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自己嘗試烘焙咖啡前的基本概念_3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下逐漸構建初對於烘焙咖啡的概念的同時,需要一起建立的是對於美味的看法,或者說是定義。
一開始嘗試麻辣鍋的人,大概對於怎麼有辦法把紅通通的辣油放進嘴裡這件事情存疑;對於喜歡吃麻辣鍋的人,可以在辣味之後品嘗出麻、香等其他味道,並對麻辣鍋湯底提出自己的看法。
這之間的差異就在於腦中對於麻辣鍋的資料建立,有一定的資料量才能從中做出比較與評估,首先必須的就是建立資料量。
喝咖啡也是一樣的,需要先品嘗一定數量的咖啡,以你喜愛的沖煮方式為主 (喝過也不知道哪個喜歡.......)所以先從市面上可以買的到的咖啡或是經常去咖啡店品嘗,在腦中建立起酸、苦、香、甘的模糊概念,然後累積的資料彼此比較,很容易就能得出,這間咖啡店的味道是我比較喜歡的、這杯咖啡的香氣跟上次另一杯咖啡的香氣不同、這個酸味很尖銳、這個酸味不明顯等等各種看法。
一開始很容易受到大量資訊的”誤導”,因為網路上容易搜尋到的大量資訊中,”專家、達人”們所提供的建議,真的對你來說是有必要的嗎?
假如不喜歡酸味,又應要自己去接受酸味,那喝這杯咖啡不就是為難自己了?品嘗咖啡是個有趣且舒緩的過程,為什麼要試著去接受呢?
換個角度來說,咖啡的風味千變萬化,根據不同的品種、不同的產地、不同的處理法、不同的烘焙度、不同的沖煮方式,表現出的風味之豐富,這才是樂趣之所在,剛開始別太要求自己跟專家達人一般有大量的品飲咖啡的資料量,逐漸累積自己對咖啡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
”可以接受這個風味的呈現,但不表示喜歡!”
用這種方式來品嘗咖啡,會比較沒有壓力。
可以接受這種風味的呈現,但不表示喜歡!
酸味是明亮的?酸味是回甘的?酸味有果香?在沒有累積一定的資料量之前,喝起來都只有酸,你喜歡的風味是在這些品飲的過程中逐漸發現的,什麼是最喜歡?或是什麼風味最習慣?可以在這些品嘗的過程中慢慢尋找。
    avatar-img
    2會員
    2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OLIDER TS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何確認烘焙的成功與否?要從你訂立的目標來確定。 用水煮蛋來舉個例子,這次的目標是做出溏心蛋,蛋白全熟的基礎上,蛋黃呈現半凝固的狀態,選擇哪種雞蛋?要用多大的鍋子?用多少水?水滾後維持幾秒關火?保溫多久時間?因為無法看穿雞蛋內部的蛋黃狀態,只能用”經驗”來判斷,而經驗的累積就是從失敗開始的。 無論如
    咖啡的烘焙度 烘焙咖啡的過程中,對於何時該下豆,每個烘豆師都有自己的看法,然而對於何時下豆的描述或是烘焙度的描述,則是烘焙者溝通飲用者的一種有效方式。 語言的作用是形成讓雙方可以溝通的平台,烘焙度的表示則基於烘焙者要表達該批烘焙咖啡豆的烘焙狀態而提出。 當然,這就要討論到烘焙度的描述基礎了,烘焙度的
    數十年前,烘焙咖啡是非常冷門的職業,在那個喝咖啡都得上西餐廳的年代,連咖啡生豆長什麼樣子都很難見到的。時至今日,網路上販售的咖啡生豆種類多得眼花撩亂,日曬、水洗、蜜處理、厭氧發酵各種處理法讓人不知所措,更不用說數量眾多的產地小農莊園還有諸多沒聽過的名稱。我們可以選擇的越多,就越不知道怎麼選擇。 大多
    就我而言,喝咖啡僅是大學時好友為了練習上咖啡館不出醜,先提出自己沖煮咖啡並習慣咖啡的味道,這才開始研究怎麼沖煮、喝咖啡。 那時談不上品嘗,經由圖書館內數量不多的咖啡書籍,去想像那杯美味的咖啡是什麼,每每沖煮出來時,那股撲鼻的香氣與熟悉的苦澀味,在年輕的想法中大概這就是一杯”成熟”的咖啡了。 正如在台
    開始喝咖啡是沒有什麼理由的,僅是放在那裏,所以拿起來喝看看,好喝嗎?大腦根據入口的資訊開始在過去的資料庫內尋找符合的”味覺”記憶,味覺通常伴隨著其他情境的資訊,不單純只是通過味覺嗅覺來體驗的過程,更多是混合著各種記憶的回顧。 咖啡也是,茶也是,賦與咖啡和茶等各種飲品意義的都是人為的,伴隨著品飲入口的
    很多人會期待自己有品嘗咖啡的”技能”,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通常的選項: 1.社區大學的咖啡相關課程 2.專業認證的杯測師證照課程 3.跟著心目中的”高手”學習 4.去網路上介紹的”名店”喝咖啡 5.其他 但是所謂的品嘗咖啡是一種技能嗎? 我從事社區大學的咖啡烘焙教學數年迄今,上課請同學自我介紹時,不
    如何確認烘焙的成功與否?要從你訂立的目標來確定。 用水煮蛋來舉個例子,這次的目標是做出溏心蛋,蛋白全熟的基礎上,蛋黃呈現半凝固的狀態,選擇哪種雞蛋?要用多大的鍋子?用多少水?水滾後維持幾秒關火?保溫多久時間?因為無法看穿雞蛋內部的蛋黃狀態,只能用”經驗”來判斷,而經驗的累積就是從失敗開始的。 無論如
    咖啡的烘焙度 烘焙咖啡的過程中,對於何時該下豆,每個烘豆師都有自己的看法,然而對於何時下豆的描述或是烘焙度的描述,則是烘焙者溝通飲用者的一種有效方式。 語言的作用是形成讓雙方可以溝通的平台,烘焙度的表示則基於烘焙者要表達該批烘焙咖啡豆的烘焙狀態而提出。 當然,這就要討論到烘焙度的描述基礎了,烘焙度的
    數十年前,烘焙咖啡是非常冷門的職業,在那個喝咖啡都得上西餐廳的年代,連咖啡生豆長什麼樣子都很難見到的。時至今日,網路上販售的咖啡生豆種類多得眼花撩亂,日曬、水洗、蜜處理、厭氧發酵各種處理法讓人不知所措,更不用說數量眾多的產地小農莊園還有諸多沒聽過的名稱。我們可以選擇的越多,就越不知道怎麼選擇。 大多
    就我而言,喝咖啡僅是大學時好友為了練習上咖啡館不出醜,先提出自己沖煮咖啡並習慣咖啡的味道,這才開始研究怎麼沖煮、喝咖啡。 那時談不上品嘗,經由圖書館內數量不多的咖啡書籍,去想像那杯美味的咖啡是什麼,每每沖煮出來時,那股撲鼻的香氣與熟悉的苦澀味,在年輕的想法中大概這就是一杯”成熟”的咖啡了。 正如在台
    開始喝咖啡是沒有什麼理由的,僅是放在那裏,所以拿起來喝看看,好喝嗎?大腦根據入口的資訊開始在過去的資料庫內尋找符合的”味覺”記憶,味覺通常伴隨著其他情境的資訊,不單純只是通過味覺嗅覺來體驗的過程,更多是混合著各種記憶的回顧。 咖啡也是,茶也是,賦與咖啡和茶等各種飲品意義的都是人為的,伴隨著品飲入口的
    很多人會期待自己有品嘗咖啡的”技能”,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通常的選項: 1.社區大學的咖啡相關課程 2.專業認證的杯測師證照課程 3.跟著心目中的”高手”學習 4.去網路上介紹的”名店”喝咖啡 5.其他 但是所謂的品嘗咖啡是一種技能嗎? 我從事社區大學的咖啡烘焙教學數年迄今,上課請同學自我介紹時,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上網學習觀看義式咖啡機怎麼操作的影片,咖啡粉研磨的粗與細也會影響到萃取出來的濃縮咖啡的味道。若咖啡粉過細了,味道可能會發酸或是沒有味道,若太粗的話,則可能會產生苦澀味!另外,還看到了“奶泡”的製作過程;我再度大開眼界,原來泡咖啡的世界很有趣,平日我是極少喝咖啡的人(不會主動去買來喝的類型),也只愛喝
    Thumbnail
    咖啡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飲品,光是酸與不酸的問題,就可以引發一場世界大戰。有一派是主酸派,豆子要有酸度,才是好豆子,畢竟豆子是果實,怎麼可能不酸?除非烤焦?另外一派是不酸咖啡派,無法接受咖啡酸溜溜的味道,覺得咖啡應該要濃、要苦,而且一定要加奶、加糖。 這個沒有絕對,就只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 自
    咖啡淺焙比較好嗎? 淺焙咖啡豆的酸度較高,苦味較低,果香和花香更為明顯。深焙咖啡豆的酸度較低,苦味較重,巧克力味和堅果味更為明顯。 淺焙咖啡豆和深焙咖啡豆各有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喜歡酸度和果香的人可以選擇淺焙咖啡豆;喜歡苦味和濃郁風味的人可以選擇深焙咖啡豆。 全聯有咖啡豆嗎? 全聯有
    手沖咖啡豆烘焙程度選擇指南:如何挑選最適合的豆子來沖泡手沖咖啡 手沖咖啡的風味受到烘焙程度的影響深遠。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包括豆子的外觀、香氣、口感及最適合的沖泡方式,幫助您選擇出最符合個人口味的咖啡豆。 1. 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 烘焙程度如何影響咖啡豆的風味?從
    手沖咖啡豆品質評估:如何辨識和選擇高品質的咖啡豆 手沖咖啡的好味源自於優質的咖啡豆。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評估咖啡豆的品質,包括外觀、香氣、口感以及如何根據這些評估準則來挑選最適合的豆子,讓您在家中也能沖泡出美味的手沖咖啡。 1. 咖啡豆品質的重要性 咖啡豆的品質直接影響到沖泡出的咖啡口感和風味。
    手沖咖啡豆選擇技巧大公開:如何挑選適合的咖啡豆來沖泡手沖咖啡 手沖咖啡的品質取決於所選用的咖啡豆。這篇文章將教您如何根據不同的標準和個人口味偏好來挑選最適合的手沖咖啡豆,從而製作出濃郁、風味豐富的咖啡。 1. 咖啡豆的重要性:為什麼挑選適合的豆子至關重要? 手沖咖啡豆直接影響到咖啡的口感和風味
    Thumbnail
    一間咖啡店的成功味道並不是重點,聽起來有點難以理解,如果一間餐廳的東西不好吃你還會去吃嗎?但咖啡店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Thumbnail
    這個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選擇咖啡生豆: 優質的咖啡豆是製作出美味咖啡的基礎。 不同地區生產的咖啡豆具有獨特的風味特點, 因此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豆子是至關重要的。 烘焙: 烘焙是將生豆轉變為咖啡豆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咖啡豆會經歷一系列的化學變化,釋放出香氣和風味。
    Thumbnail
    在烘焙咖啡豆時,烘焙師會盡量突顯咖啡的風味,或者依照個人喜好去突出咖啡的某些特質,例如想它甜些還是想酸味多些,口感厚一些還是薄一點清爽些,然後經過杯測根據烘焙師自身的資料庫中找到適合這咖啡的形容詞。所以會見到很多水果類,堅果類,朱古力,花香,茶感等字眼甚至一些很古怪不常見的形容詞也會出現。
    Thumbnail
      常常會聽到有人分享對茶滋味的形容會有:「苦、澀(澀不是味覺喔!)、甘、甜、酸、花香、果香、奶香、蜜香......等」各種表現。我們今天先撇除泡茶的水質、水溫、器具、時間、手法的差異影響,就單純從如何「品」茶先來聊聊吧~畢竟喝茶重點是「入口」後的感受最重要!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上網學習觀看義式咖啡機怎麼操作的影片,咖啡粉研磨的粗與細也會影響到萃取出來的濃縮咖啡的味道。若咖啡粉過細了,味道可能會發酸或是沒有味道,若太粗的話,則可能會產生苦澀味!另外,還看到了“奶泡”的製作過程;我再度大開眼界,原來泡咖啡的世界很有趣,平日我是極少喝咖啡的人(不會主動去買來喝的類型),也只愛喝
    Thumbnail
    咖啡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飲品,光是酸與不酸的問題,就可以引發一場世界大戰。有一派是主酸派,豆子要有酸度,才是好豆子,畢竟豆子是果實,怎麼可能不酸?除非烤焦?另外一派是不酸咖啡派,無法接受咖啡酸溜溜的味道,覺得咖啡應該要濃、要苦,而且一定要加奶、加糖。 這個沒有絕對,就只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 自
    咖啡淺焙比較好嗎? 淺焙咖啡豆的酸度較高,苦味較低,果香和花香更為明顯。深焙咖啡豆的酸度較低,苦味較重,巧克力味和堅果味更為明顯。 淺焙咖啡豆和深焙咖啡豆各有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喜歡酸度和果香的人可以選擇淺焙咖啡豆;喜歡苦味和濃郁風味的人可以選擇深焙咖啡豆。 全聯有咖啡豆嗎? 全聯有
    手沖咖啡豆烘焙程度選擇指南:如何挑選最適合的豆子來沖泡手沖咖啡 手沖咖啡的風味受到烘焙程度的影響深遠。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包括豆子的外觀、香氣、口感及最適合的沖泡方式,幫助您選擇出最符合個人口味的咖啡豆。 1. 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 烘焙程度如何影響咖啡豆的風味?從
    手沖咖啡豆品質評估:如何辨識和選擇高品質的咖啡豆 手沖咖啡的好味源自於優質的咖啡豆。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評估咖啡豆的品質,包括外觀、香氣、口感以及如何根據這些評估準則來挑選最適合的豆子,讓您在家中也能沖泡出美味的手沖咖啡。 1. 咖啡豆品質的重要性 咖啡豆的品質直接影響到沖泡出的咖啡口感和風味。
    手沖咖啡豆選擇技巧大公開:如何挑選適合的咖啡豆來沖泡手沖咖啡 手沖咖啡的品質取決於所選用的咖啡豆。這篇文章將教您如何根據不同的標準和個人口味偏好來挑選最適合的手沖咖啡豆,從而製作出濃郁、風味豐富的咖啡。 1. 咖啡豆的重要性:為什麼挑選適合的豆子至關重要? 手沖咖啡豆直接影響到咖啡的口感和風味
    Thumbnail
    一間咖啡店的成功味道並不是重點,聽起來有點難以理解,如果一間餐廳的東西不好吃你還會去吃嗎?但咖啡店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Thumbnail
    這個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選擇咖啡生豆: 優質的咖啡豆是製作出美味咖啡的基礎。 不同地區生產的咖啡豆具有獨特的風味特點, 因此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豆子是至關重要的。 烘焙: 烘焙是將生豆轉變為咖啡豆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咖啡豆會經歷一系列的化學變化,釋放出香氣和風味。
    Thumbnail
    在烘焙咖啡豆時,烘焙師會盡量突顯咖啡的風味,或者依照個人喜好去突出咖啡的某些特質,例如想它甜些還是想酸味多些,口感厚一些還是薄一點清爽些,然後經過杯測根據烘焙師自身的資料庫中找到適合這咖啡的形容詞。所以會見到很多水果類,堅果類,朱古力,花香,茶感等字眼甚至一些很古怪不常見的形容詞也會出現。
    Thumbnail
      常常會聽到有人分享對茶滋味的形容會有:「苦、澀(澀不是味覺喔!)、甘、甜、酸、花香、果香、奶香、蜜香......等」各種表現。我們今天先撇除泡茶的水質、水溫、器具、時間、手法的差異影響,就單純從如何「品」茶先來聊聊吧~畢竟喝茶重點是「入口」後的感受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