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麗的黃昏(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人生路上到達退休年齡而退下火缐,是每個職場人士都會遇到的階段。

無論過去立下多少汗馬功勞,豐功偉職,最後都要因歲月催人,或企業的兩代交替,最終要讓出杈力空間,此乃不能改變的職埸定律。

所以亦毋須介懷,時常抱著“想當年”的心態,否則只會令自己感到懊惱。

每個職場人,在職時都不斷拼搏,爭取表現,對企業作最大貢戯,達至上位夢想。

但在世上每事都有兩面,所謂“得到甚麼,失去甚麼”。原本有很多事情,都不能實現。

如善待家中長者,與另一半及子女的相處時間,個人興趣約培養等等,都要有待退休後才有機會實現。

這裏有一點必要大家知道。其實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所以新世代要懂“生話與工作並存”的概念。

在後60這一代,前半生己賣給企業,就只有靠退休後才能為自己創做絢麗的黃昏。

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無絕人之路的沙龍
2會員
5內容數
2021/07/20
我在香港房地產開發商擔任總經理職位時,其中一個範疇是專案部架構重組,建立團隊,和培育團隊。 當時香港經濟環境還可以, 而且,很多人力資源都回到祖國參與城市化帶來興旺的房地產開發專案,同時,有部分人力資源也去了澳門參予當地興起的旅遊度假博彩專案。 所以,當時,員工跳槽是很常見到的情況。當然,我作為上
2021/07/20
我在香港房地產開發商擔任總經理職位時,其中一個範疇是專案部架構重組,建立團隊,和培育團隊。 當時香港經濟環境還可以, 而且,很多人力資源都回到祖國參與城市化帶來興旺的房地產開發專案,同時,有部分人力資源也去了澳門參予當地興起的旅遊度假博彩專案。 所以,當時,員工跳槽是很常見到的情況。當然,我作為上
2021/07/20
。。。我在80年代大學時,當時流行一個想法,就是如果能獲取一個專業本科學位,再加上一個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就無往而不利了。肯定找到一份理想工作。 其實,想法一點沒錯。 簡單來說,念一科專業,譬如,我念的建築設計,就是要深入認識,瞭解,鑽研,讓視野及覌察專注。 反覌,念工商管理,就是要獲取博學,廣範認知
Thumbnail
2021/07/20
。。。我在80年代大學時,當時流行一個想法,就是如果能獲取一個專業本科學位,再加上一個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就無往而不利了。肯定找到一份理想工作。 其實,想法一點沒錯。 簡單來說,念一科專業,譬如,我念的建築設計,就是要深入認識,瞭解,鑽研,讓視野及覌察專注。 反覌,念工商管理,就是要獲取博學,廣範認知
Thumbnail
2021/07/20
。。。。古語有雲:《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說得一點也沒錯。試想像,年輕求學時,一點人脈關係都沒有,遇到任何問題,立即想到的資源,一定是父母。因同齡的同學們,朋友們的知識,智慧,思維與自己差別不大。 長大後,步入社會工作時,開始與不同年齡,文化,階層的朋友接觸,遇到問題時,就可找他們求助了。況且人
Thumbnail
2021/07/20
。。。。古語有雲:《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說得一點也沒錯。試想像,年輕求學時,一點人脈關係都沒有,遇到任何問題,立即想到的資源,一定是父母。因同齡的同學們,朋友們的知識,智慧,思維與自己差別不大。 長大後,步入社會工作時,開始與不同年齡,文化,階層的朋友接觸,遇到問題時,就可找他們求助了。況且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生大部份時間用於工作,但壓力大到令人很嚮往退休。可是到了退休,卻又因為無聊而不開心,人生好像沒一個階段是滿意的。本文提出人生每個階段都夾雜着好與不好,不想自己一生就是在不滿中渡過,就要接納自己的際遇,努力讓自己看見目前景況的好處,別只是一面倒的專注於弊處。
Thumbnail
人生大部份時間用於工作,但壓力大到令人很嚮往退休。可是到了退休,卻又因為無聊而不開心,人生好像沒一個階段是滿意的。本文提出人生每個階段都夾雜着好與不好,不想自己一生就是在不滿中渡過,就要接納自己的際遇,努力讓自己看見目前景況的好處,別只是一面倒的專注於弊處。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YA!達成在50歲前退休的目標,不用再為錢忍受職場上不合理的各種鳥事。   回想在求學當兵後進入社會,那時無任何人生、理財規劃,沒聽過、看過財務自由、提早退休之類的資訊。當時認為退休就是工作到法定年齡,然後領一筆退休金過退休生活。直到在40歲因厭倦職場環境,覺得人生好難,身心也產生變化,開始思考
Thumbnail
YA!達成在50歲前退休的目標,不用再為錢忍受職場上不合理的各種鳥事。   回想在求學當兵後進入社會,那時無任何人生、理財規劃,沒聽過、看過財務自由、提早退休之類的資訊。當時認為退休就是工作到法定年齡,然後領一筆退休金過退休生活。直到在40歲因厭倦職場環境,覺得人生好難,身心也產生變化,開始思考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