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疫後大未來》(上):疫情下的產業轉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疫情期間看到這本書上架,聯想到在疫情之下諸多產業受到衝擊而轉型。書中從美國被 Covid-19 肆虐長達一年的時間維度去觀察產業轉型,對於病毒剛進來的台灣是否也會發生同樣的轉型?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書中的內容可以引發我們思考自己所在的產業有沒有可能也受到影響。

作者是教授品牌策略與行銷的教授,自己也在網站上提供商業策略課程,透過長期觀察品牌變化來推測疫情期間對各企業所產生的影響趨勢。本書內容簡言之就是 —— 疫情加速產業的變化,把原本要花十年才能有的改變縮短到一年之內。不願改變的醫療業與教育業接受遠距、科技巨頭的控制權大增、派送市場剝削的情形日益嚴重,只因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作者還指出美國社會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包含社會撕裂、極端個人主義、社會階級、隱私外洩、政府失能等等。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讀這本書吧!

汰弱留強

疫情使得許多人沒有辦法出門,宅在家裡面讓科技業與派送業得利最多,但整體來說能夠在家執行的產業都是相對有賺頭。大家待在家的時間變長,人們花更多時間使用社群媒體、影音串流平台,股價高漲外也讓其他需要實體見面的酒吧、桌遊店、健身房、娛樂中心、電影院一間接著一間倒。

以為死亡人數攀升、企業倒一堆會讓股市一蹶不振嗎?不會,因為人們需求還是存在,錢只是跑到某些科技業手中。扣除疫情爆發時股市大跌,後來股市半年內不只振作還表現得比原本更好。對大公司而言,他們擁有比較多的資本或策略能夠抵禦市場的強烈變化;對小公司而言,不營業還好,可怕的是不斷在消耗的房租、物料等固定成本結構。

所以有些採用可變的成本結構的公司,例如能遠端工作的員工、可隨時取消的共同合作空間、Uber 沒有自己的車子、Airbnb 沒有自己的房間,都可以足足降低他們在疫情其間所受到的衝擊,尤其後兩者又將自己的獲利建立在用別人的資產當槓桿的操作方式。

題外話說個,我覺得利用別人想賺錢的心態來賺錢是很厲害的商業模式,包含 Airbnb、Foodpanda、家教網等等,因為他們只要建構好基本的網頁或軟體架構後,隨著時間獲利會越長越大。

商業模式轉變

raw-image
藍色與紅色的商業模式

商業分成藍色與紅色兩種:藍色是公司用高於製造成本的價格將東西賣出、紅色是公司將產品以低於成本的價格賣出或給出同時向其他公司收費。最顯而易見的比較就是 Apple 與 Google — Apple 透過收取高費用來保護消費者的隱私,Google 透過販賣消費者數據與投放廣告來向廣告商要錢。對 Google 而言,他們的主力產品是那些接受東西的人們。同樣的商業模式比較放在 IG、Twitter 還是你家隔壁巷口賣的肉圓都說得通。

廣告是只有窮人與科技文盲才需要繳的稅金。

我之前跟一些長輩們談過這個話題,他們確實對紅色商業模式的運作不甚瞭解,好奇為什麼軟體免費不收錢。所以要知道人家是免費的通常就會有他的商業模式 — 某些自發性的開源軟體、志工團體除外。

突飛猛進的遠端工作與零工經濟

以前遠距醫療、遠距教學、遠端工作雖然有在推動,但過程相當緩慢,經過疫情肆虐強迫了不得不的改變,資訊科技將滲透每個跟人實際接觸的領域,從醫療、教育、飲食、遊樂、健身、建築、保險、農業、工業、音樂、開會等等,各種 App 、自動化技術、軟體讓原本不想學習的人必需得要學習這些才能生存。

原本有些必須在家照顧小孩的家庭主婦們也因為這場資訊革命而有了回歸職場的機會,她們可以同時照顧小孩並且利用零星時間做遠端的零工,如出版業、插畫、製作影音課程等等。因為疫情使得許多行業無法給予長期穩定的薪資,接案、派送等各種需求性零工也將逐漸興起。

而且隨著疫情趨緩,這樣的形式會改變嗎?我覺得會改變一點,畢竟實質的人與人接觸還是重要,但它不再像以往那麼必須,有些辦公室可能會為了節省成本而考慮部分人員在家工作或採輪班的方式來減少辦公室租金等等。人們在疫情期間會更養成線上購物的習慣。另外節省下來的通勤時間會讓人們想把家裡打造的更舒適,增加了傢俱業、音響業、家庭內娛樂的業績。

人們對於產品的認知也逐漸改變。以前人們可能會透過廣告來吸收產品資訊,在論壇發達的現在,你想要買東西,先看看別人的評價可能還更安全。過去商品廣告大肆吹牛、牽動人們的情緒,現在要做的則是看到喜歡的產品,先複製名稱,去 Google 搜尋「(產品名稱)評價」就好。

以上幾個看起來也沒特別不好,那疫情造成的恐慌是什麼?或許疫情能夠幫助比較高薪的技術性工作取得更快更好的發展,但對於必須實際會面的勞力性工作而言卻是破壞。書中研究顯示年薪不到四萬美元的工作僅有 10% 能夠在家進行,而這些人被資遣或者放無薪假的機率更是達高收入者的四倍。

貧富差距的擴大小至產業,大至龍頭。

小結

書中花了過半的篇幅描寫整體產業的觀察現狀,今天也與大家在這邊盤點了個產業的變化趨勢。對於平常有在觀察這些企業的你可能會覺得稍嫌無聊,但如果你不熟的話相信你對這些產業脈動有了更深層的了解,才能看懂下篇講各行業的變化細節與美國當前的社會危機挑戰。

那我們就下篇再見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喝吧!
102會員
182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喝吧!的其他內容
2024/11/16
今天要聊的這本書讀來像作者 Laurie Segall 的自傳。作者之前任職於 CNN 時,以科技線的記者聞名,她的職業生涯可說是見證了整個網路科技的蓬勃發展。閱讀本書除了當成在讀作者的自傳以外,同時也藉由看著她的人生軌跡,以此反思我們自己的職涯。
Thumbnail
2024/11/16
今天要聊的這本書讀來像作者 Laurie Segall 的自傳。作者之前任職於 CNN 時,以科技線的記者聞名,她的職業生涯可說是見證了整個網路科技的蓬勃發展。閱讀本書除了當成在讀作者的自傳以外,同時也藉由看著她的人生軌跡,以此反思我們自己的職涯。
Thumbnail
2024/06/08
今天要介紹的《人生算法》也是中國的商業思維書籍,主要是講人生算法中三大要素:時間、空間、機率。幾個相互疊加,靠著思維工具,幫我們在生活中更好地做出決策。
Thumbnail
2024/06/08
今天要介紹的《人生算法》也是中國的商業思維書籍,主要是講人生算法中三大要素:時間、空間、機率。幾個相互疊加,靠著思維工具,幫我們在生活中更好地做出決策。
Thumbnail
2024/06/01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2024/06/01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數位轉型】是一篇討論在疫情影響之下,企業轉型之際應該注意的文章,透過簡單有趣的方式,一起討論這個主題。 如果你有自己的商品或是想要加入電商,為自己或是家人成為最強的後盾的話,文章有大經驗的心得,也有近幾年我閱讀的資料,希望對電商有興趣的你提供一點點的啟發。
Thumbnail
【數位轉型】是一篇討論在疫情影響之下,企業轉型之際應該注意的文章,透過簡單有趣的方式,一起討論這個主題。 如果你有自己的商品或是想要加入電商,為自己或是家人成為最強的後盾的話,文章有大經驗的心得,也有近幾年我閱讀的資料,希望對電商有興趣的你提供一點點的啟發。
Thumbnail
或許消費者們在此時節可以量力而為的透過消費來支撐自己喜好的店家,但杯水車薪還是頗難真正從本質上改變局勢。這一切只能盼望有關當局用正確且有智慧的方式來帶領社會走向正常的一天了。
Thumbnail
或許消費者們在此時節可以量力而為的透過消費來支撐自己喜好的店家,但杯水車薪還是頗難真正從本質上改變局勢。這一切只能盼望有關當局用正確且有智慧的方式來帶領社會走向正常的一天了。
Thumbnail
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國人大量減少外出,直接衝擊許多實體產業,例如:餐廳、百貨賣場等。商家老闆面臨了倒閉及裁員危機,領薪族則面臨可能失去經濟來源的煎熬 除了固守既有的產業及工作,設法開源才能安然渡過這場防疫持久戰。
Thumbnail
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國人大量減少外出,直接衝擊許多實體產業,例如:餐廳、百貨賣場等。商家老闆面臨了倒閉及裁員危機,領薪族則面臨可能失去經濟來源的煎熬 除了固守既有的產業及工作,設法開源才能安然渡過這場防疫持久戰。
Thumbnail
# 51《疫後大未來》(下):我們今天將解析破壞性創新、教育業、科技業的疫後發展,以及未來趨勢。最後的結論我會再提出我的觀點,跟作者略有不同,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商機吧!
Thumbnail
# 51《疫後大未來》(下):我們今天將解析破壞性創新、教育業、科技業的疫後發展,以及未來趨勢。最後的結論我會再提出我的觀點,跟作者略有不同,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商機吧!
Thumbnail
# 51《疫後大未來》(上):今天將帶大家簡單盤點疫情下各行各業的轉變與發展。想知道你是不是有影響的產業嗎?就來一同看看吧!
Thumbnail
# 51《疫後大未來》(上):今天將帶大家簡單盤點疫情下各行各業的轉變與發展。想知道你是不是有影響的產業嗎?就來一同看看吧!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COVID-19衝擊一年,誕生哪些新商業模式? 1.沒人潮!實體銷售寒冬降臨 2.遠端辦公的興起 3.旅遊業慘淡,全球宅商機發酵 4.救營收!企業拓展新業務、新產品 5.台灣不利的地方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COVID-19衝擊一年,誕生哪些新商業模式? 1.沒人潮!實體銷售寒冬降臨 2.遠端辦公的興起 3.旅遊業慘淡,全球宅商機發酵 4.救營收!企業拓展新業務、新產品 5.台灣不利的地方
Thumbnail
「早上睜眼起床,別為全然不同的世界感到吃驚」 過去「以鋼鐵打造國家」的時代很快就要結束。台灣由於疫情在早期控制得宜,對社會與生活的衝擊相較其他國家要小,卻也可能在產業世代交替方面覺醒較晚。來看看日本在疫情衝擊下對未來的走向預期。
Thumbnail
「早上睜眼起床,別為全然不同的世界感到吃驚」 過去「以鋼鐵打造國家」的時代很快就要結束。台灣由於疫情在早期控制得宜,對社會與生活的衝擊相較其他國家要小,卻也可能在產業世代交替方面覺醒較晚。來看看日本在疫情衝擊下對未來的走向預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