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咖系列】|個人的社會責任--《真相地圖》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情提要
之前寫過《動保蝙蝠俠》《尼泊爾布思議》的觀後感,這次再度回到《怪咖系列》,要看的是「口罩地圖」製作者--江明宗的故事。雖然不是最近方格子徵文的主題紀錄片,但是畢竟以軟體工程師為志向,筆者真的對這個故事十分感興趣!所以最終還是決定先看《真相地圖》~

【以下有雷,慎入】


首先來看看預告片~
看了許多影響力人士的訪談文章、傳記、紀錄片...不難發現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質,筆者簡單總結為「三有」︰有行動力、有理念、有原則。比如「棉樂悅事」的林念慈,她的理念是要在尼泊爾進行宣導以及解決月經貧窮的問題,其中一個方法是販售布衛生棉,於是她成立工作坊,和當地婦女一起付出行動,而儘管在尼泊爾經營事業,林念慈選擇融入當地生活,工作坊內不分你我,宛如一個大家庭,這是林念慈的生活原則。
再以本片主角江明宗為例,投身以軟體工程技術解決社會議題,他陸陸續續做了幾十個不同的作品,雖然真正被關注的不多,可是那顆想要幫助他人的心,讓他始終堅持在這條路上前進。他也提到自己的出身,藉由開放原始碼來學習程式的這段經歷,讓他對於「不開放」十分敏感,因此更希望台灣的政府能夠更加開放、民主。
對於渴望帶來影響力的熱血年輕人來說(在說誰呢?),除了向前輩們看齊,更不自覺反思自己的「三有」又是什麼?是不是真的能堅定地固守理念與原則?實際上付出了哪些行動呢?
江明宗在《真相地圖》中分享了他這一路上的成果和阻礙,筆者將其分為技術可以,以及不能解決的事情來探討。

技術可以解決的事情

登革熱病媒蚊指數地圖
隨著網路世代來臨,以及越深入資訊產業,越發現寫程式可以做的事情超乎想像的多,因為程式語言的本質就是一門語言、一種工具,單單寫程式、算題目,跟寫作業一樣不能產生實質作用,但是只要和其他領域結合,如金融、醫療、餐飲...等等,卻可以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甚至改變產業的某個運作環節。這也是為什麼世界都在推廣程式普及教育,以及工程師背景多元的部分原因。
回到《真相地圖》和江明宗,片中介紹了幾個案例,有他自發去做的,也有服務地方、弱勢性質的,每一個案子對筆者而言都是一次衝擊。曾因為法律通識課的作業需要上法學資料檢索系統查看裁判書,老實說判決書上的文字又臭又長,看著除了無聊還是無聊,從未想過還能與地圖結合,催生出「台灣賄選實價登錄地圖」。
還有到達觀部落為長照機構設計出勤軟體,筆者其實對片中江明宗提到,他寫程式碼注重的面相改變很有感觸,就工程師的直覺來說,對程式碼的要求就是簡潔、有效率,然而很多時候這段程式碼、這套軟體究竟能不能解決問題往往更為關鍵。
對於「科技服務」更是如此,有時候問題來得如此迅猛,或是許多地方都有同樣的問題,我們更要精準抓住問題點,先搶快,再做到更好。

技術不能解決的事情

江明宗從智慧城市辦公室離職
不能透過技術、工具去解決的問題,筆者的第一想法就是「人」的問題,延伸開來講,體制、法規的問題,本質上來說也是人造成的,然而牽涉的層面太廣、太深了,個人的力量相形之下就顯得那麼渺小,變成再明顯的癥結點,也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跟人力去努力推動、改進。
所以說其實這些問題,不是「不能」被技術解決,而是需要的不只是技術,解鈴還須繫鈴人,由人產生的問題,終歸要由人來解決。
你開了個頭再看看有沒有人跟上。你自己都不願意去動作的時候,你其實很難期待別人有任何的動作。
各行各業的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專業能力在打造更好的社會上,不如說社會就是因此才有機會變得更好,看完《真相地圖》更深切感受到這股「社會責任」--不只是企業有社會責任,人民若也能在享受社會資源的同時,量力而為的給予適當的反饋,想來「共好共榮」也不是太困難的目標了。

後記
今天本來是想寫與Giloo合作的方格子徵文主題,但因為這週比較忙,時間有點緊迫,電影來不及看,所以只好臨時改題目(不過《真相地圖》是紀錄片耶,好像沒有跑題?),幸好《真相地圖》也是筆者一直記在心上的預定主題之一,和筆者正在學習的專業也息息相關,結果一下筆就是源源不絕的靈感,算是意料之外的驚喜吧(笑)。
下篇觀後感就真的是Giloo了,要看哪一部請容筆者賣個關子~另外還會有發文頻率更新的通知,詳情一樣暫且不提,總之我們8/29再見囉。
(本篇文章圖片取自Youtube影片截圖,僅供心得分享,不做商業使用。)

場外插播
  • 《怪咖系列》將來還會推出更多紀錄片,在Youtube官方頻道上也釋出了許多花絮和訪談,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看。
  • 另外就是g0v台灣零時政府,其實筆者也是不久前才認識到這個組織(慚愧),這個暑假也參與了「夏日源理」2021 線上源力增能營,一直覺得身為上大學才正式接觸程式的自己沒辦法做出什麼貢獻,但g0v的精神讓筆者知道只要有心,誰都能成為貢獻者,都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歡迎大家和筆者一起持續關注g0v,更期待大家來參與!

那麼這次的觀後感到這邊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追蹤喔!
avatar-img
23會員
60內容數
本出版專題匯集Netflix影集《愛x死x機器人》的觀後感,因有劇透的可能,還未看過影集的讀者請酌情進入。 另外,《愛x死x機器人》為成人動畫劇集,其中部分選集含有暴力、血腥之類的元素,將標示為18禁內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患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為2014年的美國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1998年的義大利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21年的舞台劇《莊子兵法》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16年的美國心裡驚悚電影《分裂》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21年的音樂劇《生命中最美好的5分鐘》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20年的日本圖文書《剛才我已下定決心,今年要過一個最怦然心動的春天》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14年的美國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1998年的義大利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21年的舞台劇《莊子兵法》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16年的美國心裡驚悚電影《分裂》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21年的音樂劇《生命中最美好的5分鐘》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20年的日本圖文書《剛才我已下定決心,今年要過一個最怦然心動的春天》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李天明在與黃總達成初步協議後,馬上著手進行具體的實施計劃。他的第一步是要求天德科技讓他們以更新天德版本的方式來更新部分醫院的系統,從而使企業小幫手能夠作為外掛模塊進行性能測試。 在會議上,李天明對黃總說:「黃總,我們需要在真實的運行環境中測試企業小幫手的性能。我的建議是,我們以更新天德版本
Thumbnail
接著,李天明開始整理自己之前的項目和想法。他曾經開發過一款數據分析工具,具有高度的定制化功能,這與天德公司的業務並不衝突。他決定將這款軟體重新進行改進和優化,並考慮如何將其推向市場。他將這個外掛命名為"企業小幫手"。也就是可以解決一般企業認為困難的事物,進而使其順暢化。 在這個過程中,李天
俊郎覺得自己在模子國也是一事無成,但他的醒覺,現在他覺得和敬與海燕的夢想過於遠大,他不相信他們可以成功。對於天命(左冷禪師)已經是很古老的傳說,據說我們存在的世界,在一個人的心中演化,左冷禪師讀到這個人,這人心想的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種子。因為這個人還算個好人,所以我們的世界還不算壞。辣仔良看廖燕芳寫
Thumbnail
李天明,作為全德科技的一名資深工程師,常常需要親自拜訪客戶,解決他們在使用公司系統時遇到的問題。這一天,這次他抵達了新加坡,來到了一家大型企業的辦公室,這裡的員工正在使用全德科技提供的系統進行日常業務操作。 剛到辦公室,李天明就受到了熱情的接待。公司負責IT系統的主管馬上安排了相關人員與他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阿苗邀請了大學時代的老師——林明昕政委,台大法律學院教授行政法的教授,來說明行政院覆議的理由。
Thumbnail
那天,林總突然現身益品美術館的「勇敢做大夢 壯遊世界趣」公益演講,這是我們20多年未見的友誼在一百多人的觀眾中重逢,喜悅的情感為助人豐己活動增添了一抹亮彩。 聽畢演講,他對「助人豐己公益演講辦法」深感好奇, 辦法:即捐款1萬元,贈送100本《勇敢做大夢》書籍及一場公益演講,而捐款單位由捐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慈悲沒有敵人,以慈悲當眼,眼中的一切都是吉祥如意。在人生逆旅中,唯有愛可以突破困境,責任可以超越考驗。 有一戶人家,先生做板模工,因為工作傷到腳踝,引起原本就嚴重的痛風加劇,最後衍生成蜂窩性組織炎,細菌將這位先生的髖關節吃掉,只有換上人工髖關節才有活路。醫生建議他,由於他做
Thumbnail
MarTech是什麼?這個聽起來遙遠又陌生的領域,實際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本集《人生善敗學》邀請到了CloudAD數位智能行銷公司的創辦人陳怡如(東東),到節目中與聽眾朋友們分享台灣在MarTech領域的豐富知識,以及她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李天明在與黃總達成初步協議後,馬上著手進行具體的實施計劃。他的第一步是要求天德科技讓他們以更新天德版本的方式來更新部分醫院的系統,從而使企業小幫手能夠作為外掛模塊進行性能測試。 在會議上,李天明對黃總說:「黃總,我們需要在真實的運行環境中測試企業小幫手的性能。我的建議是,我們以更新天德版本
Thumbnail
接著,李天明開始整理自己之前的項目和想法。他曾經開發過一款數據分析工具,具有高度的定制化功能,這與天德公司的業務並不衝突。他決定將這款軟體重新進行改進和優化,並考慮如何將其推向市場。他將這個外掛命名為"企業小幫手"。也就是可以解決一般企業認為困難的事物,進而使其順暢化。 在這個過程中,李天
俊郎覺得自己在模子國也是一事無成,但他的醒覺,現在他覺得和敬與海燕的夢想過於遠大,他不相信他們可以成功。對於天命(左冷禪師)已經是很古老的傳說,據說我們存在的世界,在一個人的心中演化,左冷禪師讀到這個人,這人心想的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種子。因為這個人還算個好人,所以我們的世界還不算壞。辣仔良看廖燕芳寫
Thumbnail
李天明,作為全德科技的一名資深工程師,常常需要親自拜訪客戶,解決他們在使用公司系統時遇到的問題。這一天,這次他抵達了新加坡,來到了一家大型企業的辦公室,這裡的員工正在使用全德科技提供的系統進行日常業務操作。 剛到辦公室,李天明就受到了熱情的接待。公司負責IT系統的主管馬上安排了相關人員與他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阿苗邀請了大學時代的老師——林明昕政委,台大法律學院教授行政法的教授,來說明行政院覆議的理由。
Thumbnail
那天,林總突然現身益品美術館的「勇敢做大夢 壯遊世界趣」公益演講,這是我們20多年未見的友誼在一百多人的觀眾中重逢,喜悅的情感為助人豐己活動增添了一抹亮彩。 聽畢演講,他對「助人豐己公益演講辦法」深感好奇, 辦法:即捐款1萬元,贈送100本《勇敢做大夢》書籍及一場公益演講,而捐款單位由捐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慈悲沒有敵人,以慈悲當眼,眼中的一切都是吉祥如意。在人生逆旅中,唯有愛可以突破困境,責任可以超越考驗。 有一戶人家,先生做板模工,因為工作傷到腳踝,引起原本就嚴重的痛風加劇,最後衍生成蜂窩性組織炎,細菌將這位先生的髖關節吃掉,只有換上人工髖關節才有活路。醫生建議他,由於他做
Thumbnail
MarTech是什麼?這個聽起來遙遠又陌生的領域,實際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本集《人生善敗學》邀請到了CloudAD數位智能行銷公司的創辦人陳怡如(東東),到節目中與聽眾朋友們分享台灣在MarTech領域的豐富知識,以及她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