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商擔任翻譯專員的那些日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星期一早上,工廠幹部們到會議室集合,對高階主管進行週報。

這是我第一份正式的工作,也是第一次進會議室執行「口譯」的工作。即使我把前任留下來的會議記錄看了好幾次,即使直屬長官告訴我,週報都是一些例行性的報告,很少深入討論,生性容易緊張的我還是相當坐立不安。

想想看嘛,一個新進公司不過幾天的菜鳥,被丟到「主管會議」中喔。除了自己以外都是公司主管,你不但是現場唯一的非幹部身分,而且全身菜味十足,重點來了,你是會議中主要的橋樑,負責傳遞訊息,如果你不幹,會議就無法進行喔~

實際上一進入會議室,發現報告的都是資料上提過的事項,就算緊張到日語講得漆漆落落,就算緊張到中文講得細弱蚊鳴,我也能勉強跟上步調。

不過就在此時,負責廠務的幹部突然插了一句話。

「對了,新來的翻譯小姐,幫我跟廠長說一下今天會有人來檢查化糞池喔。」

這中途殺出來的話打得我措手不及。

————誰知道化糞池的日文怎麼講啦!!


raw-image


●什麼是翻譯專員,工作在做什麼?

這是「in house」的翻譯工作,日文稱作「社内通訳」,在台灣打開人力銀行,最常見的應該是「(日商)翻譯專員」之類的名稱吧。不過每間公司要求翻譯專員執行的業務內容都不一樣,我曾聽朋友提過,他也是應徵某間日廠的「翻譯專員」,不過業務內容只是成天翻譯技術文件,根本不用開口講話,個性活潑的他覺得這工作無聊透頂。相對的,我的工作需要進會議室、協助中日主管溝通、翻譯內部文件、擔任與日方協力專案的窗口,還有一些與翻譯工作無關的雜事,說有趣也挺有趣的。

另外,由於工廠性質,需要協助日方在工廠管理上的稽核。加上時常參與各種會議,幫忙各部門員工向外籍主管的請示。因此除了研發和所處的行政部門,到倉管、品管、會計、生產等部門都沾了相關知識,我自認為比一般員工都有機會了解整座工廠的運作體制,也很慶幸能待在高階主管的身邊,負責傳達他們指令,進而讓自己培養出以管理者的角度看待事情的思維。

雖然我現階段設定的職涯目標只有精進翻譯技巧,無意進任何公司擔任管理職務。不過,在講究團隊合作的日商工作的經歷,的確幫助我在日後的接案生活上,養成認真又負責的態度吧。


●當科技廠翻譯專員所面臨的挑戰

前東家是面板相關產業的化工製造商,生產一種用於面板的特殊塗料。我的工作之一,就是協助研發部門的日籍主管與下屬溝通,因此進公司最先學習的,就是關於面板和其塗料的相關知識,後來便逐漸瞭解產業鏈和科技業現況。

當時在研發部門得接觸許多技術性的詞彙,都是日籍主管把手把腳教導我。有時得穿無塵衣進入實驗室協助溝通,看研發團隊工作的樣子也挺有意思的。另外,有工廠就一定有稽核,除了台灣的相關單位按照規定的例行性查核,日方也會定期訪台稽查,這些情況都需要有翻譯專員整天陪同瞭解狀況,才能向主管稟報。我覺得在工廠工作還挺有趣的,因為可以看見平時沒機會接觸的產線,也接觸了日本在品管方面的嚴謹思維。

另外,說來慚愧,雖然我是三類出身,但化學一直是弱項,從高中到大學都沒有認真讀。沒想到會進入化工產業工作,有種被「年輕時不認真面對化學的自己」打臉的感覺。不過真正從事翻譯工作之後,才發覺「翻譯人生的道路上處處都是這種打臉自己的回馬槍」。比如當上自由譯者後,我有次接了一份免疫學相關的文件翻譯工作,當時便哀嘆當年念大學免疫學沒好好學,重修了幾次。這種「反省自己小時候書讀太少」,也算是翻譯工作的醍醐味之一。


●不知道化糞池怎麼講沒關係,重點是傳達正確的資訊

話說回來,在口譯工作時,有時不要拘泥於那個不知道怎麼講的單字,用意思傳達也能突破困境,用「有車車要進工廠處理裝著很多排泄物的地方」之類的話說明,聰明的外籍主管就能理解你的意思了。當然身為譯者,提升自己的知識以應付各種狀況還是很重要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在聊創作,偶爾聊翻譯
54會員
21內容數
聊故事創作,聊翻譯工作,偶爾閒聊。歡迎隨時來聊天~
2021/10/03
江湖上有個謠言說,「全職接案族要蹲個三年,工作才會穩定」。幾年前我以為是都市傳說,但走過這段路後,現在倒相信這種說法了。
Thumbnail
2021/10/03
江湖上有個謠言說,「全職接案族要蹲個三年,工作才會穩定」。幾年前我以為是都市傳說,但走過這段路後,現在倒相信這種說法了。
Thumbnail
2021/09/12
理解外語,經過層層淬鍊,優美的譯文得以產出。不過,並非每位客戶都追求「美麗」的譯文。
Thumbnail
2021/09/12
理解外語,經過層層淬鍊,優美的譯文得以產出。不過,並非每位客戶都追求「美麗」的譯文。
Thumbnail
2021/08/28
這一兩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藝文產業大受衝擊,各出版社紛紛暫緩書籍出版計畫,只得咬牙苦撐。在這種情況下,還有書籍翻譯工作的需求嗎?當書籍譯者真的能填飽肚子嗎? 但我想說的是:「業界永遠缺一個好譯者。」
Thumbnail
2021/08/28
這一兩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藝文產業大受衝擊,各出版社紛紛暫緩書籍出版計畫,只得咬牙苦撐。在這種情況下,還有書籍翻譯工作的需求嗎?當書籍譯者真的能填飽肚子嗎? 但我想說的是:「業界永遠缺一個好譯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旅展、食品展等國際展覽,前往所謂的「外國館區」尋寶呢?譬如,說到國際食品展的日本區,在這個區域可以看到來自日本的大小食品廠商,在自家攤位上高高掛起品牌名稱和標記,展示曾經看過或不曾看過的各種稀奇古怪的食品或食材,而在每個攤位都會配一個穿著正式服裝的工作人員隨侍在側,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旅展、食品展等國際展覽,前往所謂的「外國館區」尋寶呢?譬如,說到國際食品展的日本區,在這個區域可以看到來自日本的大小食品廠商,在自家攤位上高高掛起品牌名稱和標記,展示曾經看過或不曾看過的各種稀奇古怪的食品或食材,而在每個攤位都會配一個穿著正式服裝的工作人員隨侍在側,
Thumbnail
星期一早上,工廠幹部們到會議室集合,對高階主管進行週報。 這是我第一份正式的工作,也是第一次進會議室執行「口譯」的工作。即使我把前任留下來的會議記錄看了好幾次,即使直屬長官告訴我,週報都是一些例行性的報告,很少深入討論,生性容易緊張的我還是相當坐立不安。
Thumbnail
星期一早上,工廠幹部們到會議室集合,對高階主管進行週報。 這是我第一份正式的工作,也是第一次進會議室執行「口譯」的工作。即使我把前任留下來的會議記錄看了好幾次,即使直屬長官告訴我,週報都是一些例行性的報告,很少深入討論,生性容易緊張的我還是相當坐立不安。
Thumbnail
那些年沒有日文翻譯的故事 人脈平台日文自由翻譯者—金陵  不瞭解翻譯這項工作職業的時候,我都以為翻譯就是你懂兩個國家語言,就可以幫忙做翻譯,但自從了解各國語言翻譯有很多眉角,例如各地方文化產生的笑話,或是介紹食材或是食用方式這些要把自己覺得很簡單的東西,透過翻譯給予另外一邊不是你國家的人懂,這是一個
Thumbnail
那些年沒有日文翻譯的故事 人脈平台日文自由翻譯者—金陵  不瞭解翻譯這項工作職業的時候,我都以為翻譯就是你懂兩個國家語言,就可以幫忙做翻譯,但自從了解各國語言翻譯有很多眉角,例如各地方文化產生的笑話,或是介紹食材或是食用方式這些要把自己覺得很簡單的東西,透過翻譯給予另外一邊不是你國家的人懂,這是一個
Thumbnail
大概知道我坎坷職場之路的朋友曾開完笑說道:「妳根本在什麼屎缺裡遇上什麼惡婆婆都能小媳婦熬成婆!」但事實並非如此,我曾在一個好不容易擠進去的日商好缺裡敗下陣來。
Thumbnail
大概知道我坎坷職場之路的朋友曾開完笑說道:「妳根本在什麼屎缺裡遇上什麼惡婆婆都能小媳婦熬成婆!」但事實並非如此,我曾在一個好不容易擠進去的日商好缺裡敗下陣來。
Thumbnail
自信與能力不一定成正比,能力與待遇也不一定成正比。人在職場,厚臉皮要有。至少,臉皮厚一點,痛苦會少一點,薪水搞不好可以要到多一點。
Thumbnail
自信與能力不一定成正比,能力與待遇也不一定成正比。人在職場,厚臉皮要有。至少,臉皮厚一點,痛苦會少一點,薪水搞不好可以要到多一點。
Thumbnail
我曾經很努力很努力了,但我內心最誠實的聲音告訴我此路不通,所以就算被說不爭氣、沒出息也沒關係,還是寧願選擇錢少的筆譯,在電腦前殺腦細胞以字換錢,辛苦但滿足,我甘願。就讓不上進的草莓躺在自己溫室裡的那片小天地吧。
Thumbnail
我曾經很努力很努力了,但我內心最誠實的聲音告訴我此路不通,所以就算被說不爭氣、沒出息也沒關係,還是寧願選擇錢少的筆譯,在電腦前殺腦細胞以字換錢,辛苦但滿足,我甘願。就讓不上進的草莓躺在自己溫室裡的那片小天地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