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治療裡的原型意象

2021/08/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兒童心理工作裡,使用遊戲治療的方法,可以看見兒童在遊戲狀態中,要嘛一下子跟這個玩具很好,愛到玩親親,要嘛便把這些玩具掃射,或者塞到鯊魚的肚子裡,嘴巴還會說著被鯊魚吃掉了,幾乎在兩個愛恨交織的極端裡。
在諮商的「客體關係理論」中將這件事情視為小朋友發展階段的正常心理狀態,因為小小孩的孩子還無法自己生存的緣故,尚未可以把自己視為獨立的人,因此容易將媽媽或照顧他的重要關係人,當作是自己的某一個部分,但當這個重要他人未滿足他的願望時,他被會產生恨與厭惡,小小孩又在這樣兩極的過程中來回擺盪,也在此開始發展與他人的依附關係,穩定而有品質的依附關係,會在成長階段幫助他們成為一個較具適應性的人。
直到他們學會可以把自己與他人看作是兩個不同的個體時,這樣的經驗才會暫時告一段落,發展到另外一個階段裡去。
這個理論是克萊恩Melanie Klein 觀察他自己女兒的成長過程,所做下的假設與結論:當孩子在愛恨兩極中開始意識到自己竟然有想要殺人(這只是一個形容)的罪惡感與羞恥感時,便是開始產生寬恕把愛恨兩極綜合變成感恩的重要開端與必要要素!
心理師的任務便是維持一個具支持與療效的依附關係與環境,協助他成長。
話說,某個小孩也玩著這樣的遊戲模式時,他把他一個心愛的嬰兒玩具裡塞到鯊魚的肚子裡拿不出來,我允諾他之後會幫他把嬰兒解救出來。
下班後,晚上在家用肥皂水解救嬰兒,讓他從鯊魚的肚子裡滑出來的那刻,我瞬間想到了和客體關係,完全風牛馬不相及的榮格潛意識中的原型理論裡的某個古老原型!
(先在這裡特此聲明,我個人的碩士研究其實認為它們是有關係的,但學術圈仍然有人認為這兩個理論彼此對立)
在那電光火石的直覺裡,我想起了母子一體的客體關係理論,也想起了靈性裡和我們集體潛意識裡的某個古老原型:「 我把你吞進去,你也成為了我的生命,你在我的體內,與我交融一體 ,我們從未分離,藉由你的死是我的生,而我的生是你的死,在體內我是你的孩子,也是你的母親,你的死是我的生!!!」
剎那間,我開始懂了某些事情,我想我要追尋的就是這些古老意象,令我們心碎、卻又令我們魂牽夢繫想要返回的故鄉!
原型意象每個人的解讀與詮釋、感受都不同
面對這個意象時,掩不住我心裡的澎湃,想要把這篇文章暫時停筆在這裡,藉由照片讓讀者細細體會這個意象.....
你會在你心裡產生了什麼?又或讓你聯想到了什麼?歡迎分享~
原型意象每個人的解讀與詮釋、感受都不同;每個人獨特的感受,進而融匯到潛意識的大海中,累積融合成集體潛意識。
學習意象與原型最好的方式就是細細咀嚼,成為你自己的~

其他出沒的地方 【Facebook PodcastYoutube
相關邀約請至FB粉絲頁私訊~
贊助、訂閱、按讚、追蹤、分享與留言交流,都是支持我下去的最好回饋與動力喔!
Ayni心海的呼喚
Ayni心海的呼喚
Ayni 古印加語,意指和諧。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陽流動中的相互和諧與輝映,恰似榮格所說的超越功能,在其作用裡,練習轉化與接納陰暗的能力,自是光明。 吹一口氣,所有氣息納入生命,一位心理師觀察生命納入氣息後的變化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