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序的時間軸下找到活在當下的典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我們很難跳進別人的腦袋,實際去「體驗」別人的世界;就如同我們很難跳進失智症患者的腦袋,去經歷記憶無法形成有多麼的痛苦。不過一個教會的哥哥跟我說的話讓我改觀。當時我很苦惱,失智症對我阿嬤而言是個慢性病,她從此都會因失智症纏身所苦,不過那時候教會的哥哥反而這麼跟我說:


「阿嬤有失智症,老實說我並不認為是件壞事。因為阿嬤的心智就像回到了小孩子,她只活在當下,不會擔心未來也不會煩惱過去。」


當時聽到教會的哥哥這麼說,我感覺到很欣慰,至少我可以有另一個出口來宣洩因為擔心阿嬤所產生的心理壓力。不過,這聽著挺諷刺的不是嗎?我們跟所有人說要學著放慢腳步、活在當下;大多數的我們卻是不斷加快腳步想追趕上時間,而真正做到的反而是那些因疾病纏身的人們。

遙控器上那些磨損特別嚴重的按鍵是我阿嬤經常會收看的節目,6、29、63。

遙控器上那些磨損特別嚴重的按鍵是我阿嬤經常會收看的節目,6、29、63。

這是我家裡的電視遙控器,這支遙控器只有阿嬤在用而已。那些磨損特別嚴重的按鍵是我阿嬤經常會收看的節目,6、29、63。

第6台是民視,阿嬤相對熟悉的台語可以在民視的很多節目獲得滿足,包含「美鳳有約」、「民視台語新聞」、「八點檔」;第29台是三立台灣台也是阿嬤經常會看的,不只是因為這一台也有八點檔,還有其他類型的台語節目如「戲說台灣」、「草地狀元」;第63台其實挺有趣的,是緯來電影台,原本阿嬤並不會轉到這一台,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過往台灣的賀歲片在這一台播映「大尾鱸鰻」、「總鋪師」、「大顯神威」、「大釣哥」,而63台也成為了另一種熟悉的聲音能陪伴阿嬤。

有次我看著阿嬤對畫面按了29三次,讓我想到之前在養老院的採訪;許多失智老人在看電視時經常會轉來轉去,或是在同一台按了數次,是因為他們忘記了自己要看甚麼或是正在看甚麼。而這狀況也發生在我阿嬤身上,有時情況稍微嚴重的話,阿嬤還會大聲嚷嚷著「電視壞掉了啦!」

失智症讓我的阿嬤喪失了將時間拼湊起來的能力;在她的眼中,時間只永遠停留在當下,到了下一秒又是一個新的世界。你可以說失智症患者的世界每一秒都在分裂,每一秒都在體驗不同的時空,彷彿每次睜眼就會從舊的時間軸跨度到新的時間軸。

我曾經一整個下午跟阿嬤講了同一個笑話5、6次,但是阿嬤每次聽到的當下依舊會笑。但那並不是一種客套的假笑,是因為每一次聽到那笑話的當下,都會永保第一次的新奇、有趣。就如同,每天看晚上八點檔的首播以及下午的重播,對於阿嬤而言都會獲得同樣的滿足;在我們眼裡看到的是重播,但是在阿嬤的世界裡永遠都會是首播。

「試想有一天,一切事物都將以我們已然經歷的樣貌重複搬演,甚至這重複本身也將無限重複下去!究竟,這瘋癲的幻念想說些什麼?」

米蘭昆德拉在他的曠世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一開頭便提出了這麼一個叩問,作為回應尼采的「永劫回歸」。假設一個人沒有了記憶,那麼這個人不正等於每分每秒都在經歷永劫回歸嗎?我一開始也是這麼看待我的阿嬤,但是想想教會的哥哥給予我的回饋,翻轉了我悲觀的想法。阿嬤過得並不痛苦,相反地,阿嬤正是一個活在當下的最佳代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16會員
250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2024/01/30
「生命,並非只能以肉體的形式延續。」
Thumbnail
2024/01/30
「生命,並非只能以肉體的形式延續。」
Thumbnail
2024/01/23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站,遺忘才是。
Thumbnail
2024/01/23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站,遺忘才是。
Thumbnail
2024/01/16
對我來說,民間的死亡描述,都美化了親人離世的哀愁,作為一個陪伴者,我是看著阿嬤淡出、褪去我的生命,並非等到阿嬤搶救無效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Thumbnail
2024/01/16
對我來說,民間的死亡描述,都美化了親人離世的哀愁,作為一個陪伴者,我是看著阿嬤淡出、褪去我的生命,並非等到阿嬤搶救無效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兩年下來,我甚少提到自己的感想,某些人好奇:「你真的不曾對阿嬤抱怨甚至發脾氣過嗎?」、「為什麼你對阿嬤這麼有耐心?好像失智症不曾給你帶來什麼困擾一樣。」
Thumbnail
兩年下來,我甚少提到自己的感想,某些人好奇:「你真的不曾對阿嬤抱怨甚至發脾氣過嗎?」、「為什麼你對阿嬤這麼有耐心?好像失智症不曾給你帶來什麼困擾一樣。」
Thumbnail
我起身一看才發現阿嬤正坐在床上,兩眼無神地看著遠方。 和我說:我坐佇咧遮就好。 (我坐在這就好。)
Thumbnail
我起身一看才發現阿嬤正坐在床上,兩眼無神地看著遠方。 和我說:我坐佇咧遮就好。 (我坐在這就好。)
Thumbnail
距離阿嬤患失智症,已經快要邁入第四年了。阿嬤除了手腳稍微無力,身體其餘微恙,還是一樣喜歡在沙發上看電視看到「度估」,而每當我問道「阿嬤你在睡覺耶」阿嬤每次仍舊像是個答錄機回應我:
Thumbnail
距離阿嬤患失智症,已經快要邁入第四年了。阿嬤除了手腳稍微無力,身體其餘微恙,還是一樣喜歡在沙發上看電視看到「度估」,而每當我問道「阿嬤你在睡覺耶」阿嬤每次仍舊像是個答錄機回應我:
Thumbnail
我想,有沒有去上課、有沒有吃早餐;這些對阿嬤而言都不重要,所以阿嬤經常會忘記而一問再問,因為這些都只是情感的表現形式,阿嬤真正在乎的是有沒有人陪她。
Thumbnail
我想,有沒有去上課、有沒有吃早餐;這些對阿嬤而言都不重要,所以阿嬤經常會忘記而一問再問,因為這些都只是情感的表現形式,阿嬤真正在乎的是有沒有人陪她。
Thumbnail
過去我曾描述失智症患者的世界,時間和空間永遠都是支離破碎的;不過,這次阿嬤彷彿跟我共享了當下的時空,我們的平行宇宙終於碰上了彼此。
Thumbnail
過去我曾描述失智症患者的世界,時間和空間永遠都是支離破碎的;不過,這次阿嬤彷彿跟我共享了當下的時空,我們的平行宇宙終於碰上了彼此。
Thumbnail
我們很難跳進別人的腦袋,實際去「體驗」別人的世界;就如同我們很難跳進失智症患者的腦袋,去經歷記憶無法形成有多麼的痛苦。
Thumbnail
我們很難跳進別人的腦袋,實際去「體驗」別人的世界;就如同我們很難跳進失智症患者的腦袋,去經歷記憶無法形成有多麼的痛苦。
Thumbnail
每周的一到五我都要回學校上課,禮拜日我需要去台北家教,唯獨禮拜六的完整時間我能陪伴阿嬤。我有個不明究理的堅持; 星期五下課時一定要趕回家跟阿嬤說晚安
Thumbnail
每周的一到五我都要回學校上課,禮拜日我需要去台北家教,唯獨禮拜六的完整時間我能陪伴阿嬤。我有個不明究理的堅持; 星期五下課時一定要趕回家跟阿嬤說晚安
Thumbnail
我們很難跳進別人的腦袋,實際去「體驗」別人的世界;就如同我們很難跳進失智症患者的腦袋,去經歷記憶無法形成有多麼的痛苦。
Thumbnail
我們很難跳進別人的腦袋,實際去「體驗」別人的世界;就如同我們很難跳進失智症患者的腦袋,去經歷記憶無法形成有多麼的痛苦。
Thumbnail
每次跟親戚談到照顧這件事的時候,每次都會讓我感覺跟他們活在一個沒有交集的世界,而最終都會淪為「該做而沒有做」的是非辨證。似乎我們對於照顧這件事,是可以轉讓跟交易的
Thumbnail
每次跟親戚談到照顧這件事的時候,每次都會讓我感覺跟他們活在一個沒有交集的世界,而最終都會淪為「該做而沒有做」的是非辨證。似乎我們對於照顧這件事,是可以轉讓跟交易的
Thumbnail
透過那些磨損特別嚴重的按鍵,說著平常阿嬤不會跟我說的事
Thumbnail
透過那些磨損特別嚴重的按鍵,說著平常阿嬤不會跟我說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