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講了整體產業的轉變,現在來讓我們細看這些產業吧!
各行各業
科技四巨頭 —— Amazon、Apple、Google、Facebook
美國四巨頭的資本之多,即便有反壟斷法 ( antitrust / competition law ) 也不覺得害怕,因為錢夠多怎麼罰都有辦法逃過一劫 —— 他們可以請最優秀的律師幫自己辯護、影響總統大選的選票以及輿論。想罰他們可能還自討苦吃呢!韓國的三星老闆李在鎔行賄入獄也是,即便被懲罰,但由於對國家的影響太大,導致民眾抗議要把他釋放出獄。
幸好在台灣還沒有可以完全動搖根本、無視法律的企業,即便是台積電或鴻海都還沒佔超過台灣總體 GDP 的 50%。我覺得政府確實有義務要讓某些企業不能壟斷過頭,足以無視政府,畢竟這些企業真壯大到如此,豈不是一種資本獨裁?
那這些獨佔事業怎麼做到這件事的,很簡單:
創新、混淆事實、大撈特撈、建造飛輪。
創新就是找到市場上的痛點並解決;混淆事實在於他們大量行銷自己創辦人的英明遠見,把他塑造成白手起家、有夢想的窮小子,透過大規模的政治遊說、公關操作、創辦人崇拜,隱藏自己的獨佔行為同時攻擊對手,把司法部的來函當成蚊子振翅打發打發。
源源不絕的資金能夠讓他們打造飛輪 flywheel,意指擴張到各種產業,而且早期擴張的這些巨頭們有著更高觸擊率的規模足以把其他後起之秀拋在腦後。在擘劃的飛輪產業中,影視產業尤為重要。比起冷冰冰的科技業,當巨頭們經營影音串流平台後,更能牽起人們的情緒而給出較好的評價,甚至是留在平台上。
- Amazon:其創新在於想出賣東西又快又便宜的各種手段,讓消費者購買。換來的是內部員工被剝削,從工作時間、薪水、勞工保險等等。亞馬遜從一開始的書籍擴展到一般商品、電影、電視節目、電子產品甚至是雲端運算服務一應俱全。到後來承包派送業務,利用資金規模還直接打爆快遞業起家的聯邦快遞。
- Apple:其創新在於使用者設計更良好的手機。然而他們一手拿著做開源軟體的人們努力,另一手控告「公然剽竊」的競爭者,保護既有的小圈圈。但手機只是一台就足夠的嗜好性商品,或許有人會一直追求最新機種,但多數人不會,所以飛輪開始發展 Apple 體系的其他產品與訂閱制服務,像穿戴式裝置的 Apple Watch 或 AirPods,Apple Music、Apple Arcade、Apple TV+ 、iCloud 等等。
- Google、Facebook:Google 的創新在於發現超連結是運用搜尋引擎的關鍵所在;臉書則在於把社群媒體變成社群網路系統,每個人可以更輕鬆聊天並建立自己的個人頁面。兩者都開發了自己的飛輪:Google 上的一系列的開發程式、Youtube、Gmail、iCloud 等,Facebook 除了網頁遊戲還有Marketplace、私揪社團的功能,但這些都只是獲利來源的一小部分,他們兩間都是廣告公司,最大的收益都是源於廣告。
人們厭惡他們混淆事實的點在於資訊過濾,因為明明就會監管某些影片或訊息,但至關重要的腥羶色或撕裂社會的內容卻會不斷出現而推播,這種令人髮指的雙重標準讓大家逐漸對 Facebook 與 Google 感到失望。
破壞性創新
一個產業的價值或創新在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價格明顯提升,這樣的市場不合理空間會有機會產生新的商業,其機會稱為可破壞指數 Disruptability Index。有些企業看到商機,用較為合理的價格一舉搶下大部分的市場,這個過程稱為破壞性創新。其中一個明顯的時機訊號就是假創新 pseudo innovation 的出現,意指增加沒有實質幫助價值的項目。
書中舉例美國醫療在預期壽命與嬰兒死亡率等關鍵數字都沒什麼變化的情況下,醫療費卻是十年前的 1.5 倍,而且有些病人需要手術或者某些醫療來達到復原,但是為了賺錢卻選擇用一些看似有效但實際上作用不大的手法來處置。我想得到的醫療例子就是復健科,做一些電療、熱敷能夠緩解疼痛,但是完全沒有解決問題就算了,院方還會鼓勵你常來。我簡直滿臉問號。
於是在美國,像亞馬遜就非常有可能趁著疫情期間發展遠端醫療,消費者看到更省錢、更有效的選擇自然會過來,過去的高昂品牌價值將變得無足輕重。更何況我私心覺得,看醫生就只是為了醫生的一句「你沒大礙」而已。
眾多破壞性創新企業崛起,企業為了拿到更多的資金,多利用創辦人崇拜以及各種話術 yogabable 以吸引更多資金。你別以為投資者都很聰明不會被話術騙,他們跟股市裡的大家一樣,一聽到賺錢的風吹草動就趕快投錢下去,不怕賠錢只怕沒賺到這一波,因為真的賺的時候就是大撈特撈了!
Spotify 的核心使命:開啟人類的創造力潛能。
(你只是音樂播放平台加推薦清單吧?這真的很話數。)
反正股市漲了,賺飽之後就趕快撤退,董事會、執行長、銀行家可以操縱股票,把爛攤子留給散戶投資人。割韭菜就是這麼來的。
回來講講破壞性創新的公司,他通常有以下幾個特質,作者命名為 T 演算法:
- 訴諸人性本能:腦的本能對於知識、低價、交通等的需求,但往往知識易於查詢、價格永遠有人更低,通常這個賺最少。心的本能則包含貢獻、送禮、健康等等,給家人、伴侶的常願意花多點錢。生存的本能則包含飲食、寢具。性與社交的本能則是像交友軟體、保養品、法拉利、性感洋裝與高跟鞋。去比較可以發現通常心與性的本能通常賺最多,腦與生存本能卻賺不了多少,除非達到規模化。
- 加速劑:指的是團隊獲得某些支持如金援或者明確專利。但個人覺得...加速劑可以幫助公司在初期成長,但能夠活到後期的真的很少,反而一堆公司只是為了拿贊助的錢,並不是真的從市場中賺取利潤,要看清楚。
- 平衡成長與利潤:低利潤通常會換取高成長,也就是薄利多銷。高利潤通常賺的不快,但能慢慢打造品牌。
- 經常性收入的搭售組合 rundle from recurring revenue bundle:由於人類對估算時間價值不在行,所以透過訂閱制及結合搭售服務能夠讓消費者更容易買單。例如用 Apple 手機後你會想用 Apple Music、Macbook、iClod。
- 垂直整合:公司盡可能控制從頭到尾的價值鏈,以掌控成本與消費者全程的體驗。以 Apple 來說,所有在 Apple Store 上面賣的 App 蘋果都能抽成;蝦皮也會跟賣家抽手續費。以前在講《歡迎來到志祺七七》時也提到過,他們公司一開始只做設計被公關與媒體抽太多,後來才開始打造自己的媒體來穩定自己的金流。
- 班傑明產品 Benjamine Button:指的是隨著時間越久,用戶獲得價值越大的產品,例如 Airbnb 啟用越久房間越多、Spotify 也是隨著時間越來越多創作者把自己的音樂放在上面。
- 願景般的故事:前面提到吹牛唬爛確實有點重要,因為它可以吸引投資人,只要看起來能實現就都還行。而且員工會因為自我應驗效應,更積極朝著願景努力。
- 被喜愛的能力:人們習慣將品牌擬人化,所以好的形象能夠給人有好感的夥伴關係。
以上八點就是作者認為好的破壞性創新企業所會有的特質,同時舉了許多企業如 Airbnb、Brooklinen、Carnival、limonen、Netflix、One Medical、Peloton 等等,想知道更多就自己去買書看唄!
教育業
教育界即將出現新的破壞性創新。以往的時代教師們仍舊仰賴實際面授,但在疫情時代不得不開始線上授課。同樣的情境出現在美國高等教育,只是破壞更大。過去四十年,學院的授課方式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平均價格卻是原本的十四倍。如今在家就可以上課,不禁讓人們開始思考:付這麼高昂的學費看電腦影片,這些知識這麼有價值嗎?
美國社會近年來不斷鼓吹好父母應該讓小孩上大學,還有大學資源的稀缺性 —某些常春藤名校,所以學校的本身的價值沒有提升,卻被炒作成夢幻逸品。作者認為,在大學裡頭以時間和學費換來的是三個東西:證書、教育以及體驗。如今遠端教學還保有證書與教育的功能,那體驗呢?談戀愛、參加社團、走在校園內、暢玩各種學校演講與演唱會好像都沒了。
這些最吸引人的價值不見了,大家開始發現許多內容在開放式課程就可以看到,只有少數真的自出機杼的老師變成一堆人瘋搶,無聊的課沒人想看,眾學生打算不念大學或者先 gap year 等到疫情過去。明星學校有人不去一堆人還是瘋搶,後段學校收不到學生的情形只會更嚴重。這對台灣而言也是一樣,會加速某些後段大學倒閉的命運。
共富社會
危機
這個社會告訴我們,你越努力勞動,生產越好的東西別人,你就能賺到越多錢。透過利己主義來利他人,達到社會的共富共好,這是資本主義的信條之一。然而以自私為出發點的考量,人們就可能將外部成本例如污染、環境破壞當成眼不見為淨。不僅如此,資本主義只鼓勵獲勝者,不管你用的是什麼手段,如此一來所造成的就是贏家一路贏,甚至是由不當手法贏;輸家受到懲罰,連帶不當手法的外部成本也會一併吸收。更麻煩的是,贏家還會延續到下一代,造成階級複製,有錢人的小孩有機會上更好的教育。
決定美國人預期壽命最重要的一個指標,
是他們出生住家的郵遞區號。
應該管控這個貧富差距擴大的美國政府卻失能了,這是為什麼?除了問題本身難解,企業的關說、賄賂以及政商裙帶關係,還有人民的極端個人主義,導致政府不被信任,淪為被嘲諷的對象與笑柄。當疫情爆發時,每人都不想聽政府勸告,才導致疫情爆走。
美國政府的紓困政策也遭人詬病。現在透過舉債來紓困,發給每人一樣的錢(這怎麼好像某位韓先生被打臉的說辭 ),同時也把錢拿去補助許多公司並提高減稅金額。殊不知大家也在想著如何延續這筆錢,於是投資更多錢進入股市,讓富者擁有更多資產可以揮霍。這些對後代的竊錢行為最後助長的是那些年收入超過百萬美元的人們,股市更是達到歷史新高。
現在的迪士尼樂園有快速通行票,有錢人可以花更少的時間玩到更多的遊樂設施,多的時間還可以休息、多讀書。窮人只能花時間等感到疲倦、心情更差、放假不像放假,讀書更無法專心。
這些經濟階級制度與不當政策最大的影響除了債留子孫,將來有天又會經濟崩潰以外,貧富差距會讓貧困的人們產生經濟焦慮、過度勞動、憂鬱症、壓力過大而產生各種健康失衡,造成社會動盪的程度說不定比臉書撕裂社會的貼文還要更為嚴峻。對於富者而言,卻會認為「自己確實比較努力、比較優秀」而忽略階級複製的現象。
轉機
要如何改變危機呢?從改變自己開始,或多或少信任美國政府以及專業人士的判斷,沒人喜歡每天被攻擊,沒人喜歡被質疑專業後又被指責沒發揮專業。至少看完《火神的眼淚》後我是這麼想的。
真正決定幸福感的並不是你擁有什麼,而是你沒有什麼。
更準確地來說,是沒有恐懼感了。
美國政府要做的目標有兩個:提供扶持個人的力量、限制私營公司。
在產業上保護人民,而非保護公司。像是德國的短工制度,疫情期間老闆讓員工停休後,經申請可以由政府給予員工三分之二的工資,勞工仍然有工作可做,只是錢的部分需要稍微共體時艱。面對科技巨頭應該站穩腳步,把控制權拉回政府手裡。更何況有競爭的市場才能真正帶動創新發展,這些巨頭過的越來越安逸社會創新只會遲緩。
書中不斷強調冠病毒工作隊的概念,人類要革除病毒一定要靠積極的圍堵,要做的事也很簡單:檢測、追蹤、隔離。對於美國龐大人口而言,檢測可能很困難,但是各地閒來無事的高中生、大學生可以幫忙,同時政府也可以像僱用員工般給予薪酬,解決他們的經濟困境。(雖然我挺好奇他們的父母會不會讓小孩去第一線,畢竟不是戰時強制性的,大家也沒什麼愛國心...)而這樣的共同敵人也有助於緩和國內兩黨鬥爭所引發的社會撕裂。
共富社會 Commonwealth 並非憑空而來,而是一番塑造。
結論
我看到科技巨頭覺得他們越來越有錢是不變的事實,但他們不斷的擴張也是為了兌現之前自己在董事會上不斷開出來的新承諾。就像一隻巨獸不停吞食,不斷長肥的自己需要更多的食物,總有一天食物會不夠,更何況這些食物還是垃圾食物,對健康幫助不大。就如同美國很多投資的錢都是借來的,甚至有些是公司大肆購買自己股票使股票高漲,不知道這些問題什麼時候會搞垮美國經濟。
但在那之前,這隻巨獸仍會不斷成長,你有可能從中得到的大錢,也有可能血本無歸。曾經的龍頭網站或企業在十年之內就更替了,那這些企業的未來呢?
有關巨獸的問題可以回到
《一人公司》那本書所談到的問題 —— 上市的公司很有可能會被股東控制或玩弄,而且為了養他們的胃口,公司只能無止盡地擴張,直到付不起成本,倒台。但是富者階級的人們可以把自己的錢拿走,不至於血本無歸,頂多公司沒了,自己還有下半輩子清福可以享。那投資人呢?他們的客群呢?
【今日行動】
對於疫情後的產業變化你有什麼觀察嗎?還是你就處在暴風中心呢?
跟我分享你的想法吧!
難易度:★★★☆☆
可讀價值:★★★★☆
保存價值:★★★☆☆
書名:《疫後大未來》《Post Corona : from crisis to Opportunity》
副標題:《誰是大贏家?全球五十大最佳商學院教授蓋洛威剖析全新商業環境下的挑戰及商機》
作者:Scott Galloway 史考特.蓋洛威
出版社:遠流出版社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
對了,本書錯字...有點...請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