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實務】從現場到雲端,導覽活動在疫情當下該如何轉型突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果線下導覽不能走,線上真的走得動嗎?
因為國旅崛起,台灣的地方小旅行近年正夯,文化走讀與特色導覽也是地方團隊不可或缺的互動形式。
但面對這幾個月的疫情升溫,三級警戒禁止了群聚與團體活動,也嚴重地影響到此類型的主要活動。
原本歡迎內用的實體店面,不是選擇歇業,就是改成可供外帶。
而提供主打場域體驗的空間展覽,也紛紛宣告延期,或轉變為線上模式。比如台灣文化部推動的線上博物館,或是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妻子Meresankh III王后的陵墓VR參觀
還有由關注東南亞移工的非營利組織One-Forty所籌辦的1/40" 立體攝影展,也應用了線上3D 展廳技術,將原本展覽搬到了線上呈現。
One-Forty的1/40" 立體攝影展

當然,對於「講座類型」活動來說,大家對於線上的接受度變高應該是好事。
畢竟原本負擔最高的場地費也許可以省掉,還能夠不受時間地點以及氣侯限制,無論幾個人報名都能照常舉辦,的確是更為方便。
但對於講求人際互動與空間體驗的導覽活動,可就沒那麼幸運了。
除了導覽員本身的收入,連帶合作的手作課程、餐飲店家、伴手禮商品等周邊商機也跟著歸零,幾乎找不到能突破的方法。
然而,就算在這樣的困境當中,還是能找到一些機會,開始嘗試轉型或蹲低準備。那就是改為「線上導覽」,或稱作「雲端走讀」。
乍聽之下,將適合現場實際感受的活動搬到線上,的確很難達到相同成效。
但手法雖然類似,目的卻不盡相同。
把「講座改成線上」跟把「導覽改成線上」的差異,大概就跟「短期銷售」與「長期推廣」的品牌願景有點類似,各有各的行銷定位。
以下就來分享一下,改為線上導覽的實例觀察與實作心得吧!

現場導覽改為線上的「定位差異」

既然改成了線上,就算你的線上技術多麼地絢麗誇張,觀眾其實還是面對著一片平板螢幕。如果想拿來「替代」原本的商品定位,終究是不切實際的。
那我們到底該不該把導覽轉型到線上呢?如果搬了,要收費還是不收費呢?
我的建議會是,面對疫情,要轉。但收不收費則是都可以
因為在後疫情時代,幾年內的情勢將波動性時好時壞。如果你是一般的實體店家,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做好準備」,在壞的時候提供外帶外送、新品試吃等,讓更多人可以認識你、接觸你,在好的時候才會回流店面跟你消費。
同理,線上導覽雖然無法取代現場的完美效果,但提供了一種「試吃、試看」的機會。
所以線上導覽應該要視為「行銷推廣」的功能定位。
利用網路的傳播力道,吸引更多人分享你的影音內容,進而認識你未來的實體活動。
至於線上導覽要不要收費,我個人保持開放態度。
如果團隊有員工要養或固定支出,那當然酌收費用是不無小補。只是如何平衡品質及定價策略,就需要特別去衡量了。
像我自己五六月原本有好幾場新莊廟街導覽,都因疫情延期或取消。但還是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這裡的文史故事,所以就嘗試用Google Map結合蒐集的史料/老照片,預計做成單元性的雲端走讀系列。
雖然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改進,但確實也獲得了不少迴響。(影片為我以Google Map實景應用的線上導覽)

現場導覽改為線上的「目標差異」

這裡的目標,是指產品最想要觸及的目標客群(TA)。
因為”現場v.s線上”不可能達成100%的相同體驗效果,所以在定位調整之後,對於這樣的內容「打算給誰看」,其實也需要思考一番。
原本現場導覽的TA:
高度興趣/已經想來參加/願意花錢/願意花時間/注重導覽品質
轉型線上導覽的TA:
低度興趣/未有意願參加/不太想花錢/較沒時間/較不注重品質
以上兩種TA主要分別,就是在轉型線上之後,應該要更鎖定接觸到「潛在客群/未開發客群」。
因為是線上、因為很方便、因為低成本、因為防疫宅在家。所以原本沒興趣或沒時間的人,就多了機會點進來看看你的導覽。
所以內容設計的比例,建議要著重「引起興趣」,而不是太過龐大的資訊量。
讓看的人覺得...好像有點收穫、好像挺好玩、好像以後可以參加一下、好想知道更多...
帶動潛在客群的注意力,吸引原本沒興趣的人來分享關注,比較會是現場改為線上的核心目標喔!
島內散步近期推出的雲端散步
島內散步近期推出的雲端散步

現場導覽改為線上的「執行差異」

知道產品定位與目標客群的差異調整後,最後就是方式和手法了。
除了上面提到,內容應該要簡化、淺化,避免沉悶並增加趣味度之外,因為無法即時互動,比較沒有空間景色讓人分心,所以導覽員的口語表達也要更加引人入勝。
像是咬字的清晰度、語調節奏、時間步調等,可能需要參考一些廣播節目或自媒體創作者的隔空表達,進而學習優點、改正缺點。
另外,在線上影音的「文案規劃」也要多多研究,畢竟如Youtube的標題設定就有很多學問了。如何瞄一眼就吸引人進來看,也是網路行銷的重要環節。
而線上影音製作的需求層面,也比現場只需要「導覽員+麥克風」難度又再複雜了些。從攝像錄音設備、剪輯軟體,再到平台的上傳與發佈設定,都需要實際操作與試錯熟悉。
執行初期的挫折感,可能不比背誦文史資料來的小喔!
島內散步近期推出的雲端散步

線上導覽不算是一種趨勢,而是一種延伸的行銷技能。他無法用來取代原有的導覽品質,卻有機會吸引更多的未來潛力客群。
後疫情時代,線上資源需求也將相對提高,提早強化與數位轉型,會是地方團隊所需要的思考佈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7會員
101內容數
從策展企劃到知識跨界的職人筆記,偶而聊聊古生物博物館的冷門經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子Liangz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本讓在地人更認識台東的地方刊物,也是一本讓外地朋友深度體驗台東的風格雜誌。
「走走彰化城」是《炯話郎》的slogan,也希望用新的視角,引領大家發現前所未見的彰化。
地方刊物是有延續性的,所以就像說故事一樣,初始的章節鋪陳其實也挺重要。
隨著五月中疫情升溫,原本藉著國旅興起想從端午衝向暑假的地方觀光,著實遭受巨大影響。雖然暫時得休業啃老本,但建議還是提早做些準備。
透過協力編輯,不只讓高雄人了解自己的家,並且能以家為榮。
近年爆紅的正濱漁港-彩虹屋,對面就是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圖片來源: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這是一本讓在地人更認識台東的地方刊物,也是一本讓外地朋友深度體驗台東的風格雜誌。
「走走彰化城」是《炯話郎》的slogan,也希望用新的視角,引領大家發現前所未見的彰化。
地方刊物是有延續性的,所以就像說故事一樣,初始的章節鋪陳其實也挺重要。
隨著五月中疫情升溫,原本藉著國旅興起想從端午衝向暑假的地方觀光,著實遭受巨大影響。雖然暫時得休業啃老本,但建議還是提早做些準備。
透過協力編輯,不只讓高雄人了解自己的家,並且能以家為榮。
近年爆紅的正濱漁港-彩虹屋,對面就是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圖片來源: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2024 TDNA 臺灣數位遊牧大會上,講者 Mavel 分享了數位遊牧生活的現實挑戰和機會。本文探討數位遊牧者將面對的問題,包括穩定的網路、孤獨感、自我約束力及簽證限制等。Mavel 還提供了數位遊牧者的熱門目的地和必知的資源和實用技巧,讓你也能享受數位遊牧的快樂。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線上實體也可以兩者都上,如果必須選擇的話,到底該選擇哪一種呢?我想就像下棋一樣,有時候好棋不是只有一個選點,認真考量全局後,做出自己的選擇吧!
Thumbnail
今年清明節以遠距祭祖為主題。透過整合線上平臺,民眾可以依需求建立客製化墓園系統,讓遠距掃墓更有感。此外,日本透過VR眼鏡提升遠距祭祖參與感,香港則推出線上墓園,解決與死人爭地的問題。
Thumbnail
在舊時的認知,授課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成就與經歷非凡,爬到了這個位置,已經沒有事情可以創造了,但在現代,卻是不一樣的局面,這其實反映了現實的職場出現了一些狀況。
Thumbnail
《葬送的芙莉蓮》的文本分析課程 線上教學與多元嘗試 在 2022 年參加了孫治華老師的《陪伴式講師訓》,開啟了我十一場的線上讀書會。當時,孫治華老師提出了一個建議:若想要從事講師工作,將線上課程轉為線下課程是一個必要的趨勢。一開始,我在試辦讀書會時思考得比較簡單,先從一小時的試教開始,然後根據講
Thumbnail
企業透過線上課程做經驗沉澱的情境有兩類:一類是業務專家在工作中實時的有效經驗需要被推廣和傳承,但線下分享不利於長期留存;另一類是職位對員工的能力要求變化得比較快,需要有成體系的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但不一定能在外部購買到相關的課程,需要企業內業務人員自行生產。
Thumbnail
疫情期間,實體零售店受到將近三年的影響,能夠撐過疫情的業者已感受到消費復甦的活力,消費者恢復親自上街購物,實體零售店正在捲土重來。另一方面,電商網站也必須思考如何結合現有實體店面的經營,保持後疫情時代銷售力道。根據疫情後實際觀察心得,與您分享以下幾點
Thumbnail
本集節目邀請到台灣玩具博物館總監 Angela 和大兼製作導演胡志漢,和克萊兒一起暢聊疫情前和疫情後對於線上展覽與線下展覽的看法?實體展覽有什麼核心價值,是線上展絕對取代不了的呢?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線上課程」已不再是備案,而是成為了教育和企業培訓的主流趨勢。 但許多企業仍在猶豫「應該選擇線上課程還是傳統的實體課程?」 因此,本文將在短短3分鐘內盤點兩者的優缺點,幫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選擇。無論您是企業主想提升員工技能,還是個人尋求自我提升,這篇文章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洞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2024 TDNA 臺灣數位遊牧大會上,講者 Mavel 分享了數位遊牧生活的現實挑戰和機會。本文探討數位遊牧者將面對的問題,包括穩定的網路、孤獨感、自我約束力及簽證限制等。Mavel 還提供了數位遊牧者的熱門目的地和必知的資源和實用技巧,讓你也能享受數位遊牧的快樂。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線上實體也可以兩者都上,如果必須選擇的話,到底該選擇哪一種呢?我想就像下棋一樣,有時候好棋不是只有一個選點,認真考量全局後,做出自己的選擇吧!
Thumbnail
今年清明節以遠距祭祖為主題。透過整合線上平臺,民眾可以依需求建立客製化墓園系統,讓遠距掃墓更有感。此外,日本透過VR眼鏡提升遠距祭祖參與感,香港則推出線上墓園,解決與死人爭地的問題。
Thumbnail
在舊時的認知,授課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成就與經歷非凡,爬到了這個位置,已經沒有事情可以創造了,但在現代,卻是不一樣的局面,這其實反映了現實的職場出現了一些狀況。
Thumbnail
《葬送的芙莉蓮》的文本分析課程 線上教學與多元嘗試 在 2022 年參加了孫治華老師的《陪伴式講師訓》,開啟了我十一場的線上讀書會。當時,孫治華老師提出了一個建議:若想要從事講師工作,將線上課程轉為線下課程是一個必要的趨勢。一開始,我在試辦讀書會時思考得比較簡單,先從一小時的試教開始,然後根據講
Thumbnail
企業透過線上課程做經驗沉澱的情境有兩類:一類是業務專家在工作中實時的有效經驗需要被推廣和傳承,但線下分享不利於長期留存;另一類是職位對員工的能力要求變化得比較快,需要有成體系的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但不一定能在外部購買到相關的課程,需要企業內業務人員自行生產。
Thumbnail
疫情期間,實體零售店受到將近三年的影響,能夠撐過疫情的業者已感受到消費復甦的活力,消費者恢復親自上街購物,實體零售店正在捲土重來。另一方面,電商網站也必須思考如何結合現有實體店面的經營,保持後疫情時代銷售力道。根據疫情後實際觀察心得,與您分享以下幾點
Thumbnail
本集節目邀請到台灣玩具博物館總監 Angela 和大兼製作導演胡志漢,和克萊兒一起暢聊疫情前和疫情後對於線上展覽與線下展覽的看法?實體展覽有什麼核心價值,是線上展絕對取代不了的呢?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線上課程」已不再是備案,而是成為了教育和企業培訓的主流趨勢。 但許多企業仍在猶豫「應該選擇線上課程還是傳統的實體課程?」 因此,本文將在短短3分鐘內盤點兩者的優缺點,幫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選擇。無論您是企業主想提升員工技能,還是個人尋求自我提升,這篇文章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