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17-當遊民來敲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是疫情微解封之前的事,出乎意料地,稍微崩解了自己原先的價值觀。我想先從一些往事開始說起。

自己高三遭遇的兩次升學考試中,學測成績尚可,本以為一定可以推甄進某私立大學的社工系,結果筆試成績太差而被刷掉,失落好一陣子後才繼續準備指考,也才有往後徹底在預期之外的,那中正大學的四年。

當初面試時,老師問若入學想關注在哪個群體,我回答「兒童」。

十多年後回頭看,「讀社工系」這個念頭,雖然與當時幾乎沒有社會服務經驗的現況有落差,卻是自己少數有明確理念想執行的人生階段,因此,常在想若大學真的念社工或相關科系的話,現在自己會在哪。實際上一直以來,我自認對認知的「需要被幫助的群體」,是有耐心且不帶偏見-即使這是很表象的想法,總之就是,不會刻意去欺侮他們,或露出嫌惡的應對態度。

正因遊民屬我認知的「這群人」,遊民問題應該也屬社工領域的專業,才會開頭先"考古"一下無法回頭的人生分岔點,再轉回「當遊民來敲門」的事件始末。

我們無法走回頭路,只能一直往前,然後知曉有些想法純粹得很過頭。


【在自認的「救助」後成為了「被害者」】

自己工作單位是如公園一般的園區,連前個工作環境也算開放式廣場,使這幾年遇過不少跟遊民"打交道"的經驗,多半是在管理範圍內堆置垃圾或隨地躺臥,礙於觀感問題會直接勸導,而除了某次嚴重到必須找清潔公司專門處理垃圾外,大致都能有效溝通。

再怎麼理性應對,終有踢到大鐵板的一天。

五月三級警戒開始閉館的同時,出現一位時常徘徊廁所旁角落躺臥,長相略顯年輕,年紀可能跟我差不多的遊民。聽清潔人員說,這個人有幾次白天在廁所開放的時段,進到無障礙廁所梳洗,感覺快"定"下來。以往白天遇遊民逗留,我們不太會強硬驅趕,唯獨若晚上時段仍未離開,有注意到的話就會主動勸離。

大概是某天晚上,在他睡廁所旁時把他吵醒,使他邊罵邊走往旁邊公園時,讓我確定這個人一定有什麼精神疾病,與此同時恐怕也埋下他作亂的因子。

一陣子後,某個閉館但仍上班的平日,也是我、同事、清潔人員及公部門承辦人都在的早上,才剛跟同事說似乎聽到什麼頻繁的撞擊聲,該不會附近有施工之類的,結果清潔人員走進館內,說了一串當下聽來覺得不可置信的內容。

「那個最近常出現的遊民,在拿石頭丟廁所。」

這裡是鐵道場域轉型的館舍,沒有本體就是石頭的成堆道碴,那才奇怪。

包含我在內的其他三人走到廁所確認,那位遊民正一臉蠻不在乎的,拿道碴狠狠砸向廁所的鐵皮牆面及牆上構件。這間廁所建築的外圍角落地面,有我印象從沒亮過的地燈,而這顯而易見的脆落玻璃,早已被他全部砸碎了。

raw-image

之後他突然拿起一塊以前施工留下的混凝土塊,砸向仍鎖緊的廁所出入門。我趁那塊混凝土反彈滾遠的時候,一把把它抱走,因為真的怕再丟下去,要修的不只是那些外觀物件,而是整間廁所的設備。

就算我拿走大顆的,他還是繼著隨手可得的道碴,一遍又一遍朝廁所牆面丟去。

raw-image

廁所周圍的脆弱物件不多,鐵皮牆壁就算打凹也不會太明顯,不過從我搬離那塊混凝土,一直到附近派出所派員過來逮捕他為止的這近十分鐘,他就這樣不斷的拿著石頭,丟向廁所的每個角落。

很宅的同事跟我,都覺得眼前這情境,好比角色扮演或動作冒險遊戲內,把場景中所有能破壞的物件,一件不漏全部打爆一樣。整件事暫告一段落後統計一輪,從地燈、標示、插座到招牌等附加在廁所外牆的東西,全部被破壞了。

差點忘了,得算進其他單位放在旁邊的電箱,一樣無法倖免於難。

raw-image

這個詭異的上午,始於辦公室內聽到的石頭敲門聲,並隨著派出所警員做完筆錄後一句「這樣就可以先回去了」而告終。

工作環境加上自己走路東張西望的習慣,把失物拿去派出所已是稀鬆平常之事,但像這樣以「受害者」身分進出真是頭一遭。儘管明知很難有賠償,然而已報警再加上受損是公物,所以該走的既定流程還是得跑完。

做筆錄當下,那位遊民坐在長椅被上手銬,之後就再也沒有他的消息,可我相信他有被送到適合的地方,例如醫院治療或收容所照顧

我明白他這麼年輕就當遊民一定苦衷,而且從上次勸離動作的反饋,也清楚知道他的精神或情緒疾病可能很嚴重,但不得不承認,他拿混凝土塊亂砸一通時,我想做的不只是撿走他手上的武器,而是直接把他撞倒,讓他受傷到至少無法再搞破壞的那種程度。

不管我之前給了遊民幾次零錢或食物,當下我真的想逼迫他停止一切行為,不管是要撞倒還是弄傷他,否則不知他還要破壞多少東西。最終理智還是推了一把,促使我遠離石頭的敲打聲,跑向附近的派出所。

生活最無奈的,是無論大多數的人們如何循規蹈矩,並盡一點力去幫助我們認為相對「弱勢」的一群,終究在日常的每分每秒裡,我們都要時刻小心,可能隨時遭遇來自他者的反噬。好比這次,或許我們認為必要且合理的溝通,對他而言,是既吵雜又觸動某個敏感神經的,挑釁。

我們既真心地的想幫他,卻也同時,心懷恐懼的怕著他。

這是人生的一個無奈,就是我們在塑造所謂「弱勢」存在時,必然會遭遇的一種可能-視弱勢為受害者並提供自認的救助,而不久後,成為被弱勢反撲的下一個受害者。

這是只發生在一個上午的事件,卻意想不到的,徹底震垮原本就動搖的價值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乘零|獨旅漫行式
41會員
152內容數
關於那些獨旅,或有幸三五好友同行時走過的旅途。如果某些過往畫面始終記憶猶新,就代表你無意間把一些靈魂碎片留在那裡,無論開心或難過,都是生命永恆的印記。
2025/02/24
想不到上次發文已經快一年前了,可盡力做好自己日常工作的同時,我沒有忘記「方格子」的存在喔!
Thumbnail
2025/02/24
想不到上次發文已經快一年前了,可盡力做好自己日常工作的同時,我沒有忘記「方格子」的存在喔!
Thumbnail
2024/03/29
不知不覺進入工作單位的"淡季",看著同事陸續安排出國旅行,或是聽已回來的朋友分享心得,不禁思考快5年沒去日本,且經常身陷焦慮情緒的自己,到何時才會有下一趟出國。
Thumbnail
2024/03/29
不知不覺進入工作單位的"淡季",看著同事陸續安排出國旅行,或是聽已回來的朋友分享心得,不禁思考快5年沒去日本,且經常身陷焦慮情緒的自己,到何時才會有下一趟出國。
Thumbnail
2023/07/30
關於2023年7月跑去某個單位面試後,從那段經驗裡得來的小小總結,用以提點自己。
Thumbnail
2023/07/30
關於2023年7月跑去某個單位面試後,從那段經驗裡得來的小小總結,用以提點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天一大早上班,差點就在公司大樓內被門給壓死。 事情就是辦公室那層樓的機房很吵,我今早上班心血來潮的想說不然關一下門好哩,ㄧ拉那門有如千斤重,我想好吧也許是後面有磁鐵吸著,我正邊想邊用力一拉,動了動了~~準備關起來時,說時遲那時快⋯⋯
Thumbnail
今天一大早上班,差點就在公司大樓內被門給壓死。 事情就是辦公室那層樓的機房很吵,我今早上班心血來潮的想說不然關一下門好哩,ㄧ拉那門有如千斤重,我想好吧也許是後面有磁鐵吸著,我正邊想邊用力一拉,動了動了~~準備關起來時,說時遲那時快⋯⋯
Thumbnail
住進這個社區也有三年了 這位特殊的人士,有以下幾個行為… 不斷檢舉圾圾處理場未完全分類,但每次檢查都合格 把社區意見單當心情小語在寫,滿滿滿都是他的 在區權會做當選宣言,但其實沒有人提名他 半夜上頂樓把窗口的手把拆掉 很愛說他家裡多有錢如何如何… 唉呀!反正多到我現在臨時也想不起來… 而且…
Thumbnail
住進這個社區也有三年了 這位特殊的人士,有以下幾個行為… 不斷檢舉圾圾處理場未完全分類,但每次檢查都合格 把社區意見單當心情小語在寫,滿滿滿都是他的 在區權會做當選宣言,但其實沒有人提名他 半夜上頂樓把窗口的手把拆掉 很愛說他家裡多有錢如何如何… 唉呀!反正多到我現在臨時也想不起來… 而且…
Thumbnail
這是我這一個禮拜碰到的第二個流浪漢,應該正名為無家可歸者。(在現在這種社會氛圍,不管什麼阿貓阿狗都得他一個名分,不然歧視的大旗將會往你的臉上狠狠揮去。)這兩位都是女性,所以我們還是淘汰使用流浪漢這個字眼,免得大家都誤以為只有男人會流落街頭,女人也會。(想不到還有這種好處,失敬,失敬。)無家可歸者我也
Thumbnail
這是我這一個禮拜碰到的第二個流浪漢,應該正名為無家可歸者。(在現在這種社會氛圍,不管什麼阿貓阿狗都得他一個名分,不然歧視的大旗將會往你的臉上狠狠揮去。)這兩位都是女性,所以我們還是淘汰使用流浪漢這個字眼,免得大家都誤以為只有男人會流落街頭,女人也會。(想不到還有這種好處,失敬,失敬。)無家可歸者我也
Thumbnail
沒開館也沒開放公共設施的疫情期間,卻迎來最誇張的遊民事件,並動搖本就處於矛盾的價值觀。遺憾的發現,對「弱勢」既憐憫又懼怕的心態,或許是自己體會社會現實面後,選擇抱持的無解惆悵。
Thumbnail
沒開館也沒開放公共設施的疫情期間,卻迎來最誇張的遊民事件,並動搖本就處於矛盾的價值觀。遺憾的發現,對「弱勢」既憐憫又懼怕的心態,或許是自己體會社會現實面後,選擇抱持的無解惆悵。
Thumbnail
賺最簡單的錢,因此一切只看短期利益,任何長期發展的潛力都不實際在乎與投入。只在有短利可圖時,再投入低價搶市,運用小手段打壞市場,殺自己人,撈一筆後離開;輕忽軟實力,因為這是表面看不出明確收益的事物;成本管控到品質出問題,商譽受影響,卻眼不見這些損失,只望見能省下的成本;視員工為成本與負擔,用更便宜的
Thumbnail
賺最簡單的錢,因此一切只看短期利益,任何長期發展的潛力都不實際在乎與投入。只在有短利可圖時,再投入低價搶市,運用小手段打壞市場,殺自己人,撈一筆後離開;輕忽軟實力,因為這是表面看不出明確收益的事物;成本管控到品質出問題,商譽受影響,卻眼不見這些損失,只望見能省下的成本;視員工為成本與負擔,用更便宜的
Thumbnail
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作者是李佳庭。身處這次疫情風暴的中心-萬華。社工怎麽去處理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遊民?又有哪些小故事?為什麽萬華會有比較多的街友呢?這本書藉由一篇又一篇的小故事,讓我們認識了明明生存在社會中,卻總是被忽略的一群人。
Thumbnail
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作者是李佳庭。身處這次疫情風暴的中心-萬華。社工怎麽去處理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遊民?又有哪些小故事?為什麽萬華會有比較多的街友呢?這本書藉由一篇又一篇的小故事,讓我們認識了明明生存在社會中,卻總是被忽略的一群人。
Thumbnail
今晚是搬家來的第3晚,正等著8:40要倒垃圾,我往外探了探頭,「哎,好在沒雨。」正慶幸的時候,雨點卻落了下來。 「難不成是在暗示我遇水則發,等會順路買個彩券好了!」如此一想,當聽到樓下遠處垃圾車響起少女的祈禱時,我也誠心的相信今天是有好運的。 一袋垃圾,不多不少。輕巧的隻手提起、鎖門,下樓梯。
Thumbnail
今晚是搬家來的第3晚,正等著8:40要倒垃圾,我往外探了探頭,「哎,好在沒雨。」正慶幸的時候,雨點卻落了下來。 「難不成是在暗示我遇水則發,等會順路買個彩券好了!」如此一想,當聽到樓下遠處垃圾車響起少女的祈禱時,我也誠心的相信今天是有好運的。 一袋垃圾,不多不少。輕巧的隻手提起、鎖門,下樓梯。
Thumbnail
「主流生活崇尚秩序、標準、節奏。」為了生活的進步與水準,總要有人收拾殘局、收拾垃圾、收拾寶特瓶、收拾骯髒、收拾白天的物欲和夜晚的狂歡。那些跟不上節奏的就被甩出去了,甩出去到社會的邊緣,被剔除在九大行星以外,孤獨、沒有名字,在宇宙裡自轉,等待自爆、衰竭的那一天。
Thumbnail
「主流生活崇尚秩序、標準、節奏。」為了生活的進步與水準,總要有人收拾殘局、收拾垃圾、收拾寶特瓶、收拾骯髒、收拾白天的物欲和夜晚的狂歡。那些跟不上節奏的就被甩出去了,甩出去到社會的邊緣,被剔除在九大行星以外,孤獨、沒有名字,在宇宙裡自轉,等待自爆、衰竭的那一天。
Thumbnail
聽到【有客人要來】好比聽到【老師來了】或是【狼來了】一樣讓人慌亂。 我眼界不夠廣,沒去過夠多人家,不了解一個家如何拿捏混亂與整潔的平衡。桌檯上空無一物太嚇人,太刻意而無人氣。然而太隨意過日子的下場是亂無上限的。家有幼兒時還可以推說家裡有小孩嘛,亂是應該,可是他們也都漸漸長大,家裡失控失控媽媽就會失控
Thumbnail
聽到【有客人要來】好比聽到【老師來了】或是【狼來了】一樣讓人慌亂。 我眼界不夠廣,沒去過夠多人家,不了解一個家如何拿捏混亂與整潔的平衡。桌檯上空無一物太嚇人,太刻意而無人氣。然而太隨意過日子的下場是亂無上限的。家有幼兒時還可以推說家裡有小孩嘛,亂是應該,可是他們也都漸漸長大,家裡失控失控媽媽就會失控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書,閱讀前面的時候眼淚嘩啦嘩啦的流,那些無家者很鮮明很立體的就在腦海中浮現,作者只是很直接描述彼此之間的對話,非常真實可以看見彼此之間情感的流動。 個案覺得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人會關心自己、在乎自己,但就有這樣一個社工,會為了自己著急,為了自己生氣,為了自己有沒有好好存錢,好好吃飯而有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書,閱讀前面的時候眼淚嘩啦嘩啦的流,那些無家者很鮮明很立體的就在腦海中浮現,作者只是很直接描述彼此之間的對話,非常真實可以看見彼此之間情感的流動。 個案覺得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人會關心自己、在乎自己,但就有這樣一個社工,會為了自己著急,為了自己生氣,為了自己有沒有好好存錢,好好吃飯而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