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選擇與放棄的過程才是人生價值—多面向發展個性的我,今天23歲了。

2021/08/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還是覺得,應該好好發篇文章說說從 22 歲 到 23 歲之間的轉變。
這段時間中轉變最大的,就是我似乎終於了解了自己多面向的本質。
23 歲的我,是個大家口中說的,多面向發展人才。
如果你曾看過《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那你或許對多面向發展人才這個名詞不陌生。
多面向發展人才最經典的特質就是,同時喜歡很多事物,也就是常說的三分鐘熱度。
我不會說自己是三分鐘熱度,我可能會說「三個月熱度」。
原因是因為我常常突然對某個領域有了興趣,會很認真的花費許多時間、金錢去深入到一個程度後,
就停了,或是沒興致了。
從小到大不知道被說過多少次了:「專心做好一件事才會成功。
這句話對我來說可以拆解成兩部分
何謂成功?如何專心做一件事?
資本主義下定義的成功幾乎跟你的實體資產畫上等號。
實體資產包含了最具代表性的金錢、房子、車子、各類型收藏等,或是近代興起的網路資產(亦即粉絲流量)。
並不是覺得實體的資產不重要,錢很重要,房子車子也很重要,但對我來說更有吸引力的反而是那些自己摸不著的東西。
我花了 23 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才稍微了解自己一點。
因為社會和家庭傳統的價值觀不斷與我成長過程中的內心衝突著,也讓我想要持續地探索、了解自己
從國高中的交換日記開始,到大學時期經歷各種活動的籌備參與,與形形色色的人相處的同時,也透過閱讀與平常的寫作來好好認識自己。
尤其是在 22 歲到 23 歲的過程中,我終於發現了屬於自己的本質之一。

分享 ( Share )

跟遇到問題的人分享我的經驗、跟不懂的人分享我懂的知識、跟網路社群上的所有人分享我的故事、我的各種想法及所見所聞。
我漸漸發現多面向發展個性的人不是一般人說的那樣三分鐘熱度跟廣泛興趣,而是可以將一切喜歡的事物及興趣都溯源到內心的本質面
與人分享的過程,我的內心都會出現一個舒坦的感覺。
或許你看到這會想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嘛,大部分人都是這樣啊 ?
或許是吧,我也沒有要反駁的意思,但我覺得還是稍有不同。
幫助人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心裡舒暢、很快樂,但這不是你最喜歡做的事,對吧 ?
成長的不同階段都會遇到有人問過你:「將來想要做什麼?」
從國小到大學,我幾乎沒有一次回答不出來
但相對的是,我每次的答案都不一樣。
小學第一次發現自己會畫畫,喜歡看火影忍者的我,就是想當漫畫家
國中那時候魔獸爭霸盛行,最愛玩的時期,只想當個信長戰隊玩家(還因為這樣放棄基測,選擇地方高中XD)
高中創了熱音社,希望自己可以像那些搖滾巨星一樣,在萬人舞台上發光發熱。
大學四年過後,很喜歡當家教的感覺、喜歡教別人得到的成就感,想要當個老師教書,還一度差點在中興修教程。( 當然最後休學了 )
畢業後的我,因為迷上攝影,當過了血汗低薪的攝影助理
因為不想從事食品業,學著開鎖、配鎖,短暫地接了家裡事業
而現在的我,則是一個每天都在喊累的食品研發人員
說了這麼多,好像每個想做得事情都沒有關連一樣。
沒錯,我想說的是
我發現:「人生的價值就是不停地選擇,然後放棄。
因此我不再理會任何人跟我說:「你要專心做好一件事」、「持之以恆」這類型的勸說了。
至少在我還算年輕的時候,我想要盡情的探索、盡量的嘗試任何我突然感到有興趣的東西。
即便我在某一個詭異的時間點,突然說不喜歡樂、沒興致了,那也無妨。
至少我嘗試過了,等哪天又有興趣了,再拿出來就好。
每個人都只能好好地活這一次人生,既然如此,為什麼我要在這有限的生命時光當中,只好好專心做那一件事呢?
多面向發展人才的我,今天 23 歲了。
我不追求大家口中的成功,我跟隨我心中當下想要做的那件事。
你可以不認同我的觀點,畢竟難保我之後不會改變。
但若單單朝著現代社會成功的標的、金錢去努力的話,豈不是太浪費這有限的人生了嗎?
我是 Tim,謝謝你看到這。
獻給同樣曾經被說是三分鐘熱度,無法只專心做一件事的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駱建台 Tim Luo
駱建台 Tim Luo
嗨,我是Tim,平常是個忙碌的食品研發人員。這裡是我分享知識、想法、生活、經歷及各種興趣的地方。歡迎到FB與IG觀看更多攝影圖文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