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get Google UX Design Certificate from Coursera in 2 weeks?
先秀一下兩個禮拜到手的 Google UX Design 課程證書 (From Coursera)
文章目錄:
緣起
課程背景
課程內容 :基本概念、Persona 發想、畫畫時間、訪談測試、成品上色、回應式網頁、社會公益
課程優缺點比較
結語
緣起
為什麼想學 UX Design (使用者體驗設計) 呢?一來是因為我有一個夢,一個跟學經歷離得有點遠的夢 (容我最後揭曉,if anyone interested);二來是有個聽上去行得正坐得端的理由, 後疫情時代,各行各業都需要更重視顧客體驗跟數位化!
Google UX Design 課程是我在 Coursera 上的第三門課,有鑒於最近才分享了一些作業成果,決定從它開始下筆。
如果你是下面的 5 種人之一,這篇文章可能就是你在找的!
對 UX Design 好奇,或想知道 User Experience 在顧客體驗中到底重不重要
對 Google UX Design Certificate 好奇,正在觀望要不要報名
久仰 Coursera 的大名,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
正想轉職,或想多拿一點證照幫履歷加分
因 Work from home 在家工作或 self-quarantining 居家隔離,突然多了很多時間,除了追劇不知道要幹嘛
課程背景
Google UX Design 專項課程 (全名是
Google UX Design Specialization ) 是目前上課人數最少的,截至 2021/9 只有 22 萬人,我想主因是只提供英文 (兩門最受歡迎的 IT 課程都有 10 種以上的語言供選擇 ,看來 Google IT 人才是真的缺?)。這堂課跟其他 Google 課程一樣標榜不用任何相關經驗 ,以一週上課 10 小時計算, 6 個月就可以上完,讓我挑戰看看多久可以完食!
課程內容
整門 Google UX Design 專項課程 (Specialization) 包含 7 堂單一課程 (Course),每堂課被分成 3~6 個星期的內容,預估花費 20~31 個小時可以完成並拿到單一課程的證書,但是專項課程證書要完成全部 7 堂課才能入手。聽起來有點 tough?
讓我先簡單介紹每堂課在教什麼,你可以先從有興趣的部份挑幾段影片看看喜不喜歡,再決定要不要花錢註冊跟拿證書 (不用害羞,先猜你也跟多數學生一樣想拿個 Google 認證)。
給不熟悉 Coursera 上課方式的人: Coursera 上課完全採看影片自學,跟 Udemy 還有 Hahow 一樣是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教學。每堂課有預錄影片、影片隨堂考、課外閱讀、討論論壇、課後作業、自我評量 ,和最重要的 Peer Review 學生互評 (後面會解釋怎麼最快完成必要項目!)
讓我們開始吧!
Course 1: Foundations of User Experience (UX) Design
本課程 分為 4 個禮拜,總計 21 小時,沒有 Peer Review
第一堂課主要介紹 UX Design 世界的基本概念 ,例如:
UX Design 設計流程、框架、原則:Google 強調要有 Accessibility 無障礙設計思維,也解釋為什麼要把新興市場的 Next Billion Users 當作使用對象來設計
UX Designer 使用者體驗設計師的工作職責:你如道「UX Researcher 使用者體驗研究員」也是 UX Designer 的一員嗎?
Google UX Designer 現身說法:要看在 Google 工作的人都是什麼大神就趁現在!來自不同族群不同專業的設計師會一一解說他們的工作內容 ,還會教你怎麼找 UX 設計工作
門外漢如我很驚訝,原來產品跟客群分析少不了的市場調研工作和 UX Design有點姻親關係! 而且我偷偷懷疑 Google 這些課根本是衝著 LinkedIn 跟母公司微軟要搶職涯教育的商機? (畢竟 Linkedin Premium 會員才可以上的職涯課程 也有類似主題)
Course 2: Start the UX Design Process: Empathize, Define, and Ideate
本課程 分為 5 個禮拜,總計 31 小時,須完成 3 個 Peer Review
第二堂課進入 UX Design 第一關的發想階段:
作業題目抽抽樂:在 7 堂課中需要完成 3 個 UX Design 作業,題目是用抽的,但是可以一直抽到你喜歡的為止,抽抽樂工具是前 Google 設計師 2017 年成立的 Sharpen 網站
我的第一個 Google UX Design 課程作業:設計一個藝廊的線上導覽 app
Persona 人物誌設計:教你如何勾勒使用者樣貌,寫出 Problem Statement 問題描述、Pain Points 使用痛點,和 User Story 使用者故事
我的第一個 Persona 是住在台灣的藝術系大學生 Sally
其他還有教你 User Journey Map 使用者旅程圖、UX 研究方法跟訪談中的 Do’s and Dont’s、 Competitive Audit 競爭者分析等等
求職者小悲劇之上完課才搞懂某個面試作業說的 Persona 是這樣做出來的…如果早點上這堂課就好了! 還有在研究國外博物館 app 時發現我的設計對象故宮進步空間好大…這裡不得不大推荷蘭的 Rijksmuseum 博物館,不管是網站或 app 內容豐富又有設計感,頁面轉換也很 customer-centric!
Course 3: Build Wireframes and Low-Fidelity Prototypes
本課程 分為 3個禮拜,總計 20 小時,須完成 3 個 Peer Review
這裡 有我做的模型成果,第一次做出真的可以點的 app 覺得好有成就感呀!
獻醜一下我的 Big Picture Storyboard,看得出來在畫什麼嗎?
看完 Google 認定的 Ethics in Design,發現好多電商網站完全就是大玩心理學,一些網站鼓吹的增加轉化率技巧其實根本滿滿的道德瑕疵!
Course 4: Conduct UX Research and Test Early Concepts
本課程 分為 4 個禮拜,總計 22 小時,須完成 4 個 Peer Review
Course 5: Create High-Fidelity Designs and Prototypes in Figma
本課程 分為 6 個禮拜,總計 33 小時,須完成 4 個 Peer Review
第五堂課有第一個大魔王,因為你要在這堂課:
先幫之前成品上色,從 visual design 視覺設計角度完成 Mockup 視覺稿;這裡發現好像不小心學了一點 UI (User Interface) 使用者介面設計
再來經過數次 design critics 設計批判、iteration design 迭代設計,進階到可以互動的 high fidelity prototype 高擬真模型
還沒完,最後還要交一份完整設計說明加 artifacts (如 wireframe 跟 prototype) 的 case study 案例分析報告
以故宮 virtual tour 虛擬導覽為設計對象的 high fidelity prototype
Course 6: Responsive Web Design in Adobe XD
本課程 分為 6 個禮拜,總計 40 小時,須完成 5個 Peer Review
第六堂課基本上把前面 1~5 堂課的內容再複習一次,但是換用
Adobe XD 做 Responsive Web Design (RWB)
回應式網頁設計 。不同的是這次要做桌面版跟手機版兩種網頁設計,所以在畫 wireframe 之前需先用 sitemap
網站地圖 呈現資訊框架。
另外這堂課最後會給一些如何建立 UX Design Portfolio 設計作品集跟 UX Design Resume 履歷來找工作的建議。
猜猜我的 Google UX Design 課程第二個大魔王作業是用了誰的作品?
Course 7: Design a User Experience for Social Good & Prepare for Jobs
本課程 分為 5 個禮拜,總計 47 小時,須完成 3 個 Peer Review
第七堂課一樣先複習前面學的所有 UX Design 設計流程跟要點,再做出一個跨平台、展現
social good 社會公益的作品;作業用 Figma 或 Adobe XD 進行都可以,我選擇做一個可以免費技能交換的平台 SkillEX,成品在
這裡 。
最後一個星期一樣由 Google 老師們不藏私分享面試 UX Designer 的訣竅,初學者的學生可以得到很多職涯方向、模擬面試和作品呈現的技巧指點。
但這還沒完!最後的大魔王 III 不是只有設計一個網頁或 app,而是要把整個專項課程的三個作業都放到網路上,做成你自己的 UX Design Portfolio!為了這個作業,我只好另外在我的 Wordpress 網頁多建一個
Portfolio 。
課程優缺點比較
優點
時間彈性:註冊後系統會幫你設定一個完成目標時間,但是隨時可以 reset,按自己的進度學習
地點隨性:Coursera 提供多平台線上教學, 兼容電腦、平板跟手機,實測除了部分作業,幾乎所有內容都可以在不同平台存取,而且轉換平台時進度也自動更新幾乎沒有時間差
適合所有學生:不論你是否跟我一樣是完全沒有設計經驗的門外漢,都可以輕鬆學習,設計出簡單的 app 或網頁;又因為 UX Design 是一門可以 learn from work 的技能,這門課也可以受惠一些想系統性學習的非本科在職生
內容精實實用:這門課有各式各樣的 peer review 作業,學生必須完整走一次 UX Design 從研究發想到設計測試的流程,除了用 Figma 或 Adobe XD 做出設計作品,你還要在過程中一次次考量 customer-centric 跟 accessibility。另外,還有 bonus 可以拿,通過第一堂課後,你會收到一封信贈送 9 個月 Adobe XD 的單一平台訂閱資格 (一般免費試用只有 7 天)
求職實戰導向:整門課中 Google 穿插各種不同專業、不同背景的設計師們談他們的求職或職涯故事,所以很容易找到可以 relate 的分享,相信對想走 UX Design 這行的學生會很有啟發;而針對不同 UX Designer 職位跟工作內容,也提供求職跟面試技巧教學,對年資較淺的學生尤其受用。更重要的是,拿到整門專項課程證書以後,會被邀請加入求職相關平台如 Credly 、Coursera Job Platform ,和 Big Interview ,實際使用發現有些功能很強大,有空會再寫一篇來介紹
缺點
課程設計淺顯:你可能問為什麼會是一個缺點呢?身為初學者我覺得學到很多東西,但是根據部分業界人士的評價 ,如果抱著上完課就可以去 Google 當 UX Designer 的期待就有點不切實際了;真的想走 UX Design 這行的話,還是應該從隨課推薦的大量閱讀資料跟資源好好精進!
課程設計進度不一:這是針對我上面提到大魔王作業 II & III,個人覺得是小問題,但是可以調整會更好。第六堂課要求你在一堂課的時間完成一個網頁設計,跟第七堂課完成設計後還要建一個網頁把作品丟上去,個人心理負擔來說,本來上完前面五堂課想說快結束了,沒想到後面還有這麼多要做,一度考慮要不要放棄 (我後來決定做不同的 user flow 來練習當自我挑戰)。從學生給的 rating 越後面的課越少的可憐來看,我猜最後完成所有作業拿證書的學生比例應該相對不高
毀譽參半的同學互評:Peer Review 的設計是交完自己的作業後,必須對至少兩個同學的作業評分才可以通過,是個設計良善的機制,確保學生會真的動手做,而不是只有背背 UX Design 名詞解釋,但是也造成部分學生專鑽漏洞,可以打混過關。另外因為這門課真的目前註冊人數相對少,可能會遇到過了一兩天還沒有同學幫你改作業,或是交完自己部分沒有同學作業可以改的情況
鑽漏洞的案例分享:我看過直接用作業給的範例當自己作業交上去的,或拿別人作業交差 (第一次看到以為我眼花評了一樣的作業兩次…),也有隨便丟一個不相關檔案或網頁的學生;當大部分人都想趕快讓作業 all pass,沒有細看其他同學作業的情況下,我相信一定比例的打混作業可能就這樣過了。我自己都很認真按照要求做每一份作業,也很常拿到同學不短的讚美評價 (羞),所以看到打混的學生我都會大方的給零分!
結語
希望你撐著看到這段,現在想報名 Google UX Design 了嗎?
我上這堂課的緣起其實是因為自己喜歡旅遊,疫情前最後一次的秘魯自助旅行時,發現我想要的 app 竟然市面上都沒有,詢問了一些朋友的意見,覺得我應該研究這樣的 all-in-one 旅行 app 到底可不可行,剛好看到 Coursera 的這堂 Google UX Design Specialization,決定 give it a try,成果來看上完課我好像真的可以自己設計一個 app 來玩,算是有成功達到自己的目標。
實際上完 7 堂課,有感受到 Google 在規劃課程內容跟考量受眾的用心,我畫 wireframe 跟在 Figma/ Adobe XD 設計時真的玩得很開心,這是一開始沒有預想到的;而且後來發現除了 UX,我似乎連 UI 的概念元素也一併學到了,覺得很超值!
如果你跟我一樣在 gap year,這堂課 2 個禮拜完成真的是可能的,當然我有一些快速達陣的小撇步,像是某些項目可以先跳過,有機會再詳細分享。重點是從初學者角度,學習過程真是收穫滿滿,又很有成就感,上完還可以放個 Google UX Design Certificate 在你的履歷或 Linkedin 上,非常推薦!
希望你喜歡我的第一篇 Coursera 中文心得文,如果你也上完這堂課想交換心得,或對內容有什麼疑問,歡迎在底下留言跟我分享。我的其他學習心得可以在
這裡 找到。
另外,如果你是 Liker 一員也別忘了在下面幫我按讚 5 下!免費註冊成為 Liker 的連結在
這裡 ,加入後可以隨時支持喜歡的創作者,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