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慣性|從陳橋兵變看待視角的轉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剛升上大學,與高中生活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拿通識課舉例,以往高中只能被強行綁在教室聽自己消化不太來的課,大學的自由選課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憑著新手的好運氣選到了一門很感興趣、學長姐也很推薦的歷史通識課,誠不欺我,第一堂課就倍受震撼。

剛開始上課教授用了一些歷史小趣事暖場,談談古今中外的歷史人物。像是項羽的重瞳之說、秦始皇與臣子的互動、據傳後宮最多的皇帝是唐玄宗等等.......暖場後,教授慢慢帶入了今天的主題------開啟宋朝的陳橋兵變。

陳橋兵變據傳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周接獲邊境傳來的兵報,邊報稱北漢與契丹的軍隊聯合南下攻打後周,朝廷慌忙讓當時還是一介禁衛軍統領的趙匡胤掛帥出征,行軍途中至陳橋驛紮營,傍晚軍隊有部下鼓譟,喝醉的趙匡胤起身察看,部下將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他身上擁立他為天子,與外敵的戰役未完便還京,返京後的趙匡胤成為了宋朝開國君主。

教授敘述完這段歷史事件後便問了我們一個問題:你認為趙匡胤在這一事件中處在被迫或是預謀的位置?有人說趙匡胤是被迫接受部下的黃袍加身,原因是當時的他喝醉酒,頭腦並不清醒,無奈反駁只得接受 ; 也有人質疑黃袍的來源。要知道在古代,黃袍是天子的象徵,平民百姓是接觸不到的,那麼黃袍又是如何取得?在激烈的討論中教授並未發表任何看法,他只說了一段話:「你們的看法都對,也可能全錯,今天討論陳橋兵變這個歷史事件除了激發你們對歷史的討論,更重要的是學會從不同的視角看待事物,以及尊重。」

短短幾句話點出了我們在熱烈討論中下意識會忽略的盲點,像是固執已見、並沒有學習站在對方的視角去思考問題、對他人的想法給予的尊重不足.......等。教授也舉了其他例子,像是中國古代那些被稱作昏庸的君主,他們的「昏庸」真的能果斷地歸因於他們自身嗎?他們有沒有可能也是當時小人當道、自小眾叛親離且背負周遭人的威壓,那樣腐敗大環境下的受害者?我想這大概是教學的最高境界吧,除了給學生帶來學術上的知識以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外,如何把一門生硬且晦澀難懂的知識融合進做人處事的道理中也十分考驗教授的功力。

不能否認的是我們人的思維有一定的慣性,碰見難題往往會照自己的思維模式去解決,對事物也以自己的價值觀去衡量,當遇見不符合自我價值觀的情況,首先會心生反感,進而批評。但如果你擁有視角轉換的能力,面對問題除了有自己的見地外也能參考、試著站在他人的角度反思,你的『批評』便會轉化成『批判』。請注意,批評與批判是兩種概念,一昧的批評只是不斷地輸出負能量,也極容易傷害他人 ; 但批判除了觀察事物可以被完善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提出『解決之道』。這過程最重要的根基,是尊重與理解。期許人們在今時與他人連結迅速卻不甚緊密的時代,能以尊重、同理的心態去接觸不同的觀點、不同的人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arlotte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歷史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讀歷史?歷史人物,為我們人生轉折提供了哪些啟示?這些問題背後,是歷史所教導的生活智慧與人生價值。讓我們一同探索,歷史不僅僅是過去的記憶,更可以認識自己、觀察時代脈動。
Thumbnail
歷史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讀歷史?歷史人物,為我們人生轉折提供了哪些啟示?這些問題背後,是歷史所教導的生活智慧與人生價值。讓我們一同探索,歷史不僅僅是過去的記憶,更可以認識自己、觀察時代脈動。
Thumbnail
10年後,時任宰相的公孫弘,上書請為博士設弟子。 這個看似非常平常的上書,但卻影響了後世上千年。 博士並不是現在的最高級別學歷,而是秦漢時期的皇帝顧問。 他們並沒有決策權和行政權,常常列席禦前會議,就是一幫提意見的。 不過這幫提意見的卻很有發言權和影響力,畢竟總在皇上身邊嘚嘚,誰知道哪句話稀裏糊塗就
Thumbnail
10年後,時任宰相的公孫弘,上書請為博士設弟子。 這個看似非常平常的上書,但卻影響了後世上千年。 博士並不是現在的最高級別學歷,而是秦漢時期的皇帝顧問。 他們並沒有決策權和行政權,常常列席禦前會議,就是一幫提意見的。 不過這幫提意見的卻很有發言權和影響力,畢竟總在皇上身邊嘚嘚,誰知道哪句話稀裏糊塗就
Thumbnail
# 65《厭世廢文觀止》:帶你用社畜的心重讀那些看似清高的古文!那這本書講了什麼呢?標題一語中的,用著有別於課本那種教誨式的闡述觀點,本書採更人性、更重文本性質地去解讀以前的課文。所以就讓我們以新視角來讀讀這些文章吧!
Thumbnail
# 65《厭世廢文觀止》:帶你用社畜的心重讀那些看似清高的古文!那這本書講了什麼呢?標題一語中的,用著有別於課本那種教誨式的闡述觀點,本書採更人性、更重文本性質地去解讀以前的課文。所以就讓我們以新視角來讀讀這些文章吧!
Thumbnail
第一首上上籤的籤題—「宋太祖黃袍加身」。大家熟悉宋太祖是個什麼樣的皇帝嗎?黃袍加身又是什麼典故呢?讓我們來打開~神明的小紙條吧!
Thumbnail
第一首上上籤的籤題—「宋太祖黃袍加身」。大家熟悉宋太祖是個什麼樣的皇帝嗎?黃袍加身又是什麼典故呢?讓我們來打開~神明的小紙條吧!
Thumbnail
蘇秦張儀這兩個人,基本上是走到哪一國,哪一國就把相印奉上。 先討論一件事:其實在春秋戰國,各國的第一實權者,並非都是相國。雖然我讀得不多,也知道秦為大良造、楚為令尹。 相本身做為動詞,主察看輔佐之意。 我在懷疑的是,國君之相,很可能僅僅是類似漢代幕府參軍的職務。
Thumbnail
蘇秦張儀這兩個人,基本上是走到哪一國,哪一國就把相印奉上。 先討論一件事:其實在春秋戰國,各國的第一實權者,並非都是相國。雖然我讀得不多,也知道秦為大良造、楚為令尹。 相本身做為動詞,主察看輔佐之意。 我在懷疑的是,國君之相,很可能僅僅是類似漢代幕府參軍的職務。
Thumbnail
《國王的新衣》只是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嗎?還是存在於真實的世界呢? 中國歷史就上演過一齣比「國王的新衣」還神的大戲,我稱它為「皇帝的天書」!主角是宋真宗趙恆,編劇、導演、製片也是他...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國王的新衣》只是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嗎?還是存在於真實的世界呢? 中國歷史就上演過一齣比「國王的新衣」還神的大戲,我稱它為「皇帝的天書」!主角是宋真宗趙恆,編劇、導演、製片也是他...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