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你國小是幾年幾班嗎?小時候的我是在都市小學唸書,低年級是九班、中年級為 16 班,而五、六年級則是六班。因此,班級為數字這件事,對我來說十分理所當然,直到有機會踏訪不同學校,才知道班級名稱原來這麼多元......
還記得你以前是幾年幾班嗎?參考學田國小三年級教室。(繪圖:Amo)
離開都市,打破理所當然
那是我第一次到訪偏鄉小學。位於臺灣西南部的某間小學,全校只有六個班級,意味著每個年級只有一個班,同班級的孩子是扎扎實實「同窗六年」,比大學系上同學相處還久(更別說大學還有選修課,國小基本上就是每天膩在一起)。
「好酷!同班六年!」
當時的我發出一聲無知的驚嘆。「無知」,是因為我忽略國小時期的跨年段分班,對於孩子練習適應不同團體、結交新朋友有多重要,當這些孩子在 7-12 歲的六年間都生活在同樣的群體裡,升上國中便會突然面對全新的環境與同學,或許過程會相對辛苦;「無知」,是因為我當時不知道同儕與環境的刺激,對於孩子的學習與品格成長有多關鍵,許多課程設計(如分組討論)、校園活動(如運動會)都會因為學生人數不足而受限,影響孩子受教的權益;「無知」,是因為我僅因這一切不同於我過往的認識,就以「好酷」以敝之,顯得格外膚淺。
當然,六班小校的當然也有優勢,像是學生與老師的關係會比大校更為緊密、課堂上老師也相對容易顧及每位孩子的學習狀況、同儕之間的感情也會因六年的共同成長而更堅定,這些是都市小學比較看不到的畫面。
然而,同一件事都有不同的面向,沒有孰優孰劣,在這次的經驗之後,我開始試著用「好奇」的眼光來看待不熟悉的事物,不妄下評論也不劃地自限,或許僅是單純的認識,就能讓更多的不一樣有被看見的機會。
班級命名,其實可以很多元
雖然這系列名為「知識+」,但這篇可能長知識的程度不高。因為在偏鄉小學看見不同的班級命名方式,很早就想寫一篇文章記錄之。比較可惜的是,我目前在現有線上資料找不到各校命名的原因或依據,只能將這些發現加以整理、陳列。如果您知道這些命名背後的脈絡或故事,也請歡迎留言跟我說~~(我真的好想知道呀!)
數字是最常見的命名方式,通常見於大校班級。例如,我的國小一個年級有十六個班級,以數字命名相對方便,可以隨時增班或減班,彈性很高。
第二個常見的命名方式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最有名的應該是北一女的「忠孝仁愛 信義和平 公誠勤毅 溫良恭儉讓 禮樂射御書數 真善莊」,中山女的「仁義禮智 忠孝博愛 和平誠信 敬業樂群 簡捷敏慧 公正勤廉」,景美女中「忠孝仁愛 信義和平 溫良公儉讓 禮智誠勇 廉真善」等。至於為什麼都是女校,我想這一切都只是巧合。
記得是在大禹國小,第一次看見以國字命班級名的國小。因一個年級只有一班,故校園內僅見一年忠班、六年忠班的班牌,而不見其他字牌。後來發現這並不是偏鄉小學專屬,在我身處的高雄市區,就有國小也是以忠孝仁愛來命名。這樣的發現也再次印證拋開己見有多重要
~已知不等於能理所當然地概括全貌,僅以自己的理解認識世界,就像井底蛙,少了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
目前《校園逛逛》到訪過西南部偏鄉小學,多是以「甲班」命名。即使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班牌依舊寫著「一年甲班」、「二年甲班」等,且在溝通時會以「一甲」、「二甲」等簡稱來稱呼班級。
先前曾拜訪過墾丁國小鵝鑾分校(校門因寫著「臺灣南極小學」而小有名氣),發現這間學校只有「乙班」沒有「甲班」,事後才知道原來甲班都在墾丁國小本部!
如果有一起逛過
拯民國小的讀者,應該對品格班不陌生。好奇、熱情、自制、樂觀、感恩、堅毅,是拯民國小一到六年級的班級命名,將品格從外到內融入班級、融入孩子的生活。以品格命名班級就沒有一定的規定,因學校的願景與期待而異。例如,屏東獅子鄉丹路國小老師曾分享,校方最近也在考慮以學校核心概念「七個好習慣」為班級命名(目前班級是以甲班為名)。巧的是拯民和丹路都是實驗小學,可見實驗小學對於品格教育的培養與落實的重視。(之後逛校園系列也會到丹路國小逛逛,但應該還需要等一段時間XD)
當然,如果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級,何必細分班級呢?有些偏鄉小學的班牌就直接寫一年級、二年級,直接捨去班級的部分,覺得十分霸氣!
凝聚團體動能,定義班級之名
其實,班級名稱只是分班的依據,無論命名法則為何,一個班級最重要的還是其團體動能、班級共識如何落實。只要班級向心力夠強,該班成員都會以自班為傲,不管是一班還是順序上的最末班,都能成為學生心目中最特別的班級。
畢竟,班級風格取決於班級組成,每學期的一年甲班,在學校同仁眼裡也都長得不一樣呀!就像我記憶裡的國中,十四拔河最強、每次運動會都得第一;二十幾班有很多天才,全校前幾名都在那裡;而四樓的十五到十七班有眾多大哥和大姐頭在此,沒事千萬不要來(笑)。下次如果有看到有趣的班級命名,不妨停下腳步,探頭看看教室內的風景,那些藏在牆面、佈告欄、課桌椅、置物櫃的裝飾和細節,都描繪著這個班級的輪廓與模樣。每個班級,都是那麼的獨一無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