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_使用者旅程:從小紅帽故事來理解使用者旅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3. 內容重點
4. 心得

原文網址:使用者旅程:從小紅帽故事來理解使用者旅程

raw-image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 產品經理、UI/UX設計師常用的方法論:使用者旅程 User Journey Map
  • 對使用者旅程有個基本概念

作者想表達甚麼?

  • 何謂使用者旅程 User Journey Map?
  • 使用者旅程地圖的幾個關鍵要素

重點內容

什麼是使用者旅程?

  • 使用者旅程分析是產品經理或是UI/UX設計師很常用的方法論
  • 產品經理要「真正掌握一個產品」最基本的工具
  • 在尋找問題或是尋找機會時
  1. 先嘗試描繪出這個使用者的情境,還有他達成任務的旅程
  2. 找出我們的產品,可在旅程中,如何和使用者互動、有哪些接觸點協助使用者達成任務
  • 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
  1. 描繪出這個人如何使用你的產品,達到他的目的
  2. 中間會經過什麼過程、和你的產品有什麼接觸
  • 為什麼要學習使用者旅程?
  1. 最重要的就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與設計」
  2. 去除自己的「認為」、「以為」,改用「我們觀察到使用者在這個流程…」,能幫助你設計出更符合使用者需要的產品。

小紅帽的故事

  • 主角小紅帽
在使用者旅程地圖中,你也要選定一個使用者,根據他的體驗來描繪地圖
  • 小紅帽是個小女孩,非常愛奶奶
這是使用者的「人物設定」,也就是我們做產品時的「使用者輪廓」,中國叫做「用戶畫像
  • 小紅帽要去找奶奶
這是使用者的「目的」
  • 小紅帽要先穿過森林,才能到達奶奶的家
這是使用者的「旅程」
  • 小紅帽中間遇到了大野狼,將奶奶的住處資訊告訴了大野狼,同時基於對奶奶的愛,以及大野狼提供的資訊,決定留在森林中採完花再前進
  1. 使用者「基於目的以及使用者輪廓」,在旅程中發產出的「各個動作」
  2. 以及使用者在這些「接觸點」的「感覺與情緒」

使用者旅程地圖的幾個關鍵要素

一個使用者,一個具體的使用者

  • 很多產品經理會「先射箭再畫靶」
  1. 先決定要做什麼功能,再想像一下告訴工程師「使用者會怎麼用這個功能」
  2. 實際上有許多功能是天馬行空的,因為心中沒有使用者。
  • 想像出來的功能
  1. 為了比規格時有所不同而特意不同
  2. 因為硬體已經發展出了很厲害的模組,所以要做到產品上

這個使用者的輪廓以及行為

  • 確立這個輪廓可以幫助我們更能同理使用者,設計出符合這個使用者需要的旅程
  • 需要透過使用者訪談、觀察、確認數據等等行為,才能確認,而非天馬行空
  • 例如年紀、常用手機還是電腦,在什麼時候使用、生活作息、消費習慣等

這個使用者,使用你的產品或服務,要達到什麼目的、解決什麼問題?

  • 電商app為例
  1. 購物其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2. 購物的目的,可能是「買到需要的東西」,也有可能是「排解無聊逛逛」,也可能是「看看有沒有特價可以買」
  3. 你還可以進一步發掘,他要的是「一次買好所有東西」,還是「買到新奇的東西」,還是「快速方便買到想要的東西」等等。

這個使用者要達到目的,中間要經過什麼流程

  • 流程要盡量列細一點,更能發現哪邊可能你在思考產品時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對使用者來說,卻可能是流失的關鍵點。
結帳流程只列了「刷卡」,就很可能遺失「3D驗證」關鍵點。
  • 流程並不只是「使用者在你的操作介面上的流程」
有許多公司的「產品」包含拿到之後的體驗,或是購買產品之後享受的服務。

在這些流程中,這個使用者會接收到或是需要什麼資訊、做什麼動作、和你的產品有什麼互動、可能會有什麼情緒

  • 做產品要建立「AHA! moment」
  1. 驚喜其實就是一個接觸點
  2. 想讓使用者驚喜,也要放對地方才有效果
  • 使用者旅程的分析,就是要幫助你思考
  1. 這個驚喜要怎麼設計、放在什麼地方才能適得其所?
  2. 什麼地方只要順順讓它過去不出問題就好?
例如結帳流程:
  1. 付款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讓使用者「無感」
  2. 不要在這裡做太多強調,為他移除所有障礙,順順過去就好
  3. 避免喚起使用者的「理性意志」

個人心得

  • Use story跟User Journey Map差別
「從使用者的行為找出關鍵點」的概念
都使用「故事線」當主幹
  • Use story
  1. 目的在從使用者的操作行為裡找到各種功能、並排出優先順序
  2. 可以探討使用者想要什麼功能、重要的先開發、達成團隊共識
  3. 沒辦法確定這樣做下去後使用者是否滿意
  • User Journey Map
  1. 關心使用者在各階段互動的情感並想辦法改良、提升滿意度
  2. 只會告訴你使用者因為什麼原因所以覺得不高興
  3. 無法提供讓使用者高興的解法
  • 以機車產業來說
User Journey Map:各個會使用機車的情境流程;
Use story:每個情境下的使用者如何與機車互動。
  • 宏佳騰主導的CROXERA安全車聯網聯盟
未來要思考智慧儀表系統與使用者互動,可以從User Journey Map先下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5會員
515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2/28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通往糖麵包山的那條路》是本足足有78頁的繪本,畫風輕柔如水, 而故事裡想說的也如細雨潤無聲般,悄默的溫柔了心靈。 ⛰️⛰️⛰️⛰️⛰️⛰️⛰️⛰️⛰️⛰️⛰️⛰️⛰️⛰️⛰️⛰️ 每個星期天,獾奶奶會走到糖麵包山頂。 她在路上採香菇,也幫助需要幫助的朋友。 有時,路上還會發生特別的相
Thumbnail
《通往糖麵包山的那條路》是本足足有78頁的繪本,畫風輕柔如水, 而故事裡想說的也如細雨潤無聲般,悄默的溫柔了心靈。 ⛰️⛰️⛰️⛰️⛰️⛰️⛰️⛰️⛰️⛰️⛰️⛰️⛰️⛰️⛰️⛰️ 每個星期天,獾奶奶會走到糖麵包山頂。 她在路上採香菇,也幫助需要幫助的朋友。 有時,路上還會發生特別的相
Thumbnail
  2022年買的書又疊成山,還有不少本都還沒讀完,畢竟現在的工作實在太忙了,整天都在加班,沒什麼時間可以看書,就連讀書心得的分享也都沒什麼時間可以寫,等我有空可以寫的時候,卻又因為拖得有點久,早就忘的七七八八,實在是很可惜,目前在考慮有啥方式可以輔助我記憶,如今只想到作筆記之類的,但沒有看完完整的
Thumbnail
  2022年買的書又疊成山,還有不少本都還沒讀完,畢竟現在的工作實在太忙了,整天都在加班,沒什麼時間可以看書,就連讀書心得的分享也都沒什麼時間可以寫,等我有空可以寫的時候,卻又因為拖得有點久,早就忘的七七八八,實在是很可惜,目前在考慮有啥方式可以輔助我記憶,如今只想到作筆記之類的,但沒有看完完整的
Thumbnail
圖多!蠟筆小新聽故事、抓昆蟲、釣魚、跑腿、寫日記體驗暑假,我們體驗人生!
Thumbnail
圖多!蠟筆小新聽故事、抓昆蟲、釣魚、跑腿、寫日記體驗暑假,我們體驗人生!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使用者旅程:從小紅帽故事來理解使用者旅程。 1. 何謂使用者旅程? 2. 小紅帽的故事 3. 關鍵要素:一個具體的使用者、使用者輪廓、如何與你的產品或服務互動、要達到什麼目的、中間要經過什麼流程、解決什麼問題、需要什麼資訊、接收後的情緒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使用者旅程:從小紅帽故事來理解使用者旅程。 1. 何謂使用者旅程? 2. 小紅帽的故事 3. 關鍵要素:一個具體的使用者、使用者輪廓、如何與你的產品或服務互動、要達到什麼目的、中間要經過什麼流程、解決什麼問題、需要什麼資訊、接收後的情緒
Thumbnail
使用者旅程分析是產品經理或是UI/UX設計師很常用的方法論,甚至我認為,這是產品經理要「真正掌握一個產品」最基本的工具。 什麼是使用者旅程呢?它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描繪出這個人如何使用你的產品,達到他的目的、中間會經過什麼過程、和你的產品有什麼接觸」的整個過程。
Thumbnail
使用者旅程分析是產品經理或是UI/UX設計師很常用的方法論,甚至我認為,這是產品經理要「真正掌握一個產品」最基本的工具。 什麼是使用者旅程呢?它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描繪出這個人如何使用你的產品,達到他的目的、中間會經過什麼過程、和你的產品有什麼接觸」的整個過程。
Thumbnail
產品設計的過程,就是產品經理洞察用戶需求,並且轉化成具體產品功能的過程,所以說,用戶需求抓得精準,才是一個產品成功的關鍵。而產品思維的本質,就是「用戶洞察」,因此,產品經理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鍛鍊產品思維,才能提高對用戶需求覺察的敏銳度……
Thumbnail
產品設計的過程,就是產品經理洞察用戶需求,並且轉化成具體產品功能的過程,所以說,用戶需求抓得精準,才是一個產品成功的關鍵。而產品思維的本質,就是「用戶洞察」,因此,產品經理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鍛鍊產品思維,才能提高對用戶需求覺察的敏銳度……
Thumbnail
(一) 語言☑️會學大人用更多的句型說話,如「要去阿嬤家『還是』我們家?」、「我不會OOXX,等長大一點再OOXX」。☑️能更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我很怕看牙醫,我很勇敢」、「我喜歡OOXX,我不喜歡OOXX」等。☑️你我他的使用:會使用「他/她」第三人稱代名詞。「你/妳」的用法有時仍會用錯。☑️
Thumbnail
(一) 語言☑️會學大人用更多的句型說話,如「要去阿嬤家『還是』我們家?」、「我不會OOXX,等長大一點再OOXX」。☑️能更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我很怕看牙醫,我很勇敢」、「我喜歡OOXX,我不喜歡OOXX」等。☑️你我他的使用:會使用「他/她」第三人稱代名詞。「你/妳」的用法有時仍會用錯。☑️
Thumbnail
花70%的時間在研究和分析上,而非設計 用戶研究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通常規模較大的公司會成立專門的用戶體驗設計部門(UED Center)來負責,除了專業性較高之外,也能夠避免產品經理帶入自身的偏見。 如果有UED的人負責做用研,那是不是產品經理就不需要做了呢?
Thumbnail
花70%的時間在研究和分析上,而非設計 用戶研究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通常規模較大的公司會成立專門的用戶體驗設計部門(UED Center)來負責,除了專業性較高之外,也能夠避免產品經理帶入自身的偏見。 如果有UED的人負責做用研,那是不是產品經理就不需要做了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