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KTM的Sebastian Risse談3D列印;新車架;處理輪胎;座高裝置面臨的挫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KTM這幾年出現兩個重大的轉變。首先在2019年到2020年推出了橢圓截面的鋼管車架取代原本圓形截面的鋼管車架,在性能上取得長足的進步。這讓KTM從只能拚前五到贏了三場比賽,並且能穩定拚頒獎台。


令人訝異的是,在2021年初的首場比賽,KTM 車手們忽然又陷入掙扎,Miguel Oliveira在卡達的第一站以第十名完賽,Brad Binder在第二場以第八名完賽。KTM 發現他們因為前輪改成不對稱胎受到很大的影響。

那時他們得重新審視開發方向,接著再度換過車架,以及改變燃油供應商後,Miguel Oliveira在穆傑羅重返頒獎台。開發成效在這位葡萄牙車手於巴塞隆納拿下分站冠軍時更得到了確認。

在亞森站之前,我跟KTM的Sebastian Risse進行一場訪談。在這個訪談中,Risse 向我解釋他們是如何改變KTM RC16達成這顯著的轉變。我們提到3D列印、車架剛性、打造更能適應各個賽道的MotoGP 賽車以及面對輪胎的改變。Risse 還解釋了他為了不喜歡目前的起跑裝置以及座高改變裝置,並發表他對於空力套件的看法。是相當引人入勝的開發MotoGP賽車的一番見解。

Q:很顯然,你們從2019到2020年有明顯的進步。你能談談這個改變嗎?你認為從2019到2020年最大的改變是甚麼?

SR:賽車完全不同了。2020年賽車的開發目標是打造一台更好騎,適合更多不同騎乘風格車手騎的賽車。當時我們陣營中還有Pol [Espargaro],他非常快,而且騎乘風格非常特別,騎得很兇。其他的車手很難跟他一樣,或者說把我們的車騎得飛快。為此我們做了很大的努力。我認為真的有獲得回報,因為在2020年我們有不同風格的車手,但在單圈成績上面很相似,而且也都贏過。

Q:能透漏你是怎麼改車的嗎?是改變重量分配,讓賽車更柔一點,更靈活一點,或是在賽車幾何上不那麼激進?

SR:我認為最主要的是讓賽車減重,這對任何一種騎乘風格都有幫助,從各方面來看也都是最有效率的。我認為在賽車的各個方面來說,性能跟可騎性,好不好騎最主要都是看剛性。

Q:其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車架的變化,車架不再只是圓管而已。現在的鋼管截面是橢圓形的。這個部分你們也用3D列印下去做嗎?純手工打造嗎?

SR:老實說,橢圓管的概念並不是新的。KTM 在不同的越野環境下已經使用多年。我們還有Moto3原型賽車。背後的概念很明顯。這可以創造出不同的剛性組合,接著是賽車不同的撓度模式。用管,原始的原管也能做到這點,當然3D的也行。

3D列印的好處是增加更多的靈活度,能按照你的需求改變管厚,改變形狀,尤其是賽車有不同的安裝點,不同的管有不同的方向要組裝之類的。這才是它真正厲害的地方。

Q:這是只會在原型賽車的比賽中使用的技術,還是會下放到量產?

SR:我認為這是未來趨勢,會越來越多。舉例來說,在製造飛機的製程中就已經用上了。我認為會更許多行業開始使用,包含摩托車。

Q:所以在比賽中使用,並去理解這個技術後,會看狀況下放到量產車上,對嗎?

SR:沒錯。就研發的角度來說,確實現在是以原型賽車為主,因為我們要的東西跟量產與供應鏈的完全不同。所以他們會從那邊了解這項技術。我們則是介於中間,因為我們打造的是原型賽車。這樣才能兩全其美。

Q:由於統規電控的關係,我們看到工程師發明新的解決方法。我們看到你們使用空力套件來防止孤輪。看見你們使用起跑裝置與座高改變裝置來改變賽車的幾何,防止孤輪,以改善其他區塊。Ducati 是第一個這麼做的,接著大家都跟上了。當你們決定也要這樣的時候,你有想過,「我們也得這樣」嗎?還是說你有衡量過Ducati這麼做後得到的優勢?

SR:


Source:Motomatters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61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摩托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摩托筆記的沙龍
670會員
328內容數
收錄MotoGP深入報導
摩托筆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9
Crash.net與Pedro Acosta的技師長Paul Trevathan專訪
Thumbnail
2024/11/29
Crash.net與Pedro Acosta的技師長Paul Trevathan專訪
Thumbnail
2024/10/21
沒有什麼比抓地力更重要,這就是為什麼米其林 2024 年的超強抓地力後輪改變了 MotoGP——這對杜卡迪來說是福音,對 Aprilia 和 KTM 來說則是詛咒。杜卡迪已經研究出了明年如何更好地發揮輪胎性能...
Thumbnail
2024/10/21
沒有什麼比抓地力更重要,這就是為什麼米其林 2024 年的超強抓地力後輪改變了 MotoGP——這對杜卡迪來說是福音,對 Aprilia 和 KTM 來說則是詛咒。杜卡迪已經研究出了明年如何更好地發揮輪胎性能...
Thumbnail
2024/09/09
自從贏得2021年的世界冠軍之後,山葉開始一路走下坡。從能經常贏得比賽以及拼頒獎台,Fabio Quartararo與他的隊友的成績也慢慢地開始下滑,一路到連拚前十名都很困難。 成績衰退的原因很難確定。改用不同引擎特性─犧牲操控性提升馬力─起了一些作用,但最大的因素是日本車廠的傳統做法無法跟上歐
Thumbnail
2024/09/09
自從贏得2021年的世界冠軍之後,山葉開始一路走下坡。從能經常贏得比賽以及拼頒獎台,Fabio Quartararo與他的隊友的成績也慢慢地開始下滑,一路到連拚前十名都很困難。 成績衰退的原因很難確定。改用不同引擎特性─犧牲操控性提升馬力─起了一些作用,但最大的因素是日本車廠的傳統做法無法跟上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3年賽季開始時,很少專家看好KTM的。RC16在雪邦跟葡萄牙測試中並沒沒有留下太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
Thumbnail
2023年賽季開始時,很少專家看好KTM的。RC16在雪邦跟葡萄牙測試中並沒沒有留下太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
Thumbnail
雪邦冬測結束了,我們也可以開始討論每一家車廠在雪邦到底都在忙些什麼。雪邦冬測討論第三彈輪到KTM。 KTM是否又陷入一種滿是自信的錯覺呢? 瓦倫西亞測試後,KTM引起許多關注。前往雪邦之前,我們都預計事情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但車隊老闆Francesco Guidotti在測試最後一天對整體的評價是說
Thumbnail
雪邦冬測結束了,我們也可以開始討論每一家車廠在雪邦到底都在忙些什麼。雪邦冬測討論第三彈輪到KTM。 KTM是否又陷入一種滿是自信的錯覺呢? 瓦倫西亞測試後,KTM引起許多關注。前往雪邦之前,我們都預計事情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但車隊老闆Francesco Guidotti在測試最後一天對整體的評價是說
Thumbnail
Kurt Trieb設計了KTM RC16的引擎,最近贏的比賽場次跟Ducati過去一年半贏的一樣多。Trieb 告訴我們他的設計理念,並且透漏RC16 並不是90度V4引擎。
Thumbnail
Kurt Trieb設計了KTM RC16的引擎,最近贏的比賽場次跟Ducati過去一年半贏的一樣多。Trieb 告訴我們他的設計理念,並且透漏RC16 並不是90度V4引擎。
Thumbnail
KTM這幾年出現兩個重大的轉變。首先在2019年到2020年推出了橢圓截面的鋼管車架取代原本圓形截面的鋼管車架,在性能上取得長足的進步。這讓KTM從只能拚前五到贏了三場比賽,並且能穩定拚頒獎台。
Thumbnail
KTM這幾年出現兩個重大的轉變。首先在2019年到2020年推出了橢圓截面的鋼管車架取代原本圓形截面的鋼管車架,在性能上取得長足的進步。這讓KTM從只能拚前五到贏了三場比賽,並且能穩定拚頒獎台。
Thumbnail
修改後的前端以及給予車手更多控制權的電控設定可能就是復興山葉王朝的關鍵。
Thumbnail
修改後的前端以及給予車手更多控制權的電控設定可能就是復興山葉王朝的關鍵。
Thumbnail
關於米其林輪胎,在闈場裡充斥著謠言跟陰謀論,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Thumbnail
關於米其林輪胎,在闈場裡充斥著謠言跟陰謀論,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Thumbnail
Honda是否正在開發起跑裝置? Ducati迷失了嗎? KTM 的鋼管變成橢圓管嗎? Aprilia 是否願意不計代價的拼? 誰會是2020年的大驚喜? Yamaha 的故事是否還會有轉折? KTM 會不會失去Jorge Martin? 2020年Alex Rins的能力到哪?
Thumbnail
Honda是否正在開發起跑裝置? Ducati迷失了嗎? KTM 的鋼管變成橢圓管嗎? Aprilia 是否願意不計代價的拼? 誰會是2020年的大驚喜? Yamaha 的故事是否還會有轉折? KTM 會不會失去Jorge Martin? 2020年Alex Rins的能力到哪?
Thumbnail
瓦倫西亞賽後測試的重點是讓車隊首次嘗試使用賽車開發部門利用這一年收集到的數據所打造的新零件。希望這些新零件─引擎、車架,電控套件等等─能夠提供一些改善效果,讓車跑得更快,並進一步縮短圈速。
Thumbnail
瓦倫西亞賽後測試的重點是讓車隊首次嘗試使用賽車開發部門利用這一年收集到的數據所打造的新零件。希望這些新零件─引擎、車架,電控套件等等─能夠提供一些改善效果,讓車跑得更快,並進一步縮短圈速。
Thumbnail
KTM MotoGP技術總監Sebastian Risse專Part 2:談用車手的回饋打造MotoGP賽車。 \
Thumbnail
KTM MotoGP技術總監Sebastian Risse專Part 2:談用車手的回饋打造MotoGP賽車。 \
Thumbnail
這篇是舊文,如果你是這兩三年加入MotoGP的車迷,可能會錯過這段歷史,關於MotoGP如何節省成本,從原本17位車手增加到現在24位車手。一切都有賴Dorna的政策:CRT規則。當初這個政策一推出,每個人都在嘲笑。來看看這幾年的發展:CRT規則→開放組規則→統規電控
Thumbnail
這篇是舊文,如果你是這兩三年加入MotoGP的車迷,可能會錯過這段歷史,關於MotoGP如何節省成本,從原本17位車手增加到現在24位車手。一切都有賴Dorna的政策:CRT規則。當初這個政策一推出,每個人都在嘲笑。來看看這幾年的發展:CRT規則→開放組規則→統規電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