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玲博士《環境與創作---以晚唐「咸通十哲」為主的一種文學社會學觀察》序

李建崑.Paulos
發佈於悅讀古典 個房間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過去二十年間,唐代學界對於中晚唐詩的研究熱度雖逐年增加,但對於詩名不顯的下層文人,仍然比較缺乏關注。所以當我取得林燕玲博士新著:《環境與創作---以晚唐「咸通十哲」為主的一種文學社會學觀察》原稿,見到洋洋灑灑二十八萬言,研究的對象正是晚唐時期的下層文人集團,眼睛為之一亮,感到非常非常開心!因為我長期有個想法,認為一個唐詩研究者,不能只將眼界侷限在大詩人;若能平均關注所有的小作家,將會看到更為完整的唐詩發展圖像。燕玲實踐了我的這份想法!她在不算太長的時間內,蒐集到所有可能找到的資料,然後焚膏繼晷、孜孜矻矻,以驚人的毅力,克服沉重的教學負擔,完成這一部新書,真的很不容易!
林燕玲博士新作書影
「咸通十哲」以詩得名,成員包括:張喬、許棠、喻坦之、劇燕、任濤、吳罕、張蠙、周繇、鄭谷、李棲遠、溫憲、李昌符十二人。直到明.胡震亨《唐音癸籤》,才確認「咸通十哲」名號,並以此稱述這批文人。他們都是唐末下層文人,都有貧窮的處境以及科場沉浮的經歷,所留下的八百多首作品,究竟呈現什麼圖像可供讀者揣摩?是個值得探索的議題。然而一旦實際去處理這批作品時,也將發現:傳統資料對這批文人的記載不僅稀少,而且十分零散;甚至對其詩篇的評論,也多屬概括式的批評,缺乏全面閱讀與深度探索的資料,因此,燕玲的研究難度也相對提高。
所幸近年來學術界對於晚唐社會文化的研究,取得較多成果。有關鄭谷、許棠、張喬、張蠙四位成員,也較受關注。使燕玲更有機會使用新的研究工具去探索「咸通十哲」的創作與當時社會制度、歷史間的交互關係,還原詩人群體本身的時代、生活、態度、思想各個層面,並且對於眾多落第文人的無奈與困境,能擁有更為深邃的洞見。
這本書避開前行研究者對詩人作品「內部詮釋」與「外部組織」研究各執一偏之不足,在研究方法上採行新歷史主義與社會文化學者John B.Thompson所提出的文化分析模式;還使用認知語言學家Lakoff&Johnson/ Lakoff&Turner發展出來的隱喻理論,對一定數量詩篇進行剖析,深度檢視「咸通十哲」詩篇中特定語詞的語意演變及共通蘊含交集。燕玲在書中一方面整理歷時概念的演變,另一方面也整合共時概念的時代性,深入考察「咸通十哲」的創作在文本脈絡顯現的認知狀況,最後還進行可貴的「批判/二度詮釋」,這樣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框架,使本書呈現出與其他單向研究不同的創新視野,這是最使我感到欣喜之處。
燕玲在研究所階段作過我的博士生,彼此互動頻繁,使我對於她的研究能力印象深刻。燕玲在取得國立中興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前,就已在台中科技大學任教,我們保持連繫至今。我與內人不僅陪她度過人生中最難熬的喪夫之慟,也見證到她母兼父職、獨力培育兩個兒子的辛勞!她的性格堅毅,面冷心熱,深具同理心與正義感。我以擁有這麼一位同道友生為榮!也深深祝福燕玲在唐代文學研究領域站穩腳步,然後繼續開疆拓土,為唐代學術研究,作出更巨大的貢獻!
東海大學教授 李建崑 謹識於敏求是書齋 時2018年7月6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1K會員
541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退而不休,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淺論中晚唐「苦吟詩人」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閒談椎名林檎與2015《椎名林檎と彼奴等がゆく 百鬼夜行》要了解椎名林檎的個唱作品,不先了解歌詞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avatar
Ian
2021-07-15
【夢幻連載劇場《閱評童話》.最終話】林家謙《特倫斯夢遊仙境》林家謙施展的魔法,不只是他創作的旋律,還有他的聲線,跟這個虛幻的世界無縫接軌,完美地表達出那份超現實的失真感覺。
Thumbnail
avatar
閱評流
2020-09-19
【不能只有我聽到2020.音樂選擇】林家謙《一人之境》鼓聲、管樂聲,在副歌時都走出來,填滿這一人之境。全盤主理曲、詞、編、監、唱的林家謙,也倒是適合成為《一人之境》的代言人,只有一個人,也能派上不同樂器,以音符填滿再空洞的世界。
Thumbnail
avatar
閱評流
2020-06-02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在文化意識的衝突裡省思愛情的時代意義 《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短篇小說集二 1944~45年。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寫於1944年的短篇小說。故事主要講述一個名為佟振保的男子,在英國留完學後,回到上海就職紡織工程師期間,與兩名女子之間發生的遭遇。 何謂愛情?是這本小說拋出的巨大疑問和省思。事實上,從一開始振保
Thumbnail
avatar
藍玉雍
2020-05-15
【每週一篇.長篇樂評】也許 這就是他倆的相戀哲學:麥浚龍.林嘉欣《字典與聖經》麥浚龍和林嘉欣的聲線,董折和戴慈欣的頻率,接上了。相遇於《暴烈.34》的狂雷暴風雨,董折和戴慈欣,理應如「聖經」和「字典」一樣,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代表兩種不同的性格。
Thumbnail
avatar
閱評流
2020-04-02
閱讀《林園水塘部》的情慾與氣味〈世紀末的華麗〉:「有一天男人用理論與制度建立起的世界會倒塌,她將以嗅覺和顏色的記憶存活,從這裡並予之重建。」(頁192)
Thumbnail
avatar
Angus Yen
2020-01-21
林旺爺爺是從緬甸來的?——《戰爭與林旺》大家還記得林旺爺爺嗎? 想必現在的小朋友聽到一定滿臉問號,或許有人說得出答案:台北動物園的大象標本。 但是你知道嗎?林旺爺爺是緬甸來的,牠的本職是「軍象」,原名叫「阿美」。
Thumbnail
avatar
熬夜的便當(BenDon 班與唐)
20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