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過往,我陷入生命逆境應是出社會後到30多歲這之間,當時對原生家庭遭遇的困境無能為力,對工作感到迷惘徬徨,曾經待業打工長達一年,這些日子雖稱不上難過,也完成了碩士學位,但我既沒自信也失志,時常深陷強烈的自我否定。
我在這過程中的妄自菲薄、自怨自艾、不思進取,累積許多負能量,造就許多苦果。後來經歷了些生離死別,讓我深刻感悟到「大道之行、不責於人」,開始有意識地從自身去求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論是煩惱、焦慮、人際相處或培養習慣。
我逐漸學會獨處,透過寫筆記、寫文章跟自己對話,與自身的脆弱、缺點和平共處,在生活中練習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我漸漸明白樂觀不是個性問題,是認識問題也是方法問題,是需要練習的心態。
這跟佛法許多觀念如出一轍,比如回到自己,做個覺知的人。尤其,我在經歷許多事後,用生命經驗去學會這些寶貴的道理,如佛法所言:「煩惱即菩提」。所謂修行,不在深山,也不在遠方,就在日常。
後來,就算我懂了些道理,有了些認識,卻也發現世間萬物一直在變,我的生活也在變,在這些瞬息萬變中,唯有我,仍是我,但這個我,也同時在告別過去的我,不斷成為新的我。
我再有意識地過生活,在舊過程裡解決舊矛盾,又在新的實踐中催生出新矛盾,真驗證哲學思想裡的那句話:「世間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而在佛法裡,這就是所謂「無常」。我因此明白,在「無常」中認識自己是窮盡一生的課題。
至此,我警惕勿因心中的匱乏而對外尋求依賴,深知唯有擺脫全知全能的心態,才能正視自己的缺點與不足,並提醒自己對那優點與缺點來自同一回事的天賦產生信仰,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內在秩序。
我如何突破生命的逆境?我想就是「回到自己」。然而人是時代的產物,社會存在決定了人們的意識,回到自己不只是為了獨善其身,更是為了洞悉自己被什麼生產關係與社會關係影響著,進一步發掘自己在歷史中的位置,跟所處時代的關係。「回到自己」讓我明白,改造世界跟改造自己,其實是同一回事。
(文為2024年3月13日的佛學班作業)
印儀佛學研讀班 招生中
https://reurl.cc/7dQ4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