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叔本華的眼淚》認識團體治療|讀小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叔本華的眼淚(2005年)。歐文.亞隆著;易之新譯。台北:閣林國際圖書有限公司。

叔本華的眼淚(2005年)。歐文.亞隆著;易之新譯。台北:閣林國際圖書有限公司。

壹、 前言

《叔本華的眼淚》(The Schopenhauer Cure)為著名團體心理治療及存在心理治療大師Irvin D. Yalom所著,在這本書中能看到團體治療的全貌,以及治療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提供的幫助、展現的專業。

一般治療師不會將自己置於團體之中,而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引導團體成員做有意義的揭露與對話,但本書的治療師,朱利斯,因癌症而被醫師宣告只剩一年的餘命,他必須選擇如何結束這個持續已久的治療團體,他的選擇攸關團體目標是否如初。

朱利斯回顧自己的從業生涯,聯絡了最讓他在意的病人,菲利浦,一位個別治療三年卻未見成效的病人。此時菲利浦已不再是朱利斯認識的病人,他成為哲學諮商師,且需要督導。作為交換,朱利斯答應擔任菲利浦的督導,前提是菲利浦必須加入他的六人治療團體,故事於焉展開。

從菲利浦加入團體後,可看到新舊成員的互動關係、團體的結構的些許改變,包括治療師的自白也改變團體動力,以下分別探討。

貳、 團體的樣態

一、團體性質

小說中,治療師朱利斯明確說明了治療團體的目的是:「幫助每一個成員盡可能了解自己如何在團體中與別人建立關係,對象包括治療師。」

換句話說,團體工作不管過去的事,而是針對此時、此地,不深入探討各個成員的過去史,忘記成員在其他關係的錯誤,但不忽略。

他告訴菲利浦團體的基本規則:
1. 守密,絕不能向別人談到其他團體成員。
2. 努力坦露自己,誠實表達自己對其他成員的看法和感受。
3. 每一件事都要發生在團體裡面,如果成員之間有額外的接觸,就必須回到團體討論。

在封閉型的團體,除了目標共享、規範共享之外,成員互動也在團體工作範圍內,必須在團體中開誠布公。

二、成員互動

菲利浦加入團體的第一次聚集,可看到新舊成員的態度,例如:新成員心情沈重、不安,向其他人表現恭敬,舊成員則歡迎新血、自我介紹。一般而言,新成員在第一次聚集時會保持沈默,試圖了解規則,等別人的邀請。

而對於團體中的舊成員來說,若是剛成立的團體,舊成員容易誤會治療師的注意力會平均分配給每個成員,所以偶爾怨恨新成員的加入。但成立已久的團體則會歡迎新人,因為他們知道適量的人數不會降低療效,還會增加治療的效果。

三、團體結構

在朱利斯的團體中,每個成員在團體中有各自的角色,這是經過每次聚集後,因著每個成員的個性自然產生的互動關係。下表簡述八位團體成員的互動結構。

raw-image

參、團體的難題

一、案主自決

《叔本華的眼淚》是一本由對話堆而成的小說,中間章節穿插悲觀主義者叔本華的故事,並隨著小說情節跌宕。透過本書我認識到團體治療的內涵與治療師的專業態度。例如朱利斯在引導時使用的字句:「你自己對這件事有何感受、「要學習信賴自己的判斷、我能做的是幫助你注意『自己如何讓自己陷入生活困境』、最重要的是你,你的感受,你的行為,因為這才是你能改變的」,充權案主並鼓勵案主自決。

二、自我揭露

在團體成員自我揭露的時刻,朱利斯也提到不該懲罰自我揭露者,因為他們是跨過以下難處才敢於揭露:
1. 害怕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
2. 害怕失去自己的地位與信用
3. 害怕被批評、被排擠
4. 害怕得不到幫助

儘管揭露的情事多數得不到支持,但沒有人是法官,不該評斷事情的對錯,應該對自我揭露者的勇敢給予肯定支持。

三、對等的難題

當團體成員坦白自己深藏的私事,治療師的難題也就浮現:是否也要揭露自己?當治療師與案主建立關係,「我—你」關係就是全然同在、關愛的關係,若治療師只是利用對方而建立關係,則治療可能得不到療效。治療師要如何處理案主拋來的難題,在會談與諮商中都是值得討論的。

肆、小結

小說融合了叔本華的思想,探討「哲學諮商」與「心理治療」的差異,並在書中嘗試將兩者結合。透過佛學與心理學的對話,讓讀者進一步認識存在主義心理治療。

在小說中最大的收穫來自治療師朱利斯在團體中的引導,這些方法在諮商會談方面都是非常標準的教科書模式,以小說的文體來闡述尤為淺顯易懂,能藉此深入了解個案可能的回應與治療師可以給予的回饋。

伍、 參考資料

叔本華的眼淚(2005年)。台北:閣林國際圖書有限公司。


後記

這本書其實更多必須討論到叔本華的哲學思想,以及哲學諮商(應用哲學)與心理治療的差異,但時間有限、能力有限,尚未深入,只能稍微談談團體治療。

關於Neomi

大學讀中國文學系,目前工作是照顧服務員,正在進修社會工作學士學位,未來想再學習神經心理專業。

因工作與學業,方格子的更新頻率比較低,談及的面向也會更多偏向社會福利與心理分析,而非文學討論。

感謝在此停留的每一位朋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onstance Chang-avatar-img
2023/07/30
我因為聽podcast「心理小學堂」推薦心理學家歐文.亞隆的著作,而有幸讀到此書,本著對心理學的興趣,會持續閱讀相關題材。謝謝你以團體治療的角度分享此事,讓我看到了不同的觀點!
Neomi-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08
Constance Chang 謝謝你分享podcast~剛好對團體治療這個主題感興趣,於是嘗試把書中的內容統整了一下~
漫閱讀-avatar-img
2023/04/22
這本書當時閱讀的時候,收穫非常的多!後來也收了很多作者的書~感謝你的分享,讓我想起閱讀時的感動了!
Neomi-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22
漫閱讀 嗯嗯!這是我讀這個作者的第一本書,看完想再找他的其他著作來看~
avatar-img
Neomi的沙龍
49會員
49內容數
閱讀是投資,書寫是報酬。
Neom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23
或許這篇只是複誦,再次表達我個人對保羅.科爾賀的喜愛。 「人相遇,是因為他們需要相遇。」 「我們正在尋覓的事物,也同樣在尋覓著我們。」 「活著就是感受,不是要光呆坐某處思考生命的意義。」 「準備面對挑戰的最佳方式,就是開發自己無窮反應的本事。」
Thumbnail
2022/01/23
或許這篇只是複誦,再次表達我個人對保羅.科爾賀的喜愛。 「人相遇,是因為他們需要相遇。」 「我們正在尋覓的事物,也同樣在尋覓著我們。」 「活著就是感受,不是要光呆坐某處思考生命的意義。」 「準備面對挑戰的最佳方式,就是開發自己無窮反應的本事。」
Thumbnail
2022/01/08
保羅.科爾賀的文字有股神奇的魔力,他說的是故事、寫的是小說,卻像是在讀詩,往往一句話就讓人咀嚼良久,在這個時刻,自己與空間融為一體,時間是靜止的,或更準確地說,不存在時間的意象,只有自己與自己⋯⋯
Thumbnail
2022/01/08
保羅.科爾賀的文字有股神奇的魔力,他說的是故事、寫的是小說,卻像是在讀詩,往往一句話就讓人咀嚼良久,在這個時刻,自己與空間融為一體,時間是靜止的,或更準確地說,不存在時間的意象,只有自己與自己⋯⋯
Thumbnail
2021/08/19
奇怪的書,瀰漫著銅灰的色調,即使艷陽高照,也絕非鮮明亮麗。
Thumbnail
2021/08/19
奇怪的書,瀰漫著銅灰的色調,即使艷陽高照,也絕非鮮明亮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所有學過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的學生應該都讀過歐文.亞隆(從第五版開始和莫林‧雷斯克合著)的《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很榮幸能為這本必讀經典最新版(第六版)的中文版寫推薦序。 我於2009年在美國紐約大學取得諮商心理學博士,並在紐約曼哈頓學院的諮商研究所任教六年後於2015年回台灣定居。回台灣之後
Thumbnail
所有學過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的學生應該都讀過歐文.亞隆(從第五版開始和莫林‧雷斯克合著)的《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很榮幸能為這本必讀經典最新版(第六版)的中文版寫推薦序。 我於2009年在美國紐約大學取得諮商心理學博士,並在紐約曼哈頓學院的諮商研究所任教六年後於2015年回台灣定居。回台灣之後
Thumbnail
比較接近一本以心理諮商為主題的小說——故事的最後,大家都藉由諮商的幫助走向新的階段,大概是一個這樣的故事。
Thumbnail
比較接近一本以心理諮商為主題的小說——故事的最後,大家都藉由諮商的幫助走向新的階段,大概是一個這樣的故事。
Thumbnail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Thumbnail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Thumbnail
故事述說一位心理醫師朱利斯得知自己罹患癌症,進而從他帶領的團體治療中尋獲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故事述說一位心理醫師朱利斯得知自己罹患癌症,進而從他帶領的團體治療中尋獲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有時我們選擇孤獨,不是因為我們真的喜歡孤獨,而是比起其他的選擇,一個人的代價比較小。然而,心理團體或相關活動,其目的就是幫助我們能夠從「一個人算了!」的無助感中走出來,進而自我覺察、澄清問題,並獲得支持與溫暖。
Thumbnail
有時我們選擇孤獨,不是因為我們真的喜歡孤獨,而是比起其他的選擇,一個人的代價比較小。然而,心理團體或相關活動,其目的就是幫助我們能夠從「一個人算了!」的無助感中走出來,進而自我覺察、澄清問題,並獲得支持與溫暖。
Thumbnail
  碩一下和上學期最大的差異,在於理論與實務的比重...。
Thumbnail
  碩一下和上學期最大的差異,在於理論與實務的比重...。
Thumbnail
悲觀的叔本華哲學,與心理團體治療碰撞。生死、意義、當下、性慾、理智以及每一段人際關係互動的碰撞。一本心理治療小說,也是一本哲學與生命的長篇。
Thumbnail
悲觀的叔本華哲學,與心理團體治療碰撞。生死、意義、當下、性慾、理智以及每一段人際關係互動的碰撞。一本心理治療小說,也是一本哲學與生命的長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