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理科太太「太空人維他命」文案分析,如何行銷能讓6000多人買爆?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3. 內容重點
4. 心得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 理科太太的「太空人維他命」,最近討論度很高,評論兩極
  • 文案獲得專案人士(作者)的肯定,可以當作很好的行銷研究案例
  • 文案的敘述方式值得參考學習,本篇文章作者分析的部分也值得一看

作者想表達甚麼?

  • 專家與一般民眾在「太空人維他命」文案上有嚴重的認知落差
  • 分析理科太太的文案是如何利用認知落差,揚長補短,避開缺點描述

重點內容

觀眾與專家的認知落差
  • 一般人和專家對這件事,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
  • 一般觀眾
  1. 代言人符合形象,名校畢業,又是藥學博士
  2. 有眾多藥師和使用者好評幫她背書,感覺起來好像真的很有效
  3. 符合剛需,又適用於現代繁忙社會的新產品
  • 專家
  1. 又一個「網紅」在利用自己的名氣薛錢
  2. 所有劑量少到不可思議,幾乎都是「有效劑量」的1/4
  3. 當中還添加對孕婦和小孩有害的CoQ10元素
  • 「配藥方面」有很大的「認知落差」
關鍵訊息是什麼?
  • 一般人不懂「有效劑量」這個專有名詞
每天攝取的各項營養素指標,必須要達到一個最低數值
不然就會是吃心酸的,有吃跟沒吃一樣,類似於安慰劑
  • 理科太太的「太空維他命」
有效劑量只有四分之一,就真的是吃心酸的。
  • 以她標示的一日50元來看,一天需要吃到4份
也就是說要花到200-250元左右,才符合有效劑量的效果
這價格,幾乎是你買台灣其他保健品牌的兩倍以上
理科太太的優劣勢
  • 優勢:有強大的名人光環
  • 劣勢:商品研發很弱,可能會被專家砲轟
  • 假如你是理科太太,現有的資訊是
  • 你也很清楚你自己賣的產品是爆利
  • 更清楚一般人對於保健食品這塊領域,是嚴重缺乏知識的。
  • 那麼你現在的任務就是:要怎麼形容,讓你的產品看起來物超所值?
  • 任務有兩個
任務1:提升產品信任度
任務2:不被人發現其實你賣的很貴
提升產品信任度
  • 學歷
理科太太:美國哥倫比亞生物工程醫學碩士;
理科先生:南加州USC藥學博士
  • 做事態度
  1. 形容自己做事「龜毛」,老公又「不懶惰」。
  2. 這兩個形容詞都是正面形容詞,形容做事嚴謹,追求完美,又很勤快。
  • 研發過程
  1. 以藻油、亞麻仁油加強油溶性成分的吸收,取代化學賦形物的添加,讓膠囊充填完整;
  2. 以特殊技術使不同極性的成分,不添加乳化劑也能完美相容;
  3. 選用專業的日本充填機型,打造市場罕見的油粉相容液態光漾硬膠囊。
  • 維生素介紹、營養師/專家背書、頂級材料(篩選出各國最頂級安全的用料)
  • 顧客好評見證
一個月的百人封測,將近七成以上的受測者表示:能增強體力、提升效率、提振精神、幫助入睡及讓思緒靈敏
  • 檢驗標章、七天退款期、成分標示
  • 開發成本很高
要把所有成分放在一起,有好幾層技術門檻要跨越,開發成本與市場規模不成正比
不被人發現其實你賣的很貴
  • 要怎麼隱藏高昂的販售價格這劣勢?
隱藏資訊有兩個:「藥劑量不達標」、「價格是他人兩倍以上」
  • 價值是比較出來的
  1. 沒有個「對照物」,一般人幾乎無從感知
  2. 這裡她找來的對照物是美國品牌和台灣品牌的保健品
  3. 她的核心隱藏點,是「有效劑量」這個專業知識。
它沒告訴你的是,它的每日有效劑量其實都不達標,你吃了也沒效。
  • 宣傳角度:配方完善,該有的營養素都有,一瓶抵多瓶
消費者接收到的訊息是,以為吃一瓶就可以「補足」所有營養素了。
在價值感知上,消費者已經被誤導了。
  • 售價是以單瓶的價格去跟其他「充足營養素」的它牌相比
  1. 每月購買價是1500元,它牌是3113元
  2. 每日花費50元,它牌是103元
  • 從這個角度來看,她的價格是真的比它牌便宜
她知道自己的價格是不具優勢的
她不會說幫你「省錢」,她說的都是幫你「省時間」。
同樣都是省,她用「省時間」這切入點來替換掉「省錢」。
結論
  • 在提升「產品信任度」裡,她敘述的很完善,該有的元素她都有
  • 銷售頁做得很出色,該有的元素都有
  • 不該提到的話題,都用揚長補短的方式來避開
  1. 如果是一般人,不具備一定水準以上的藥學知識,是完全看不出破綻
  2. 她在隱藏自己產品缺點上,做得很出色,對於行銷研究是很好的案例
  • 她和其他保健品牌相比
沒有線下管道,可能有很大部分費用是要用來當作廣告費、宣傳費或是研發費。
  • 通常網紅或是商家怎麼說,你就只能信什麼
一般人跟商家,甚至跟專業人士之間,對於商品的研究和認知,差距很大的
我們就只是一般人而已,也根本搞不懂產品好壞的差別

個人心得

  • 本文文眼:
商家可以思考消費者其實什麼都不懂
怎麼利用認知落差,找到切入點來避開缺點描述
  • 利用資訊差創造資訊價值:個人在澳洲的案例
  • KOL與專家的矛盾導火線,近期開始燃燒
  1. 尼采事件:老高 V.S 朱建豪(研究尼采哲學的專欄作家、碩士論文研究尼采的哲學)
  2. 肝膽排石法:愛莉莎莎 V.S 蒼藍鴿
222會員
431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