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雜談000|你也能懂的文學理論(Q1.文學理論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前言

有三個大方向能提升對文學的理解,分別是:理論、閱讀、寫作
在接觸文學的路上,相信一般人也會認同閱讀寫作是重要的,這沒太大疑慮
但對於文學該不該讀理論的看法,卻相當兩極化,認為是某種學院派的邪惡產物

讀文學作品有必要這麼麻煩嗎?
我寫作有必要看寫作技巧嗎?
文學理論對於一般讀者跟創作者沒有必要吧!

有趣的事情來了,多數人對“文學理論”是什麼?不是什麼?
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就下意識拒絕。那這件事其實也很正常
畢竟人類就是對於未知/不明確的事物,會怕東怕西的生物

因此,這篇文章就是專門來介紹文學理論,撥開其覆蓋的神秘面紗

如果有想問的問題,歡迎貼文底下留言或是私訊我,謝謝!



Q1:文學理論是什麼

定義

一系列用於研究和解釋文學作品的觀點、方法和概念

raw-image

文學理論的目的是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解釋文學作品

它們提供了一組概念和工具,以探索作品中的元素、主題、結構、語言使用等方面。文學理論可以幫助我們發現作品背後的意義和象徵,了解作品在特定文化、歷史和社會背景中的價值和影響。



從本質上看

我們用料理來比喻文學
文學作品 > 一道料理
寫作過程 > 做菜過程
閱讀作品 > 品嚐料理

問:那文學理論會代表什麼呢?
答:探索料理有關的各種知識

舉例來說,有的文學理論像是料理中的食譜
在料理中,食譜提供了一系列的步驟和指引,告訴我們如何準備食材、烹飪方式以及調味方法等。同樣地,文學理論也提供了各種知識和指引,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創作文學作品。
以及,也有的文學理論像是料理中的評價標準
在料理中,評價食物的標準和方法可以根據口味、食材品質、烹飪技巧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同樣地,文學理論提供了多種評價和分析作品的觀點和方法,以幫助我們深入理解和詮釋文學作品。正確評價和分析文學作品是文學理論的一項重要功能,並可以將其比喻為料理中的評價。
此外,也有的文學理論像是料理中的烹飪信仰
就像某些廚師遵循特定的料理信仰或風格來塑造他們的菜式。同樣地,文學理論也提供了不同的學派和主義,例如現實主義、象徵主義等。這些理論觀點影響著作品的風格、主題和表達方式,並賦予了作品獨特的特色。

所以,文學理論說白了,就是在探索文學有關的各種知識(這聽起來很廢話X)
換句話說,理論上,你有任何文學問題都能在當中得到解惑,後面會再提)


在你眼前擺著有各式料理相關的書籍
Ex.XX食譜、XX美食指南、XX美食地圖等等

如果每一本都要翻開,看大概是什麼內容,數量少還好。但數量一多大概會昏倒
實際的作法是我們會看書名,大概就能猜到,這本書在講什麼樣的內容

食譜會是各種烹飪方法/美食指南會是探索各國家或區域的美食...

文學理論有眾多的理論,顯然一個一個慢慢看不太實際
因此,除了看名稱猜大概的內容,看後面的「修飾詞」或「術語」也能快速分辨

Ex.某某理論、某某主義、某某、某某批評、某某研究、某某

這些常出現在文學理論後面的詞語可以稱為「修飾詞」或「術語」
它們通常用來具體描述或界定文學理論的性質、立場或功能,有助於更精確地描述文學理論的屬性、方向和目標

不同類型的文學理論

文學理論涵蓋了廣泛的觀點學派,代表著不同的研究方法和關注點
以下舉例不同類型的的文學理論(當然這只是一小部分):

讀者反應閱讀:讀者反應閱讀法是一種文學理論方法。 強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主觀經驗和對文本的主觀解讀。這種觀點認為,讀者的背景、價值觀和情感狀態會影響他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詮釋。讀者反應閱讀法關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回應、主觀解讀和個人經驗,並強調讀者的主動參與和主觀詮釋的重要性。
神話原型批評:神話原型批評是一種文學評論方法。 強調文學作品中的神話、符號和普遍原型的存在和影響。這種觀點認為,文學作品中的符號和情節具有普遍的人類意義,反映了共同的心理和文化模式。神話原型批評關注故事中的符號、象徵和主題,並探索其在文學作品和文化中的意義和功能。
現代主義:現代主義是一種文學觀點。 強調創新、實驗和對傳統形式的挑戰。它尋求打破傳統的藝術和文學規範,追求個體經驗的表達和主觀感受的呈現。現代主義文學作品通常具有複雜的結構、非線性敘事和對語言和意義的遊戲。

這些不同類型的文學理論
從提供分析方法或研究框架的理論形式、到怎麼樣閱讀文學作品的評論(批評)方式、甚至是創作價值取向和指導方針的觀點(主義),都屬於文學理論之一

上面講的是學術上的名稱分類。在影片中,朱宥勳則是用研究方法去進行分類
推薦看完影片,聽聽看朱宥勳前輩,對於文學理論需要讀的看法
這邊我只引用他的文學理論分類方法

他提到文學理論可以很“粗略”分成兩樣東西:
分析型宣言型的文學理論

分析型:...很像科學研究,他是先找一大群文學作品,在把文學作品中的共同點給找出來,然後形成一些分類。所以我們更容易找到作品屬於哪一類,因此,更容易找到作品的特別之處...對於過去的歸納

宣言型:...一個或一群作家,提出了一個文學宣言。這個宣言告訴我們,他們認為好的文學作品,該怎麼寫、寫什麼、寫給誰看...我覺得未來要往哪裡走

他的分法很直觀,文學理論的以研究方法而言,大多都能分成分析型宣言型
分析型更注重對作品本身的分析,而宣言型更注重作家對於文學的理念和指導

但缺點也很明顯
分析型文學理論的麻煩點在於收集和分析大量文學作品,需要耗費時間和努力
宣言型文學理論的麻煩點則在於作者的主觀性和價值觀的主張

執行分析型需要專業知識和深入研究
宣言型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下判端出具有影響力的觀點

必須說,不論從哪個角度切入文學理論,都有其難處

就像是剛開始學習料理,拿到一本食譜,雖然上面寫著一系列料理的步驟
但過程中,可能會因為不知道食材怎麼準備?烹飪技巧不熟悉等等因素
一開始會蠻容易碰壁的,蠻正常的


講到這裡,我們已經從文學理論的定義、不同類型、難點,有個基礎的認識了

但你可能覺得文學理論還是沒什麼
別急,它們的好處和強大之處才正要展開


所以好處是什麼?

文學理論最早從古希臘時期開始,發展至今
基本上你能想像到的文學相關問題,大概被研究過了



只是有時候被“側面”提及到
舉例來說,我想要提升寫作技巧

有限時間下,推薦閱讀文學理論中的各種主義。相對直接描寫到各種寫作技巧

主義(-ism)除了通常強調對於文學創作的價值取向和原則,還提供了一個框架或指導方針,以幫助作家在其寫作中達到特定的目標

不同的主義可能強調不同的技巧和手法,以實現其理念

例如:
現實主義主張對真實生活進行觀察和描寫,因此其寫作技巧可能涉及對細節和現實情境的準確描繪。
象徵主義強調意象和隱喻的使用,因此其寫作技巧可能涉及創造有強烈象徵意義的形象和語言。


或是需要多個理論來配合
並不只是閱讀各種主義,才能學到寫作技巧

文學理論中的理論關注文學的本質、形式和意義,提供了分析和詮釋文學作品的框架和方法。它探索作品的結構、語言使用、風格和主題等要素,并試圖解釋它們對作品意義和效果的影響。透過文學理論的分析,作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寫作技巧的運用和效果,并有意識地應用這些技巧於其創作中

總之,主義提供了一種價值取向和指導方針,而理論提供了一個分析和詮釋的框架。這兩者對於寫作技巧的描寫相互補充,可以幫助作家在其創作中更有目標和意識地運用寫作技巧


或是反過來,把閱讀文學理論,當作開盲盒

不一定要有目的性地閱讀,在一套文學的理論中,需要多重知識
像是閱讀浪漫主義,你需要:
閱讀經典作品、研究時代背景、學習浪漫主義的主要特點、研究著作等等

要是有時間,不仿考慮仿從朱宥勳所說的,宣言式文學理論(主義)開始閱讀起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好處,日後會不定期更新


後記

終於寫完了!這是介紹文學理論的第一篇,寫這篇文章同時也是對自己的反問
文學理論到底是什麼?讀文學理論有什麼好處
在網路上,講的都很艱澀難懂,所以就自己嘗試說服自己,寫出這篇文章了

之後還會帶來更多文學理論的分享,感謝你們看到這,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奶油佐尼龍蝦堡的沙龍
6會員
8內容數
嗨!很高興看到也喜歡文學的你點進來(鼓掌)。多數人面對一部文學作品,大概只講出“情節刺激”、“角色塑造立體”、“某某場景讓我印象深刻”。那這些只能算閱讀的“終點”,作者到底對你施了什麼魔法?讓你覺得刺激、立體、印象深刻,這是文本分析的起點。跟著我一起探索文學世界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長期不斷的料理實踐中,隨著學習各種料理的過程,發展出自己的學習方法與實作流程,形成自己的料理哲學,而且能夠在實際應用後獲得滿意的成果。對我而言,這個哲學就是「隨便」。
Thumbnail
在長期不斷的料理實踐中,隨著學習各種料理的過程,發展出自己的學習方法與實作流程,形成自己的料理哲學,而且能夠在實際應用後獲得滿意的成果。對我而言,這個哲學就是「隨便」。
Thumbnail
介紹文學理論的定義、不同類型的理論、難處 最後,談談我認為的好處
Thumbnail
介紹文學理論的定義、不同類型的理論、難處 最後,談談我認為的好處
Thumbnail
最近因為時事議題,開始有很多作文教學的文章。由於我自己本身沒有作文教學的經驗,比較難在這方面參與分享。不過今天早上有朋友傳給我一篇訊息,談論到「其實這些寫作都很有投稿期刊的風格」,這部分我就很有興趣了。本來我是想回給他,沒想到越打越多,就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 3. 方法 (Method) —
Thumbnail
最近因為時事議題,開始有很多作文教學的文章。由於我自己本身沒有作文教學的經驗,比較難在這方面參與分享。不過今天早上有朋友傳給我一篇訊息,談論到「其實這些寫作都很有投稿期刊的風格」,這部分我就很有興趣了。本來我是想回給他,沒想到越打越多,就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 3. 方法 (Method) —
Thumbnail
飲食文學除了寫食物本身以外,著重於作家的精神與情意,在寫飲食本身的同時,帶入食物本身的美好與情感的鏈結。有名的飲食文學作家如林文月、琦君、徐國能、焦桐、舒國治等,都能在那些看似樸實無華的飲食與生活中,帶給讀者不同凡響的韻味。
Thumbnail
飲食文學除了寫食物本身以外,著重於作家的精神與情意,在寫飲食本身的同時,帶入食物本身的美好與情感的鏈結。有名的飲食文學作家如林文月、琦君、徐國能、焦桐、舒國治等,都能在那些看似樸實無華的飲食與生活中,帶給讀者不同凡響的韻味。
Thumbnail
「有必要寫作嗎?」 「不知道寫什麼?」 「該如何寫作?」 「為什麼寫了都沒人看?」 關於參透寫作技巧從零到有再到好,如果只能先選一本書閱讀,那麼《大人的11堂寫作課》絕對是首選。這本書從寫作認知、讀者思維、選題、標題、素材、結構、成稿能力,乃至於如何讓寫作融入生活、變現等,可以說整本書都是「乾貨」,
Thumbnail
「有必要寫作嗎?」 「不知道寫什麼?」 「該如何寫作?」 「為什麼寫了都沒人看?」 關於參透寫作技巧從零到有再到好,如果只能先選一本書閱讀,那麼《大人的11堂寫作課》絕對是首選。這本書從寫作認知、讀者思維、選題、標題、素材、結構、成稿能力,乃至於如何讓寫作融入生活、變現等,可以說整本書都是「乾貨」,
Thumbnail
由不同作家來說明呈現手段,你往往能聽到各式各樣的講法。你未必能全部都融會貫通,但是總有幾套講法是適用於你、打中你的心。這也是為什麼崇尚寫作的人會一直想去聽作家講座或是上課,他們大多認為透過不同視角詮釋的寫作觀點,能帶來超乎想像的收穫──
Thumbnail
由不同作家來說明呈現手段,你往往能聽到各式各樣的講法。你未必能全部都融會貫通,但是總有幾套講法是適用於你、打中你的心。這也是為什麼崇尚寫作的人會一直想去聽作家講座或是上課,他們大多認為透過不同視角詮釋的寫作觀點,能帶來超乎想像的收穫──
Thumbnail
這個話題,老生常談了。 談到寫小說,很多人應該都會聯想到以前學生時代寫的作文。可是當我們回顧作文時,又會發現作文的文字程度,其實根本不足以支撐小說緊鑼密鼓的架構需求。因此,若是想要寫出符合「小說定義」的小說,我們有八成七的人都會想到要去上「文學小說課」。 只是,文學課所提供的教材,我們真的用得上嗎?
Thumbnail
這個話題,老生常談了。 談到寫小說,很多人應該都會聯想到以前學生時代寫的作文。可是當我們回顧作文時,又會發現作文的文字程度,其實根本不足以支撐小說緊鑼密鼓的架構需求。因此,若是想要寫出符合「小說定義」的小說,我們有八成七的人都會想到要去上「文學小說課」。 只是,文學課所提供的教材,我們真的用得上嗎?
Thumbnail
訓練寫作 提高輸入 批判思考 強化輸出  只有公開寫作才是真的寫作(我也為此而來) 怎樣才是好文章? 提供新知創造價值 資訊量大且密度高 邏輯性強論證精彩 容易理解不能高高在上 真誠溝通不說教不輕佻 讀者思維 確認寫作目的 確認閱讀對象 確認閱讀
Thumbnail
訓練寫作 提高輸入 批判思考 強化輸出  只有公開寫作才是真的寫作(我也為此而來) 怎樣才是好文章? 提供新知創造價值 資訊量大且密度高 邏輯性強論證精彩 容易理解不能高高在上 真誠溝通不說教不輕佻 讀者思維 確認寫作目的 確認閱讀對象 確認閱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