重新定位自己。
7. 進行求職準備
更新履歷與求職材料:在尋找臨時工作的同時,更新自己在各大人力銀行上的履歷或手上的求職資訊,為未來的全職工作做好準備。
針對性投遞履歷:根據自己的技能和興趣,開始針對性地投遞全職工作的履歷。
註:上述主題由於可以談的東西很多,我這裡只點了一下,打算未來再寫一篇文章特別分享「中年求職者的履歷該怎麼寫?」,敬請期待。
小結
面對中年失業,穩定心態和有條理的行動是關鍵。
從申請失業給付到盤點資源,再到提升技能與積極求職,這些步驟能為重返職場奠定基礎。雖然失業可能讓人感到挫折,但這段時間也可以是重新規劃職涯方向的好機會。
用正面的心態看待挑戰,採取具體的行動,你要相信自己能夠在困境中找到新的突破點,為未來開創更穩定的生活與工作局面。
...
「中年失業」讓你感到迷茫無助嗎?想要專業的指引,重新找到職場方向?
立即預約我的職涯諮詢服務,為你的未來找到突破口,開啟全新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