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職場仆街論 Ch.8】成為一位仆街,原來是人們默默實現願望的方法?│不自知仆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潛意識的預期」是一個複雜有趣且具有臨床意義的概念,我在Ch.7開章時舉的例子是:一位女士突然撥弄起頭髮、拉動一下衣服,彷彿是平時有人看自己時的小舉動,並在下一秒「直覺地」轉身,果真看到有位男士在注意自己。

然後在內文裡,我又舉了不少例子,其中一個是「月經」,試著說明女性如何因為潛意識的預期,加上一點教育和文化的因素,讓自己受害般真的演活了同事眼中的「仆街」。──還沒有唸的讀者可以先回去看完Ch.7,今天才比較能銜接喔!

這種「意識的自我不知道,但在潛意識裡卻很了解自身行為將產生怎樣的效果、引發他人怎樣的反應」的力量,一直影響著人與人的關係構成與走向,對我們渴望、卻又常常失敗的關係起著重要的決定性條件。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2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躺椅上情感的潛意識法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1.3K會員
179內容數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2021/10/21
在Ch.8裡,我談到人們對自己的「知道」,其實不多於自己對自己的「猜測」。因為潛意識最真實的一面,往住是向自我隱藏的。而隱藏的東西,又會以「症狀式」的表達方式重返,最常見就是在人與人的關係中、或今天的社會就是在人們如何使用社交媒體的方式中呈現。
Thumbnail
2021/10/21
在Ch.8裡,我談到人們對自己的「知道」,其實不多於自己對自己的「猜測」。因為潛意識最真實的一面,往住是向自我隱藏的。而隱藏的東西,又會以「症狀式」的表達方式重返,最常見就是在人與人的關係中、或今天的社會就是在人們如何使用社交媒體的方式中呈現。
Thumbnail
2021/09/23
今天開始之前,讓我重申一下副標「仆街不自知」的意思。我們在Ch.2-5裡主要是談「被同事陷害,我們不知不覺就仆街了」,但Ch.6以後的重點轉改為「我們自以為是好人,但其實自己就是一個人見人憎的死仆街!」。問題就在於我們又讓如何自我覺察、檢討、改變。
Thumbnail
2021/09/23
今天開始之前,讓我重申一下副標「仆街不自知」的意思。我們在Ch.2-5裡主要是談「被同事陷害,我們不知不覺就仆街了」,但Ch.6以後的重點轉改為「我們自以為是好人,但其實自己就是一個人見人憎的死仆街!」。問題就在於我們又讓如何自我覺察、檢討、改變。
Thumbnail
2021/09/09
在Ch.2-5,我們有四篇「同事這仆街」,內容是以精神分析的經驗,去描繪出參與在辦公室裡的「自我」,是如何經由「情感的共鳴/自我的潛意識回音」,釐清情感或衝突的方向與源頭,或是從他人行為與態度所欲造成的效果中,一步步謹慎推敲出哪一位同事本質上是個仆街。
Thumbnail
2021/09/09
在Ch.2-5,我們有四篇「同事這仆街」,內容是以精神分析的經驗,去描繪出參與在辦公室裡的「自我」,是如何經由「情感的共鳴/自我的潛意識回音」,釐清情感或衝突的方向與源頭,或是從他人行為與態度所欲造成的效果中,一步步謹慎推敲出哪一位同事本質上是個仆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Ch.8裡,我談到人們對自己的「知道」,其實不多於自己對自己的「猜測」。因為潛意識最真實的一面,往住是向自我隱藏的。而隱藏的東西,又會以「症狀式」的表達方式重返,最常見就是在人與人的關係中、或今天的社會就是在人們如何使用社交媒體的方式中呈現。
Thumbnail
在Ch.8裡,我談到人們對自己的「知道」,其實不多於自己對自己的「猜測」。因為潛意識最真實的一面,往住是向自我隱藏的。而隱藏的東西,又會以「症狀式」的表達方式重返,最常見就是在人與人的關係中、或今天的社會就是在人們如何使用社交媒體的方式中呈現。
Thumbnail
「潛意識的預期」是一個複雜有趣且具有臨床意義的概念,我在Ch.7開章時舉的例子是:一位女士突然撥弄起頭髮、拉動一下衣服,彷彿是平時有人看自己時的小舉動,並在下一秒「直覺地」轉身,果真看到有位男士在注意自己。
Thumbnail
「潛意識的預期」是一個複雜有趣且具有臨床意義的概念,我在Ch.7開章時舉的例子是:一位女士突然撥弄起頭髮、拉動一下衣服,彷彿是平時有人看自己時的小舉動,並在下一秒「直覺地」轉身,果真看到有位男士在注意自己。
Thumbnail
今天開始之前,讓我重申一下副標「仆街不自知」的意思。我們在Ch.2-5裡主要是談「被同事陷害,我們不知不覺就仆街了」,但Ch.6以後的重點轉改為「我們自以為是好人,但其實自己就是一個人見人憎的死仆街!」。問題就在於我們又讓如何自我覺察、檢討、改變。
Thumbnail
今天開始之前,讓我重申一下副標「仆街不自知」的意思。我們在Ch.2-5裡主要是談「被同事陷害,我們不知不覺就仆街了」,但Ch.6以後的重點轉改為「我們自以為是好人,但其實自己就是一個人見人憎的死仆街!」。問題就在於我們又讓如何自我覺察、檢討、改變。
Thumbnail
在Ch.2-5,我們有四篇「同事這仆街」,內容是以精神分析的經驗,去描繪出參與在辦公室裡的「自我」,是如何經由「情感的共鳴/自我的潛意識回音」,釐清情感或衝突的方向與源頭,或是從他人行為與態度所欲造成的效果中,一步步謹慎推敲出哪一位同事本質上是個仆街。
Thumbnail
在Ch.2-5,我們有四篇「同事這仆街」,內容是以精神分析的經驗,去描繪出參與在辦公室裡的「自我」,是如何經由「情感的共鳴/自我的潛意識回音」,釐清情感或衝突的方向與源頭,或是從他人行為與態度所欲造成的效果中,一步步謹慎推敲出哪一位同事本質上是個仆街。
Thumbnail
在Ch.4,我們談到第三種判別一個同事有否藏著十分仆街的潛意識動機的方式,那就是從他的行為與態度所造成的「效果」來思考,至於實際上原理是怎樣、實例該怎樣做、以及佛洛伊德與拉岡對這件事的說法等,讀者們請回去看詳細內容,這邊先不贅述。
Thumbnail
在Ch.4,我們談到第三種判別一個同事有否藏著十分仆街的潛意識動機的方式,那就是從他的行為與態度所造成的「效果」來思考,至於實際上原理是怎樣、實例該怎樣做、以及佛洛伊德與拉岡對這件事的說法等,讀者們請回去看詳細內容,這邊先不贅述。
Thumbnail
你不信任自己的直覺嗎?如果人類也是動物,動物不是十分本能與充滿預先的感知、直覺的了解嗎? 不,你不能夠只看家裡養了十多年的貓貓狗狗,看牠們一臉笨笨的──牠們早就因為跟人類相處太久,而失去了動物的本能,自然的美感。
Thumbnail
你不信任自己的直覺嗎?如果人類也是動物,動物不是十分本能與充滿預先的感知、直覺的了解嗎? 不,你不能夠只看家裡養了十多年的貓貓狗狗,看牠們一臉笨笨的──牠們早就因為跟人類相處太久,而失去了動物的本能,自然的美感。
Thumbnail
在Ch.2裡,我們了解到,若要對別人有真實的理解,就必須通過「自我」(ego)作為媒介或中介。換言之,我們無法自我抽離或離地觀察,卻要真實地參與在一個情境的現象場中,與別人互動,受對方影響。他人的潛意識歷程(包括動機、情感、內容等)先是注入了我們那個參與其中的「自我」,再跟我們自身的潛意識有所共鳴
Thumbnail
在Ch.2裡,我們了解到,若要對別人有真實的理解,就必須通過「自我」(ego)作為媒介或中介。換言之,我們無法自我抽離或離地觀察,卻要真實地參與在一個情境的現象場中,與別人互動,受對方影響。他人的潛意識歷程(包括動機、情感、內容等)先是注入了我們那個參與其中的「自我」,再跟我們自身的潛意識有所共鳴
Thumbnail
今天,讓我們從如何發現與理解某位同事作為一名仆街(討人厭又品性惡劣的人)開始。在【職場仆街論 Ch.1】裡,我談到自己在國高中時期,便「天生」地會藉由觀看周遭人們的言行舉止與互動,然後「猜測」(to conjecture)他們的動機,從某種假定中再推論他們接下來的行動與人際結果。
Thumbnail
今天,讓我們從如何發現與理解某位同事作為一名仆街(討人厭又品性惡劣的人)開始。在【職場仆街論 Ch.1】裡,我談到自己在國高中時期,便「天生」地會藉由觀看周遭人們的言行舉止與互動,然後「猜測」(to conjecture)他們的動機,從某種假定中再推論他們接下來的行動與人際結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諮商心理師Harris。在五月中旬,雙北地區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並變成三級管制的時候,根據非正式的行內統計,很多平日穩定諮商的個案都因為害怕而取消了面談。當中有一部份會願意改用網路諮商,有一些則不願意。理由有很多,我不一一說明。今天的切入點,是那些根本不在意面談或網路與否的一群個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諮商心理師Harris。在五月中旬,雙北地區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並變成三級管制的時候,根據非正式的行內統計,很多平日穩定諮商的個案都因為害怕而取消了面談。當中有一部份會願意改用網路諮商,有一些則不願意。理由有很多,我不一一說明。今天的切入點,是那些根本不在意面談或網路與否的一群個案。
Thumbnail
她坐在辦公桌前開始計畫今天的工作行程,但是被一個同事給打斷了。這位同事就像是一陣颶風般瘋狂掃過她的辦公室,把她先前傳閱的備忘錄重重丟下,因為某些他不贊同的小事而大發雷霆。她被這一幕給嚇壞了,他的憤怒和事件的嚴重程度完全不成比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她坐在辦公桌前開始計畫今天的工作行程,但是被一個同事給打斷了。這位同事就像是一陣颶風般瘋狂掃過她的辦公室,把她先前傳閱的備忘錄重重丟下,因為某些他不贊同的小事而大發雷霆。她被這一幕給嚇壞了,他的憤怒和事件的嚴重程度完全不成比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