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偶爾,會在心裡迷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開工三天,歷經三個多月的好久不見,可預期的,必定是個混亂且充滿挑戰的開始。
我和我的工作,以及工作所需面對的人們,既陌生又熟悉的些微疏離感,總覺得還踏不上原本的步調。三個月前,我們隔著螢幕完成了一個多月的課程,在實體與線上之間,第一線的我們僅僅花費一週的時間,從無到有,讓課程上線。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時間每天從早到晚都在處理孩子們的線上學習,來自家長的、學生的、學校的,疲憊感如綠蘿,攀著靈魂的大樹自根部向上蔓延,堪堪留下了一縷光,讓我行行光合作用。殷切期盼著恢復實體課程,卻也明白,線上學習必然是後疫情時代的標配了。
經歷了線上課程,清楚地感受到隔著螢幕,學生們的自學與自律能力不夠讓他們只利用線上學習就能靜下心來完成課程。一邊擔心著開學、一邊思考著如何利用課堂加強自學能力,而好不容易讓大夥上手的線上平台,也不能放掉,畢竟誰也不知道何時又要回到線上呢?這幾天,不斷地思考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問題,最終還是必須回到如何提升孩子們的自學意願與能力。我明白這樣的方向,但對於該如何邁開步伐卻不是這麼的篤定了。所以有些慌亂,擔心自己是不是哪裡沒有考慮好、設想不夠周全呢?跟著別人走可以嗎?那個步調是我跟得上的嗎?開始自我懷疑。
偶爾,就會這樣呢,在自己的心底迷了路。
沉澱了兩天,告訴自己這個目標並非能一蹴而就,無論如何,跨出一步才能往前,也許殊途,還是能想辦法同歸的。
那年夏天,在德國的黑森林,站在石子路的分岔口,是要依舊筆直地依循先前的指引;或者轉向一旁綠意盎然的小徑,帶著略為緊張又興奮的心情前進呢?我想找回那時候的自己,即便前方太多的不確定,也可以樂在其中地走向目的地。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97內容數
白天在黑板寫青春,下班後在方格子寫寫生活紀錄。喜歡閱讀、有時看劇、大部分時候追動漫,文字與圖畫能承載著許多思想與情感,試著讀出不同的滋味與感想,與日常相互對照,咀嚼生活的韻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貓漫步的獨白 的其他內容
上週末到海邊走走。赤腳踏在灰褐色的沙灘上,迎面撲來的海風,帶著夏日驕陽的濯濯熱氣。我喜歡在沙灘上留下自己的足跡,低著頭在沙灘上搜尋著不知埋藏多久的一些小東西。一個個著上不同色彩的貝殼,大小參差不一,有的僅僅露出一角在沙灘上,輕輕撥開後才能看到原本的面貌。然後,我找到了你。
階級的劃分在歷史上無處不在,即便是脫離了專制而施行民主制度的國家,也只是將名面上的階級變成了無所不在的歧視,例如:外籍移工或配偶、性別意識者、政治立場不同等,國籍、膚色、人種、性別、職業、殘疾......,雖然知道無法消弭所有的歧視,但卻可以從自身開始,提醒自己意識這些生活中的「微歧視」。 .
午後昏暗的廚房,就著木格海棠紋玻璃窗斜透進來的陽光,你站在流理台前,飛快地轉動著剉冰機的手把。「刷啦、刷啦、刷啦─」,晶瑩剔透的冰花反射著斜陽,閃現在我們眼前......
《後空翻少年!!》沒有如豔陽般令人熱血澎湃,卻是如春風般溫柔地訴說著一群少年用盡全力付出自己的青春,為追求心中的理想而跳躍。
東京奧運正式閉幕了。和家人一起慶祝父親節的同時,觀賞著閉幕式,心中有許多悸動,這兩週,猶如一場夏日的華麗冒險,在這最黑暗的時刻,卻同時也可以是最美的時刻,我能夠享受各國好手的競賽,看到許多令人熱血沸騰、互相扶持的動人畫面,同時與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觀眾們一起吶喊、歡呼、落淚與感動。
對於職業婦女來說,這是最能節省時間餵飽孩子的選擇。沒有時間採買,冰箱裡的食材能放進去的也就那些,雖然和日式的咖哩形象不符,但是卻也激發出另一種滋味,一種在工作與家庭兩頭燒,卻還是盡力餵飽家人的味道。
上週末到海邊走走。赤腳踏在灰褐色的沙灘上,迎面撲來的海風,帶著夏日驕陽的濯濯熱氣。我喜歡在沙灘上留下自己的足跡,低著頭在沙灘上搜尋著不知埋藏多久的一些小東西。一個個著上不同色彩的貝殼,大小參差不一,有的僅僅露出一角在沙灘上,輕輕撥開後才能看到原本的面貌。然後,我找到了你。
階級的劃分在歷史上無處不在,即便是脫離了專制而施行民主制度的國家,也只是將名面上的階級變成了無所不在的歧視,例如:外籍移工或配偶、性別意識者、政治立場不同等,國籍、膚色、人種、性別、職業、殘疾......,雖然知道無法消弭所有的歧視,但卻可以從自身開始,提醒自己意識這些生活中的「微歧視」。 .
午後昏暗的廚房,就著木格海棠紋玻璃窗斜透進來的陽光,你站在流理台前,飛快地轉動著剉冰機的手把。「刷啦、刷啦、刷啦─」,晶瑩剔透的冰花反射著斜陽,閃現在我們眼前......
《後空翻少年!!》沒有如豔陽般令人熱血澎湃,卻是如春風般溫柔地訴說著一群少年用盡全力付出自己的青春,為追求心中的理想而跳躍。
東京奧運正式閉幕了。和家人一起慶祝父親節的同時,觀賞著閉幕式,心中有許多悸動,這兩週,猶如一場夏日的華麗冒險,在這最黑暗的時刻,卻同時也可以是最美的時刻,我能夠享受各國好手的競賽,看到許多令人熱血沸騰、互相扶持的動人畫面,同時與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觀眾們一起吶喊、歡呼、落淚與感動。
對於職業婦女來說,這是最能節省時間餵飽孩子的選擇。沒有時間採買,冰箱裡的食材能放進去的也就那些,雖然和日式的咖哩形象不符,但是卻也激發出另一種滋味,一種在工作與家庭兩頭燒,卻還是盡力餵飽家人的味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Thumbnail
Hi 機緣巧合看見這裡的 all, 我開始感到痛苦了。 興許是太久沒有與他人溝通的關係,光是一場視訊面試就快把我擊倒。一面試完,我整個人就倒在床上只漫無目的地在滑手機,甚至連晚餐時間都錯過了,因為也沒什麼想吃東西的念頭,更別說有心思想要吃什麼了。
雖然挺過疫情,但還是戰戰兢兢的過每一天,過客的未來還真是未知數,蠻討厭這種感覺的° 媽媽總是跟我說:走一步算一步,能做的就是先把後路給想好,前陣子跑了趟勞保局至少知道投保年資已夠,只差不能月退,但至少有退路° 在這行業今年邁入第二十個年頭,說真的心好累,學生一屆不如一屆,學生大部分生活都被3
Thumbnail
那種普通就是,每個人心裡想的事好像都挺單純的,學生想要成績好,老師也想要學生成績好。共同目標都差不多。好像生活就是這樣,世界就是這樣。對於生活,也不覺得有什麼好,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從來沒有想過有其他的可能性,日復一日,太陽一樣必定會升起,人一樣必定要上班。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補習班的忙季,應該說,每年過完年後到五月中都是,這段時間補習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國三生會考衝刺上,還夾雜著各年級的第一、二次段考,中間如果有人事異動、或是學生的狀態起伏不定,那老師們便會心力交瘁,這也是我每年過完年後都會消失在網路上一段時間的原因。 每到這個時間點,一定會有少數幾個
20240420 < 身口意總說 - 相應的關鍵 > 現場 與 線上課程 我整整花了一個月時間,終於搬完家。 三個工作的忙碌,少少的睡眠,對身體,真的是很大的負擔。 這一個月來,很多同學陸續詢問:下一次的課程,在什麼時候? 新家座落的未知數、搬家的進度,遲遲讓我無法回答
Thumbnail
又是一個好久不見,這三個月我在幹嘛? 沒想到再打開來寫作又是三個月後的事,平常時,瑣碎的時間很多,一月的暑假、二月的年假、三月的下學期,很奢侈的擁有了一些空閒的時間,每每想動筆,卻又覺得無法沉澱,鼠標就不斷地閃爍,閃爍到三月。有些似乎改變了,有些仍然沒變。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許久沒寫文了,想不出甚麼開場白,趁著最近人生的波動期,加減寫寫關於我的精神科工作和身心靈學習的過程,事實上走在科學跟靈性的兩邊,摩擦的途中還是有很多矛盾的。 先說,我覺得我的工作,是在陽光稀微的地方,盡量找陽光,所以曾經有陣子我常說,就當作是心理的感冒,感冒了就要吃藥,然後好好養著。如果把這種不會
Thumbnail
雖然現在人已經在新加坡了,但前陣子去南投做偏鄉小學志工的悲傷與理解還是縈繞在心頭,還是抓緊時間記錄下來。 上一份工作非常忙碌,從九月一路忙碌到離職前兩個禮拜才終於能喘口氣,但馬上又開始準備出國工作的行李和資料,就這樣再一路忙到2024年的現在。過兩天要開始受訓了,比起期待,我一直在做的是慎重的心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Thumbnail
Hi 機緣巧合看見這裡的 all, 我開始感到痛苦了。 興許是太久沒有與他人溝通的關係,光是一場視訊面試就快把我擊倒。一面試完,我整個人就倒在床上只漫無目的地在滑手機,甚至連晚餐時間都錯過了,因為也沒什麼想吃東西的念頭,更別說有心思想要吃什麼了。
雖然挺過疫情,但還是戰戰兢兢的過每一天,過客的未來還真是未知數,蠻討厭這種感覺的° 媽媽總是跟我說:走一步算一步,能做的就是先把後路給想好,前陣子跑了趟勞保局至少知道投保年資已夠,只差不能月退,但至少有退路° 在這行業今年邁入第二十個年頭,說真的心好累,學生一屆不如一屆,學生大部分生活都被3
Thumbnail
那種普通就是,每個人心裡想的事好像都挺單純的,學生想要成績好,老師也想要學生成績好。共同目標都差不多。好像生活就是這樣,世界就是這樣。對於生活,也不覺得有什麼好,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從來沒有想過有其他的可能性,日復一日,太陽一樣必定會升起,人一樣必定要上班。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補習班的忙季,應該說,每年過完年後到五月中都是,這段時間補習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國三生會考衝刺上,還夾雜著各年級的第一、二次段考,中間如果有人事異動、或是學生的狀態起伏不定,那老師們便會心力交瘁,這也是我每年過完年後都會消失在網路上一段時間的原因。 每到這個時間點,一定會有少數幾個
20240420 < 身口意總說 - 相應的關鍵 > 現場 與 線上課程 我整整花了一個月時間,終於搬完家。 三個工作的忙碌,少少的睡眠,對身體,真的是很大的負擔。 這一個月來,很多同學陸續詢問:下一次的課程,在什麼時候? 新家座落的未知數、搬家的進度,遲遲讓我無法回答
Thumbnail
又是一個好久不見,這三個月我在幹嘛? 沒想到再打開來寫作又是三個月後的事,平常時,瑣碎的時間很多,一月的暑假、二月的年假、三月的下學期,很奢侈的擁有了一些空閒的時間,每每想動筆,卻又覺得無法沉澱,鼠標就不斷地閃爍,閃爍到三月。有些似乎改變了,有些仍然沒變。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許久沒寫文了,想不出甚麼開場白,趁著最近人生的波動期,加減寫寫關於我的精神科工作和身心靈學習的過程,事實上走在科學跟靈性的兩邊,摩擦的途中還是有很多矛盾的。 先說,我覺得我的工作,是在陽光稀微的地方,盡量找陽光,所以曾經有陣子我常說,就當作是心理的感冒,感冒了就要吃藥,然後好好養著。如果把這種不會
Thumbnail
雖然現在人已經在新加坡了,但前陣子去南投做偏鄉小學志工的悲傷與理解還是縈繞在心頭,還是抓緊時間記錄下來。 上一份工作非常忙碌,從九月一路忙碌到離職前兩個禮拜才終於能喘口氣,但馬上又開始準備出國工作的行李和資料,就這樣再一路忙到2024年的現在。過兩天要開始受訓了,比起期待,我一直在做的是慎重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