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風味輪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對咖啡有研究的朋友,對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的咖啡風味輪應該都不陌生。這個風味輪裏所描述的風味(就是嗅覺和味覺的總和),可以說是咖啡界權威的描述語言。

為什麼需要這種風味輪的概念呢?因為烘焙好的咖啡豆,裏面的化合物多達1200種。這麼多的化合物能夠產生各式各樣的風味。銷售者或是評審如何將自己所感受到的風味傳達給消費者呢?若只是天馬行空的自由發揮,結果就會像是作文比賽,消費者只能在行銷文字中自由想像。於是SCAA訂出了標準的氣味用詞。有了這些標準的描述,消費者也比較容易掌握到這支豆子的走向,傳達者和接收者於是有了相同的語言。

基於相同的概念,從威士忌、葡萄酒、巧克力、啤酒… 到最近台灣的官方組織茶葉改良廠也推出了茶葉官能鑑定的風味輪,頗有準備統一目前茶葉市場各說各話的現象。

現在回歸主題,香水需要有類似的香味輪概念嗎?我想應該正反面的意見都有。正面的說法是:這樣香水會有比較有統一的描述用詞。反對的意見則不外是:這樣會扼殺香水的想像空間,降低香水的藝術性。

好吧!先承認:我是贊成香水的香味輪概念。有時讀著香水前中後調的說明文字,會有點摸不著頭緒。因為沒有統一的用詞,所以行銷人員只好自由發揮。例如Encre Noire Cologne by Lalique這支古龍水:

Top Notes
Top notes of Haitian vetiver and cypress wood immediately draw you into the woodsy appeal of this fragrance.

Heart Notes
Beneath, the heart note envelopes both Haitian vetiver and bourbon vetiver notes for a warm and tranquilized smell.

Base Notes
The scent finally settles into earthy bottom notes of musk and cashmere wood

“前調是海地岩蘭草,中調混合了海地岩蘭草和波旁岩蘭草。”
對一般消費者,能清楚的分辨海地岩蘭草和波旁岩蘭草的差別,應該不多吧?

關於香水的notes,Fragrantica 有一個歸納,我約略的算了一下,大約1100種氣味。網址在這裏:
https://www.fragrantica.com/notes/

這麼龐大的數量,應該不是一般人招架的住。光Flowers這個區塊,我大概一半以上是沒聽過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去看看,測試自己認識幾種。

如果有一個精簡過的風味輪,對香水的愛好者,調香初學者都應該很有用處。

於是我試著在網上搜尋和香水比較有關的風味輪,比較完整的是關於天然原料這部份。

1. Natural Perfume Wheel by Aftelier
2. Fragrance Wheel by Chemia
3. Fragrance Wheel by Plant Therapy

香水的風味輪,我找到三個比較有參考價值的(有疏漏請告訴我):

1. Fragrance Circle by Drom(2019被 Givaudan收購)
2. Fragrance Wheel by Beauty Junkie(不確定這個風味輪是不是這家公司創作的?)
3. Fragrance Wheel by Lerbermuth

言歸正傳,在學習調香的這條路上,風味輪又能給我們什麼樣子的幫助呢?我想可以從這幾點下手:

1. 風味輪上的氣味都是調香路上最基本的元件,所以熟悉這些氣味是很重要的事。風味輪上大部份氣味都有現成的精油/原精,所以從精油/原精下手是最速成的方法。香料類可以從廚房或是迪化街下手。花香類能直接嗅聞新鮮的花朵是最棒的!不過有些花朵其實沒有味道,卻被列入風味輪,例如:朱槿(Hibiscus)。還有一些抽象或是難以取得的氣味如:琥珀、龍涎香、白茶、麝香… 只好由現成的香水來歸納出自己的心得了(請參考【玫瑰的氣味】這篇。)

2. 每個人對氣味的調性,多少有點主觀的成份。一個原料在不同的風味輪裏,有可能會被歸納在不同區塊。仔細的閱讀風味輪,看看你所熟悉的原料被歸在那個區塊。例如在Fragrance Wheel by Plant Therapy裏,Floral->Fresh包含了快樂鼠尾草、薰衣草、玫瑰草…等等香草植物,可見這些原料都有隱含的花香調,值得你仔細嗅聞。

3. 當你用合成原料/單體調香時,想要調出某種氣味(例如:茶),可以參考原本accord來修改。若是使用天然原料,很多氣味並沒有對應的精油/原精,於是只能找相近的原料來使用,這時風味輪就是很好的參考依據。例如Natural Perfume Wheel by Aftelier裏,茶的這個區塊有:快樂鼠尾草、迷迭香原精、綠茶原精。這樣要開始設計配方就有一個參考的起點。

當然調香時並不需要被風味輪限制了自己的想像力。藝術家最不能缺少的能力就是想像力了。調香師想要傳達的是許多動人的情感、感悟的心境、一個腦海中縈繞不散的畫面,而不只是把自然界的氣味復刻的有多傳神而已。

最後說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作為結尾。

有一次逛咖啡展,在某個攤味試喝了一款東南亞的豆子。我說亞洲豆好像都免不了有earthy 的風味。這位老闆很不以為然,糾正我說:「這種風味是herbal,不是earthy,你的氣味需要校正」

好吧,我不是杯測師,所以說的話沒有權威性。遇到這種主觀的認定,只好摸摸鼻子離開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調香師的日常修練的沙龍
168會員
92內容數
2025/04/29
在雙北住了幾十年,新北不敢說那裏都熟,但是台北市就這麼點大,應該沒有什麼地方沒造訪過吧? 不過事實好像不是這樣。明明就在每天必經路徑旁不到100公尺,卻是一個沒想過的存在。 今天天氣實在太舒服,刻意彎進台科大後面的小路(公館國小)。這條路其實也走很多次了,穿過辛亥路一直往北,可以接到北醫。
Thumbnail
2025/04/29
在雙北住了幾十年,新北不敢說那裏都熟,但是台北市就這麼點大,應該沒有什麼地方沒造訪過吧? 不過事實好像不是這樣。明明就在每天必經路徑旁不到100公尺,卻是一個沒想過的存在。 今天天氣實在太舒服,刻意彎進台科大後面的小路(公館國小)。這條路其實也走很多次了,穿過辛亥路一直往北,可以接到北醫。
Thumbnail
2025/04/16
昨夜的一場暴雨。一早,台北的空氣微涼 沿著敦化南路北上,過了信義路口,林相就由台灣欒樹轉成翠綠的樟木。空氣中突然瀰漫著一股淡淡的花香。 春天是百花齊放的季節,茉莉梔子花七里香苦楝。但是空氣中的花香卻有些微微的刺激感,像野薑花。但是敦化南路這條路線我已經行經超過千次了,從來沒有看到野薑花。
Thumbnail
2025/04/16
昨夜的一場暴雨。一早,台北的空氣微涼 沿著敦化南路北上,過了信義路口,林相就由台灣欒樹轉成翠綠的樟木。空氣中突然瀰漫著一股淡淡的花香。 春天是百花齊放的季節,茉莉梔子花七里香苦楝。但是空氣中的花香卻有些微微的刺激感,像野薑花。但是敦化南路這條路線我已經行經超過千次了,從來沒有看到野薑花。
Thumbnail
2025/04/01
成份化學和天然的爭議從我入行開始就沒有停止過,我想未來也不會有和解的一天。 大部分人喜歡天然的東西。就像吃拉麵,沒有人會說他想要喝化學原料調出來了湯頭。商人也知道這點,明明香水成份裏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合成單體,廣告時還是強調這瓶香水使用了多少珍貴稀有天然原料(無言…)。 天然的成份就一定好嗎?
Thumbnail
2025/04/01
成份化學和天然的爭議從我入行開始就沒有停止過,我想未來也不會有和解的一天。 大部分人喜歡天然的東西。就像吃拉麵,沒有人會說他想要喝化學原料調出來了湯頭。商人也知道這點,明明香水成份裏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合成單體,廣告時還是強調這瓶香水使用了多少珍貴稀有天然原料(無言…)。 天然的成份就一定好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覺得在咖啡裡面,更像是一種「近似」。
Thumbnail
我覺得在咖啡裡面,更像是一種「近似」。
Thumbnail
介紹輕鬆深入風味敘述訓練。杯測需要感受咖啡的「結構平衡」,並客觀及正確傳達咖啡的風味。感官能力透過了專業課程或日常的訓練後,生活中品嚐各式各樣的美食或接觸多樣食材,透過這些食物的感官經驗,不但是很好的訓練,也是累積經驗值的好方法。
Thumbnail
介紹輕鬆深入風味敘述訓練。杯測需要感受咖啡的「結構平衡」,並客觀及正確傳達咖啡的風味。感官能力透過了專業課程或日常的訓練後,生活中品嚐各式各樣的美食或接觸多樣食材,透過這些食物的感官經驗,不但是很好的訓練,也是累積經驗值的好方法。
Thumbnail
接著上次談過咖啡豆單上的風味這個主題,我們開始來繼續深入學習咖啡風味描述。 從學習味覺後開始進入風味。 風味=嗅覺+味覺 Flavor=Aroma+Taste
Thumbnail
接著上次談過咖啡豆單上的風味這個主題,我們開始來繼續深入學習咖啡風味描述。 從學習味覺後開始進入風味。 風味=嗅覺+味覺 Flavor=Aroma+Taste
Thumbnail
咖啡樹在產地吸取了天地的日月精華,採收後又得到了處理者的精心炮製,變得千香百味,吸引了無數的愛好者。不過初學者都會有一個疑惑,這杯咖啡好好喝,可是咖啡豆單上形容的風味,我都喝不出來,是我的味嗅覺太遲鈍了嗎? 請放心,能夠欣賞精品咖啡,就已經證明你的味嗅覺很正常。 那麼問題哪裡呢?
Thumbnail
咖啡樹在產地吸取了天地的日月精華,採收後又得到了處理者的精心炮製,變得千香百味,吸引了無數的愛好者。不過初學者都會有一個疑惑,這杯咖啡好好喝,可是咖啡豆單上形容的風味,我都喝不出來,是我的味嗅覺太遲鈍了嗎? 請放心,能夠欣賞精品咖啡,就已經證明你的味嗅覺很正常。 那麼問題哪裡呢?
Thumbnail
什麼是咖啡的「風味」呢?是味道?還是香氣?附上常見風味敘述中英日文及解說。
Thumbnail
什麼是咖啡的「風味」呢?是味道?還是香氣?附上常見風味敘述中英日文及解說。
Thumbnail
風味輪上有格式各樣的風味類別,並用各種食物、水果、花卉等來具體描述該類別的風味,這些風味類別都是在喝咖啡時可能會品嘗到的口感。 例如耶加雪菲的酸質,用「檸檬」來描述、香氣則用「花卉香」來表達、尾韻則用「巧克力」來敘述淡雅的苦甜味,其目的是希望用大眾都能夠理解的「具體事物」來表達抽象的風味描述。
Thumbnail
風味輪上有格式各樣的風味類別,並用各種食物、水果、花卉等來具體描述該類別的風味,這些風味類別都是在喝咖啡時可能會品嘗到的口感。 例如耶加雪菲的酸質,用「檸檬」來描述、香氣則用「花卉香」來表達、尾韻則用「巧克力」來敘述淡雅的苦甜味,其目的是希望用大眾都能夠理解的「具體事物」來表達抽象的風味描述。
Thumbnail
對咖啡有研究的朋友,對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的咖啡風味輪應該都不陌生。這個風味輪裏所描述的風味(就是嗅覺和味覺的總和),可以說是咖啡界權威的描述語言。  為什麼需要這種風味輪的概念呢?因為烘焙好的咖啡豆,裏面的化合物多達1200種。這麼多的化合物能夠產生各式各樣的風味。銷售者或是評審如何將自己
Thumbnail
對咖啡有研究的朋友,對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的咖啡風味輪應該都不陌生。這個風味輪裏所描述的風味(就是嗅覺和味覺的總和),可以說是咖啡界權威的描述語言。  為什麼需要這種風味輪的概念呢?因為烘焙好的咖啡豆,裏面的化合物多達1200種。這麼多的化合物能夠產生各式各樣的風味。銷售者或是評審如何將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