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區分常見的論述方式時,會用到王一奇老師在《另類時空讀書館》中談的方法。
(補充:這本書名字取得很友善,但內容有些難度,建議試閱兩章後再下手。)
在閱讀媒體內容後,我們常常會有各式各樣的「論述」,像是常見「總結」、「意見」、「預測」、「推論」,甚至是最近很流行的「通靈」(指與關連性薄弱的推測)一詞,都算是媒體閱讀後的論述。
這些論述往往不是媒體內容提及的,有時甚至相去甚遠,在建立自己的論述時,其中會包含事實與推論,而要總結出事實與推論,則需要使用到歸納、演繹等等的方式,但在使用這些方式之後,要如何確認得出的結論並未偏離事實呢?
運用歸納、演繹等等的方式時,除了媒體內容的事實外,也都會運用到假設性思考,這樣才能得到某些「基於現實」的論述。而假設性思考的型態,則影響我們是否能夠得到正確結論。
什麼是假設性思考?
假設性性思考的本質是「在某個設定的情況下,其結果為何」。這是在歸納、推論時,腦海中都會出現的思考方式,這個假設性思考是否能夠反映現實相當重要,卻未必能直接在過程中找到。
先說歸納,比方說:「小明有三張不及格的數學考卷,他的數學能力低於學生平均」這個論述,其中蘊含一個假設性思考:「數學能力低於學生平均,則考卷成績不及格」。
在推論時也一樣,比方說:「基於地板是乾的,可以得到昨天沒有下雨」這個論述,就是依據「如果昨天下雨,則今天地板會是濕的」的假設性思考來進行判斷的。
區分假設性思考
這些假設性思考,可以運用一個侷限性方程模型來表現。這個有限的方程模型用方程式來涵蓋所有事件與其關連性以及事實(結果)。而方程模型中,常見的事件與事實間的關連性,有兩種假設可以表示:
- 共伴性假設:若原因為真則結果為真,且在任何結果為真的情況中,都可以找到原因為真。
舉例來說:「看到火焰,表示存在助燃物(如:氧氣)」,而這句的假設性思考為「若存在助燃物、可燃物、溫度到達燃點,則燃燒」。
- 干預性假設: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原因改變則結果改變。
舉例來說:「若是室內溼度上升,則溼度計指數上升」,在這個原因─結果的關連中並不考慮溼度計壞掉的狀態等等。
假設性思考是一種考慮模擬狀態的思考方式,侷限性方程模型能呈現這種環境事件限制。當我們將有相關的事件全部列出,並改寫成方程模型時,我們就有一種方式判斷其原因與結果的是共伴性假設還是干預性假設,以及在什麼情況下符合現實。
比方說「如果昨天下雨,則今天地板會濕」;便是干預性假設,由於今天太陽強度會影響到這句話的效力,也就是說這個假設性思考必須要依賴特定「情境」才會是真實的。
要如何建立出符合事件的方程模型,請閱讀王一奇老師的《另類時空讀書館》。但即便不討論方程模型的數學內容,僅透過兩種關連的粗淺概念,我們還是得以重新檢視如何呈現推論。
論述中常被省略的部分
在方程模型的架構下,我們注意到「原因」、「環境(模型)」、「假設性思考」、「結果」都是重要的。透過媒體識讀獲得相關內容時,我們也都會運用這四個部分。在論述中,如果要讓讀者獲取完整脈絡,就需要寫出這四個部分詳細內容。
但在日常生活時,我們生活在相同的環境和文化下,「模型」、「關連性」常常會有相似的部分,說話時便不會重複提及,有些時候甚至會省略「原因」,最終呈現論述中的只有「結果」。
在省略的溝通中,溝通對象的內心就必須能夠產生出類似的結果。例如這個預測:「小明的數學能力低於學生平均。」由於完全沒有提出原因,讀者必須要對小明有所認識,才能判斷這個論述是否符合現實。
而在省略原因和關連性之後,很難確認讀者是否能認同自己的論述和背後的假設性思考,所以提供恰當的原因就很重要了。
為論述給出恰當的原因
在對不特定對象溝通時,確認假設性思考在什麼情境會是有效的,為推論提供恰當的原因,可以有效地減少分歧。而且提供出完整的資訊,有助於進一步論述的內容是否為真,或者是否有逸失的條件未被考慮到。
繼續探討「小明的數學能力低於學生平均。」的這個推論,補充的原因可能相對簡單「小明有三張不及格的數學考卷,他的數學能力低於學生平均。」
認為「數學能力低於學生平均」、「不及格考卷」具備干預性假設關連的讀者,就會接受這個論述,就像接受「溼度計指數上升,則室內溼度上升」一般。
但是這裡一樣會有些問題,「三張不及格考卷」是否能夠充足的代表小明的數學能力呢?還有這三張數學考卷會不會全班都不及格呢?甚至這三張數學考卷根本就是題目有問題已經不列入學期成績?
所以我們也可以採用另一種干預性假設,提出另一種原因:「小明上學期數學不及格,班上只有他一個,他的數學能力低於學生平均。」在這個論述中,原因─結果中間的「環境(模型)」、「假設性思考」更具備說服力,讀者同意的機率也就變高了。
註:上面主要是講述用單因子關連,且不討論機率。這些深入的內容,都請直接閱讀《另類時空讀書館》,不在此文說明了。
假設性思考與溝通障礙
接著來談談假設性思考形成的溝通障礙。類似的假設性思考會形成同溫層,因為雙方會從媒體內容上得到類似的結果,同時在相同領域推論事情也有近似的結論。尤其是在對話省略到只剩結果時,要內心知道對方思考方式,才能表達接受或反對。
比方說把「如果存在X黨的人,則狀況變糟。」當成「若存在助燃物、可燃物、溫度到達燃點,則燃燒」一般的共伴性假設進行思考,就會出現「為什麼K市淹水?因為市長是X黨的人。」或者「為什麼J黨的政策被罵?因為X黨在背後做操作」等論述。
(X黨是任何可以擔任總背鍋的黨派,並無特指哪個黨派)
這種共伴性假設能在一小部分的人中建立出非常輕鬆的溝通,因為不論任何議題,只要代入這種假設,都可以有解。但這也很難讓人接受,因為我們不可能在所有狀況變糟的時候,都能在原因中找到X黨的人,就連水逆都沒有這麼大能力。
不過這種假設仍被廣泛使用,因為這並不是用在找到事情處理方式,而是為了建立出與世隔絕的思考模式,塑造死忠的粉絲。這種共伴性假設讓歸納和演繹都會像鬼打牆一般指向X黨,最終的論述也因為無法精確描述事實,很難產生用處。
如果要破除這樣的情境,就是要檢視自己的假設性思考,盡量去收集跟事件相關的事件,仔細檢查結果所依賴的環境條件,建立出一組假設性思考是可以指出現階段需要修正的問題。
論述是最好的橋樑
由於假設的內容有時並不真實存在,難以透過現實判斷真偽。而《另類時空讀書館》便是提供能更好的理解、說明、操作理性的方法,來去認假設真偽。
每個人假設都是不同的,而意識到假設性思考依賴環境條件,也會知道這些假設也不是放諸四海皆准。
但是在這些差異性中,有許多的溝通依然能夠進行,也需要進行。而我相信注意彼此思考中所提及的環境與關連性,恰當的論述便能成為跨越不同假設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