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他人的話影響?—5個方法解救容易走心的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這個主題讓我寫起來很有感,因為我本身也是個很容易被別人的話給「戳到」的人XD 要嘛就是覺得自己被針對,毛起來極力捍衛自己的自尊;要嘛就是陷入沮喪失落的情緒漩渦裡,越想越哀傷。

無論是哪一種,我都覺得很累很痛苦,常常在想:「難道我就要這樣永遠一直被他人影響嗎?」偏偏生活中免不了要與人相處,這樣就好像在玩踩地雷,永遠不知道何時會踩到引爆情緒的地雷。

直到某天,我看到了一段文字:「沒有你的允許,沒有人能影響你的情緒」

那刻起我終於醒悟:原來,地雷不是他人裝的,是自己埋的;情緒,不是對方造成的,是自己給的。

因為這樣,我開始意識到「拿回自己力量」的重要性。能夠控制我們的,並不是外在的他人或境遇,而是我們心裡的「信念」所點燃起的「情緒」。例如今天有個人指著我說:「我上次已經說過了,你怎麼學不會?」,我可能馬上感覺到羞愧、失落,因為這句話讓我覺得「自己做不好」、「學習能力很差」,進而影響我在他人眼中的形象、顯得自己很沒用。

其實,被觸發的信念是「我害怕在他人眼中是無用的」,所以只要任何一句話觸發到這個信念,我就會被燃起情緒,整個人開始陷入負面情緒漩渦裡。但是,換個角度想,有用無用,難道真是他人說了算嗎?我們眼中的自己,真的是沒價值的嗎?難道真的只能依附在他人給自己的評價嗎?

這麼一想,你就會發現,何苦跟自己過不去?有時候,對自己好一點、多站在自己這邊一點,會幫助你更坦然接受他人的建言

以下我會分享五個方法,幫助你解救容易被他人影響情緒的自己。願我們都能在他人言語間,找回自我價值感,接納自己真實的樣貌。

一、讓情緒飛一會兒

通常被別人的話戳到的當下,心情都會有點起伏,情緒也會比較多。這時與其想著「我不要這麼玻璃心」、「我幹嘛管那麼多」而刻意壓抑情緒,不如就順其自然讓情緒流動釋放,避免壓在心裡成了內傷。釋放情緒的方式很多,去散步、聽歌、或單純深呼吸都可以。

你可能會感覺到胸口(心輪)或胃部(太陽神經叢輪)的地方悶悶的,可以閉上眼靜心觀想白光進入這些部位,想像白光為你帶走暗沉的負面能量。

二、多在乎自己一點

被他人的言語影響,無非是因為太過「在乎」—在意這個人講話的語氣、論調、甚至此人的身分地位等等。因為在乎,所以我們把對方給加倍放大了,相對也縮小了我們自己。

偶爾,臉皮厚一點、多站在自己這邊一點,給自己多點肯定與自信吧!沒有人比你更知道自己在幹嘛,所以不要全把是非對錯交付他人,更無須將自身的價值感與認同感依附在他人的評價上。

如果內心是空的,那麼別人填進去什麼,就會是什麼。為了不再被影響,所以先從自己開始肯定自己吧:)

三、換位思考

這是我最喜歡也覺得最有用的方式!當我聽到讓我走心的言論時,我會在情緒稍微穩定之後去想:「他為什麼會這麼說?」「他想表達什麼?」「是不是他的個性、成長經歷或是他的角色立場,讓他說出這樣的話?」

這個方式的好處是:讓我們從「我」這個單一角度,擴展至「從他人的角度」來思考,幫助自己用更同理、更宏觀的角度看事情,而不會困在自怨自艾的小圈圈裡走不出來。

例如:對方說了某些針對我們的言論,並不代表我們真的做不好,有時候反而只是對方希望「獲得被關注」而已,也許在他心底層存在某些不安全感,讓他需要講一些話,好讓他感覺自己是被在乎的。

又或者因為對方的角色立場,讓他需要「扮黑臉」或「扮演提出建言」的角色,有時候僅是現實所需,無須太掛心。

換位思考,能讓我們以更柔軟的心態,來接納自己、也接納他人。心胸開了、看事情的角度廣了,漸漸就能讓低迷的情緒解消了。

四、設立結界

這裡的「結界」,包含了以下這些例子:

  • 他人的言論,你不需要照單全收,擷取你認為對你有益的言論即可。
  • 如果某個人說的話一直讓你走心,你可以選擇迴避、或離開那個環境。
  • 練習讓自己回到家後,就不去思考這些煩心事。彷彿家門是一個結界,將所有不愉快都隔絕在外。

為自己設立結界,並不是逃避的表現,而是我們「重視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好好照顧自己,才有餘力去思考其他更深層的事。

五、是情緒在影響你,不是其他人

最後,你需要知道的是:所有事件都是中性的,我們之所以會被影響情緒,是因為對方的話語,觸動到我們某個信念,引發了某種情緒的共振,才會讓我們感覺到不愉快。所以,是我們的情緒(以及情緒背後的信念)在影響我們,並不是他人。

當你能接受這個論點後,你就找回了自己的力量,不再輕易被他人控制。日後當情緒又上來時,不妨去看看是什麼信念被「戳到」,讓你有情緒。既然你會讓自己被戳到,那麼你也有辦法讓自己「不再被戳到」,一切全看我們怎麼回應而已~

////////////////////////

想看更多靈性文章,歡迎追蹤IG👉🏻@evelyn_being



👉🏻【成為自己的療癒師】2021年7月份開課!

  • 你想掌握自己的生命體驗嗎?
  • 你想學習如何冥想、連結宇宙源頭,並且學會如何挖掘負面信念,為自己進行療癒嗎?
  • 你想要顯化生命的富足豐盛,有意識地創造自己的實相嗎?

讓我們幫你回歸神性的自己,一同創造理想的生命價值

課程介紹與報名請點連結

👉🏻【希塔療癒服務】一對一線上療癒預約

你有什麼煩惱事嗎?有什麼想解決的課題?(事業、家庭、金錢、感情、人際、情緒等)

希塔療癒是能量療癒的一種,透過深層冥想連結第七界源頭的能量,在純粹的光跟愛中進行潛意識轉換,幫助我們創造更理想的生活實相。

如有需要詢問詳情,歡迎至IG私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velyn 有醒工作室的沙龍
73會員
25內容數
並非只有做某些事情才顯得靈性,生活裡各個層面都與靈性相關,任何小事都可能有助於自身的靈性成長。期能透過自身體驗或他人的經驗,喚醒大家的內在意識,一起看見自身靈魂的美,好好體驗世上繽紛的一切。
2021/06/15
你常覺得自己很倒楣嗎?覺得自己總是運氣不好,每天都在水逆? 別人的生活感覺都很正常,偏偏自己總是引來一堆鳥事,想好好過日子都很難? 生活本不容易,更經常被浪潮般的鳥事給攪亂心情。每當這種時候,總想要怨嘆一下自己的運氣很背很衰、水逆到不行,忍不住想抱怨為何老天爺只挑自己來開玩笑🥴
Thumbnail
2021/06/15
你常覺得自己很倒楣嗎?覺得自己總是運氣不好,每天都在水逆? 別人的生活感覺都很正常,偏偏自己總是引來一堆鳥事,想好好過日子都很難? 生活本不容易,更經常被浪潮般的鳥事給攪亂心情。每當這種時候,總想要怨嘆一下自己的運氣很背很衰、水逆到不行,忍不住想抱怨為何老天爺只挑自己來開玩笑🥴
Thumbnail
2021/05/17
經歷分手,往往為我們帶來巨大苦痛。低沉消極了好一陣子後,我們漸漸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要趕快回復正常生活,於是在內心鞭策自己:「要盡快走出失戀陰霾!」 儘管如此,要走出傷痛談何容易?想哭的時候還是會想哭、經過以前一起遊玩的地方還是會鼻酸、看到對方的動態還是會揪心、聽到情歌還是會崩潰
Thumbnail
2021/05/17
經歷分手,往往為我們帶來巨大苦痛。低沉消極了好一陣子後,我們漸漸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要趕快回復正常生活,於是在內心鞭策自己:「要盡快走出失戀陰霾!」 儘管如此,要走出傷痛談何容易?想哭的時候還是會想哭、經過以前一起遊玩的地方還是會鼻酸、看到對方的動態還是會揪心、聽到情歌還是會崩潰
Thumbnail
2021/02/17
相信很多人對 #靈魂伴侶 並不陌生,也或多或少聽過 #雙生火焰 這個概念。隨著現代靈性資訊快速蓬勃發展,網路上不乏這類的介紹文章,而「靈魂伴侶/雙生火焰」這個概念也被賦予非凡的靈性意義,多少為愛情增添些許浪漫色彩。 
Thumbnail
2021/02/17
相信很多人對 #靈魂伴侶 並不陌生,也或多或少聽過 #雙生火焰 這個概念。隨著現代靈性資訊快速蓬勃發展,網路上不乏這類的介紹文章,而「靈魂伴侶/雙生火焰」這個概念也被賦予非凡的靈性意義,多少為愛情增添些許浪漫色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知道情緒是有感染力的嗎? 有時候,你的情緒並不是你的情緒。 今天我們來聊聊,如果很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要怎麼辦? 文章會有兩個部分: 1.如何辨識情緒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2.保護自己情緒的兩個方法
Thumbnail
你知道情緒是有感染力的嗎? 有時候,你的情緒並不是你的情緒。 今天我們來聊聊,如果很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要怎麼辦? 文章會有兩個部分: 1.如何辨識情緒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2.保護自己情緒的兩個方法
Thumbnail
★躲起來,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他們說 我後來覺得,與其努力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不如努力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 有時候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論會覺得有些慌張,解釋也不是、不解釋也不是。當一個不夠了解我的人,說出一些對我的看法或意見的時候,我開始學著讓他們只是經過我的耳朵,而不是進到我的心裡。 當一個人
Thumbnail
★躲起來,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他們說 我後來覺得,與其努力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不如努力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 有時候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論會覺得有些慌張,解釋也不是、不解釋也不是。當一個不夠了解我的人,說出一些對我的看法或意見的時候,我開始學著讓他們只是經過我的耳朵,而不是進到我的心裡。 當一個人
Thumbnail
心理學上,獲得或失去同樣的東西,造成的心理影響卻是不同程度的,人們會更加在意失去的東西,以及負面的批評。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一百個人就可能會有一百個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所以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是極其困難的,但人偏偏又更在意負面的聲音,常常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Thumbnail
心理學上,獲得或失去同樣的東西,造成的心理影響卻是不同程度的,人們會更加在意失去的東西,以及負面的批評。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一百個人就可能會有一百個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所以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是極其困難的,但人偏偏又更在意負面的聲音,常常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Thumbnail
這個主題讓我寫起來很有感,因為我本身也是個很容易被別人的話給「戳到」的人XD 要嘛就是覺得自己被針對,毛起來極力捍衛自己的自尊;要嘛就是陷入沮喪失落的情緒漩渦裡,越想越哀傷。 無論是哪一種,我都覺得很累很痛苦,常常在想:「難道我就要這樣永遠一直被他人影響嗎?」
Thumbnail
這個主題讓我寫起來很有感,因為我本身也是個很容易被別人的話給「戳到」的人XD 要嘛就是覺得自己被針對,毛起來極力捍衛自己的自尊;要嘛就是陷入沮喪失落的情緒漩渦裡,越想越哀傷。 無論是哪一種,我都覺得很累很痛苦,常常在想:「難道我就要這樣永遠一直被他人影響嗎?」
Thumbnail
▓說明 ■有話不說;知道情緒,但不表達; ■時常違背自己的意思,答應別人的要求; ■不會拒絕別人; ■承受壓力揹黑鍋,被欺負還不敢講。
Thumbnail
▓說明 ■有話不說;知道情緒,但不表達; ■時常違背自己的意思,答應別人的要求; ■不會拒絕別人; ■承受壓力揹黑鍋,被欺負還不敢講。
Thumbnail
■他是保護群體的,主見多、想法多、竟見多。 ■同時也對他人的意見過度敏感。 ■因為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和想法,常有虛弱或疲憊的樣子。
Thumbnail
■他是保護群體的,主見多、想法多、竟見多。 ■同時也對他人的意見過度敏感。 ■因為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和想法,常有虛弱或疲憊的樣子。
Thumbnail
當你不對別人的情緒做反應,你只為自己的心情負責時,情況自然而然會化解開來。
Thumbnail
當你不對別人的情緒做反應,你只為自己的心情負責時,情況自然而然會化解開來。
Thumbnail
容易受影響的人,其實很需要自己的空間,只要周圍環境有一點波動、他人無心的說出一句話,甚至是一個表情、一個眼神、嘆一口氣,他們都會受影響,不是別人故意干擾他們,也不是別人故意影響他們,而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特質、老天爺賦予他們的禮物,對於覺察他人情緒,較敏感。 ▌特質只是特質,試著從多角度認識你的特質
Thumbnail
容易受影響的人,其實很需要自己的空間,只要周圍環境有一點波動、他人無心的說出一句話,甚至是一個表情、一個眼神、嘆一口氣,他們都會受影響,不是別人故意干擾他們,也不是別人故意影響他們,而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特質、老天爺賦予他們的禮物,對於覺察他人情緒,較敏感。 ▌特質只是特質,試著從多角度認識你的特質
Thumbnail
要讓自我的自尊安穩,不任由他人的損害及抨擊,就需要注意是否能護衛自我的情感心理空間。也就是,你有獨立的情緒感受歷程,能允許自己有個體的感受和想法,這些都不需得到他人認同才能存在。 同時,不因情緒界限混淆、鬆散,讓他人的情緒輕易就能侵入到你的內在空間,佔據你的心理、影響你的生理....
Thumbnail
要讓自我的自尊安穩,不任由他人的損害及抨擊,就需要注意是否能護衛自我的情感心理空間。也就是,你有獨立的情緒感受歷程,能允許自己有個體的感受和想法,這些都不需得到他人認同才能存在。 同時,不因情緒界限混淆、鬆散,讓他人的情緒輕易就能侵入到你的內在空間,佔據你的心理、影響你的生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