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閱讀與跑步之間:我的跑步夥伴《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6月2日,決心要好好地認真實行「每天」跑步。過去也曾每天跑步,但總是被不可抗因素無情地打斷,難以堅持超過一個月。為了下定決心,在書架上選了這本書《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第一週|把那很少的理由,一一珍惜地磨亮
「很不想動,」腦袋總是萌生這種想法:「好懶。」開始跑之前,翻開《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因為是散文隨筆,讀來很輕鬆,都是關於村上春樹在跑步時想到的事情,以及他的心境。
日常的跑步對我來說,就像生命線一樣的東西,不能因為忙碌就省略或停跑。如果為忙就停,一定會變成終生都沒法跑了。因為繼續跑的理由很少,停跑的理由則有一卡車那麼多,我們能做的,只有把那「很少的理由」一一珍惜地繼續磨亮。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因為村上先生文筆很真誠,也感受到他在跑步過程中所經歷的苦痛,這份認同寬慰了我,促使我穿上布鞋去跑上幾圈,雖然跑了三分鐘就想放棄。
跑步的第一週,其實是在閱讀中進行的。
第二週|想別的事情,自然地繼續跑
身體開始有了變化。有時跑不動便想奮力擺動上半身,把力量帶到雙腳去(村上先生也這麼做過,但我後來才知道這是不對的),結果上半身肌肉痠痛,休息了兩天。
這樣把精神放在某個別的地方一面跑,就可以在不勉強的自然速度下,長時間繼續跑。——《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雖然一樣跑三分鐘就有停下來的念頭,但若把目光與想法移到別處,而不是「好遠」、「好想停」、「夠了吧」,就能比昨天多跑一點點,即使只是一點點。
跑步的第二週,肌肉逐漸被訓練成形。
第三週|身體自然要求,就像乾渴的身體需要有水分的新鮮水果一樣
除了跑步之外,也開始做一些核心運動,主要是腹部。從下定決心跑步到這一天,從剛開始不想跑,到沒跑很奇怪的這一天,只要跑步的時間一到,頭頂就感覺熱起來、脖子逐漸冒汗、雙腿想要上路,已經成為不需要思考的行動了。
不是單純機械式的反覆,也不是規定的儀式,而是身體自然要求,想要去路上跑步。就像乾渴的身體需要有水分的新鮮水果那樣。——《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這本書不厚,內容輕鬆,但我讀的很慢,因為它是我跑步路上的最佳夥伴,我怕讀太快,將很難找到下一個夥伴。
跑步的第三週,肌肉有記憶,是靠直覺動起來的。


第四週|突然因為喜歡,而想一直往前跑
晚上很不好睡,小腿肌肉僵硬,常覺得痠,躺在床上的背部也很痠痛,有時拉筋不太懂得如何伸展背部,只知道幾個基礎動作,但總是沒撓到癢處的感覺,特別難受。加上逐漸浮現的膝蓋疼痛感,才發覺「這樣子不行」,跑步姿勢不對,拉筋也不確實,這樣如何跑得久?
有一天,我突然因為喜歡而開始寫小說。然後有一天,突然因為喜歡而在路上開始跑起來。不管是什麼事,就會以自己想做的方式一直做下去。就算被阻止,被人惡意批評,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做法。——《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很快地結束為期四週的閱讀,前三週都只是喚醒沈睡的肌肉,這一週開始訓練出新的肌肉,這些身體變化雖然細微卻很明顯,也開始有聲音說:「不要忘記休息。」於是在第四週的最後三天,我翻開《跑步,該怎麼跑?》,成為我的陪跑教練
跑步的第四週,開始面對身體發出的警訊。
跑步前四天沒有確實記錄,但距離大約是2.5公里。六月總計跑了74.8公里。

關於Neomi

佛性經營方格子,喜歡讀各學科的研究理論,也喜歡鑽研文字,最近將跑步列入日常。閱讀速度慢所以更新也慢。感謝在此停留的每一位朋友。
avatar-img
49會員
49內容數
閱讀是投資,書寫是報酬。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eom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看完了,最後兩個章節村上春樹在講他參加鐵人三項的事,也提到他膝蓋痛的事情。讀這本書很奇妙的是,在閱讀(與跑步)的這四週當中,從一開始對跑步感到煩悶⋯⋯
講這本書,很是讓人難過,它是真實故事,也是非常大的漏洞。巧言令色可以讓一個人躍升為「資深銀行家」,真才實學的「資深銀行家」卻鑽法律漏洞,讓專業淪為「死學」,而司法體系後知後覺地追查,仍無法將罪犯繩之以法⋯⋯ 《鯨吞億萬》一個大馬年輕人,行騙華爾街與好萊塢的真實故事。
《專業之死》,講述充斥虛假資訊的社會,我們所應該面對、解決的問題。作者湯姆・尼可斯以身在大學教育的職場,對於公民不尊重專業的現象大感無奈,於是刊登一篇頗有攻擊性的文章「專業之死」,直指社會上許多人以無知為榮,對專家的建議說不,儼然成為高人一等的優秀展現,卻對自己的無知不自知。
《我們為何從眾, 何時又不?》首先以經濟學的社會行為研究進行分析,步步深入到心理學層面的行爲背後動機,以及人類先天的生理因素。各章節中有許多著名的實驗研究,都點到即止、不贅述,清楚說明該研究與書籍主題的關聯性和發現,讓非相關科系的讀者也能夠輕易理解。尤其翻譯流暢,導讀與推薦序都寫得非常好。
前些日子,新聞標題「全台大停電」,我指著電視螢幕,開玩笑地對坐在一旁的母親說:「原來我們家不在台灣。」 家裡電費單上標註的電力分區是H,和醫院、國防、交通分屬同一區域,若發生需要限電或分流使用的情況,並不在範圍內。 雖如此,今天晚上卻突然跳電,意外擁有20多分鐘的零光害
方格子提出「如果我全盲3天」的徵文主題,讓我不禁思考視覺與聽覺之間,哪個更重要?然而,「如果我失去嗅覺3天」會如何? 可能吃東西嚐不出味道​;認不得身邊親近的人;進入無止盡的憂鬱狀態​⋯⋯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看完了,最後兩個章節村上春樹在講他參加鐵人三項的事,也提到他膝蓋痛的事情。讀這本書很奇妙的是,在閱讀(與跑步)的這四週當中,從一開始對跑步感到煩悶⋯⋯
講這本書,很是讓人難過,它是真實故事,也是非常大的漏洞。巧言令色可以讓一個人躍升為「資深銀行家」,真才實學的「資深銀行家」卻鑽法律漏洞,讓專業淪為「死學」,而司法體系後知後覺地追查,仍無法將罪犯繩之以法⋯⋯ 《鯨吞億萬》一個大馬年輕人,行騙華爾街與好萊塢的真實故事。
《專業之死》,講述充斥虛假資訊的社會,我們所應該面對、解決的問題。作者湯姆・尼可斯以身在大學教育的職場,對於公民不尊重專業的現象大感無奈,於是刊登一篇頗有攻擊性的文章「專業之死」,直指社會上許多人以無知為榮,對專家的建議說不,儼然成為高人一等的優秀展現,卻對自己的無知不自知。
《我們為何從眾, 何時又不?》首先以經濟學的社會行為研究進行分析,步步深入到心理學層面的行爲背後動機,以及人類先天的生理因素。各章節中有許多著名的實驗研究,都點到即止、不贅述,清楚說明該研究與書籍主題的關聯性和發現,讓非相關科系的讀者也能夠輕易理解。尤其翻譯流暢,導讀與推薦序都寫得非常好。
前些日子,新聞標題「全台大停電」,我指著電視螢幕,開玩笑地對坐在一旁的母親說:「原來我們家不在台灣。」 家裡電費單上標註的電力分區是H,和醫院、國防、交通分屬同一區域,若發生需要限電或分流使用的情況,並不在範圍內。 雖如此,今天晚上卻突然跳電,意外擁有20多分鐘的零光害
方格子提出「如果我全盲3天」的徵文主題,讓我不禁思考視覺與聽覺之間,哪個更重要?然而,「如果我失去嗅覺3天」會如何? 可能吃東西嚐不出味道​;認不得身邊親近的人;進入無止盡的憂鬱狀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這本書是一部自傳性質的隨筆集,村上在書中分享了他作為一名長跑愛好者的經歷和感悟。 主旨方面,這本書探討了村上春樹在跑步與寫作之間的內在聯繫。他詳細描述了自己如何透過長跑來找到生活的節奏與寫作的靈感,並反思了跑步對其人格和創作的重
Thumbnail
村上春樹跑步時不特別在想什麼。跑步時他就只是單純地跑,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步 。雖然他知道人的心裡不可能完全空白, 即使有,維持時間也不長。但他還是想要接近這種空白的狀態。
Thumbnail
從那之後,跑步成為我對自己發出求救信號的方式,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快倒了、快瘋了、快崩潰了,那麼就獨自出發去跑步吧!尤其是漫無止境、毫無時間感地亂跑。有一則來自印地安部落耆老的智慧,當一個人憤怒時,就朝遠方直線行走,走到憤怒消失為止,在該處插一根樹枝。我想,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跑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喜歡獨自跑步的感受,並談到跑步的好處和對自己的意義。透過這篇文章,讓讀者體驗到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對跑步的熱愛。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跑步對人生和自我成長的啟示故事。作者在人生低谷時開始了跑步,享受跑步時專注於當下的單純感。文章中表達了對自我對話的重視,以及跑步過程中的內在體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近七個月來跑步的心得與經驗,包括目標設定、熱身和收操的重要性、尋找跑步教練、與他人一起跑步的動力、減重與跑步的關係,以及冬天跑步的困難。文中也表達了對於持續跑步以維護健康的意願。
這篇文章記載了作者在跑步過程中所得到的感悟,包括初衷、赤腳跑步的流行以及與朋友的互動。作者忽略了很多事情,包括朋友的留言等,並向朋友們道歉。文章結尾還分享了兩天跑步時拍的照片。作者提到了跑步這個主題,並感謝官方的互動分類。
Thumbnail
《驚人的超慢跑瘦身法》作者梅方久仁子一向不喜歡運動,在她將近40歲時,因為嚴重缺乏運動,導致她腰腿無力,體重也直線上升。所幸當她覺得再這樣下去真的不行時,有個朋友邀請她一起慢跑,還跟她說:「真的只要慢慢跑就可以了。」在朋友的鼓勵下,梅方久仁子開始嘗試超慢跑,結果一開始只是50公尺,就跑得差點
Thumbnail
我為甚麼跑步?為何參加跑步訓練營? 大破 PB 的關鍵,除了日常練習的累積,你還需要一個定心丸,它是日常訓練的環境。
Thumbnail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因為最近開始了跑步的習慣,就買了這本村上春樹的書,很想知道身為資深的跑者,村上會對我們說些什麼? ***** 「同樣的十年,與其恍惚地過十年,不如確實地擁有目的,活躍地活十年才是當然,而且喜歡地多。」 #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這本書是一部自傳性質的隨筆集,村上在書中分享了他作為一名長跑愛好者的經歷和感悟。 主旨方面,這本書探討了村上春樹在跑步與寫作之間的內在聯繫。他詳細描述了自己如何透過長跑來找到生活的節奏與寫作的靈感,並反思了跑步對其人格和創作的重
Thumbnail
村上春樹跑步時不特別在想什麼。跑步時他就只是單純地跑,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步 。雖然他知道人的心裡不可能完全空白, 即使有,維持時間也不長。但他還是想要接近這種空白的狀態。
Thumbnail
從那之後,跑步成為我對自己發出求救信號的方式,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快倒了、快瘋了、快崩潰了,那麼就獨自出發去跑步吧!尤其是漫無止境、毫無時間感地亂跑。有一則來自印地安部落耆老的智慧,當一個人憤怒時,就朝遠方直線行走,走到憤怒消失為止,在該處插一根樹枝。我想,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跑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喜歡獨自跑步的感受,並談到跑步的好處和對自己的意義。透過這篇文章,讓讀者體驗到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對跑步的熱愛。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跑步對人生和自我成長的啟示故事。作者在人生低谷時開始了跑步,享受跑步時專注於當下的單純感。文章中表達了對自我對話的重視,以及跑步過程中的內在體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近七個月來跑步的心得與經驗,包括目標設定、熱身和收操的重要性、尋找跑步教練、與他人一起跑步的動力、減重與跑步的關係,以及冬天跑步的困難。文中也表達了對於持續跑步以維護健康的意願。
這篇文章記載了作者在跑步過程中所得到的感悟,包括初衷、赤腳跑步的流行以及與朋友的互動。作者忽略了很多事情,包括朋友的留言等,並向朋友們道歉。文章結尾還分享了兩天跑步時拍的照片。作者提到了跑步這個主題,並感謝官方的互動分類。
Thumbnail
《驚人的超慢跑瘦身法》作者梅方久仁子一向不喜歡運動,在她將近40歲時,因為嚴重缺乏運動,導致她腰腿無力,體重也直線上升。所幸當她覺得再這樣下去真的不行時,有個朋友邀請她一起慢跑,還跟她說:「真的只要慢慢跑就可以了。」在朋友的鼓勵下,梅方久仁子開始嘗試超慢跑,結果一開始只是50公尺,就跑得差點
Thumbnail
我為甚麼跑步?為何參加跑步訓練營? 大破 PB 的關鍵,除了日常練習的累積,你還需要一個定心丸,它是日常訓練的環境。
Thumbnail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因為最近開始了跑步的習慣,就買了這本村上春樹的書,很想知道身為資深的跑者,村上會對我們說些什麼? ***** 「同樣的十年,與其恍惚地過十年,不如確實地擁有目的,活躍地活十年才是當然,而且喜歡地多。」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