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開學了。同學,你在哪一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邱涵仕(國立台南家齊高級中等學校老師)

下課鐘響,邱老師整理完講桌上的物品,一邊和剛進高中的同學們聊天。

「開學一週了,你們還適應嗎?」

同學阿廷說:「跟班上的同學還不是很熟悉,而且大家都戴著口罩,很難記住對方的臉孔。然後,我覺得高中的課表和國中差好多,除了在自己的班以外,我們的英文課還要跑班上課、多元選修課程也要分班上課……。所以我現在跟自己班上的同學都還是不熟……。」阿廷的語氣中透露著些許不安。

高中大學化,課表個人化
新課綱實施邁入第三年,課程的結構出現極大變化,而這樣的變化展現在課表上,就是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課程,和以往相比,學生也有更多的選擇。

以筆者任教學校為例,一位人文藝術班群的同學,高中三年除了語文、數學、社會、自然、藝術、綜合活動、科技領域、健康與體育8大領域共22個科目為必修學分外,還有語文、社會、藝術、科技、健康5大領域的加深加廣選修等24門課程。

除此之外,高中三年,學生還能夠從40多種不同的多元選修課程中,選擇6學分修習。而學校還會依照自身特色,開設校訂必修課程,近日媒體報導的「地方學」課程即為一例。

看到這裡,你是否已覺得眼花撩亂了呢?新課綱的精神即是「一生一課表」,學校端出了各式各樣的菜色,供學生做選擇。「同班同學」的定義被改寫,跑班換教室成為同學們每天的生活常態。

對老師和學生們來說,「班級」不只是學籍資料上的欄位,班級是每天中午和你在同一間教室用餐的那群人,班級是跟你穿同一件班服的人,班級是和你一起選修某一門跨班、跨年級多元選修課程的伙伴,班級是和你一起準時出現在Google Meet 視窗裡的那些大頭貼帳號。

對老師而言,為了開出多樣的課程,勢必得在後台下苦功。老師們不但要準備新課綱必修的範圍,若再開設探究與實作或專題研究課程,在課後與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的時間必然增加。而教師即便能夠依照自身的興趣與專長開設嶄新的課程,課外還是得花少許多心力安排課程的架構,挑選適合高中生的素材,設計評量的方式。

只是,在基本鐘點未調整的狀況下,老師們的負擔其實吃重不少。複雜的課表也使得請假研習更加不易,許多研習增能活動只能順勢安排在週末假日,間接地增加老師的勞動時間。

培養「群性」還是「自主」?
在新課綱下的多元課表,使得學生間的人際關係更加複雜,導生的困擾可能來自於不同班級間的人際互動,而伴隨著原班級相處的時間減少,凝聚班級向心力較以往更加不易,導師在班級經營上的心態和策略都得調整。

傳統的班級經營,較強調團結的價值,個人要為班級的共同榮譽而努力或犧牲。新課綱下的高中更像「小大學」,學生們的多樣性會更加凸顯,但他們很多時候仍然需要來自成人的陪伴和建議。

「未來想讀財金系一定要選修數A嗎?」、「聽說地理系的申請入學也會看自然探究與實作的成果?」、「選課真的是挑自己喜歡的課嗎?」面對各種紛亂的資訊接踵而至,高中生的反應各有不同,有些焦慮不安、有些「佛系」看待、有些隨波逐流,看似自由的課程選擇,其實都是一次次「做決定」的練習,做決定勢必代表著放棄其他機會,但也可能會有所收穫。

當選課不只是選課,選擇的背後,其實伴隨著責任,學習做選擇、面對責任,才是「自主」的開始。而這樣的精神不只是選擇課程,新課綱的自主學習、探究與實作課程中,學生也必須練習「思考自己的學習」,並且說服他人。

綜而觀之,在新課綱制度下能適應良好的學生,多半具有下列特質: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會運用課內外的時間自主規劃學習活動,亦能充分利用來自校內校外的資源,協助自身成長,了解各專業領域之間關聯性,且對於未來具有明確的方向。相對於坐等大人安排,學習動機低落的學生,他們會更早「出發」,即便遇到困境,也能積極面對,探尋出路。

不過,我們也該探問的是,究竟是這一套課綱強化了學生的自主性,還是某一群學生資質原本就很優異,環境只是錦上添花?而伴隨著課程結構的改變,許多以紙筆測驗為評量方式的科目減少,但取而代之的是以實作、活動、報告…….為內容的課程。這樣的安排,對大多數的學生而言,究竟是增進了自主性,還是剝奪了原本享有的時間與空間?試問,一個學期修滿35學分的大學生,真的能有心力做好報告與讀書,甚至安排自己的課外學習與休閒活動嗎?

結語
筆者曾在課堂上詢問同學,是否了解國中升高中時,免試入學的相關規定。大多數的學生卻是一臉茫然,對他們而言,升學依舊等同於努力通過會考。其餘的社團參與、服務學習、體適能等項目,多半是師長們安排下的產物。

這讓我回憶起多年前,接到家長深夜來電,代為詢問段考日期的經驗。當我們為學生安排得越多,不代表他日後的人生會越「輕鬆」。很多課題,還是得讓他自己去面對。

然而,當高中課程期待學生透過探索,形塑自身屬性的目標確立之後,在大學端,我們卻看到很不一樣的發展方向。

有越來越多的大學開設了「不分系」的學位學程,有的是大一大二不分系,希望延緩分流,也有不少橫跨多個領域的學程誕生。當我們期待高中的課程更加個人化、專門化,以符合大學端需求時,大學課程整合化的風潮又是方興未艾。

教育是條漫漫長路,這一波接受新課綱的高中生進到大學、出社會後,會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呢?對於學習的觀察與反思仍值得持續下去。
░░░我們深信,透過群眾的涓滴支持,才是媒體真正能夠獨立的重要碁石░░░
公庫官網其他平台群眾集資相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社會運動、社會議題的第一手報導。 我們認為,公民團體闡述理念與關懷的媒體空間經常不夠充分,因此我們在社運現場待到陳情者說完話為止,而報導也相對主流媒體冗長許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音樂班聞名的私立華思中學,109學年度就經歷了一個魔幻寫實的「馬克杯事件」,原本畢業生單純對導師的心意與創意,在「大人們」的刻意操弄下,形成一場同學間流傳的荒謬笑譚!
以音樂班聞名的私立華思中學,109學年度就經歷了一個魔幻寫實的「馬克杯事件」,原本畢業生單純對導師的心意與創意,在「大人們」的刻意操弄下,形成一場同學間流傳的荒謬笑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高中同學重聚的故事,探討同學會的意義與自身在高中教育體制下的經歷。作者回顧了在升學主義影響下,成績與人際關係的矛盾,並反思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文章中提到自我價值的體現不應僅限於學術成就,也應重視彼此的真誠和支持,讓人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高中職學生需上傳學習歷程檔案,紀錄社會參與與服務學習。本文探討不同學習歷程選項以及營隊活動的重要性。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為了因應時代快速的變遷,教育體制早已有了大幅的變化。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深刻體會到,教育界面臨的,會是更多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教育部不斷鬆綁制度的限制。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很開心與數位實驗高中的一年級學生呂顥天進行了深入交流,讓我們了解數位實驗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差異,特別是在課程設計和自主學習的比重。顥天也分享了他在「學習策略」課程中學到的數位工具應用,以及他對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製作的看法。
好不容易用了一學期,把來自數十個不同國中的高一新生,變成了一個逐漸成形的班級,下學期竟一口氣來了兩個復學生,環顧其他同類科班級,有的班連一個復學生也沒有,有的只有一位,為什麼「獨厚」我們班?但既來之、則「安」之,先協助他們融入班級比較重要。 一般而言,行政單位會先轉交復學生的學籍卡,簡單載明學生基
Thumbnail
很多高一生好不容易脫離了聯考,進到了新天地,就開始蠢蠢欲動,迫不及待地談起了戀愛。 我對班上學生談戀愛的看法很中立,因為禁止不了,所以總會一再提醒學生,要發乎情、止乎禮,只要不影響功課和班級事務參與,不准以私害公,其餘我不會干涉,不過這時的孩子心智還在發展,想法也比較自我,尤其是班隊常常在曝光沒久
Thumbnail
一次月考一名高中生大概要讀多少才能招架呢? 以我們班舉例,這次我們是考七科(國、數、英、地理、地科、物、化) 國文:課本、講義、補充文選⋯⋯總之都是背誦的內容,像是詩的流變,文體的演變,不過因為真正考時也有許多課外無從準備的內容,所以是班上許多人的罩門。 數學:範圍看似不大,但實際上題型變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高中同學重聚的故事,探討同學會的意義與自身在高中教育體制下的經歷。作者回顧了在升學主義影響下,成績與人際關係的矛盾,並反思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文章中提到自我價值的體現不應僅限於學術成就,也應重視彼此的真誠和支持,讓人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高中職學生需上傳學習歷程檔案,紀錄社會參與與服務學習。本文探討不同學習歷程選項以及營隊活動的重要性。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為了因應時代快速的變遷,教育體制早已有了大幅的變化。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深刻體會到,教育界面臨的,會是更多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教育部不斷鬆綁制度的限制。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很開心與數位實驗高中的一年級學生呂顥天進行了深入交流,讓我們了解數位實驗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差異,特別是在課程設計和自主學習的比重。顥天也分享了他在「學習策略」課程中學到的數位工具應用,以及他對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製作的看法。
好不容易用了一學期,把來自數十個不同國中的高一新生,變成了一個逐漸成形的班級,下學期竟一口氣來了兩個復學生,環顧其他同類科班級,有的班連一個復學生也沒有,有的只有一位,為什麼「獨厚」我們班?但既來之、則「安」之,先協助他們融入班級比較重要。 一般而言,行政單位會先轉交復學生的學籍卡,簡單載明學生基
Thumbnail
很多高一生好不容易脫離了聯考,進到了新天地,就開始蠢蠢欲動,迫不及待地談起了戀愛。 我對班上學生談戀愛的看法很中立,因為禁止不了,所以總會一再提醒學生,要發乎情、止乎禮,只要不影響功課和班級事務參與,不准以私害公,其餘我不會干涉,不過這時的孩子心智還在發展,想法也比較自我,尤其是班隊常常在曝光沒久
Thumbnail
一次月考一名高中生大概要讀多少才能招架呢? 以我們班舉例,這次我們是考七科(國、數、英、地理、地科、物、化) 國文:課本、講義、補充文選⋯⋯總之都是背誦的內容,像是詩的流變,文體的演變,不過因為真正考時也有許多課外無從準備的內容,所以是班上許多人的罩門。 數學:範圍看似不大,但實際上題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