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選擇與放棄的過程才是人生價值—多面向發展個性的我,今天23歲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還是覺得,應該好好發篇文章說說從 22 歲 到 23 歲之間的轉變。

這段時間中轉變最大的,就是我似乎終於了解了自己多面向的本質。


23 歲的我,是個大家口中說的,多面向發展人才。

23 歲的我,是個大家口中說的,多面向發展人才。

如果你曾看過《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那你或許對多面向發展人才這個名詞不陌生。

多面向發展人才最經典的特質就是,同時喜歡很多事物,也就是常說的三分鐘熱度。


我不會說自己是三分鐘熱度,我可能會說「三個月熱度」。

原因是因為我常常突然對某個領域有了興趣,會很認真的花費許多時間、金錢去深入到一個程度後,

就停了,或是沒興致了。


從小到大不知道被說過多少次了:「專心做好一件事才會成功。

這句話對我來說可以拆解成兩部分

何謂成功?如何專心做一件事?

資本主義下定義的成功幾乎跟你的實體資產畫上等號。

實體資產包含了最具代表性的金錢、房子、車子、各類型收藏等,或是近代興起的網路資產(亦即粉絲流量)。

並不是覺得實體的資產不重要,錢很重要,房子車子也很重要,但對我來說更有吸引力的反而是那些自己摸不著的東西。

我花了 23 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才稍微了解自己一點。

因為社會和家庭傳統的價值觀不斷與我成長過程中的內心衝突著,也讓我想要持續地探索、了解自己

從國高中的交換日記開始,到大學時期經歷各種活動的籌備參與,與形形色色的人相處的同時,也透過閱讀與平常的寫作來好好認識自己。

尤其是在 22 歲到 23 歲的過程中,我終於發現了屬於自己的本質之一。

分享 ( Share )

跟遇到問題的人分享我的經驗、跟不懂的人分享我懂的知識、跟網路社群上的所有人分享我的故事、我的各種想法及所見所聞。

我漸漸發現多面向發展個性的人不是一般人說的那樣三分鐘熱度跟廣泛興趣,而是可以將一切喜歡的事物及興趣都溯源到內心的本質面

與人分享的過程,我的內心都會出現一個舒坦的感覺。

或許你看到這會想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嘛,大部分人都是這樣啊 ?

或許是吧,我也沒有要反駁的意思,但我覺得還是稍有不同。

幫助人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心裡舒暢、很快樂,但這不是你最喜歡做的事,對吧 ?


成長的不同階段都會遇到有人問過你:「將來想要做什麼?」

從國小到大學,我幾乎沒有一次回答不出來

但相對的是,我每次的答案都不一樣。

小學第一次發現自己會畫畫,喜歡看火影忍者的我,就是想當漫畫家

國中那時候魔獸爭霸盛行,最愛玩的時期,只想當個信長戰隊玩家(還因為這樣放棄基測,選擇地方高中XD)

高中創了熱音社,希望自己可以像那些搖滾巨星一樣,在萬人舞台上發光發熱。

大學四年過後,很喜歡當家教的感覺、喜歡教別人得到的成就感,想要當個老師教書,還一度差點在中興修教程。( 當然最後休學了 )

畢業後的我,因為迷上攝影,當過了血汗低薪的攝影助理

因為不想從事食品業,學著開鎖、配鎖,短暫地接了家裡事業

而現在的我,則是一個每天都在喊累的食品研發人員

說了這麼多,好像每個想做得事情都沒有關連一樣。

沒錯,我想說的是

我發現:「人生的價值就是不停地選擇,然後放棄。

因此我不再理會任何人跟我說:「你要專心做好一件事」、「持之以恆」這類型的勸說了。

至少在我還算年輕的時候,我想要盡情的探索、盡量的嘗試任何我突然感到有興趣的東西。

即便我在某一個詭異的時間點,突然說不喜歡樂、沒興致了,那也無妨。

至少我嘗試過了,等哪天又有興趣了,再拿出來就好。

每個人都只能好好地活這一次人生,既然如此,為什麼我要在這有限的生命時光當中,只好好專心做那一件事呢?


多面向發展人才的我,今天 23 歲了。

我不追求大家口中的成功,我跟隨我心中當下想要做的那件事。

你可以不認同我的觀點,畢竟難保我之後不會改變。

但若單單朝著現代社會成功的標的、金錢去努力的話,豈不是太浪費這有限的人生了嗎?


我是 Tim,謝謝你看到這。

獻給同樣曾經被說是三分鐘熱度,無法只專心做一件事的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台Tim | 破青年的斜槓人生
18會員
23內容數
嗨,我是Tim,一個斜槓破青年。 ☞︎︎︎ 破青年進化論 Podcast 共同主持人 ☞︎︎︎ 食話食說 Foodtalkingtw 創辦人 ☞︎︎︎ 從食品研發轉職成行銷PM ☞︎︎︎ 興趣很多:拍照/打鼓/閱讀/數位工具 … 歡迎認識交流私訊 📥
2024/11/19
金麟湖的晨霧美得像夢一樣,讓人忍不住想親自去看看。 嗨我是Tim,這次11月初跟女友兩人去了一趟九州自由行,六天五夜的行程規劃以九州北半部為主,主要五天的移動路徑如下: 由布院 ➡️ 熊本 ➡️ 阿蘇 ➡️ 北九州 ➡️ 福岡市 這篇是第二篇,還沒看過第一篇的可以先去看唷!
Thumbnail
2024/11/19
金麟湖的晨霧美得像夢一樣,讓人忍不住想親自去看看。 嗨我是Tim,這次11月初跟女友兩人去了一趟九州自由行,六天五夜的行程規劃以九州北半部為主,主要五天的移動路徑如下: 由布院 ➡️ 熊本 ➡️ 阿蘇 ➡️ 北九州 ➡️ 福岡市 這篇是第二篇,還沒看過第一篇的可以先去看唷!
Thumbnail
2024/11/18
九州6天5夜自由行 Day1,從桃園機場出發到福岡機場,搭乘觀光列車「由布院之森」,品嚐當地美食如博多餃子及釜飯心的豐後牛三吃定食。經歷了航班延遲和排隊的挑戰,但值得的美麗風景和獨特文化讓旅程充滿回憶與樂趣。
Thumbnail
2024/11/18
九州6天5夜自由行 Day1,從桃園機場出發到福岡機場,搭乘觀光列車「由布院之森」,品嚐當地美食如博多餃子及釜飯心的豐後牛三吃定食。經歷了航班延遲和排隊的挑戰,但值得的美麗風景和獨特文化讓旅程充滿回憶與樂趣。
Thumbnail
2024/11/06
#破青年的思考筆記 寫作跟國文程度好壞真的有關係嗎? 我認為,寫出容易理解的文章才是關鍵。 …
2024/11/06
#破青年的思考筆記 寫作跟國文程度好壞真的有關係嗎? 我認為,寫出容易理解的文章才是關鍵。 …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的一生,大概有很多覺得「應該」要做的事。 要名成利就、很多厲害的朋友等等,反正就是光鮮亮麗的成功。 但成功應該是誰定義的呢?
Thumbnail
人的一生,大概有很多覺得「應該」要做的事。 要名成利就、很多厲害的朋友等等,反正就是光鮮亮麗的成功。 但成功應該是誰定義的呢?
Thumbnail
過去10年帶給我的成長: 在工作上, 過去被生活追著跑,拼命想賺錢, 於是捨棄了社交、睡眠、自我價值。 現在我重視自己手上擁有的專業,是不是能真的幫助人, 而不是賺到錢。 於是我把時間留給自己,投資學習在自己身上, 把寶貴的經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 捨棄庸碌賺錢的我, 撿起對生命的熱愛, 找到更有價
Thumbnail
過去10年帶給我的成長: 在工作上, 過去被生活追著跑,拼命想賺錢, 於是捨棄了社交、睡眠、自我價值。 現在我重視自己手上擁有的專業,是不是能真的幫助人, 而不是賺到錢。 於是我把時間留給自己,投資學習在自己身上, 把寶貴的經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 捨棄庸碌賺錢的我, 撿起對生命的熱愛, 找到更有價
Thumbnail
現在有越來越多職涯規劃、自我成長的內容,都會強調要找到自己的熱情,但在我自己的經驗中,我覺得要去「找」熱情滿困難的,比較多是用「嘗試」出來的。
Thumbnail
現在有越來越多職涯規劃、自我成長的內容,都會強調要找到自己的熱情,但在我自己的經驗中,我覺得要去「找」熱情滿困難的,比較多是用「嘗試」出來的。
Thumbnail
網路曾經有一部很夯的短片:「不怎樣的25歲,誰沒有過?」提醒握有權力的大人,應該有給年輕人一些機會,尤其對於那些沒有很好學歷、或者到二、三十歲也沒有什麼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經歷,是否能夠以沒有偏見的眼光,給予他們一些機會,以成就他們的無限可能。 或許影片的確很勵志感人,所以短短幾天就有非常高的點閱率,
Thumbnail
網路曾經有一部很夯的短片:「不怎樣的25歲,誰沒有過?」提醒握有權力的大人,應該有給年輕人一些機會,尤其對於那些沒有很好學歷、或者到二、三十歲也沒有什麼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經歷,是否能夠以沒有偏見的眼光,給予他們一些機會,以成就他們的無限可能。 或許影片的確很勵志感人,所以短短幾天就有非常高的點閱率,
Thumbnail
回首28-32歲這五年,可以說是我人生中的黃金歲月,很多道理以前似懂非懂,到現在似乎能完全懂背後的含義,也發現了很多道理其實都相通的,還有很多是你我都知道,只是不一定能做的到。 因此我集結了10件我覺得影響我最深,而且覺得如果我能更早懂,一定會變得更不一樣的心態思維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回首28-32歲這五年,可以說是我人生中的黃金歲月,很多道理以前似懂非懂,到現在似乎能完全懂背後的含義,也發現了很多道理其實都相通的,還有很多是你我都知道,只是不一定能做的到。 因此我集結了10件我覺得影響我最深,而且覺得如果我能更早懂,一定會變得更不一樣的心態思維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最常聽到25歲的身體機能開始走下坡。真的是這樣嗎? 你覺得習以為常的擁有,可能是我的得來不易。 不覺得25歲是個很美的時刻嗎? 笑著面對所謂的不完美。
Thumbnail
最常聽到25歲的身體機能開始走下坡。真的是這樣嗎? 你覺得習以為常的擁有,可能是我的得來不易。 不覺得25歲是個很美的時刻嗎? 笑著面對所謂的不完美。
Thumbnail
還是覺得,應該好好發篇文章說說從 22 歲 到 23 歲之間的轉變。 這段時間中轉變最大的,就是我似乎終於了解了自己多面向的本質。 如果你曾看過《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那你或許對多面向發展人才這個名詞不陌生。 多面向發展人才最經典的特質就是,同時喜歡很多事物,也就是常說的三分鐘熱度。 我不會說
Thumbnail
還是覺得,應該好好發篇文章說說從 22 歲 到 23 歲之間的轉變。 這段時間中轉變最大的,就是我似乎終於了解了自己多面向的本質。 如果你曾看過《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那你或許對多面向發展人才這個名詞不陌生。 多面向發展人才最經典的特質就是,同時喜歡很多事物,也就是常說的三分鐘熱度。 我不會說
Thumbnail
其實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甚麼!只是為了學歷在上學。剛國三(現在都說9年級)畢業的兒子,在畢業前學校一直輔導適性入學,一本厚厚的適性調查表一場場會考志願填寫說明會,孩子還是不了解自己到底要甚麼、想學甚麼?
Thumbnail
其實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甚麼!只是為了學歷在上學。剛國三(現在都說9年級)畢業的兒子,在畢業前學校一直輔導適性入學,一本厚厚的適性調查表一場場會考志願填寫說明會,孩子還是不了解自己到底要甚麼、想學甚麼?
Thumbnail
曾經,我是個玩樂度日的人,沒有認真想過未來規劃,還用「及時行樂」掩飾自己種種目光短淺的行為。醉生夢死的代價,是除了被出社會的現實打得措手不及,還讓我感到人生的前段時光稍縱即逝。 大學感情失意,為了轉移重心,果斷跑去做加工區的大夜班。大夜津貼與加班時數的收入,對還是學生的我來說非常可觀。第一個月看到成
Thumbnail
曾經,我是個玩樂度日的人,沒有認真想過未來規劃,還用「及時行樂」掩飾自己種種目光短淺的行為。醉生夢死的代價,是除了被出社會的現實打得措手不及,還讓我感到人生的前段時光稍縱即逝。 大學感情失意,為了轉移重心,果斷跑去做加工區的大夜班。大夜津貼與加班時數的收入,對還是學生的我來說非常可觀。第一個月看到成
Thumbnail
沒工作的第四個月,離職後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我接下來要做什麼,我總依著當下內心的想法而答,卻又覺得答案並不只有一個。 是啊,答案為什麼一定只能有一個,為什麼「有很多的想法」就會被認定為「其實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呢?
Thumbnail
沒工作的第四個月,離職後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我接下來要做什麼,我總依著當下內心的想法而答,卻又覺得答案並不只有一個。 是啊,答案為什麼一定只能有一個,為什麼「有很多的想法」就會被認定為「其實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