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初識毛西番蓮,是多年前在前往爸媽位於屏東農田的路途,花奴先生在蔓生草野中隨手摘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黃橙橙果實,說是野生百香果要我嚐嚐,輕輕一按滋一聲,那甜中帶著微酸的奇特風味還真令人難忘。
直到最近,鹿草菜園在暮春最後一批蔬菜採摘完畢,幾乎處於放任不管的荒廢狀態,一兩個月不見,一大片蔓生的毛西番蓮盛開著白花、結著毛茸茸的漿果,像漁網又像是綠色瀑布,一整個就披掛在芒果樹與一些雜草灌木上。這下才有機會好好認識這種奇妙的植物。
自熱帶美洲傳入的毛西番蓮,已充分馴化台灣這塊土地,常被當成野草剷除
一、精心巧構的時鐘花
毛西番蓮與百香果是近親,同屬西番蓮科的植物。它的花總予人一種精心巧構的驚奇之感,只要看過一眼,就很難不被吸引,讓人能夠深深意會毛西「番」蓮那種來自「番外異域」的新奇況味。與其他多數的花比較起來,毛西番蓮除了美麗,還有一種玩具一般的趣味。
毛西番蓮的花盤看起來就像是時鐘一般,三個雌蕊柱頭儼然就是時針、分針與秒針,而五個像是除塵拖把一般的雄蕊則像是時了?
二、副花冠和毛網狀苞片
毛西番蓮奇特的地方還在於它的副花冠和毛網狀苞片。所謂的「副花冠」其實就是在一般的花瓣之內,與花蕊之間衍生出另一種形態的花瓣。副花冠通常無論在形狀還是在色彩上,都比正花冠還要來得艷麗(嘿,這副花冠不就是活靈活現的小三嘛),擔綱著招蜂引蝶的重責大任。毛西番蓮的副花冠纖細如絲,有如光芒一般怒張呈放射狀,內圈是粉紫色的,看來很神氣,就像原住民部落的酋長所帶的華麗項圈。
毛西番蓮,除了全株毛茸茸,最神奇的要算是在它的花瓣之外有著保護傘功能的毛網狀苞片。這種毛網狀苞片的末端有著露水一般的小珠,具有神奇的感應功能,開開闔闔,完全視需要而定。當幼嫩的花蕾初綻,毛網苞片溫柔的呵護,提供必要的保護,卻不致妨礙它的呼吸;等到花蕾綻放,為了迎接蜂蛾授粉,苞片大開;等到花謝結果時,又再度地關上毛網,以孕育幼果;直到果實成熟,變成黃橙橙的熟果,那毛網才功成身退地凋零,以吸引小鳥啄食。
有著保護傘功能的毛網苞片,視需要開開闔闔,再可靠的保鑣都沒有它來得周詳細心
三、凋零後的打包
毛西番蓮結果的過程也相當饒富趣味。不同於一般花朵的零落,毛西番蓮花謝之後,是以一種
打包的方式處理多餘的結構,先是由花萼向內翻捲,將凋謝的花冠、副花冠及雄蕊整個打包收納成一個盤狀的包袱(可參看
細說毛西番蓮的盤狀收納盒一文),頂端的子房才開始發育成果,而隨著果實的逐漸成熟,盤狀物也漸次地枯黃與萎縮。這總讓我想到某些生前非常嚴謹的老人家,知道自己時間差不多了,總是靜靜地、整整齊齊地把自己的遺物打包好。
毛西番蓮授粉後,黃色的雄蕊下垂,花冠逐漸收攏,準備打包
四、風味獨特的野果
花奴先生告訴我,他小時候對這植物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是它那黃橙橙的果實,經常到朋友家做功課時,看到別人家中的圍牆爬滿這種多汁甜美、被稱做「山葡萄」的奇妙珍果就垂涎欲滴,後來才知道是少見多怪,這種引自南美的外來植物在台灣本土適應得非常好,特別是在溽熱的南台灣。
為了拍攝毛西番蓮從含苞到盛放的過程,我們一大清早五點就回到鹿草的菜園,因為毛西番蓮是一早開放,不過正午就凋謝的花卉。後來才知道前一天傍晚公公剛剛把它當作野草噴灑了農藥,但沒想到毛西番蓮旺盛的生命力竟然可以抵擋農藥的威力。其實毛西番蓮的滋味相當不壞,只是果實小了點、果肉單薄了點,若有人能投入心力研發毛西番蓮的加工食品,人們就應該不再視它們為惡草,必須斬草除根、永絕後患了。
五、三角葉西番蓮
順道一提,在搜尋毛西番蓮資料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種常見的近親叫做三角葉西番蓮。這種三角葉西番蓮其實經常蔓生在圍籬與草澤,但由於它的花與果相當不起眼,以至於很少引起注意。但仔細一瞧,用微觀的方式靜靜觀賞,它的娟秀與小巧就宛若是翻飛在草叢間的小精靈還是小飛俠,另外,它的果實很可愛,既像耳環、又像龍葵果實,青時綠色,成熟時轉變成紫黑。下次經過山林草野,不妨留心觀看。
三角葉西番蓮 只是體形迷你了點,但精緻巧構的形態仍舊教人十分著迷
三角葉西番蓮得名由來,在於它有著滑翔翼一般的三角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