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之旅續章(捌)-多方實作,讓愛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曾對自己在心中期許:「藝術創作是我自己會走的路」

並且也知道這件事不容易,同時創立自己的工作室後,發現可能需要一些資金,因此也去參與過政府補助,但發現我們所謂的藝術創作,是沒有辦法有著營運的KPI(關鍵績效指標)的。也就是說,藝術創作其實不完全是商品,沒有辦法在固定的模式中執行。

這讓我跟夥伴重新去思考我們工作室的初衷,這部分不是要更改,而是要更確定。

raw-image

創立理念

我們來自於屏東鄉下
一個木刻 一個陶塑
木頭與陶 都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讓我們用真心與雙手
將它們的溫暖帶進大家的生活


可以發現,我們是想將以往自己在學校當中所感受到的,那份藝術總是會被認為是無法理解的,希望能破除那個隔閡,讓藝術走進每個人的生活中。

不過萬事起頭難,自己都還沒有辦法生存,怎麼有能力讓大家可以體會到藝術的美妙呢?

回到該怎麼延續下去的這件事,其實我們都知道,如果這時直接去外面工作,我們原本的想法就可能結束,所以想了幾個方式。

raw-image



訓練自我,提升能力

也就是練功,需要不斷地自我練習,以及如何可以將自我的技能提升。

像是我快退伍前就去請教當地的老師,看有哪些相關的工作可以做,例如去附近的陶藝工廠打工,或是去其他藝術家那邊當助手,還有可以接木雕代工。

因為我們都是從藝術學校畢業,技藝雖然沒有老師們厲害,但也是有一定基礎,最後我們去承接時,也讓老師與老闆們,可以少了訓練員工的時間,增加自己的學習機會。同時也達到我們可以學習經驗,還有增加一部分的收入。

當然做了這些,就沒有辦法做自己的了嗎?但其實這些事項,就是安插在我們自己創作以外的時間,像是早上去工作,晚上睡前就可以做自己的作品等等的方式調整。

因為自己清楚,如果只在工作,增加經驗,而原本自己想要的還是要做,是不能放棄的,一旦放棄就很難重新開始。


raw-image


拓展人脈,增加曝光

工作室成立,就是個名稱而已,要怎麼讓大家知道我們呢?

其實因為學校都沒有教,也是由於之前申請補助的過程,讓我們想到可以利用網路的優勢。

簡單說就是成立FB粉絲團與相關網頁,像是日本的Creema,以及香港的Pinkoi。

更可以讓大家知道我們的存在。但這部份我們也是邊走邊試,也在網路參考許多跟我們類似的工作室,他們會是怎麼來執行的。


改變創作,形式多元

這部份是我們要將藝術進入人群中的第一步。

因為藝術創作要面對大家,還是相當不容易,要如何去平衡藝術價值高,還是比較接近觀眾,也是滿困擾的。

因此我們便從自身的創作當中的元素,找一部分來改變為所謂的產品,也就是比較小的作品。自己覺得不太算是文創商品,畢竟還是從自己的創作衍生出來的,並非是哪些文化歷史中創造的商品。

raw-image


直接接觸,客戶回饋

有了網頁與產品,接著就是要面臨市場考驗。

起初我們只有在網路上販售,其實效益不大,因為沒有人知道我們,而我們確實也知道需要直接面對,才能知道自己有哪些問題要調整。因此我們開始去找有關市集的內容,看看要如何執行,還有哪些設備需要添購。

raw-image



以上這些,算是工作室起初的營運方向,也是經由許多的研究與參考討論出來,但執行後會不會有哪些要調整,後續可能有哪些優點,跟哪些缺點呢?


大家看到這裡,想說這麼多事要做,怎麼會有時間呢?

一個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但時間是安排出來的,也可以說硬擠出來的。說真的,許多的休息時間,都在這裡被消耗完了。畢竟自己出來做,白手起家成立工作室,不像公司或政府單位,沒有人會逼你去做那些事。但這時便是要如何讓自己達到自律、自制的態度來執行。

也只能安慰自己說:「或許以前過去的忙碌經驗,至少在這裡可以持續沿用下去,來幫助自己現在的情況。」



待續…

《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勢必充滿不確定跟困境,勇敢嘗試改變使自己更加茁壯吧》

謝謝您願意給我您寶貴的時間來觀看!
如果有任何想要更加了解我的朋友,後續可能會有不同的視角,來說明不同的面貌,也都歡迎可以與我討論或分享給我您曾經也遇過的事!

FB粉專:吳宗彥Link-yen
IG創作記事:wu_tsung_yen
WIX個人網站:Wu,Tsung-Yen
工作室FB粉專:心藝十三生活創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nk-yen的沙龍
3會員
21內容數
自身是「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工作室的負責人,簡稱為藝術工作者,自己目前還持續學習當中,而在生活中常會遇到不同的人事物或感受到新的體悟。 因此希望藉由文字的傳達,將探索生活中不同面向的感動,用自身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也很歡迎各位朋友的提問或討論,讓彼此都能更加成長。 主題:「藝術」、「教育」、「心理」、「休閒」、「生活」等
Link-y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20
創業確實充滿困難,但心中的火苗,仍想要持續燃燒,勢必需要轉變與調整。因此在這些種種的困境之下,必須強迫自己要花很短時間讓自己成長。 人往往在沒有退路時,除了放棄,便是下定決心勇往直前。我們有時常無法決定命運,但認命之後,是否轉念前進,卻還是在於自己
Thumbnail
2021/07/20
創業確實充滿困難,但心中的火苗,仍想要持續燃燒,勢必需要轉變與調整。因此在這些種種的困境之下,必須強迫自己要花很短時間讓自己成長。 人往往在沒有退路時,除了放棄,便是下定決心勇往直前。我們有時常無法決定命運,但認命之後,是否轉念前進,卻還是在於自己
Thumbnail
2021/07/14
之前提到因為創立工作室初期,自己也覺得需要一些經驗,也確實著手許多不同的執行方式。像是去老師的工作室工作,還有因為我們立處三義,比較沒有能夠推廣的方式,因此運用了網路的自媒體的方案實行,以及製作出產品來到市集來做宣傳與販售。當然,心裡所想後,到了實際操作面又是另外一件事,雖然一定有優點與缺點...
Thumbnail
2021/07/14
之前提到因為創立工作室初期,自己也覺得需要一些經驗,也確實著手許多不同的執行方式。像是去老師的工作室工作,還有因為我們立處三義,比較沒有能夠推廣的方式,因此運用了網路的自媒體的方案實行,以及製作出產品來到市集來做宣傳與販售。當然,心裡所想後,到了實際操作面又是另外一件事,雖然一定有優點與缺點...
Thumbnail
2021/06/28
記得我說到其實從研究所一直到當兵期間,總是說決定了目標,但要如何實現呢?說這個之前,要稍微提到一位重要的夥伴,也是到目前都一直相伴的盟友。她是我在研究所快二年級的時候認識的,到我快畢業時,我們都有在討論是否成立工作室的目標,雖然也不是很確定要怎麼執行,而我也卡了一年的當兵,也因此走一步算一步了!
Thumbnail
2021/06/28
記得我說到其實從研究所一直到當兵期間,總是說決定了目標,但要如何實現呢?說這個之前,要稍微提到一位重要的夥伴,也是到目前都一直相伴的盟友。她是我在研究所快二年級的時候認識的,到我快畢業時,我們都有在討論是否成立工作室的目標,雖然也不是很確定要怎麼執行,而我也卡了一年的當兵,也因此走一步算一步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夢想城鄉每週五創作班實習的這些日子,帶給我的人生諸多美好豐富的收穫和後勁。我想透過這篇有點細、有點長的記錄,誠摯向大家介紹和推薦我心目中的夢想城鄉。
Thumbnail
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夢想城鄉每週五創作班實習的這些日子,帶給我的人生諸多美好豐富的收穫和後勁。我想透過這篇有點細、有點長的記錄,誠摯向大家介紹和推薦我心目中的夢想城鄉。
Thumbnail
創作藝術不容易。 《藝術家的正職》就是那本你需要的務實守則指南,幫助我們建立創作與生活的平衡。
Thumbnail
創作藝術不容易。 《藝術家的正職》就是那本你需要的務實守則指南,幫助我們建立創作與生活的平衡。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創作,就是將內心情緒透過手中木頭,轉換成實體的存在,完成作品時,有種像自我實現後的踏實感?! 應屆畢業的那年,我報名了一個現場創作的木雕營,在東勢林業文化園區,要在那裏進行一個月的創作生活,因為要自己準備機具,所以我擁有了人生第一台電鋸,也在創作營認識了很多不同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創作,就是將內心情緒透過手中木頭,轉換成實體的存在,完成作品時,有種像自我實現後的踏實感?! 應屆畢業的那年,我報名了一個現場創作的木雕營,在東勢林業文化園區,要在那裏進行一個月的創作生活,因為要自己準備機具,所以我擁有了人生第一台電鋸,也在創作營認識了很多不同
Thumbnail
創業確實充滿困難,但心中的火苗,仍想要持續燃燒,勢必需要轉變與調整。因此在這些種種的困境之下,必須強迫自己要花很短時間讓自己成長。 人往往在沒有退路時,除了放棄,便是下定決心勇往直前。我們有時常無法決定命運,但認命之後,是否轉念前進,卻還是在於自己
Thumbnail
創業確實充滿困難,但心中的火苗,仍想要持續燃燒,勢必需要轉變與調整。因此在這些種種的困境之下,必須強迫自己要花很短時間讓自己成長。 人往往在沒有退路時,除了放棄,便是下定決心勇往直前。我們有時常無法決定命運,但認命之後,是否轉念前進,卻還是在於自己
Thumbnail
之前提到因為創立工作室初期,自己也覺得需要一些經驗,也確實著手許多不同的執行方式。像是去老師的工作室工作,還有因為我們立處三義,比較沒有能夠推廣的方式,因此運用了網路的自媒體的方案實行,以及製作出產品來到市集來做宣傳與販售。當然,心裡所想後,到了實際操作面又是另外一件事,雖然一定有優點與缺點...
Thumbnail
之前提到因為創立工作室初期,自己也覺得需要一些經驗,也確實著手許多不同的執行方式。像是去老師的工作室工作,還有因為我們立處三義,比較沒有能夠推廣的方式,因此運用了網路的自媒體的方案實行,以及製作出產品來到市集來做宣傳與販售。當然,心裡所想後,到了實際操作面又是另外一件事,雖然一定有優點與缺點...
Thumbnail
我曾對自己在心中期許:「藝術創作是我自己會走的路」。 並且也知道這件事不容易,同時創立自己的工作室後,發現可能需要一些資金,因此也去參與過政府補助,但發現我們所謂的藝術創作,是沒有辦法有著營運的KPI(關鍵績效指標)的。也就是說,藝術創作其實不完全是商品,沒有辦法在固定的模式中執行。
Thumbnail
我曾對自己在心中期許:「藝術創作是我自己會走的路」。 並且也知道這件事不容易,同時創立自己的工作室後,發現可能需要一些資金,因此也去參與過政府補助,但發現我們所謂的藝術創作,是沒有辦法有著營運的KPI(關鍵績效指標)的。也就是說,藝術創作其實不完全是商品,沒有辦法在固定的模式中執行。
Thumbnail
記得我說到其實從研究所一直到當兵期間,總是說決定了目標,但要如何實現呢?說這個之前,要稍微提到一位重要的夥伴,也是到目前都一直相伴的盟友。她是我在研究所快二年級的時候認識的,到我快畢業時,我們都有在討論是否成立工作室的目標,雖然也不是很確定要怎麼執行,而我也卡了一年的當兵,也因此走一步算一步了!
Thumbnail
記得我說到其實從研究所一直到當兵期間,總是說決定了目標,但要如何實現呢?說這個之前,要稍微提到一位重要的夥伴,也是到目前都一直相伴的盟友。她是我在研究所快二年級的時候認識的,到我快畢業時,我們都有在討論是否成立工作室的目標,雖然也不是很確定要怎麼執行,而我也卡了一年的當兵,也因此走一步算一步了!
Thumbnail
我覺得創作給我的不僅僅只是做作品,因此想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創作當中所感受的事情。成長是需要很多不同的養分 這當中除了要學習很多不同的創作方式,也必須要讓自己的技術與作品逐漸成熟,這整整十多年才使得自己的創作呈現,比較能夠從心到、眼到、一直到接近手到的成長過程,並同時讓我可以深入思考的該如何進步。
Thumbnail
我覺得創作給我的不僅僅只是做作品,因此想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創作當中所感受的事情。成長是需要很多不同的養分 這當中除了要學習很多不同的創作方式,也必須要讓自己的技術與作品逐漸成熟,這整整十多年才使得自己的創作呈現,比較能夠從心到、眼到、一直到接近手到的成長過程,並同時讓我可以深入思考的該如何進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