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識讀後的論述,如何寫出論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篇區分常見的論述方式時,會用到王一奇老師在《另類時空讀書館》中談的方法。
(補充:這本書名字取得很友善,但內容有些難度,建議試閱兩章後再下手。)

在閱讀媒體內容後,我們常常會有各式各樣的「論述」,像是常見「總結」、「意見」、「預測」、「推論」,甚至是最近很流行的「通靈」(指與關連性薄弱的推測)一詞,都算是媒體閱讀後的論述。

這些論述往往不是媒體內容提及的,有時甚至相去甚遠,在建立自己的論述時,其中會包含事實與推論,而要總結出事實與推論,則需要使用到歸納、演繹等等的方式,但在使用這些方式之後,要如何確認得出的結論並未偏離事實呢?

運用歸納、演繹等等的方式時,除了媒體內容的事實外,也都會運用到假設性思考,這樣才能得到某些「基於現實」的論述。而假設性思考的型態,則影響我們是否能夠得到正確結論。

什麼是假設性思考?

假設性性思考的本質是「在某個設定的情況下,其結果為何」。這是在歸納、推論時,腦海中都會出現的思考方式,這個假設性思考是否能夠反映現實相當重要,卻未必能直接在過程中找到。

先說歸納,比方說:「小明有三張不及格的數學考卷,他的數學能力低於學生平均」這個論述,其中蘊含一個假設性思考:「數學能力低於學生平均,則考卷成績不及格」。

在推論時也一樣,比方說:「基於地板是乾的,可以得到昨天沒有下雨」這個論述,就是依據「如果昨天下雨,則今天地板會是濕的」的假設性思考來進行判斷的。

區分假設性思考

這些假設性思考,可以運用一個侷限性方程模型來表現。這個有限的方程模型用方程式來涵蓋所有事件與其關連性以及事實(結果)。而方程模型中,常見的事件與事實間的關連性,有兩種假設可以表示:

  1. 共伴性假設:若原因為真則結果為真,且在任何結果為真的情況中,都可以找到原因為真。
    舉例來說:「看到火焰,表示存在助燃物(如:氧氣)」,而這句的假設性思考為「若存在助燃物、可燃物、溫度到達燃點,則燃燒」。
  2. 干預性假設: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原因改變則結果改變。
    舉例來說:「若是室內溼度上升,則溼度計指數上升」,在這個原因─結果的關連中並不考慮溼度計壞掉的狀態等等。

假設性思考是一種考慮模擬狀態的思考方式,侷限性方程模型能呈現這種環境事件限制。當我們將有相關的事件全部列出,並改寫成方程模型時,我們就有一種方式判斷其原因與結果的是共伴性假設還是干預性假設,以及在什麼情況下符合現實。

比方說「如果昨天下雨,則今天地板會濕」;便是干預性假設,由於今天太陽強度會影響到這句話的效力,也就是說這個假設性思考必須要依賴特定「情境」才會是真實的。

要如何建立出符合事件的方程模型,請閱讀王一奇老師的《另類時空讀書館》。但即便不討論方程模型的數學內容,僅透過兩種關連的粗淺概念,我們還是得以重新檢視如何呈現推論。

raw-image

論述中常被省略的部分

在方程模型的架構下,我們注意到「原因」、「環境(模型)」、「假設性思考」、「結果」都是重要的。透過媒體識讀獲得相關內容時,我們也都會運用這四個部分。在論述中,如果要讓讀者獲取完整脈絡,就需要寫出這四個部分詳細內容。

但在日常生活時,我們生活在相同的環境和文化下,「模型」、「關連性」常常會有相似的部分,說話時便不會重複提及,有些時候甚至會省略「原因」,最終呈現論述中的只有「結果」。

在省略的溝通中,溝通對象的內心就必須能夠產生出類似的結果。例如這個預測:「小明的數學能力低於學生平均。」由於完全沒有提出原因,讀者必須要對小明有所認識,才能判斷這個論述是否符合現實。

而在省略原因和關連性之後,很難確認讀者是否能認同自己的論述和背後的假設性思考,所以提供恰當的原因就很重要了。

為論述給出恰當的原因

在對不特定對象溝通時,確認假設性思考在什麼情境會是有效的,為推論提供恰當的原因,可以有效地減少分歧。而且提供出完整的資訊,有助於進一步論述的內容是否為真,或者是否有逸失的條件未被考慮到。

繼續探討「小明的數學能力低於學生平均。」的這個推論,補充的原因可能相對簡單「小明有三張不及格的數學考卷,他的數學能力低於學生平均。」

認為「數學能力低於學生平均」、「不及格考卷」具備干預性假設關連的讀者,就會接受這個論述,就像接受「溼度計指數上升,則室內溼度上升」一般。

但是這裡一樣會有些問題,「三張不及格考卷」是否能夠充足的代表小明的數學能力呢?還有這三張數學考卷會不會全班都不及格呢?甚至這三張數學考卷根本就是題目有問題已經不列入學期成績?

所以我們也可以採用另一種干預性假設,提出另一種原因:「小明上學期數學不及格,班上只有他一個,他的數學能力低於學生平均。」在這個論述中,原因─結果中間的「環境(模型)」、「假設性思考」更具備說服力,讀者同意的機率也就變高了。

註:上面主要是講述用單因子關連,且不討論機率。這些深入的內容,都請直接閱讀《另類時空讀書館》,不在此文說明了。

假設性思考與溝通障礙

接著來談談假設性思考形成的溝通障礙。類似的假設性思考會形成同溫層,因為雙方會從媒體內容上得到類似的結果,同時在相同領域推論事情也有近似的結論。尤其是在對話省略到只剩結果時,要內心知道對方思考方式,才能表達接受或反對。

比方說把「如果存在X黨的人,則狀況變糟。」當成「若存在助燃物、可燃物、溫度到達燃點,則燃燒」一般的共伴性假設進行思考,就會出現「為什麼K市淹水?因為市長是X黨的人。」或者「為什麼J黨的政策被罵?因為X黨在背後做操作」等論述。
(X黨是任何可以擔任總背鍋的黨派,並無特指哪個黨派)

這種共伴性假設能在一小部分的人中建立出非常輕鬆的溝通,因為不論任何議題,只要代入這種假設,都可以有解。但這也很難讓人接受,因為我們不可能在所有狀況變糟的時候,都能在原因中找到X黨的人,就連水逆都沒有這麼大能力。

不過這種假設仍被廣泛使用,因為這並不是用在找到事情處理方式,而是為了建立出與世隔絕的思考模式,塑造死忠的粉絲。這種共伴性假設讓歸納和演繹都會像鬼打牆一般指向X黨,最終的論述也因為無法精確描述事實,很難產生用處。

如果要破除這樣的情境,就是要檢視自己的假設性思考,盡量去收集跟事件相關的事件,仔細檢查結果所依賴的環境條件,建立出一組假設性思考是可以指出現階段需要修正的問題。

論述是最好的橋樑

由於假設的內容有時並不真實存在,難以透過現實判斷真偽。而《另類時空讀書館》便是提供能更好的理解、說明、操作理性的方法,來去認假設真偽。

每個人假設都是不同的,而意識到假設性思考依賴環境條件,也會知道這些假設也不是放諸四海皆准。

但是在這些差異性中,有許多的溝通依然能夠進行,也需要進行。而我相信注意彼此思考中所提及的環境與關連性,恰當的論述便能成為跨越不同假設的橋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翡翠綠切開來都黑的的沙龍
22會員
55內容數
動畫影評
2022/01/15
上週 Vtuber Ninomae Ina'nis (此篇文章稱為 Ina) 直播的時候,有段對話非常有趣,也展現出 Ina 特有的溫柔人設。也被粉絲注意到並剪出來翻譯,在這篇文章中,我想拿這段影片對話來談我心目中的溫柔。
Thumbnail
2022/01/15
上週 Vtuber Ninomae Ina'nis (此篇文章稱為 Ina) 直播的時候,有段對話非常有趣,也展現出 Ina 特有的溫柔人設。也被粉絲注意到並剪出來翻譯,在這篇文章中,我想拿這段影片對話來談我心目中的溫柔。
Thumbnail
2021/09/03
8 月31日的時候,Alizabeth 娘娘上傳了採訪張守一的影片,在我的同溫層中激起不少質疑,有幾個KOL對於這段影片感到憤怒,認為不應該做這樣的採訪。這反而激起我的好奇,讓我去把影片看完了。 (PS:本文不會提到Alizabeth 娘娘採訪張守一的實際內容)
Thumbnail
2021/09/03
8 月31日的時候,Alizabeth 娘娘上傳了採訪張守一的影片,在我的同溫層中激起不少質疑,有幾個KOL對於這段影片感到憤怒,認為不應該做這樣的採訪。這反而激起我的好奇,讓我去把影片看完了。 (PS:本文不會提到Alizabeth 娘娘採訪張守一的實際內容)
Thumbnail
2021/08/22
前幾天朋友傳給我阿富汗喀布爾時報的一則女子管弦樂團的報導,看完之後想到最近阿富汗的狀況覺得有些感傷。而在塔利班掌權後,喀布爾時報也停更了。 最後想了想決定翻譯這報導,分享一下這段在2019年發生的事情。
Thumbnail
2021/08/22
前幾天朋友傳給我阿富汗喀布爾時報的一則女子管弦樂團的報導,看完之後想到最近阿富汗的狀況覺得有些感傷。而在塔利班掌權後,喀布爾時報也停更了。 最後想了想決定翻譯這報導,分享一下這段在2019年發生的事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這是10年前出版的The BCG Way套書的第一部曲,介紹了假說思考的重要性。透過假設情境,推演不同的策略與觀點。從選定課題或命題開始,建立暫時性的答案,稱為假說。進入驗證階段時,捨棄重於蒐集的資訊,有助於掌握問題全貌。假說驗證需要不斷往返的有效討論,並提出4個有效討論的訣竅。
Thumbnail
這是10年前出版的The BCG Way套書的第一部曲,介紹了假說思考的重要性。透過假設情境,推演不同的策略與觀點。從選定課題或命題開始,建立暫時性的答案,稱為假說。進入驗證階段時,捨棄重於蒐集的資訊,有助於掌握問題全貌。假說驗證需要不斷往返的有效討論,並提出4個有效討論的訣竅。
Thumbnail
命理學用現代科學一點的講法來看,我們可以稱之為預測學。 就像是你預測天氣的走向,何時會下雨,何時會放晴一樣,只是在概抓一個事件發生的機率大小,但不表示會100%準確。 那麼,所謂的預測學,是基於我們此時此刻當下的時間點來談論的,物質的時間、肉體的時間...等等。 但萬一其實我們所即將經歷的未來
Thumbnail
命理學用現代科學一點的講法來看,我們可以稱之為預測學。 就像是你預測天氣的走向,何時會下雨,何時會放晴一樣,只是在概抓一個事件發生的機率大小,但不表示會100%準確。 那麼,所謂的預測學,是基於我們此時此刻當下的時間點來談論的,物質的時間、肉體的時間...等等。 但萬一其實我們所即將經歷的未來
Thumbnail
有一種推理小說,大部分看過的讀者只會跟你說:「我什麼都不能說,總之看吧!」 聽到這句話,讀過一定數量的推理小說的人便會立即猜到該小說八成是加入了稱為「敘述性詭計」的誤導技巧。但有趣的是,你知道敘述性詭計是日本推理小說用語,不存在於歐美創作當中嗎?
Thumbnail
有一種推理小說,大部分看過的讀者只會跟你說:「我什麼都不能說,總之看吧!」 聽到這句話,讀過一定數量的推理小說的人便會立即猜到該小說八成是加入了稱為「敘述性詭計」的誤導技巧。但有趣的是,你知道敘述性詭計是日本推理小說用語,不存在於歐美創作當中嗎?
Thumbnail
哲學的思考方法為,一假設問題的提出,然後再藉由論證的方式證成一預設的概念,最後獲得一個解答、一個立場、一個理論。不管是哲學理論或科學理論,都共同面對一個問題─理論永遠只反映事實的某個片段而已;因為形成理論的過程,是一個將複雜問題「簡化」的過程。哲學方法有沒有可能反應真實的複雜呢?當哲學能夠反
Thumbnail
哲學的思考方法為,一假設問題的提出,然後再藉由論證的方式證成一預設的概念,最後獲得一個解答、一個立場、一個理論。不管是哲學理論或科學理論,都共同面對一個問題─理論永遠只反映事實的某個片段而已;因為形成理論的過程,是一個將複雜問題「簡化」的過程。哲學方法有沒有可能反應真實的複雜呢?當哲學能夠反
Thumbnail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說明: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用機率思考的方式,做出更好的選擇。機率思考即是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腦中同時想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境,並推估各種情形發生的比例,就可以比較準確無誤做出預測,並選擇較適當的方案。 除了機率思考之外,另外我們還需要學會「假設」,透過正確假設
Thumbnail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說明: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用機率思考的方式,做出更好的選擇。機率思考即是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腦中同時想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境,並推估各種情形發生的比例,就可以比較準確無誤做出預測,並選擇較適當的方案。 除了機率思考之外,另外我們還需要學會「假設」,透過正確假設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事實、觀點、立場及信仰-思考的底層邏輯,並強調事實的客觀性以及觀點、立場、信仰等的主觀性,透過這些概念來反思自身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事實、觀點、立場及信仰-思考的底層邏輯,並強調事實的客觀性以及觀點、立場、信仰等的主觀性,透過這些概念來反思自身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本章說明瞭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兼聽不同理論,並且具有自我反駁的能力。同時提到了每個理論都有其前提,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視的。
Thumbnail
本章說明瞭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兼聽不同理論,並且具有自我反駁的能力。同時提到了每個理論都有其前提,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視的。
Thumbnail
在生成研究問題,並且對於先行研究進行過一系列的文獻探討之後,研究者可以提出研究假說。會有假說,主要是研究者在提出研究問題的時候,可能心有定見,問題才能成立。上野千鶴子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提出假說。 例如研究者觀察到學生在高中時期經過激烈的考試競爭後上大學,但在上大學後
Thumbnail
在生成研究問題,並且對於先行研究進行過一系列的文獻探討之後,研究者可以提出研究假說。會有假說,主要是研究者在提出研究問題的時候,可能心有定見,問題才能成立。上野千鶴子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提出假說。 例如研究者觀察到學生在高中時期經過激烈的考試競爭後上大學,但在上大學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