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SOS !親子溝通NG怎麼辦?

更新於 2021/08/2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自從孩子五月停課在家,孩子和爸媽之間相處時間變多了,但爸媽一秒被孩子惹怒的狀況倒是頻傳啊!
L小編先說:
「等一下就寫!」「我要再玩一下!」都已經晚上了,該寫的功課,該交的作業,都還要媽媽一催三請的,孩子耍賴、發懶、叫不動,在家工作媽媽好累啊!
隔壁Sandra媽分享:

「這是我的!」「不公平!」「為什麼我不能玩這個!」
兄弟姐妹吵架、打架,幾乎是每天照三餐發生,媽媽排解得好辛苦啊!
大家都怎麼和孩子溝通?帥爸覺得,千萬別讓孩子有話難言!有苦難言!
大家最常出現親子溝通狀況是什麼?可以跟帥爸分享喔!


《帥爸這樣說:科技素養從小培養!「親子溝通」真的很花時間,親子間的緊密度和信任,也將成為孩子成長路上重要的依靠喔!》
    avatar-img
    17會員
    45內容數
    30年的科技工作,讓我明白在科技的浪潮下,有些趨勢是勢不可擋的,比如,「程式設計」這件事。 它只會越來越被渴求、越來越被需要。在有了孩子後,我更堅信「程式設計」是學習上不可缺漏的一門課,它等著改變我的孩子,以及這個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帥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家的寶貝大概幾歲開始學說話? 帥爸從帥帥一歲開始訓練他「說話」。
    許多爸媽都會問帥爸:親子共讀、口說訓練容易嗎? 帥爸說:很辛苦,但真的就只有「堅持」二字!
    大家都熟悉的大野狼與小紅帽、虎姑婆的故事,都有「吃掉人類」的內容,這真的適合小朋友聽嗎?
    孩子總是容易分心、坐不住? 一分鐘前玩積木,還沒完成,又跑去塗鴉畫畫,結果什麼都沒做好...  難道孩子的專注力,真的都這麼短暫嗎?

    長年從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NLP)的工作,我發現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跟訓練電腦很像,或者反過來講,其實是科學家在觀察了孩子學習語言過程後,將之轉換成人工智慧演算法,而電腦是由大數據採集開始,孩子則是從聽故事開始的。
    AI是地球上最熱門的技術,帥爸當然會想方設法應用AI技術在講故事育兒中。
    大家的寶貝大概幾歲開始學說話? 帥爸從帥帥一歲開始訓練他「說話」。
    許多爸媽都會問帥爸:親子共讀、口說訓練容易嗎? 帥爸說:很辛苦,但真的就只有「堅持」二字!
    大家都熟悉的大野狼與小紅帽、虎姑婆的故事,都有「吃掉人類」的內容,這真的適合小朋友聽嗎?
    孩子總是容易分心、坐不住? 一分鐘前玩積木,還沒完成,又跑去塗鴉畫畫,結果什麼都沒做好...  難道孩子的專注力,真的都這麼短暫嗎?

    長年從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NLP)的工作,我發現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跟訓練電腦很像,或者反過來講,其實是科學家在觀察了孩子學習語言過程後,將之轉換成人工智慧演算法,而電腦是由大數據採集開始,孩子則是從聽故事開始的。
    AI是地球上最熱門的技術,帥爸當然會想方設法應用AI技術在講故事育兒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看到不同的家長與孩子的互動 時常讓我想到我與兒子們的關係
    Thumbnail
    男性的子女看官星,女性看食傷,要知道孩子的狀況、親子之間的關係,就從這兩個十神下手。 如果女性食傷星與其它十神的關係都是相生的,親子關係自然就佳,若有相剋,就容易有衝突。例如最直接的印剋食傷,或是食傷剋官,前者表示孩子在一種壓抑狀態,或容易因為你過度的保護而無法發揮自我,所以與孩子的相處上,就應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媽媽如何在與自己的孩子互動時尊重孩子的意願,並討論了尊重與引導孩子的相關觀念。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個人思考,認為在教養孩子時應該以尊重與愛的方式引導孩子探索世界,而不是以制止與控制的方式。
    Thumbnail
    前陣子 家中的寶貝妹妹 參加了跳舞的練習與表演, 但表演的前兩天 卻出現發燒與臉部紅腫等症狀, 直到表演前一天, 家人還在擔心, 是否該讓阿妹參與演出。
    Thumbnail
    假日午後,哥哥專注地玩著「XBOX無雙蛇魔」,爸爸在一旁陪著看著,媽媽看書有意無意地瞄著電視畫面,妹妹在電視出現「敗北」畫面,哥哥任務失敗時坐到媽媽身旁。 任務失敗,哥哥懊惱地發出「唉」的感嘆。 爸爸說出了「剛剛用那招就好了。」 媽媽開口說「沒關係,再試一次。」 妹妹則說「又沒什麼大不了,再玩一
    Thumbnail
    小時候看爸媽都很高大 希望能夠跟他們永遠相處 一轉眼怎麼自己就長大 爸媽卻滿滿白髮,身體也挺不直了 都還來不及好好相處,似乎就準備要說再見 分離真的是一件好不容易的事情
    Thumbnail
    📷 爸媽有沒有曾經因為情緒失控而傷了孩子,當下沒有選擇道歉,就讓事情過去,「三明治世代」的爸媽偶爾因為種種因素而情緒失控是在所難免,說到要跟孩子「道歉」,不知從何開始。 爸媽一直以來都是孩子的領航者,教導孩子哪個是對、哪個是錯,既使孩子情緒失控,教導孩子事後要勇於「道歉」,這些是爸媽日積月累養成的
    Thumbnail
    📷 孩子情緒失控一直以來是我們煩惱的排行榜,安撫哭鬧是我們的家常便飯,每當我們想要幫助孩子,卻常常失敗、力不從心,甚至還動了怒火、發了脾氣。其實孩子之所以情緒失控,一方面是孩子的表達能力尚未成熟,不知道該怎麼用說來表達情緒,另一方面可能是想要得到大人的關注,所以選擇用哭鬧來表達。 兒童教育專家金伯
    Thumbnail
    📷 還記得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護理人員會把握黃金時間,將寶寶拿給媽媽進行肌膚接觸,我們會看到孩子趴在媽媽身上,孩子使用本能感受媽媽的體溫,聞一聞媽媽身上的氣味,熟悉媽媽身上的特徵,並且認定這個就是「我的媽媽」,我相信這是孩子出生後體驗到的「第一次陪伴」。 關於爸爸的陪伴,我曾經聽過一位大學教授說過:
    Thumbnail
    📷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還記得在罵孩子前發生的場景,孩子開始在表達情緒不滿的時候,會發出「額額、哼」的聲音,大一點的孩子會清楚表達「我不要」、「我就是不要」、「我都不要」,甚至開始「大吼」、「大叫」、「大哭」、「動手打人」、「摔東西」。 是不是似曾相似呢,這幾乎是家庭每天上演的場景,家長們都非常期待演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看到不同的家長與孩子的互動 時常讓我想到我與兒子們的關係
    Thumbnail
    男性的子女看官星,女性看食傷,要知道孩子的狀況、親子之間的關係,就從這兩個十神下手。 如果女性食傷星與其它十神的關係都是相生的,親子關係自然就佳,若有相剋,就容易有衝突。例如最直接的印剋食傷,或是食傷剋官,前者表示孩子在一種壓抑狀態,或容易因為你過度的保護而無法發揮自我,所以與孩子的相處上,就應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媽媽如何在與自己的孩子互動時尊重孩子的意願,並討論了尊重與引導孩子的相關觀念。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個人思考,認為在教養孩子時應該以尊重與愛的方式引導孩子探索世界,而不是以制止與控制的方式。
    Thumbnail
    前陣子 家中的寶貝妹妹 參加了跳舞的練習與表演, 但表演的前兩天 卻出現發燒與臉部紅腫等症狀, 直到表演前一天, 家人還在擔心, 是否該讓阿妹參與演出。
    Thumbnail
    假日午後,哥哥專注地玩著「XBOX無雙蛇魔」,爸爸在一旁陪著看著,媽媽看書有意無意地瞄著電視畫面,妹妹在電視出現「敗北」畫面,哥哥任務失敗時坐到媽媽身旁。 任務失敗,哥哥懊惱地發出「唉」的感嘆。 爸爸說出了「剛剛用那招就好了。」 媽媽開口說「沒關係,再試一次。」 妹妹則說「又沒什麼大不了,再玩一
    Thumbnail
    小時候看爸媽都很高大 希望能夠跟他們永遠相處 一轉眼怎麼自己就長大 爸媽卻滿滿白髮,身體也挺不直了 都還來不及好好相處,似乎就準備要說再見 分離真的是一件好不容易的事情
    Thumbnail
    📷 爸媽有沒有曾經因為情緒失控而傷了孩子,當下沒有選擇道歉,就讓事情過去,「三明治世代」的爸媽偶爾因為種種因素而情緒失控是在所難免,說到要跟孩子「道歉」,不知從何開始。 爸媽一直以來都是孩子的領航者,教導孩子哪個是對、哪個是錯,既使孩子情緒失控,教導孩子事後要勇於「道歉」,這些是爸媽日積月累養成的
    Thumbnail
    📷 孩子情緒失控一直以來是我們煩惱的排行榜,安撫哭鬧是我們的家常便飯,每當我們想要幫助孩子,卻常常失敗、力不從心,甚至還動了怒火、發了脾氣。其實孩子之所以情緒失控,一方面是孩子的表達能力尚未成熟,不知道該怎麼用說來表達情緒,另一方面可能是想要得到大人的關注,所以選擇用哭鬧來表達。 兒童教育專家金伯
    Thumbnail
    📷 還記得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護理人員會把握黃金時間,將寶寶拿給媽媽進行肌膚接觸,我們會看到孩子趴在媽媽身上,孩子使用本能感受媽媽的體溫,聞一聞媽媽身上的氣味,熟悉媽媽身上的特徵,並且認定這個就是「我的媽媽」,我相信這是孩子出生後體驗到的「第一次陪伴」。 關於爸爸的陪伴,我曾經聽過一位大學教授說過:
    Thumbnail
    📷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還記得在罵孩子前發生的場景,孩子開始在表達情緒不滿的時候,會發出「額額、哼」的聲音,大一點的孩子會清楚表達「我不要」、「我就是不要」、「我都不要」,甚至開始「大吼」、「大叫」、「大哭」、「動手打人」、「摔東西」。 是不是似曾相似呢,這幾乎是家庭每天上演的場景,家長們都非常期待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