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個人專屬的學習類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到現在還有不少人提倡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類型,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偏好(圖案、文字或口說……等等),也有自己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比如有人是視覺型、有人是聽覺型、有人是觸覺型......等等,甚至還有些課程教你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風格。

但是根據德國神經生物學家,漢寧貝克博士在「打破大腦偽科學」就很明確地說,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偽科學,之所以會那麼流行,或許是來自於它迎合我們的需求,讓我們覺得自己很特別,而且暗示用簡單的方法就能學得更好,同時也是個很好的藉口──若我們不好,也許是方法用錯……。

科學研究證明,學習成就與是否用偏好的方式處理訊息一點關係也沒有,學習類型的觀念其實是自我欺騙。而且有趣的是,研究可以測出哪些人特別喜歡掉進學習類型的陷阱,比方說,認為自己是「視覺型」學習的人,會以「自己比較適合用圖片學習」為藉口而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經過一段時間好像真的就成了視覺型的人,其實這些都是自我催眠。

大腦神經科學已經很確定,神經網絡應盡可能地接收到各種不同的刺激,之後會比較容易活化,只用單一管道來學習的效果並不好。

每個人其實都是全能型的學習者,能結合不同的方式,文字閱讀、口說、寫下來、畫圖輔助、講給別人聽,這種大雜燴通通都用最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近年跨領域結合不同學科的主題式教學很夯,但有許多老師在嘗試後,認為效果似乎沒有想像中好,我猜原因或許出在於學生沒有足夠深入或廣度的知識去理解與延伸學習,這些與生活貼近的主題似乎很實用,上起課來也很有趣,但是當學生沒有能力進一步深入探索或舉一反三的去思考,這些生動的主題式學習容易流於太過簡單,只知其然
Thumbnail
近年跨領域結合不同學科的主題式教學很夯,但有許多老師在嘗試後,認為效果似乎沒有想像中好,我猜原因或許出在於學生沒有足夠深入或廣度的知識去理解與延伸學習,這些與生活貼近的主題似乎很實用,上起課來也很有趣,但是當學生沒有能力進一步深入探索或舉一反三的去思考,這些生動的主題式學習容易流於太過簡單,只知其然
Thumbnail
特殊教育 這篇風格比較特別,並不想藉由一般傳統邏輯方式敘事,而是想直接就我心中感知到的,和現實生活的體驗,以及一些從書本上學來的奇怪知識,去描述一件比較抽象,但卻時常被人們提起的東西,那就是「智能」 智力測驗,學科成績,才華,各方面能力等,其實都無法代表 “智能”,人類社會普遍聲稱的「智力」,實
Thumbnail
特殊教育 這篇風格比較特別,並不想藉由一般傳統邏輯方式敘事,而是想直接就我心中感知到的,和現實生活的體驗,以及一些從書本上學來的奇怪知識,去描述一件比較抽象,但卻時常被人們提起的東西,那就是「智能」 智力測驗,學科成績,才華,各方面能力等,其實都無法代表 “智能”,人類社會普遍聲稱的「智力」,實
Thumbnail
何謂獨立思考?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獨立思考就是擁有自己的觀點,在自己的認知系統中做出判斷。但本書的兩位作者-斯洛曼和芬恩巴赫兩位認知科學專家則給出另一條思路:人其實無法「獨立」思考。
Thumbnail
何謂獨立思考?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獨立思考就是擁有自己的觀點,在自己的認知系統中做出判斷。但本書的兩位作者-斯洛曼和芬恩巴赫兩位認知科學專家則給出另一條思路:人其實無法「獨立」思考。
Thumbnail
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 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學習目標。 就以我們大多人所處的學習階段來說的話,現階段的學習目標應該是 : 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 為什麼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 因為我們喜歡「不懂裝懂」。 不懂就不懂,為什麼要裝懂,這源自於一種認知偏差 : 越無知越自信。 無知的人,無法認識到自身的無能
Thumbnail
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 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學習目標。 就以我們大多人所處的學習階段來說的話,現階段的學習目標應該是 : 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 為什麼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 因為我們喜歡「不懂裝懂」。 不懂就不懂,為什麼要裝懂,這源自於一種認知偏差 : 越無知越自信。 無知的人,無法認識到自身的無能
Thumbnail
好的創作需要好的輸入吸收,也就是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幫助自己累積充足養分,能夠更好的進行創作輸出。對你來說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呢?在方格子眾多的創作者中與自己學習風格相近的創作者有誰呢?有興趣歡迎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好的創作需要好的輸入吸收,也就是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幫助自己累積充足養分,能夠更好的進行創作輸出。對你來說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呢?在方格子眾多的創作者中與自己學習風格相近的創作者有誰呢?有興趣歡迎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 【反思:學習如何學習】上 #學習成長 06 透過輸出錨定注意力 英國認知心理學家布羅德本特(D.E. Broadbent)曾提出「選濾論」,他指出人的大腦會過濾從感官接受到的資訊,而過濾的標準是:資訊重要嗎?是否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該資訊上,如果沒有,這個資訊不會從感覺記憶到短期記憶裡。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 【反思:學習如何學習】上 #學習成長 06 透過輸出錨定注意力 英國認知心理學家布羅德本特(D.E. Broadbent)曾提出「選濾論」,他指出人的大腦會過濾從感官接受到的資訊,而過濾的標準是:資訊重要嗎?是否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該資訊上,如果沒有,這個資訊不會從感覺記憶到短期記憶裡。
Thumbnail
★不花錢、縮短時間、做好學習的唯一速效讀書法,就是自己一個人不斷地獨自學習!
Thumbnail
★不花錢、縮短時間、做好學習的唯一速效讀書法,就是自己一個人不斷地獨自學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