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想讓你知道“我愛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昨天看了一個影片,主講者談到了他與兒子的無話不談羨煞許多人,但他們之間曾經發生的衝突,正如我目前所處的狀態,相信也是許多父母親會面臨的問題。

在兒子上高中後,我放開了兒子手機的家長監護,取而代之的是期盼他能學會自我管理。然而,事與願違,兒子每天放學回家就是先玩手機, 假日更是整天和同學對打線上遊戲。

就這樣過了快半年,兒子將課業放在最後,反正高中後的回家功課少之又少,也不需要家長簽名,父母親也不知道他小考的成績。第一次期中考,一向名列前茅的兒子,竟然考了個倒數的成績,卻還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這讓我很生氣。

為了手機的問題,我和兒子無法達成共識,常常因此激烈爭吵。媽媽希望他不要把工具當玩具,荒廢了他的學業,忽略了他的責任。但兒子覺得他自己有分寸,媽媽應該放手讓他自己管理自己。

主講者談到他兒子的狀況。在他子在進入青春期後,仿佛變了個人,那個乖巧貼心的男孩,成了極其叛逆的少年。

回到家不和父母說話,吃了飯就關上房門躲在房間裏開電腦,玩遊戲,對於父母親卻是視而不見,不予理睬,爸爸好幾次都是把門踹開進去開駡。兒子怒目相視,態度惡劣,讓母親也氣得加入戰局,和父親展開“男女雙打"。

就這樣,親子關係陷入僵局,孩子關上了溝通的窗口,父母心急,氣憤又無奈,每天能做的就是流淚禱告。

直到有一天,主講者無意間讀到了一句話:“孩子是否知道你愛他?還是你只是在數落和要求他?"父母親對孩子的期許背後,是因為愛孩子,但孩子是否能明白父母的愛?

那時,主講者想起自己曾經做了個夢。夢中,他的兒子跌到了,請爸爸拉他一把,但爸爸只是嚴厲地要他自己站起來。孩子努力掙扎,卻一再倒下,再次向爸爸呼求救援,卻仍得到自己站起來的回應。爸爸的本意是要孩子自立自強,但孩子的感受卻是父親的冷漠。

很多時候,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天線不在同一個頻道,最後就成了兩條平行線,各說各話。身為父母的我們,認為自己有更多的人生經驗,希望孩子能少走一些彎路,但孩子卻不這麼想。也許有時候,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跌倒,而不是一味地保護周全。

在放手的同時,父母也要觀察孩子的需求,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適時伸出援手。父母不要在他們不需要時不斷地去耳提面命,求助時又要他們對自己負責。這當中的拿揑著實不易,父母也在學習不是嗎?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青少年篇》中提到“父母的不安全感與恐懼,常讓他們站在青少年的對立面。”真是一語中的!

raw-image

正是因為青少年不再對父母言聽計從,開始有了在父母親看來不成熟的行為,父母親擔心他們走錯路,於是意見不合,衝突産生。父母的不安全感與恐懼造成了與孩子之間的鴻溝,父母激動的情緒,更讓孩子感到父母與他們的對立,而無法感受到父母內心的愛與關懷。

孩子要如何知道父母的愛?最重要的莫過於有良好的溝通。《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青少年篇》中提到父母與孩子間的溝通方式,必須温和而堅定,也透過一些案例來幫助父母們引導孩子,邁向獨立。但當孩子不願意與父母溝通時,父母又能怎麼做?

前面提到的主講者藉由手機訊息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與關懷。父母開始透過訊息告訴孩子他在做什麼,想什麼並表達對孩子的愛與思念時,孩子由一開始的不以為然到軟化接受,經過了半年。

之後,他們開始談話、溝通,到後來的道歉與示愛,孩子願意打開心房,告訴父親他酷酷外表下的擔憂與沮喪,進而兩人愈走愈近,從兩條平行線成為一條線,溝通的管道順暢了,很多問題也就解決了。

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父母也都有情緒,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沒有絕對正確的教養方式,但也不妨看看別人的經歷,聽聽專家的說法,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在教養的路上走得更輕省一些。

下次再繼續分享《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青少年篇》,喜歡的朋友歡迎你追蹤這個專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 遙的沙龍
24會員
72內容數
青少年是個令父母頭痛的階段,卻是孩子建立自我認知的重要時期。在孩子成長之前,父母也必須成長,唯有父母們做好準備,才能夠幫助我們愛的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蕭 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24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要如何愛才能讓孩子在面對人生時更加獨立負責、從容自若,且更加正直善良、幸福美滿?
Thumbnail
2023/02/24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要如何愛才能讓孩子在面對人生時更加獨立負責、從容自若,且更加正直善良、幸福美滿?
Thumbnail
2023/01/03
愛孩子卻用錯方式時,哪怕付出所有的時間、財富、甚至生命,也未必能讓孩子幸福。 在教育孩子上,猶太人算是世界最成功的民族。這個只佔全球人口0.2%的民族,卻美國最有錢的企業家中佔了一半的席次,佔諾貝爾得奬者的20%,美國名牌大學教授中也有大約30%是猶太人。中國人富不過三代,但猶太家族的産業卻是代代
Thumbnail
2023/01/03
愛孩子卻用錯方式時,哪怕付出所有的時間、財富、甚至生命,也未必能讓孩子幸福。 在教育孩子上,猶太人算是世界最成功的民族。這個只佔全球人口0.2%的民族,卻美國最有錢的企業家中佔了一半的席次,佔諾貝爾得奬者的20%,美國名牌大學教授中也有大約30%是猶太人。中國人富不過三代,但猶太家族的産業卻是代代
Thumbnail
2022/12/27
今天翻起我的日誌本,看到了之前自己記錄的這句話,心裏感觸良多。 今年5月,兒子會考結束,開始沈溺於手遊。開始我沒在意,認為他辛苦了三年,好不容易考完放鬆一下也無妨。然而,在開學後,他仍不收心,為了他的手機使用我們母子倆起了不少衝突。.。。
Thumbnail
2022/12/27
今天翻起我的日誌本,看到了之前自己記錄的這句話,心裏感觸良多。 今年5月,兒子會考結束,開始沈溺於手遊。開始我沒在意,認為他辛苦了三年,好不容易考完放鬆一下也無妨。然而,在開學後,他仍不收心,為了他的手機使用我們母子倆起了不少衝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有沒有這種經驗,跟孩子講半天,但他總是聽不懂,最後就是大發脾氣,不了了知了?明明就只是希望他好,但是他就是不能理解,最後兩人不歡而散。 在家庭教育中,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儘管我們試圖用心和愛去溝通,但孩子似乎總是難以理解我們的意圖。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感到沮喪和無助,因為我們的目的只是希望
Thumbnail
有沒有這種經驗,跟孩子講半天,但他總是聽不懂,最後就是大發脾氣,不了了知了?明明就只是希望他好,但是他就是不能理解,最後兩人不歡而散。 在家庭教育中,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儘管我們試圖用心和愛去溝通,但孩子似乎總是難以理解我們的意圖。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感到沮喪和無助,因為我們的目的只是希望
Thumbnail
過去的教養箴言是唯有絕對臣服才是好孩子。然而孩子不是學乖,而是學會躲遠一點。 但是現在我們知道情緒是可以被好好管理的,話是可以好好說的。 我更不希望兒子以後畏諾於掌權者,卻在面對弱小時擺出威權姿態。
Thumbnail
過去的教養箴言是唯有絕對臣服才是好孩子。然而孩子不是學乖,而是學會躲遠一點。 但是現在我們知道情緒是可以被好好管理的,話是可以好好說的。 我更不希望兒子以後畏諾於掌權者,卻在面對弱小時擺出威權姿態。
Thumbnail
今天翻起我的日誌本,看到了之前自己記錄的這句話,心裏感觸良多。 今年5月,兒子會考結束,開始沈溺於手遊。開始我沒在意,認為他辛苦了三年,好不容易考完放鬆一下也無妨。然而,在開學後,他仍不收心,為了他的手機使用我們母子倆起了不少衝突。.。。
Thumbnail
今天翻起我的日誌本,看到了之前自己記錄的這句話,心裏感觸良多。 今年5月,兒子會考結束,開始沈溺於手遊。開始我沒在意,認為他辛苦了三年,好不容易考完放鬆一下也無妨。然而,在開學後,他仍不收心,為了他的手機使用我們母子倆起了不少衝突。.。。
Thumbnail
兒子與女兒已經脫離了幼稚園階段,離開了我的專業範疇。對於他們的小學生新身份,無論在身心理的轉變,我都是一位邊學邊做的母親。
Thumbnail
兒子與女兒已經脫離了幼稚園階段,離開了我的專業範疇。對於他們的小學生新身份,無論在身心理的轉變,我都是一位邊學邊做的母親。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教養子女,要養還要教,太寵溺小孩會導致其抗壓性不夠。」 現在的小孩很難教養,很懷念國小之前的他們,爸媽講了就會聽,還童言童語,很搞笑。到了國中至高中,意見很多,認為他們想的才是對的;跟他們說一下我們的想法,就會來一句「你不懂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教養子女,要養還要教,太寵溺小孩會導致其抗壓性不夠。」 現在的小孩很難教養,很懷念國小之前的他們,爸媽講了就會聽,還童言童語,很搞笑。到了國中至高中,意見很多,認為他們想的才是對的;跟他們說一下我們的想法,就會來一句「你不懂
Thumbnail
“孩子是否知道你愛他?還是你只是在數落和要求他?"父母親對孩子的期許背後,是因為愛孩子,但孩子是否能明白父母的愛? 很多時候,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天線不在同一個頻道,最後就成了兩條平行線,各說各話。身為父母的我們,認為自己有更多的人生經驗,希望孩子能少走一些彎路,但孩子卻不這麼想。
Thumbnail
“孩子是否知道你愛他?還是你只是在數落和要求他?"父母親對孩子的期許背後,是因為愛孩子,但孩子是否能明白父母的愛? 很多時候,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天線不在同一個頻道,最後就成了兩條平行線,各說各話。身為父母的我們,認為自己有更多的人生經驗,希望孩子能少走一些彎路,但孩子卻不這麼想。
Thumbnail
孩子教不好,是父母的過錯? 叛逆的孩子應該被嚴格的教導? 孩子的未來必須由父母主導?父母確是應該給予孩子自我的成長空間,但是父母必須鼓勵,同時也要有所懲罰的概念,孩子自身的想法足以改變他們未來的前景及命運。 寫作原因: 父母對孩子的出發點: 孩子的想法: 傳統概念/家中經濟能力/父母背景:
Thumbnail
孩子教不好,是父母的過錯? 叛逆的孩子應該被嚴格的教導? 孩子的未來必須由父母主導?父母確是應該給予孩子自我的成長空間,但是父母必須鼓勵,同時也要有所懲罰的概念,孩子自身的想法足以改變他們未來的前景及命運。 寫作原因: 父母對孩子的出發點: 孩子的想法: 傳統概念/家中經濟能力/父母背景:
Thumbnail
有些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但其实,孩子也会觉得父母越来越讨厌。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会造成亲子之间紧张的关系,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方式。 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沟通能力,情绪表达和人际关系。
Thumbnail
有些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但其实,孩子也会觉得父母越来越讨厌。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会造成亲子之间紧张的关系,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方式。 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沟通能力,情绪表达和人际关系。
Thumbnail
對於未來的規劃不同於家長的期望,在我們身邊常常可以聽到類似的例子,諸如因為升學、科系、就業等等的選擇,演變成親子衝突的開端,尤其當孩子是特殊兒,從小父母需花費更多心力陪伴、也有更多的擔憂,本能地想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一時間要放手實在不容易。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開始學習獨立、面對挑戰……
Thumbnail
對於未來的規劃不同於家長的期望,在我們身邊常常可以聽到類似的例子,諸如因為升學、科系、就業等等的選擇,演變成親子衝突的開端,尤其當孩子是特殊兒,從小父母需花費更多心力陪伴、也有更多的擔憂,本能地想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一時間要放手實在不容易。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開始學習獨立、面對挑戰……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