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知識+|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班級命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還記得你國小是幾年幾班嗎?小時候的我是在都市小學唸書,低年級是九班、中年級為 16 班,而五、六年級則是六班。因此,班級為數字這件事,對我來說十分理所當然,直到有機會踏訪不同學校,才知道班級名稱原來這麼多元......
raw-image

離開都市,打破理所當然

那是我第一次到訪偏鄉小學。位於臺灣西南部的某間小學,全校只有六個班級,意味著每個年級只有一個班,同班級的孩子是扎扎實實「同窗六年」,比大學系上同學相處還久(更別說大學還有選修課,國小基本上就是每天膩在一起)。

「好酷!同班六年!」

當時的我發出一聲無知的驚嘆。「無知」,是因為我忽略國小時期的跨年段分班,對於孩子練習適應不同團體、結交新朋友有多重要,當這些孩子在 7-12 歲的六年間都生活在同樣的群體裡,升上國中便會突然面對全新的環境與同學,或許過程會相對辛苦;「無知」,是因為我當時不知道同儕與環境的刺激,對於孩子的學習與品格成長有多關鍵,許多課程設計(如分組討論)、校園活動(如運動會)都會因為學生人數不足而受限,影響孩子受教的權益;「無知」,是因為我僅因這一切不同於我過往的認識,就以「好酷」以敝之,顯得格外膚淺。

當然,六班小校的當然也有優勢,像是學生與老師的關係會比大校更為緊密、課堂上老師也相對容易顧及每位孩子的學習狀況、同儕之間的感情也會因六年的共同成長而更堅定,這些是都市小學比較看不到的畫面。

然而,同一件事都有不同的面向,沒有孰優孰劣,在這次的經驗之後,我開始試著用「好奇」的眼光來看待不熟悉的事物,不妄下評論也不劃地自限,或許僅是單純的認識,就能讓更多的不一樣有被看見的機會。

班級命名,其實可以很多元

雖然這系列名為「知識+」,但這篇可能長知識的程度不高。因為在偏鄉小學看見不同的班級命名方式,很早就想寫一篇文章記錄之。比較可惜的是,我目前在現有線上資料找不到各校命名的原因或依據,只能將這些發現加以整理、陳列。如果您知道這些命名背後的脈絡或故事,也請歡迎留言跟我說~~(我真的好想知道呀!)

  • 一班、二班...... 數字命名

數字是最常見的命名方式,通常見於大校班級。例如,我的國小一個年級有十六個班級,以數字命名相對方便,可以隨時增班或減班,彈性很高。

  • 忠班、孝班...... 國字命名

第二個常見的命名方式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最有名的應該是北一女的「忠孝仁愛 信義和平 公誠勤毅 溫良恭儉讓 禮樂射御書數 真善莊」,中山女的「仁義禮智 忠孝博愛 和平誠信 敬業樂群 簡捷敏慧 公正勤廉」,景美女中「忠孝仁愛 信義和平 溫良公儉讓 禮智誠勇 廉真善」等。至於為什麼都是女校,我想這一切都只是巧合。

記得是在大禹國小,第一次看見以國字命班級名的國小。因一個年級只有一班,故校園內僅見一年忠班、六年忠班的班牌,而不見其他字牌。後來發現這並不是偏鄉小學專屬,在我身處的高雄市區,就有國小也是以忠孝仁愛來命名。這樣的發現也再次印證拋開己見有多重要 ~已知不等於能理所當然地概括全貌,僅以自己的理解認識世界,就像井底蛙,少了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

  • 甲班、乙班...... 天干命名

目前《校園逛逛》到訪過西南部偏鄉小學,多是以「甲班」命名。即使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班牌依舊寫著「一年甲班」、「二年甲班」等,且在溝通時會以「一甲」、「二甲」等簡稱來稱呼班級。

先前曾拜訪過墾丁國小鵝鑾分校(校門因寫著「臺灣南極小學」而小有名氣),發現這間學校只有「乙班」沒有「甲班」,事後才知道原來甲班都在墾丁國小本部!

  • 品格命名

如果有一起逛過拯民國小的讀者,應該對品格班不陌生。好奇、熱情、自制、樂觀、感恩、堅毅,是拯民國小一到六年級的班級命名,將品格從外到內融入班級、融入孩子的生活。以品格命名班級就沒有一定的規定,因學校的願景與期待而異。例如,屏東獅子鄉丹路國小老師曾分享,校方最近也在考慮以學校核心概念「七個好習慣」為班級命名(目前班級是以甲班為名)。巧的是拯民和丹路都是實驗小學,可見實驗小學對於品格教育的培養與落實的重視。(之後逛校園系列也會到丹路國小逛逛,但應該還需要等一段時間XD)

raw-image


  • 捨去班級,年級為王

當然,如果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級,何必細分班級呢?有些偏鄉小學的班牌就直接寫一年級、二年級,直接捨去班級的部分,覺得十分霸氣!


凝聚團體動能,定義班級之名

其實,班級名稱只是分班的依據,無論命名法則為何,一個班級最重要的還是其團體動能、班級共識如何落實。只要班級向心力夠強,該班成員都會以自班為傲,不管是一班還是順序上的最末班,都能成為學生心目中最特別的班級。

畢竟,班級風格取決於班級組成,每學期的一年甲班,在學校同仁眼裡也都長得不一樣呀!就像我記憶裡的國中,十四拔河最強、每次運動會都得第一;二十幾班有很多天才,全校前幾名都在那裡;而四樓的十五到十七班有眾多大哥和大姐頭在此,沒事千萬不要來(笑)。下次如果有看到有趣的班級命名,不妨停下腳步,探頭看看教室內的風景,那些藏在牆面、佈告欄、課桌椅、置物櫃的裝飾和細節,都描繪著這個班級的輪廓與模樣。每個班級,都是那麼的獨一無二呀。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moLin的沙龍
31會員
43內容數
國小是正規教育的起點,也是連結地區的重要媒介。 或許是因為最純粹的情感、喜惡都發生在學生時期,因此學校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場域。 愈遠離都市,愈能看見獨具特色的校園景色,結合在地元素,打造出獨樹一幟的面貌。 在這裡,我記錄了踏訪過的那些小學,那些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我不會想到寫的主題,就將想到的一點寫下來,當作紀念留存吧! 當時在家都講台語,為什麼上了學「自然」就會華語了呢?好神奇。 ▓幼稚園上了2年 當年,如果小學有附設幼稚園的話,大家只唸一年,就是現在的大班,大部份的孩子都沒上幼稚園,直接上小學。 我記得搬去羅東時,我去上幼稚園,是自己走路到學校的,有
Thumbnail
這是我不會想到寫的主題,就將想到的一點寫下來,當作紀念留存吧! 當時在家都講台語,為什麼上了學「自然」就會華語了呢?好神奇。 ▓幼稚園上了2年 當年,如果小學有附設幼稚園的話,大家只唸一年,就是現在的大班,大部份的孩子都沒上幼稚園,直接上小學。 我記得搬去羅東時,我去上幼稚園,是自己走路到學校的,有
Thumbnail
(一)序曲 「一定要幸福喔!」 多年前日本漫畫到日劇流行的話語,這句話也成了當年大家流行的道別語。但是,什麼是幸福?該如何活出幸福的人生? 多少叱吒風雲的政治人物,腰纒萬貫名門巨賈,或權傾一時的單位主管,他們真的比一般人容易尋得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嗎? 仔細想想,我們要想使日子過得幸福,與整個社會國家並
Thumbnail
(一)序曲 「一定要幸福喔!」 多年前日本漫畫到日劇流行的話語,這句話也成了當年大家流行的道別語。但是,什麼是幸福?該如何活出幸福的人生? 多少叱吒風雲的政治人物,腰纒萬貫名門巨賈,或權傾一時的單位主管,他們真的比一般人容易尋得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嗎? 仔細想想,我們要想使日子過得幸福,與整個社會國家並
Thumbnail
最近看到在臉書看到一篇親子教育文,發文的人是《戀家小舖》的創辦人。 文章如下: 這讓我反思了自己求學的歷程。 在我國小時期,學校排座號的方式,是用「年紀」來排順序,也就是年紀愈大的,座號就愈前面,高中低年級因為會重新分班,因此座號也會重分一次。
Thumbnail
最近看到在臉書看到一篇親子教育文,發文的人是《戀家小舖》的創辦人。 文章如下: 這讓我反思了自己求學的歷程。 在我國小時期,學校排座號的方式,是用「年紀」來排順序,也就是年紀愈大的,座號就愈前面,高中低年級因為會重新分班,因此座號也會重分一次。
Thumbnail
筆者曾在課堂上詢問同學,是否了解國中升高中時,免試入學的相關規定。大多數的學生卻是一臉茫然......
Thumbnail
筆者曾在課堂上詢問同學,是否了解國中升高中時,免試入學的相關規定。大多數的學生卻是一臉茫然......
Thumbnail
還記得你國小是幾年幾班呢?小時候的我是在都市小學唸書,低年級是九班、中年級為 16 班,而五、六年級則是六班。因此,班級為數字這件事,對我來說十分理所當然,直到有機會踏訪不同學校,才知道班級名稱原來這麼多元......
Thumbnail
還記得你國小是幾年幾班呢?小時候的我是在都市小學唸書,低年級是九班、中年級為 16 班,而五、六年級則是六班。因此,班級為數字這件事,對我來說十分理所當然,直到有機會踏訪不同學校,才知道班級名稱原來這麼多元......
Thumbnail
「如何找幼稚園?」過了一年了,大寶也要從小班升上中班,但現在又要回到原點,現在要重新尋找幼稚園了,回想自己小時候上幼稚園的經歷,和親人朋友的經歷都很不一樣,甚至看到LINE群上的媽媽們分享,還有爬網看到許多人幫自己小孩找幼稚園的經歷,也看了大家提供的建議,真是百百種,但到底要選擇哪一間才適合自己家的
Thumbnail
「如何找幼稚園?」過了一年了,大寶也要從小班升上中班,但現在又要回到原點,現在要重新尋找幼稚園了,回想自己小時候上幼稚園的經歷,和親人朋友的經歷都很不一樣,甚至看到LINE群上的媽媽們分享,還有爬網看到許多人幫自己小孩找幼稚園的經歷,也看了大家提供的建議,真是百百種,但到底要選擇哪一間才適合自己家的
Thumbnail
那年,為了陪在孩子身邊,選擇都市邊緣的城市鄉村小學校,一個年級只有十位小朋友不到,怎麼考試都是全校前十名,努力點還能在五名以內,今年她畢業了……         記得七年前搬到這所國小後方的住家,看中的就是到學校只要三分鐘,第一屆國小附設幼兒園、公幼費用負擔較輕,接送小朋友上學很近,懷念著以前自己念
Thumbnail
那年,為了陪在孩子身邊,選擇都市邊緣的城市鄉村小學校,一個年級只有十位小朋友不到,怎麼考試都是全校前十名,努力點還能在五名以內,今年她畢業了……         記得七年前搬到這所國小後方的住家,看中的就是到學校只要三分鐘,第一屆國小附設幼兒園、公幼費用負擔較輕,接送小朋友上學很近,懷念著以前自己念
Thumbnail
公幼大班的這一年,在開學日的時候老師告知我們家長,這一年會陸續開始教學注音符號,但不是教他們怎麼寫,而只是教他們筆順,我聽到這就安心多了。因為我可是為了不讓小妞在幼稚園時期多學習學業,只在乎生活技能發展,才選擇公立幼稚園的啊 ! 其實,我一直不太認同許多私立幼稚園「贏在起跑點」上的教學模式
Thumbnail
公幼大班的這一年,在開學日的時候老師告知我們家長,這一年會陸續開始教學注音符號,但不是教他們怎麼寫,而只是教他們筆順,我聽到這就安心多了。因為我可是為了不讓小妞在幼稚園時期多學習學業,只在乎生活技能發展,才選擇公立幼稚園的啊 ! 其實,我一直不太認同許多私立幼稚園「贏在起跑點」上的教學模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