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問題,是誰的問題?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自我改善的道路上,二十多年來,看著不同生命進進出出,有人開開心心的離開,有人一片落寞的離去,自己從無法理解的狀態到可隨順因緣的看待,也著實走了一段生命歷程。
回想每個生命初來乍到時,總是有著生活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希望在這道路上得到解決方法,而再仔細了解每個人的問題與期待後,最常聽得的是「我要怎麼改變某人」,或者是「都是因為某人我才會這樣」,而殊不知一切問題根源皆來自於自己。
自我改善是成長道路上的核心思想之一,藉由改善自己進而影響他人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畢竟我們所能管轄的範圍也僅止於自身而已,這是一個簡單的觀念,但華人社會的教育卻一直教導我們需要為其他人負責,也就是需要管另一半,需要管小孩,甚至管朋友、管部屬…,這都超出自己應有的管轄權,想當然爾,管不住、管不了就成為生命中經常發生的事,也因此影響了情緒、關係,開始在生命中留下辛苦的歷程。
“靜下心來看看自己、關心自己”,多少人一輩子沒做過這樣的事,這是何其的可惜,本應最親近的自己,到頭來卻是距離最遙遠的,這在道路上的過客裡比比皆是,如每個生命願意重新檢視問題,將問題回到自己身上,從自我改善出發,生活中的一切困難將迎刃而解,迎向一個全新視野的生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在自己漫長的自我成長道路上,經驗了自我覺察與接納、珍愛自己,一路以來跌跌撞撞,所幸有導師指引與夥伴相伴,讓人生道路慢慢地平順與廣闊,自己經驗過最谷底的黑暗,也經歷過從谷底往上爬的艱辛,願藉由分享生命經驗來陪伴正在從谷底往上爬的朋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清楚了,人也跟著穩定下來了,工作順遂了,家庭關係改善了,努力的自我改善後開始有所成果,該停下來好好享受成果了嗎?答案是肯定的「不」,檢視自己生命尚有進步空間,期許自己能無處不自在,無處不輕安,再者,自己走過生命黑暗的一段路,也希望能分享給有需要的生命。
    生命清楚了,人也跟著穩定下來了,工作順遂了,家庭關係改善了,努力的自我改善後開始有所成果,該停下來好好享受成果了嗎?答案是肯定的「不」,檢視自己生命尚有進步空間,期許自己能無處不自在,無處不輕安,再者,自己走過生命黑暗的一段路,也希望能分享給有需要的生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有很多人總喜歡在生病時,拚命的要幫問題歸因,有些疾病的確是可以這樣做,像是登革熱就肯定和蚊子脫離不了關係,但有些疾病,不能單一的歸類在某個因素上。像是心理疾病,我們各種常見的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等等,都不是可以找到一個絕對正確歸因的疾病,我們不能只因為某個人血清素濃度過低,或者…
    Thumbnail
    從這一次新冠肺炎大流行裡面,我們可以看在逆全球化思潮下,發達國家國內政治中的蔓延比疫情的爆發還要重要,他們會選擇推動疫情政治化,從而使應對疫情的全球合作成效不彰。 雖然說新冠肺炎疫情並不是推動逆全球化的主要原因,逆全球化在幾年之前已經開始出現,尤其是在特朗普的年代尤其明顯,原本全球化的理念是一件好
    Thumbnail
    在本文中的漢人,指的是居住在中國大陸以及台澎金馬的多數,並直系傳承中國古代文化的族群。筆者認為集體性的起源是自周代起。由來是據說在當時由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禮樂制度分禮和樂兩個部分。「禮」的部分主要從形式上規範什麼是正確的外向社會舉止,包括每個身份的人應當履行何種禮儀和義務,最終形成等級制度。「樂」
    Thumbnail
    分享給你4個解決心理問題的小方法,分別是:消極想象, 3個事情,宿命論,自我挑戰
    Thumbnail
    最近跟小貝對話, 我跟小貝說:「去ooxx」,就是一些指令動作,小貝會回說:「沒問題!」 玩家家酒時,都會說她要煮「美味的湯」 心裡想,「沒問題!」&「美味的湯」,是從哪學的? 我問小貝:「『沒問題!』是在哪裡學的?」,小貝回:「世界上最強壯的媽媽」 我又問小貝:「『美味的湯』是在哪裡學的?」,小
    Thumbnail
    問題意識就是我們認為「事件本身應該朝著哪個方向走或這世界應該長怎樣」的陳述。然後,當現實事件的走向或現實世界的運轉,背離了我們原本的期待或認為應該長成的模樣,問題就產生了。
    Thumbnail
    雖然觀點、身分、立場、論述、人生故事等等這些資訊,媒體都有能力呈現出來,而且挖掘得可能比我們還多、還完整和專業,但是看一則報導與跟一個活生生的人談話是根本地兩種截然不同的經驗。當人與人面對面認真交談時,你不只是會注意對方所說的內容,你還會不經意發現一些額外的、無關主題的、屬於人性的瑣碎東西。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有很多人總喜歡在生病時,拚命的要幫問題歸因,有些疾病的確是可以這樣做,像是登革熱就肯定和蚊子脫離不了關係,但有些疾病,不能單一的歸類在某個因素上。像是心理疾病,我們各種常見的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等等,都不是可以找到一個絕對正確歸因的疾病,我們不能只因為某個人血清素濃度過低,或者…
    Thumbnail
    從這一次新冠肺炎大流行裡面,我們可以看在逆全球化思潮下,發達國家國內政治中的蔓延比疫情的爆發還要重要,他們會選擇推動疫情政治化,從而使應對疫情的全球合作成效不彰。 雖然說新冠肺炎疫情並不是推動逆全球化的主要原因,逆全球化在幾年之前已經開始出現,尤其是在特朗普的年代尤其明顯,原本全球化的理念是一件好
    Thumbnail
    在本文中的漢人,指的是居住在中國大陸以及台澎金馬的多數,並直系傳承中國古代文化的族群。筆者認為集體性的起源是自周代起。由來是據說在當時由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禮樂制度分禮和樂兩個部分。「禮」的部分主要從形式上規範什麼是正確的外向社會舉止,包括每個身份的人應當履行何種禮儀和義務,最終形成等級制度。「樂」
    Thumbnail
    分享給你4個解決心理問題的小方法,分別是:消極想象, 3個事情,宿命論,自我挑戰
    Thumbnail
    最近跟小貝對話, 我跟小貝說:「去ooxx」,就是一些指令動作,小貝會回說:「沒問題!」 玩家家酒時,都會說她要煮「美味的湯」 心裡想,「沒問題!」&「美味的湯」,是從哪學的? 我問小貝:「『沒問題!』是在哪裡學的?」,小貝回:「世界上最強壯的媽媽」 我又問小貝:「『美味的湯』是在哪裡學的?」,小
    Thumbnail
    問題意識就是我們認為「事件本身應該朝著哪個方向走或這世界應該長怎樣」的陳述。然後,當現實事件的走向或現實世界的運轉,背離了我們原本的期待或認為應該長成的模樣,問題就產生了。
    Thumbnail
    雖然觀點、身分、立場、論述、人生故事等等這些資訊,媒體都有能力呈現出來,而且挖掘得可能比我們還多、還完整和專業,但是看一則報導與跟一個活生生的人談話是根本地兩種截然不同的經驗。當人與人面對面認真交談時,你不只是會注意對方所說的內容,你還會不經意發現一些額外的、無關主題的、屬於人性的瑣碎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