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能對抗世界嗎?》:從知識的星火、敘事的力量,到作家的社會責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編者序—賽門・梅森 二○一七年三月於牛津
菲力普・普曼的幾部作品在當代可說家喻戶曉,任何介紹似乎都顯得多餘。「黑暗元素三部曲」之外,還有其他許多作品,如「英倫懸疑四部曲」、現代童話、重述《格林童話》及寓言故事《好人耶穌和無賴基督》,皆風靡全球數百萬讀者,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說故事大師。
在進行編選工作期間,我和普曼見了幾次面,通常都約在普曼家。普曼本人沉著靜定中自有一股不容忽視的凜然氣勢,令人肅然起敬。他的穿著向來隨意,衣褲都是多口袋的實用風格,帶有一種工匠的氣質,或許是水電工,或許是木匠──而他也確實是一名匠師。我們初次會面時,普曼仍蓄著眾所周知的馬尾,他發誓在完成《塵之書》第一部之前都不會剪掉,還津津樂道說起《書商雜誌》(The Bookseller)形容他蓄馬尾看起來像是退休的樂團工作人員。幾個月後,普曼給我看保存在透明袋子裡的馬尾:「我考慮捐給博德利圖書館。」
普曼幽默風趣、博學多聞,機智慧黠兼且擇善固執,為人隨和,從不擺架子,與他相處總是很輕鬆自在。每次和他見面,我都對他的不拘小節印象深刻。(他家那兩隻過度好動的可卡貴賓幼犬米西和可可,則讓我留下另一種深刻印象,牠們會從各種角度飛撲向我,有一次甚至從正上方冒出來,也不知是怎麼辦到的,那時普曼正在廚房裡有條不紊地沖咖啡。)我們談話的房間天花板低垂,設有燃木壁爐,室內物品琳瑯滿目──樂器、圖畫、書籍和普曼的木工作品,看得出普曼對精緻手作品情有獨鍾。他常向我展示他的寶貝收藏:一本由鴿子出版社(Doves Press)以頗富盛名的專屬「鴿子」字型印行的《失樂園》,約翰・勞倫斯(John Lawrence)的木刻版畫,及熱情讀者贈送的自製實物大小真理探測儀。每介紹一項收藏,普曼幾乎都有故事要說。他告訴我「鴿子」字型曾遭到毀棄,起因是共同擁有者柯伯登-桑德森(T. J. Cobden-Sanderson)與合夥人艾摩理・沃克(Emory Walker)起了糾紛,憤而在一九一六年八月底到一九一七年一月之間,趁深夜將原始字模和鉛字分批運到漢姆史密斯橋(Hammersmith Bridge)拋入泰晤士河,總共花了五個月。〔近百年後有一名設計師想將字型數位化,於是僱請倫敦港務局(Port of London Authority)的潛水打撈隊尋回字型模具。〕
普曼打從心底愛說故事。若論純粹的故事趣味,他創作的故事幾乎無懈可擊。但我認為他的故事之所以膾炙人口,不只是因為帶來莫大樂趣,也因為極具思考深度,總是以充沛精力和旺盛好奇心探討各種想法、議題,並提出饒富興味的問題。這個世界有意識嗎?我們在這個世界處於什麼地位,又是為了什麼目的?什麼是邪惡?宗教信仰從何而來?天真有可能失而復得嗎?普曼的故事以戲劇化方式呈現諸如此類的問題,而他發表的其他文章同樣引人入勝且發人深省。
本書收錄的三十二篇是從超過一百二十篇文稿中選出,寫作時間跨度極大。最早的一篇〈我們用紅筆寫吧〉寫於一九九七年六月,是作者目睹一場寫故事遊戲之後大受觸動的心得,寫來觸動人心。最近的一篇〈比烏拉溫柔夜〉寫於二○一四年十一月,是普曼對詩人威廉・布雷克的智慧及原創性的熱情禮讚,布雷克可說是對普曼影響最深的文壇前輩。
書中文稿相當多元,原因之一是這些文稿原是在不同情況下為了不同目的寫成:有多篇是在研討會或專題論壇發表的講演內容,有幾篇原刊於報紙,另外還有受邀撰寫的期刊文章、合集單章、書籍推薦序及節目簡介,不過主要原因是普曼的興趣非常廣泛。普曼的「守護精靈」是渡鴉自有其道理,渡鴉正是東撿一點、西拾一片的專家。普曼和大多數的出色作家一樣,都是出色的讀者,數十年來熱切專注閱讀無數物理學家、文學理論家、歷史學家、電影導演、神學家、藝術史學家、小說家和詩人著作,這些都成了他沉吟思索的素材。
普曼也熱衷探究科學發現(「充滿豪情壯舉和卓絕智識,將想像力發揮得無與倫比」)、民主的各種自由(特別是「閱讀和寫作的偉大民主」)、威權主義的諸般邪惡(「神權專制的心態總是將任何事物予以化約」),及教育的弊病(「任何忽略樂趣體驗的教育都單調乏味,毫無營養可言」)。他對宗教的探索格外深入,同時又深為宗教的一些層面感到迷惑,在〈神與塵〉一文寫道:「關於牛津主教著作中的論述,我每個字都同意,除了我不了解的字,而我不了解的字詞包括:『靈(spirit)』、『屬靈(spiritual)』,和『神(God)』。」
而普曼最終想探究的,是人性,是我們如何在人生中去愛、爭鬥、背叛,和撫慰彼此,是我們如何向自己解釋自己。
所以本書內容可說相當廣泛多元,但所有文章都不約而同指向同一主題:說故事。這是普曼最嫺熟的主題,關於他筆下的故事,以及創作故事的經驗,關於其他普曼由衷欣賞的故事,關於創作故事的技巧,關於閱讀故事的樂趣,以及故事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隨意舉幾個例子:〈魔毯〉寫到說故事者的責任──對聽眾、對語言、對自己的故事,以及同樣重要的,對家庭生計的責任;〈談故事創作〉分享關於寫作技法裡時態、觀點和敘事其他層面的想法;在〈《孤雛淚》〉和〈《失樂園》〉等篇中,他讚揚、剖析鍾愛的作者和作品;〈神與塵〉探討故事與宗教,〈宇宙的起源〉則探討故事與科學;〈不列顛民間故事〉和〈澄淨如水〉兩篇說明他為何喜歡最古老的故事特有的、明快俐落的講述語調。普曼也在書中數篇侃侃而談自己的作品,包括如何創作《黃金羅盤》開場段落(見〈談故事創作〉),以及《琥珀望遠鏡》中奇特有輪生物謬爾發族的發想過程(見〈穿越樹林的路徑〉)。「大概在那個時候,」他如此寫道:「有一天早上我和兒子湯姆在斯洛維尼亞的布萊德湖湖畔散步,討論那個問題……」普曼將往事寫成故事,讀來更添興味。
篇章中探討的想法多半深刻,但一點都不晦澀難懂。普曼說起故事正如他所坦承「我在許久之前就體悟,我屬於文學光譜上俚俗的那端」:語調引人入勝,意象鮮活生動,用字精妙奇巧,趣聞軼事信手捻來,在在發人深省。
書中所有篇章來源各異,彼此之間連貫性則高得驚人,但也在意料之中。正如我們對話時,對於一個最熱衷的話題,常常會用不同方式探索,從不同角度切入,在一篇文章裡點到即止,在另一篇詳細分析,在第三篇中重新檢視,在第四篇裡置於不同脈絡加以發展,在第五篇則加以變化。我想其實不妨將所有文章,視為一位說故事大師長久投入故事和說故事技藝的過程總結,而本書在我心目中,無疑與普曼其他作品並駕齊驅。編輯本書的過程可謂驚奇連連,希望本書能帶給讀者同樣的驚奇體驗。
我應該略談一下編選原則和排序方法。如先前所提,寫作時間跨度很大,題旨也各有不同,其中有多篇是在特定時間和場地發表的演講內容。我略為刪修一些小地方,改掉過時且不必要的細節。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偶有重複,因為普曼三不五時提起他熱衷的話題。我也做了一些刪修,但是不多。如我所說,回頭討論、重新檢視和再發展同樣的想法和主題,也是整個故事很重要的一部分。例如普曼在多篇皆談到諾斯底神話及克萊斯特的隨筆〈論懸絲偶戲〉,但我盡可能保留原本段落,僅刪除字句完全重複的部分。
在排序過程中,我始終以鋪排出故事整體的感覺為依歸。我大可以依寫作時間先後或主題來排序,但是前者無法啟迪人心,後者又嫌太過笨拙。也一度考慮隨機排列的可能性,但隨機可能和巧合一樣笨拙呆板,實務上也很難做到隨機。後來我選擇另一種作法:約略依照文章之間的連結和呼應來編排,從說故事者這個角色開始,接著是對於故事創作不同層面的探討,延伸探究閱讀故事的樂趣、目的和本質,最後以誠摯宣示對故事於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和力量懷抱信心作結。如果讀者想從頭開始讀這本文集,希望他們會對這樣的順序有興趣並樂在其中。不過排序並非為了設限,讀者當然可以隨心所欲翻閱,從主題索引挑一個中意的,或只是隨機挑一篇來讀。畢竟就如普曼所說,天堂共和國的要素之一就是民主式的閱讀,而說故事的要素之一始終是帶來樂趣。

  • 書名:《好故事能對抗世界嗎?》從知識的星火、敘事的力量,到作家的社會責任,「黑暗元素三部曲」作者菲力普・普曼的32場大師講堂
  • 作者:菲力普.普曼Philip Pullman
  • 出版社:麥田出版
  • 出版日期:2021/06/03

作者簡介

菲力普.普曼Philip Pullman
「沒有了故事,我們將不足以被稱為人類。」
生於英格蘭諾里奇(Norwich),父親是飛行員,小時曾隨著父親住過澳洲。在他七歲那年,父親因飛機失事喪生,母親改嫁後帶著他搬至北威爾斯。歷史悠久的威爾斯地區群山環繞,有著許多傳說與神話,這些都影響了日後普曼的寫作風格。在威爾斯求學時接觸到兩位作家的作品: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以及詩人、畫家威廉.布雷克,他為此深深著迷,《失樂園》更成為後來寫作「黑暗元素三部曲」的重要元素。
大學就讀於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Exeter College)英文系,不過成績普通。畢業後曾在中學擔任教職,七〇年代的英國沒有課綱,他盡情對孩子們闡述從神話到荷馬史詩等各式各樣的作品,並為每學期末的話劇演出擔任編劇和導演,這些素材都成為後續作品的養分。普曼雖熱心教學,卻自稱不太能認同過分強調考試的教育制度,一九九五年出版的《黃金羅盤》於隔年同時奪得英國兒童小說卡內基獎章與《衛報》兒童小說獎,普曼亦辭去教職,全力投入寫作,除了獲獎無數的代表作「黑暗元素三部曲」及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的「英倫懸疑四部曲」外,亦著有許多單本長、短篇小說如《發條鐘》、《我是老鼠!》與《卡斯坦伯爵》等作品。他從未自我設限的寫作精神,打破了年齡與類型的界限,廣受大人小孩的喜愛,至今仍是活躍於文壇的說故事大師。在二〇一七年,以「黑暗元素三部曲」同名主角「萊拉」,再推出重量級《塵之書三部曲І:野美人號》,媒體譽為:「很少書能讓我們願意等十七年,但『塵之書』絕對是其一。」  
二〇〇八年,普曼獲《泰晤士報》選為一九四五年以來最偉大的五十個英國作家之一;二〇〇九年獲牛津大學授予榮譽文學博士;並甫於二〇一九年的新年授勛(New Year Honours)獲頒爵士勳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1會員
6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麥田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失去守護精靈的萊拉踏上旅程, 從焚燬的玫瑰園到傳聞中的祕密聯邦, 權⼒的惡⽕環繞著「塵」,再度引發動亂…… 《祕密聯邦》是「塵之書三部曲」的第⼆部。主要角⾊是蓮花⾆萊拉,原名萊 拉.⾙拉克,也是前作「⿊暗元素三部曲」的主角。事實上,整個三部曲以她 的名字起頭,也以她的名字收尾,故事中的萊
編按: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Kate Manne)繼近年最具突破性的女性主義經典論著《不只是厭女》後,又一重磅新作犀利剖析「男性資格」如何作為社會潛規則,全面打壓女性的應有權利!
繼著名回憶錄出版二十年後,FBI傳奇犯罪剖繪專家約翰.道格拉斯再度打開案件檔案,直視職涯中最令人不安的四名罪犯,書中並針對訪談技巧與剖繪過程,提供「過去從未揭露的細節」:在跟這個國家最危險的男人們談話的同時,如何鑽進獵食者與獵物雙方的心理之中。
這是第一本從暴力角度探討日本政治發展歷史全書。作者施奈華是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歷史教授,他主張暴力早自日本開始實驗民主之初,就融入了近代日本政治的實踐中。當議會自一八九○年代開啟,衝突、鬥毆、破壞、威脅與恐嚇,很快成為日本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類學家的無政府主義觀察》是人類學大師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最平易近人的幽默作品!當國家緊扼人民的命脈、財團資本控制世界,在這充滿不確定性的艱困世道中,人類學大師斯科特以29篇幽默的靈光片段,捍衛地方性知識、常識、個體創造力與自發性的無政府主義思維,帶領我們審視...
在政治的領域,這樣的工作是由政黨來執行。在《基本法》中,政黨就是特別為此而設計的。畢竟,生活在民主制度之下,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事負責......
失去守護精靈的萊拉踏上旅程, 從焚燬的玫瑰園到傳聞中的祕密聯邦, 權⼒的惡⽕環繞著「塵」,再度引發動亂…… 《祕密聯邦》是「塵之書三部曲」的第⼆部。主要角⾊是蓮花⾆萊拉,原名萊 拉.⾙拉克,也是前作「⿊暗元素三部曲」的主角。事實上,整個三部曲以她 的名字起頭,也以她的名字收尾,故事中的萊
編按: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Kate Manne)繼近年最具突破性的女性主義經典論著《不只是厭女》後,又一重磅新作犀利剖析「男性資格」如何作為社會潛規則,全面打壓女性的應有權利!
繼著名回憶錄出版二十年後,FBI傳奇犯罪剖繪專家約翰.道格拉斯再度打開案件檔案,直視職涯中最令人不安的四名罪犯,書中並針對訪談技巧與剖繪過程,提供「過去從未揭露的細節」:在跟這個國家最危險的男人們談話的同時,如何鑽進獵食者與獵物雙方的心理之中。
這是第一本從暴力角度探討日本政治發展歷史全書。作者施奈華是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歷史教授,他主張暴力早自日本開始實驗民主之初,就融入了近代日本政治的實踐中。當議會自一八九○年代開啟,衝突、鬥毆、破壞、威脅與恐嚇,很快成為日本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類學家的無政府主義觀察》是人類學大師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最平易近人的幽默作品!當國家緊扼人民的命脈、財團資本控制世界,在這充滿不確定性的艱困世道中,人類學大師斯科特以29篇幽默的靈光片段,捍衛地方性知識、常識、個體創造力與自發性的無政府主義思維,帶領我們審視...
在政治的領域,這樣的工作是由政黨來執行。在《基本法》中,政黨就是特別為此而設計的。畢竟,生活在民主制度之下,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事負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無論哪種形式的故事,都是片段。四十行的片段,五千字的片段,三百頁的片段,兩小時的片段,如果人類有千萬種表達的方式,那就有千萬種故事的形式。一句話的故事,六個字的故事,續集永遠出不完的故事,活著就是持續不斷的故事。
Thumbnail
菲利克斯和他的船員經歷了許多驚心動魄的冒險! 以下是他們傳奇旅程中的更多故事: 魔法森林: 菲利克斯和他的船員們冒險進入了一片神秘的森林,那裡的樹木低聲訴說著秘密,花朵閃爍著神奇的光芒。 他們的任務是尋找“森林之心”,一顆可以治癒任何傷口的寶石。 一路上,他們與一隻聰明的老貓頭鷹
Thumbnail
這本小說集結了我太多之最:最想入住的夢幻地標、最想認識的瘋狂居民、最想搞懂的競賽運動,最不希望結束的系列小說,以及我2024年最喜愛的小說。 明知道會哭得唏哩嘩啦,但還是難以承受。 菲特烈.貝克曼不只是說故事的人,也是我心中最溫暖又幽默的造鎮之神。即使我們心中沒有冰球,但我們能懂兩座小鎮生命中歡
Thumbnail
我曾經分享過網飛影集《睡魔》(The Sandman)的心得,我覺得那可以算是自己在奇幻領域更深一層的啟蒙,先撇開哈利波特與魔戒,或是世界觀宏大堪與漫威比擬的布萊恩山德森作品。尼爾蓋曼的故事核心同樣別出心裁獨具一格,近期開始品味他的短篇故事集與代表作《好預兆》(Good Omens),我非常喜歡他筆
Thumbnail
為了你,對上全世界:大熊鎮2是一本描述角色內心感受豐富、故事內容偏向沉重氣氛的小說。故事蘊含親情友情、愛和信任、希望和勇敢追求等元素,並反映社會階級和性別歧視等議題。作者的寫作風格富有提示和感人,是一部值得推薦的推理小說。
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受到故事所圍繞。史蒂芬 · 平克 (Steven Pinker ) 指出,兒童從兩歲玩起裝扮遊戲,便開始理解和創作故事。生活變成了故事,有時候故事卻主導著生活。警察世家,其成員代代相傳,而商人家庭大多由長子繼承。但也不乏例外,比如說,德國作家湯瑪斯 · 曼,出身於商家,處女作
這本真的是,怎說好,生活中甜美的小驚喜。 好看程度大約是是:如果年末回顧我要選出五本2024年看過最喜歡的書,這本必定榜上有名。就是這麽好看! 很老實說,一開始想看這本書,只是因為我最近在狂嗑跩妙,又聽說這本有提到很多《哈利波特》的拍攝花絮,才有點心動(然後Emma還幫這本書寫了序omg)。
Thumbnail
這本小說描述了人們在困惑時尋求神明指引的故事,書內共有七個故事。其中三個故事啟發我的分別是點、播種和空間的故事。這些故事都以不同方式啟發人們面對困難時的心態轉變。作者青山美智子帶領讀者感受溫暖的故事氛圍,讓人在閱讀中感到溫暖。
Thumbnail
魔法故事集中的明明以他的故事說書行為,分享他的創意,並且促成了村民之間的聯繫,體現了社區的互助與感恩精神。這篇故事旨在鼓舞讀者,即便面臨逆境和挑戰,也應保持樂觀和充滿希望的心態。同時,它也向創意致敬,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和珍惜自己的創造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無論哪種形式的故事,都是片段。四十行的片段,五千字的片段,三百頁的片段,兩小時的片段,如果人類有千萬種表達的方式,那就有千萬種故事的形式。一句話的故事,六個字的故事,續集永遠出不完的故事,活著就是持續不斷的故事。
Thumbnail
菲利克斯和他的船員經歷了許多驚心動魄的冒險! 以下是他們傳奇旅程中的更多故事: 魔法森林: 菲利克斯和他的船員們冒險進入了一片神秘的森林,那裡的樹木低聲訴說著秘密,花朵閃爍著神奇的光芒。 他們的任務是尋找“森林之心”,一顆可以治癒任何傷口的寶石。 一路上,他們與一隻聰明的老貓頭鷹
Thumbnail
這本小說集結了我太多之最:最想入住的夢幻地標、最想認識的瘋狂居民、最想搞懂的競賽運動,最不希望結束的系列小說,以及我2024年最喜愛的小說。 明知道會哭得唏哩嘩啦,但還是難以承受。 菲特烈.貝克曼不只是說故事的人,也是我心中最溫暖又幽默的造鎮之神。即使我們心中沒有冰球,但我們能懂兩座小鎮生命中歡
Thumbnail
我曾經分享過網飛影集《睡魔》(The Sandman)的心得,我覺得那可以算是自己在奇幻領域更深一層的啟蒙,先撇開哈利波特與魔戒,或是世界觀宏大堪與漫威比擬的布萊恩山德森作品。尼爾蓋曼的故事核心同樣別出心裁獨具一格,近期開始品味他的短篇故事集與代表作《好預兆》(Good Omens),我非常喜歡他筆
Thumbnail
為了你,對上全世界:大熊鎮2是一本描述角色內心感受豐富、故事內容偏向沉重氣氛的小說。故事蘊含親情友情、愛和信任、希望和勇敢追求等元素,並反映社會階級和性別歧視等議題。作者的寫作風格富有提示和感人,是一部值得推薦的推理小說。
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受到故事所圍繞。史蒂芬 · 平克 (Steven Pinker ) 指出,兒童從兩歲玩起裝扮遊戲,便開始理解和創作故事。生活變成了故事,有時候故事卻主導著生活。警察世家,其成員代代相傳,而商人家庭大多由長子繼承。但也不乏例外,比如說,德國作家湯瑪斯 · 曼,出身於商家,處女作
這本真的是,怎說好,生活中甜美的小驚喜。 好看程度大約是是:如果年末回顧我要選出五本2024年看過最喜歡的書,這本必定榜上有名。就是這麽好看! 很老實說,一開始想看這本書,只是因為我最近在狂嗑跩妙,又聽說這本有提到很多《哈利波特》的拍攝花絮,才有點心動(然後Emma還幫這本書寫了序omg)。
Thumbnail
這本小說描述了人們在困惑時尋求神明指引的故事,書內共有七個故事。其中三個故事啟發我的分別是點、播種和空間的故事。這些故事都以不同方式啟發人們面對困難時的心態轉變。作者青山美智子帶領讀者感受溫暖的故事氛圍,讓人在閱讀中感到溫暖。
Thumbnail
魔法故事集中的明明以他的故事說書行為,分享他的創意,並且促成了村民之間的聯繫,體現了社區的互助與感恩精神。這篇故事旨在鼓舞讀者,即便面臨逆境和挑戰,也應保持樂觀和充滿希望的心態。同時,它也向創意致敬,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和珍惜自己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